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
(遼寧省沈陽市第十人民醫(yī)院胸外科,110045)
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王 靜
(遼寧省沈陽市第十人民醫(yī)院胸外科,110045)
目的 總結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方法 收集肺大皰患者43例,給予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治療及預后情況進行匯總分析。結果 手術成功率100%,手術時間(84.2±20.6)min,術后引流時間(4.5±0.8)d,引流量(98.2±21.4)mL,住院時間(11.1±2.5)d;患者術后未出并發(fā)癥;隨訪1~2年,肺大皰無復發(fā)。結論 綜合護理措施能有效保證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患者手術安全,并促進術后康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肺大皰;胸腔鏡;手術切除;圍手術期;護理
R65
A
肺大皰作為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自發(fā)性氣胸最主要的誘因。從病理學角度來看,是肺大皰(肺實質內(nèi)直徑<1 cm的含氣囊腔)在肺水腫和/或細小支氣管炎的基礎上,由于內(nèi)壓增加肺大皰突然破裂,導致病人出現(xiàn)呼吸困難和胸痛等癥狀。基于肺大皰的病理生理特點,決定其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近年來,隨著內(nèi)鏡技術的發(fā)展,胸腔鏡輔助下肺大皰切除術逐漸得到推廣。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以其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成為肺大皰手術治療的首選。盡管胸腔鏡治療具備上述諸多優(yōu)勢,然而部分病人由于缺乏對于內(nèi)鏡治療的了解,圍手術期容易出現(xiàn)各種問題,影響治療過程[1]。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在圍手術期給予科學、系統(tǒng)的護理措施,保證病人順利康復。收集我院近年來收治的43例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病例,總結圍手術期護理心得體會。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近年來我院收治的行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的患者43例,全部患者均經(jīng)胸部CT明確診斷為肺大皰且均為胸腔閉式引流術保守治療無效。入組患者排除肺炎、肺癌、肺結核等肺部常見疾病;均具有備胸腔鏡手術指征且愿意接受手術治療。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齡27~61歲,平均(43.9±13.8)歲;左肺14例、右肺18例、雙肺11例;影像學檢查提示窄基底肺大皰19例、寬基底表淺肺大皰18例、寬基底深部肺大皰6例;肺大皰直徑2.0~3.7 cm,平均(2.6±0.9)cm。本組病人出現(xiàn)胸痛19例、呼吸困難12例、反復肺部感染7例、氣胸和/或血胸23例。
1.2 手術方法 選擇雙腔管氣管內(nèi)插管全麻下手術。于健側(或手術對側)肺通氣并健側(或手術對側)臥位;取腋中線第7~8肋間放置胸腔鏡,腋前線第5~6肋間和腋后線第6~7肋間,呈正三角或等邊三角形放置操作孔Trocar。如有少量粘連用電刀分離,胸腔鏡下自動切割縫合器切除肺大皰。漏氣試驗在氣道壓設定在>25 cm H2O進行,肺大皰切除部位覆蓋可吸收性氧化纖維素,上面涂抹纖維蛋白凝膠,放置引流管,待術側肺完全膨脹后關閉刀口結束手術[2]。術后常規(guī)防止引流管并給與抗生素預防感染。
1.3 護理
1.3.1 術前護理
1.3.1.1 一般護理 患者入院后,協(xié)助患者辦理入院手續(xù),告知患者住院期間的各種要求和注意事項。向患者介紹住院期間的責任醫(yī)師和護士,做好交接工作。告知患者住院期間的診斷和治療計劃,并協(xié)助患者完善相關輔助檢查。
1.3.1.2 心理護理 由于部分患者對胸腔鏡技術存在認知盲區(qū),存在一定程度的緊張、焦慮心理,因此護理人員應就胸腔鏡手術等內(nèi)容進行簡單告知,認真傾聽患者的傾訴,分析其存在的心理問題,并給與針對性心理干預。如果心理干預效果不明顯,可請已經(jīng)接受胸腔鏡手術的患者現(xiàn)身說教,盡最大程度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
1.3.1.3 術前訓練 指導患者做好呼吸訓練 、咳嗽訓練、吹氣球訓練、縮唇式呼吸訓練等。①呼吸訓練:坐位練習胸式深呼吸,平臥位練習腹式深呼吸。吸氣時雙肩放松,氣體由鼻吸入,屏氣2 s,用口慢慢呼出。②咳嗽訓練:指導患者先吸一口氣,吸氣末屏氣片刻后爆發(fā)性咳嗽,將氣道內(nèi)分泌物咳出。③吹氣球訓練:患者坐位或立位,先吸一口氣,盡力將肺內(nèi)氣體吹入氣球內(nèi),10~20 min/次,2次/d。④縮唇式呼吸訓練:患者以鼻吸氣,在呼氣時收腹,胸部稍前傾,口唇縮成吹口哨狀,使氣體通過縮窄的口型緩慢呼出,吸呼比1∶2~1∶3,盡量做到深吸慢呼,縮唇以感到不費力為度。縮唇訓練應4~6次/min,10~15 min/d[3]。
1.3.2 術后護理
1.3.2.1 常規(guī)護理 術后常規(guī)行心電、血氧、血壓、血氧飽和度監(jiān)護,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及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通知責任醫(yī)師。術后麻醉蘇醒期間,應采取去枕平臥位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常。予以低流量吸氧3 L/min,對于呼吸困難明顯或者肺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考慮氣管插管或者呼吸機輔助通氣。待患者完全蘇醒,自主呼吸能力恢復后,應協(xié)助患者翻身,鼓勵患者主動進行咳嗽動作,排出痰液、術后肺內(nèi)滲出及分泌物。術后6 h可指導患者進流質飲食,無特殊不適后方可逐漸過渡至普食?;颊邞M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1.3.2.2 引流管護理 保持胸腔閉式引流通暢,定時擠壓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折疊、受壓,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并準確記錄。如術后引流量>100 mL/h,連續(xù)>3 h,且引流液呈鮮紅色,說明有活動性出血,立即報告醫(yī)生進行探查止血[4]。
1.3.2.3 并發(fā)癥護理 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包括殘肺膨脹不全、漏氣延長、肺漏氣、肺部感染、皮下氣腫等。所以術后應注意觀察患者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皮膚的顏色、冷暖、出汗和尿量等情況,胸部疼痛的性質、部位、時間和用藥后的反應。
1.3.2.4 出院指導 告知患者出院后應嚴格戒煙,多食低脂、高蛋白、粗纖維飲食,保持大便通暢。堅持練習腹式呼吸和縮唇式呼氣,適當輕體力活動,避免劇烈運動。3個月內(nèi)應避免暴發(fā)力運動,避免胸內(nèi)壓急劇升高。
本組患者均順利接受手術治療,手術成功率100%;手術時間60~110 min,平均(84.2±20.6) min;術后引流時間4~6 d,平均(4.5±0.8)d;引流量85~120 mL,平均(98.2±21.4)mL;住院時間9~12 d,平均(11.1±2.5)d?;颊咝g后未出現(xiàn)殘肺膨脹不全、漏氣延長、肺漏氣、肺部感染、皮下氣腫等并發(fā)癥;隨訪1~2年,肺大皰無復發(fā)。
肺大皰傳統(tǒng)的治療方式為開胸切除,由于手術對病人機體創(chuàng)傷較大,加之病人群體中高齡者較多,因此術后恢復較慢,個別病人甚至出現(xiàn)手術并發(fā)癥。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雖然創(chuàng)傷較小,但是由于手術過程較為復雜,加之術中操作管道對于胸腔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擾,因此對患者全身狀態(tài)仍存在一定影響。因此,應在圍手術期給予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本研究中,我們對近年來收治的43例肺大皰患者予以胸腔鏡輔助下手術切除,并對護理工作進行總結。對此,我們的護理體會是術前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做好病情評估,給予患者適當?shù)男睦砀深A,并進行充分的呼吸訓練;術后應該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度過麻醉蘇醒期后應該鼓勵患者盡快進行功能鍛煉,盡早促進呼吸功能恢復,正常參加社會活動。
[1] 胡紹瓊.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圍手術期的有效護理配合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4,24(3):1458-1459.
[2] 韓京軍,利煥廉,曾娜芬,等.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治療自發(fā)性氣胸后復發(fā)的危險因素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5,55(16):74-76.
[3] 韓建敏.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山東醫(yī)藥,2009,49(15):99.
[4] 吳娟.青年患者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護理體會[J].醫(yī)學信息,2014,27(3):332.
致作者
近期,有較多作者向本刊編輯部反映,有其他個人、部門假冒本刊名義接收稿件、高價收取費用,給作者帶來較大困擾,甚至造成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同時,也嚴重損害了本刊形象和聲譽。為防止廣大作者上當受騙,現(xiàn)特對本刊稿件處理等情況向廣大作者作如下說明!
投稿郵箱:目前,本刊尚未開通網(wǎng)站投稿,官方唯一接受稿件郵箱為zgsyxcyszz@sina.com,只能通過郵箱投稿。
收費方式:目前,本刊已不收取審稿費,因此,在投稿時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只有當稿件被本刊錄用時才會向作者發(fā)送稿件錄用及版面費收取相關事宜。并且,本刊只接受郵局按地址和收款人匯款,不接受賬號和個人匯款。地址:沈陽市沈北新區(qū)蒲河路77號(中國醫(yī)科大學院內(nèi))。郵編:110122。收款人:《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編輯部。電話:024-31939579。
最后,希望廣大作者提高警惕,仔細鑒別投稿方式及投稿郵箱,以及匯款地址和收款人名稱,避免上當受騙!
《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編輯部
2015年12月15日
1672-7185(2015)24-0038-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5.24.018
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