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辭
以學定教,首先要用活教材,變“教”為“學”。如何用活教材呢?
巧設(shè)疑,激活學生思維
在思考中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那么,教師設(shè)疑應緊扣課標,針對性強;貼近生活,活潑有趣;啟發(fā)思維,促進探究,真正做到一“問”激起千層浪。
《秦王掃六合》的教學目標,教學參考是這樣闡述的:了解秦兼并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quán)的史實,探討統(tǒng)一國家建立的意義。筆者這樣設(shè)計問題:A.看過電影《荊軻刺秦王》《英雄》,秦王是怎樣一個人,你認為該不該殺?B.假如荊軻刺殺秦王成功,當時的局面會怎樣?你如何評價電影《英雄》的結(jié)局?C.你能說出“秦王掃六合”的含義嗎?這對當時人們的生活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D.修長城抵御了北方匈奴,孟姜女為何要哭倒它?“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們看到的長城是秦長城嗎?學生在熱烈討論中建立起筆者預期的認知。
學習“世界三大宗教”時,為了克服學生的認知障礙,筆者設(shè)計了這樣幾個問題:A.人們?yōu)槭裁从小澳写饔^音女戴佛”的習慣?B.小說《西游記》中的唐僧到西天取經(jīng),“西天”在哪里?為何有“九九八十一難”?C.“十字架”“圣誕節(jié)”,這些文化現(xiàn)象與哪種宗教有關(guān)?問題一出,學生興趣盎然,急急忙忙打開了書本。沒有預設(shè),沒有強求,有的只是快樂的學習和求知的眼神。同時學生明白了:歷史并不遙遠,也不空洞,它就在我們身邊,它正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找資源,挖掘?qū)W生潛能
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本身就是最豐富、最優(yōu)質(zhì)的課程資源。整合學生資源,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走進教學過程,使教學內(nèi)容豐富多彩;另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讓學生體驗課堂、感悟課堂、享受課堂。正所謂“生活的味道越濃,教育的意義就越大”。
在學習“秦朝統(tǒng)一文字”時,筆者先讓學生各自以民族語言或方言說一句話:“你又撒噠!”“科砸伙子滴”,“哈咯雜”……真可謂五花八門,顯然不利于人們之間的交流。秦朝統(tǒng)一時,各地方言更不一致。通過這一活動,同學們在笑聲中很快明白了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的重要意義。
創(chuàng)情境,培養(yǎng)情感體驗
如果教師能恰到好處地虛擬歷史情境,拉近歷史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效果一定會令人欣慰。
學習《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時,筆者讓學生先欣賞《清明上河圖》,然后布置作業(yè):為《清明上河圖》配一段解說詞或者編一個故事。要求:1.仔細觀察圖中的人和景,充分聯(lián)系宋代的衣食住行,內(nèi)容要符合宋代的習俗;2.在配文的創(chuàng)作中,要把自己融入歷史,假設(shè)你生活在北宋,體驗當時人、觀當時景、記當時事、說當時話。
本次寫作出現(xiàn)了不少佳作:
我叫覃慧,年方三十,準備進京趕考。船一靠岸,我便直奔東京。抬眼望去,哇,好熱鬧。街道上人來人往,有騎馬的、騎驢的、坐牛車的、乘轎的。街道兩旁,店鋪相接,屋宇重疊,官府、民居雜處其間?!罢辍?、“腳店”、“邸店”的老板高聲吆喝,拉客人。我經(jīng)不住誘惑,咂著嘴,走進了一家“腳店”,店主立即熱情地給我上茶,推薦特色菜:東坡肉、羊肉、魚、帶餡的包子、臘八粥。
到了晚上,最熱鬧的地方就是“瓦子”了。有說書的、唱曲兒的、演雜劇的、耍雜技的、表演踢球的,令人眼花繚亂。瓦子里還有許多攤位,賣飲食、藥材的,賣古玩、字畫的,剃頭、理發(fā)的,相面、算卦的,十分熱鬧。哈哈,我也去算一卦吧,看今年能不能中舉人。
以上片段既緊扣了宋代的衣食住行,又充分發(fā)揮想象,活潑而不失真,仿佛把我們帶入了萬千氣象的宋代大都市。
責任編輯 林云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