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兩種創(chuàng)傷評分法在傷員生存率預測中的應用與比較

2014-11-28 12:32:02唐碧菡劉志鵬張鷺鷺
災害醫(yī)學與救援(電子版) 2014年1期
關鍵詞:傷病員編碼概率

唐碧菡,康 鵬,劉志鵬,張鷺鷺

創(chuàng)傷現在已成為導致死亡以及致殘的要因之一。創(chuàng)傷評分作為判斷傷情嚴重程度的標準,對多發(fā)傷患者正確診斷指導治療及判斷預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了更好地救治創(chuàng)傷患者,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內外學者陸續(xù)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評分方法用于評估創(chuàng)傷患者嚴重程度和預測創(chuàng)傷結局。創(chuàng)傷和損傷嚴重度評分(TRISS)模型和國際疾病分類損傷嚴重評分(ICISS)評分法作為預測創(chuàng)傷結局最為常用的方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然而我國相關報道卻較為少見。本文就上述兩種創(chuàng)傷評分系統(tǒng)的計算方法以及近幾年來的研究進展做一簡要綜述。

1 創(chuàng)傷和損傷嚴重度評分(TRISS)模型

1.1 簡介 美國創(chuàng)傷外科醫(yī)師協(xié)會通過發(fā)起一項大規(guī)模回顧性研究,嚴重創(chuàng)傷結局研究(MTOS)于1987年發(fā)布了創(chuàng)傷和損傷嚴重度評分模型[1]。TRISS根據基于生理指標的校正創(chuàng)傷積分(RTS)、基于解剖指標的損傷嚴重度評分(ISS)、創(chuàng)傷類型(Type of trauma)、年齡(AGE)等4個因素,用數學模型計算RTS、ISS、損傷類型值和年齡的權重值,加權計算得出患者的生存概率(Ps)。此模型將測得的一系列生理指標和解剖指標按規(guī)范量化處理,將損傷類型和年齡因素加權處理,計算出傷員的存活概率值,醫(yī)師可據此精確地估計傷情推測預后及衡量救治水平[2]。

1.2 參數計算方法 TRISS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e=2.718,系數b0~b3由嚴重創(chuàng)傷結果研究數據經多元回歸分析得出。TRISS對于成人和兒童創(chuàng)傷均可應用?,F對TRISS方程中的RTS、ISS以及年齡的參數計算分別進行介紹。

RTS是創(chuàng)傷積分法(TS)的修訂版,由Champion等于1989年提出,由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收縮壓和呼吸頻率3個生理指標構成。每個生理指標的數值都對應相應的分值。見表1。所對應的分值分別乘以相應的權重系數,格拉斯哥昏迷評分0.9368,收縮壓0.7326,呼吸頻率0.2908。相加即是該傷病員最終的RTS評分,分值在0~8浮動[3].

ISS最早是由Baker等在1974年提出,以簡明損傷定級(AIS)為基礎把身體劃分為6個區(qū)域:頭頸部(包括顱、腦、頸部、頸椎和頸脊髓)、面部(包括五官和頜面軟組織與骨骼)、胸部(胸壁軟組織和骨性胸廓、胸內臟器、膈肌、胸椎和胸段脊髓)、腹部和盆腔臟器(腹壁、腹腔和盆腔臟器、腰椎和腰部脊髓與馬尾)、骨盆、四肢和肩胛帶的損傷(包括扭傷、骨折、脫位和斷肢,但不包括顱骨、脊柱、肋骨架損傷)及體表傷(包括體表任何部位的皮膚撕裂傷、挫傷、擦傷、燒傷等)。在多發(fā)傷情況下,計算3個最嚴重損傷區(qū)的最高AIS值的平方和,即為ISS總分,且規(guī)定ISS≤75。ISS主要用于多發(fā)傷的綜合評定,是迄今為止應用最廣的院內創(chuàng)傷評分系統(tǒng)。

研究發(fā)現,相同創(chuàng)傷程度下不同年齡的傷患其生存概率不同[4]。對23000名傷病員的調查顯示,在生理紊亂和解剖學嚴重程度一定的情況下,若患者的年齡為55歲以上,那么他的傷死率會大幅度上升[5]。比如,對于具有相同RTS和ISS評分鈍擊傷患者,如果年齡為55歲以下的傷死率為10%,那么對于55歲以上老年患者而言,其傷死率將會達到40%。所以年齡參數在TRISS預測傷死率中具有相當的意義。在TRISS公式中,Champion等將55歲以下(不包括55歲)的傷病員的年齡參數定為0,55歲以上的傷病員年齡參數定為1。

公式中b0、b1、b2、b3的值見表2,這些系數是基于美國創(chuàng)傷患者的相關數據研究所得[1]。

表1 修正創(chuàng)傷指數

一般認為,若傷員的Ps>0.50,預測該傷員可以存活,Ps<0.50,意味著存活可能性小,Ps愈低存活概率愈小。

例1:一位40歲的鈍擊傷患者,其GCS為9,收縮壓90 mmHg,呼吸頻率36/min,ISS=45,試計算其生存概率Ps。根據表1可知該患者GCS、收縮壓和呼吸頻率所對應的分值分別為3、4、3;根據權重系數計算RTS=3×0.9368+4×0.7326+3×0.2908=6.6132;根據表2,可知b=-1.2470+0.9544×6.6132+(-0.0768)×45+(-1.9052)×0;

由此可知該患者的生存概率為83%。

表2 TRISS方程的權重系數

2 國際疾病分類損傷嚴重度評分( ICISS)

2.1 簡介 國際疾病分類損傷嚴重度評分(ICISS)是上世紀90年代末出現的一種以ICD編碼為基礎的創(chuàng)傷嚴重度評分系統(tǒng)。國際疾病分類(ICD)是根據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規(guī)則將疾病分門別類,并用編碼的方法來表示的系統(tǒng),目前全世界較為常用的版本是ICD-9和ICD-10。

2.2 參數計算方法 一組事件的發(fā)生的概率是每個單獨事件的發(fā)生概率的乘積,這個概念早在1982年Levy等提出校正的預測生存率(RESP)指標的時候就被提到,但是由于RESP指標在各方面都不能超越當時已被行內認可并廣泛應用的ISS,這個概念沒有被廣泛關注,直到ICISS的提出。ICISS被定義為每個創(chuàng)傷患者身上所有創(chuàng)傷生存概率之積,每個ICISS值本身代表了某個特定創(chuàng)傷患者的生存概率,其值在0~1之間波動。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SRRsICD(1-i)代表某個創(chuàng)傷患者身上第1至第i處傷所對應的ICD編碼的生存風險比率。其中

SRRsICD(i)代表某個創(chuàng)傷患者身上第i處創(chuàng)傷所對應的ICD-10編碼的生存風險比率。

Osler等1996年在《Journal of Trauma》雜志上提出利用SRRs來計算ICISS積分,從而預測傷病員的生存概率[6]。每一個ICD編碼都有一個相應的生存風險比率(SRRs),對于ICD-9,SRRs版本較多,最早的版本是Bergeron等利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醫(yī)院出院數據庫(NCHDD)中的314402例計算所得,之后Meredith JW等又通過美國國家創(chuàng)傷資料庫(NTDB)計算出了另一版本的SRRs[7]。由于數據來源不同,相同創(chuàng)傷在兩個版本中對應的SRRs值有所不同。NTDB擁有專門的創(chuàng)傷數據中心,是美國目前最完整的創(chuàng)傷數據庫,NCHDD的數據資料不如NTDB的全面,但是NTDB的創(chuàng)傷數據依舊沒有涵蓋整個美國,人們已經提出對其創(chuàng)傷數據進行更新和校準。2006年,Bergeron等也通過加拿大國家創(chuàng)傷登記中心(NTR)1994—2000年1003905例創(chuàng)傷患者的資料計算了加拿大版本的SRRs[8],NTR是目前為止用來計算SRRs的最大的數據庫。ICD-10在很多國家應用還相對不成熟,KIM等在韓國35家急救醫(yī)學中心提取了1996年一整年內所有符合相關要求的共計47750例創(chuàng)傷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分析,從而計算出每個創(chuàng)傷疾病自身的ICD-10編碼對應的傷死率[9]。

由ICISS計算方程可見,某創(chuàng)傷患者身上的創(chuàng)傷越多,他相應ICISS積分就越小,其生存概率也就越低,即死亡風險型更大。因此,根據ICISS值就可判斷患者死亡危險性及創(chuàng)傷嚴重程度。

例2:某患者身上共有4處創(chuàng)傷:腦挫裂傷、硬膜外血腫、顱底骨折以及外傷性氣胸,試預估其生存概率。本例的SRRs以加拿大NTR數據為參考[8],根據ICD-9版本查詢相應編碼可知。診斷1:腦挫裂傷(ICD編碼為851),SRRs=0.8816;診斷2:硬膜外血腫(ICD編碼為852),SRRs=0.8211;診斷3:顱底骨折(ICD編碼為801),SRRs=0.9233;診斷4:外傷性氣胸(ICD編碼為860),SRRs=0.9248;ICISS=0.8812×0.8211×0.9233×0.9246=0.6181;由此可知該患者的生存概率為62%。

3 TRISS與 ICISS相關性

TRISS是目前廣泛應用的創(chuàng)傷患者病情評估和預后預測模型。多數學者認為,TRISS是一種較好的創(chuàng)傷結局預測模型,但是也有作者對該方法存在不同的觀點,如Demetriades等用TRISS法對5445例不同地區(qū)的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進行了結局預測后認為,TRISS對大部分患者,特別是城市的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使用時有一定的局限性[10]。此外,TRISS預測生存率并非如預想中那般準確,如在預測墜落傷時得到的生存概率(Ps)值往往要高于實際值[11]。TRISS指標中的各個系數已經使用了近20年,這些系數是基于美國創(chuàng)傷患者的相關數據研究所得,在應用于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時TRISS未必是一個很好的生存率預測指標,且TRISS指標只能計算患者身上最嚴重的3處創(chuàng)傷,易出現同一區(qū)域有多處傷而嚴重度評估過低的情況。

相反,ICISS納入了傷病員的每一個受傷部位,近些年的研究表明ICISS在預測能力上與TRISS具有競爭性[12],但是ICISS但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作為計算SRRs所納入的創(chuàng)傷患者數量雖然眾多,但往往只代表一個局部地區(qū)的創(chuàng)傷患者特征,并不能代表整個地區(qū)甚至一個國家,當這個SRRs作為基準應用于其他地區(qū)或者國家創(chuàng)傷患者的傷死率預測中時其信效度還有待進一步討論。國際疾病分類法(ICD)作為一種國際上很流行的疾病和創(chuàng)傷命名法系統(tǒng),應用十分廣泛,但是,它在一些骨折命名上經常毫無聯系,在血管和實質臟器損傷定義上存在較大缺陷,影響了其在分類方面的準確性,以此為基礎的ICISS也存在相關的缺陷[13]。

TRISS和ICISS預測創(chuàng)傷患者傷死率的能力還存在一定爭議,學者Kim Y的研究顯示TRISS預測傷死率能力要比ICISS更準確[9],Wong S等研究發(fā)現兩者預測能力相當[14],而Rutledge R等[15]、West TA等[16]、Osler等[6]的研究結果卻相反。在實際應用中,TRISS需要經過AIS計分法培訓的專業(yè)人員記錄AIS值,相互之間有時差別較大,且費用昂貴。而ICISS的計算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非專業(yè)人員也可以計算,且ICD簡便易行、易于推廣,費用低廉,具有較大的實用性??偟膩碚f,作為評價傷員傷情和預測傷員死亡風險的重要工具,TRISS和ICISS在具體應用中各有其優(yōu)點和局限,他們在生存概率預測的精準度上還存在一定的爭議,有待進一步研究論證。

[1]Boyd CR,Tolson MA,Copes WS.Evaluating trauma care:the TRISS method.Trauma Score and the Injury Severity Score[J].J Trauma,1987,27(4):370-378.

[2]蘭秀夫,王愛民.創(chuàng)傷評分在傷情評估和風險預測中的研究進展[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08,10(4):373-375.

[3]Kim YJ.Injury severity scoring systems:a review of application to practice[J].Nurs Crit Care,2012,17(3):138-150.

[4]Bull JP,Dickson GR.Injury scoring by TRISS and ISS/age[J].Injury,1991,22(2):127-131.

[5]Copes WS,Lawnick M,Champion HR,et al.A comparison of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1980 and 1985 versions[J].J Trauma,1988,28(1):78-86.

[6]Osler T,Rutledge R,Deis J,et al.ICISS:a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9 based injury severity scorce[J].J Trauma,1996,41(3):380-388.

[7]Meredith JW,Kilgo PD,Osler T.A fresh set of survival risk ratios derived from incidents in the National Trauma Data Bank from which the ICISS may be calculated[J].J Trauma,2003,55(5):924-932.

[8]Bergeron E,Simons R,Linton C,et al.Canadian benchmarks in trauma[J].J Trauma,2007,62(2):491-497.

[9]Kim Y,Jung KY,Kim CY,et al.Valid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0th edition-based Injury Severity Score(ICISS)[J].J Trauma,2000,48(2):280.

[10]Demetriades D,ChanL S,Velmahos G,et al.TRISS methodology in trauma:the need for alternatives[J].Br J Surg,1998,85(3):379-384.

[11]楊立利.ICISS—一種新的創(chuàng)傷嚴重度評分法[J].國外醫(yī)學(創(chuàng)傷與外科基本問題分冊),1999,20(4):207-210.

[12]Willis CD,Gabbe BJ,Jolley D,et al.Predicting trauma patient mortality:ICD[or ICD-10-AM]versus AIS based approaches[J].ANZ J Surg,2010,80(11):802-806.

[13]曹光磊,沈惠良.創(chuàng)傷評分及結果預測系統(tǒng)的發(fā)展與現狀[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4,20(8):510-512.

[14]Wong SS,Leung GK.Injury Severity Score(ISS)vs.ICD-derived Injury Severity Score(ICISS)in a patient population treated in a designatedHong Kong trauma centre[J].Mcgill J Med,2008,11(1):9-13.

[15]Rutledge R,Osler T,Emery S,et al.The end of the Injury Severity Score(ISS)and the Trauma and Injury Severity Score(TRISS):ICISS,a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ninth revision-based prediction tool,outperforms both ISS and TRISS as predictors of trauma patient survival,hospital charges,and hospital length of stay[J].J Trauma,1998,44(1):41-49.

[16]West TA,Rivara FP,Cummings P,et al.Harborview assessment for risk of mortality:an improved measure of injury severity on the basis of ICD-9-CM[J].J Trauma,2000,49(3):530-540;discussion 540-541.

猜你喜歡
傷病員編碼概率
第6講 “統(tǒng)計與概率”復習精講
第6講 “統(tǒng)計與概率”復習精講
概率與統(tǒng)計(一)
概率與統(tǒng)計(二)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編碼的合成孔徑雷達圖像配準
《全元詩》未編碼疑難字考辨十五則
子帶編碼在圖像壓縮編碼中的應用
電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 03:16:24
Genome and healthcare
基于排隊論的戰(zhàn)時傷病員急救建模仿真研究
陽澄湖三十六個傷病員的由來
解放軍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42
桐城市| 富顺县| 翁牛特旗| 吉安市| 四平市| 延安市| 宜丰县| 包头市| 阳新县| 张家港市| 陕西省| 静乐县| 定陶县| 海晏县| 江山市| 连州市| 敖汉旗| 永修县| 盱眙县| 铜鼓县| 汶上县| 连州市| 浠水县| 常德市| 遂宁市| 卢氏县| 嘉荫县| 庆阳市| 元谋县| 潍坊市| 盐城市| 吴忠市| 封丘县| 花莲县| 镇平县| 定兴县| 崇阳县| 中山市| 万宁市| 花莲市| 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