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峰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146-01
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二十余年,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一直是我用心摸索、鉆研、改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構建起了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的作文教學模式,探索出符合學生實際的有效的作文教學的思路和方法。在此,把多年來對小學生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和實踐,整理出來,以期得到同行、專家的指導斧正。
生活就是課堂,走進生活,讓豐富多彩的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
小學生雖然年齡小,見聞少,對事物缺少深刻獨到的認識和體會,但是,他們熱情、純真,有強烈的好奇心。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先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念,把學生從四十分鐘的課堂,帶到無限廣闊的生活中去,讓生活點燃他們寫作的激情,激活他們表達的欲望。寫文章的實質就是,在生活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想要說出來,與別人分享,再把這有聲的語言形成文字,寫在紙上,就成了文章。所以,要激活學生的表達欲望,我引導學生先真正走進自己的家庭生活。結合課文學習內容,在班內開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動——“我有一個好爸爸”。要求學生深入了解爸爸的工作、生活、起居,多和爸爸交流,知道爸爸內心深處的想法,體會到爸爸對家庭、對社會所作的貢獻,特別是為自己的成長、成才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學生深入的了解了爸爸,自然就會被感動,自然就有了傾吐的欲望。班會課上,我抓住一個“好”字,大做文章,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誰的爸爸好。同學們不甘示弱,爭先恐后,用最美的語言、最真的感情,大聲說出爸爸的故事。班內有一個特別內向的小姑娘,平時很少聽到她說話,可是,就在這次班會課上,小姑娘流著眼淚說:“我已經快一年沒有見到爸爸了,是爸爸的一張照片陪我走過春秋冬夏。他站在高高的腳手架上,披著一身的霞光,背后是一幢特別高特別高的樓,我覺得他一伸手就能摸到藍天上的白云,照片上,爸爸滿臉汗水,滿面笑容。我知道他每天有多么的辛苦,因為他有一個名字叫‘農民工!我也知道他心里有多么的高興和滿足,因為他辛苦勞動賺來的錢,讓我們一家幸福的生活,我用一百分回報爸爸!”她的話音還沒落,班內就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一個又一個同學站起來,一個又一個爸爸的形象樹起來。這就是學生寫作的初起,這就是寫作的原動力。首先要讓學生心里有要敘述的人和事,有要描畫的景,有要抒發(fā)的情,有要闡明的理,不吐不快。在引導學生身心真正融入家庭之后,我又引領他們把目光投向班級、學校,以及自己能夠接觸到的社會空間,如公交車上,超市里,用眼睛去觀察那些觸動心靈的人物、事件、場景,用心去體驗其中蘊含的情與理,用文字把它記錄下來。
妙手成就文章,讀寫結合,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
學生有了寫作的材料和內容,有了自己的感悟和認識,有了表達的欲望和沖動,這只是寫作的起源,形成文章還要很多過程和功夫。盡管“文無定法”,但小學生在學習寫作之初,還是應該掌握一些規(guī)則和方法,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文章思有路,遵路識斯真?!蹦敲?,如何運用材料,如何布局謀篇,如何寫人敘事,如何議論抒情,如何組織語言等等,這些規(guī)則和辦法,不能是教師硬推給學生。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采用讀寫結合的辦法,循序漸進的把寫成一篇文章的框架搭建起來。首先,在教材中,精選課文,每篇課文對應一個或幾個寫作訓練點:擬題、圍繞題目作文、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線索串聯、用優(yōu)美凝練的句子點明中心、完整敘事、生動寫人、聯想想象等,構建系列作文訓練。課堂上學習選中的一篇課文,便同步寫作一篇作文。例如,五年級上冊有一篇課文《難忘的一課》,文中描述一位臺灣教師在課堂上,深情領頌“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的場景,文中既重點描述了老師上課時的語言、神情,又通過對話介紹了臺灣當時的社會背景,讓文中的“我”以及讀者被這位老師的愛國情懷深深打動。我從課文中提煉出幾個寫作問題:題目中的“難忘”是如何體現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边@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文中重點寫課堂情景,又寫“我”和老師課下的交流有什么作用?三個問題的深入討論,讓學生明確了作文要審題,審題時抓住關鍵詞,然后根據題目寫作。持之以恒的作文序列訓練,要求學生從實踐中自我總結出一點寫作理論知識,并運用它指導寫作實踐。例如,宏觀的掌握幾種常見的作文開頭寫法。如開門見山,引用名言,烘托氣氛,展現文采,凸顯中心等。小學生初學寫作,以形象思維見長,對于抽象的理論概念知識,結合課文學習,結合寫作實踐,能體會到一點即可,無需要求太高。另外,小學生文筆稚嫩,思想單純,不可急于求成,只要把他們引導到正確的學習寫作的軌道上來,構建起科學合理的寫作教學模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堅持下去,必能迎來寫作的春天。
遵循語文課程標準,以完整敘事,生動寫人為寫作訓練的重點。
如何完整的記敘一件事情,這是小學生作文教學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在生活中訓練寫作能力。你的生活中今天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會發(fā)生,事情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最后的結果怎樣,為什么是這樣的結果,而不是那樣的結果。作為一名小學生,要學會這樣追問自己。堅持這樣的訓練,就能把事情分成起因——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這樣幾個階段,寫成文字,就能敘事完整,層次清楚,重點突出。例如,有一天,我任教的班級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情,一個叫小林的男同學遲到了,在班級門口,被值周老師撞到,挨了批評,小林同學當時反應激烈,頂撞老師后,背著書包,轉身就回家了。教室里的同學目睹了這一幕。當時我正在上課,抓住這個時機,即時布置作業(yè),放學后,請詳細了解小林同學為什么遲到,小林不上課回家,是事情的唯一結果嗎?請用文字完整的記敘這件事情,寫出你對事情的看法。因為事情就發(fā)生在眼前,學生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寫起來順暢自如。
小學生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一個人寫作能力的起點,它的科學有效,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至關重要。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具有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小學生作文教學的途徑和方法,以取得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