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友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實施,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有效教學。本文從對有效教學的理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分析,試圖尋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產生問題的原因,并努力設計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教學的課堂策略,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一、有效教學的理解
有效教學旨在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是現代教學的理念。新課程有效教學的理念,應包含以下內容:學習過程的本質是學生心智和情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學習過程應當成為學生釋放學習潛能的過程,教師的基本任務是激發(fā)出學生身上蘊藏的巨大潛能;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fā)展;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有效教學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反思意識,要求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教師應明確有效的教學策略。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新課標背景下,不少教師在努力地使自己的教學更加有效,但是花了大量的精力都不見效,結果還是在使用著老一套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臺上拼命地教,學生在下面死命地學,最后導致教師對教學失去了興趣,學生由于學業(yè)負擔而產生了厭學心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1.課堂教學是新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因此,課程改革必然是教育教學理念的改變和教育教學策略的革新,由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直接發(fā)生聯系的是教師,教師是否能將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內涵實施于課堂教學中,是新課程改革成功與否的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是真正掌握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方向的人。由于教師未曾擁有有效教學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和技能,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成為新課程的學習與研究者,創(chuàng)新與實踐者,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也就不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2.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將新理念與課堂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實現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
三、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1.優(yōu)化教學內容設計——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基礎
教學內容的設計:首先要根據教學的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確立了“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等四維目標,體現了數學教學不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體會數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加深對數學的了解,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但是四維目標只是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的總體目標,不是每節(jié)課設計的具體目標,在具體的教學設計過程中,要進行分解,細化生成具有導向性的具體目標。
2.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靈魂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建立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作為一名教師,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關系是上好一節(jié)數學課的關鍵所在。如果一位老師課后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但是從未與學生溝通,從不設身處地地去考慮學生,那么課備得再好,還是死的知識。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要充分把握住這一點,充分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成為一個學生喜愛的老師,這樣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才樂意去聽課。如果一個老師一走向講臺,就給學生一種恐懼感,那么學生課堂的注意力就不是在獲取知識上,而是在觀察這位老師的一舉一動,害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就挨訓。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講,一個缺少安全感的人,是無法去實現更高層次學習的需要的,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靈魂所在。
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保證
新課標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我們知道,兒童的認知能力還不夠健全,對一些抽象的事物還難以準確地把握。因此,化抽象為具體,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情境展現在小學生的面前,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空間想象能力是一個很大的提高,同時經過一些情境的再現,還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情感,從而更進一步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精心創(chuàng)設的小學數學教學情境中,要做到情境的內容要根據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年齡特征、心理特征、認知規(guī)律而創(chuàng)設,情境要有利于小學數學的學習,要緊扣教學目標而創(chuàng)設,充分發(fā)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地引導學生從情境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一節(jié)課創(chuàng)設的情境不能過多,我們知道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會給學生帶來很多的遐想,一節(jié)課的情境最多不能超過兩個,過多反而不利于知識的傳授。
4.數學活動——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把時間科學合理地留給學生,讓他們感受、體驗整個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有效的數學活動要從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做的能力、思維的能力等各方面著手。(1)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思維的工具。在說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同時他們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相應地發(fā)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說的機會,如說圖意、說算理、說思路等。(2)做的能力的培養(yǎng)。行是知之始,做是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身臨其境,動手嘗試,才有真知,才有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應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在學生動手做的過程中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
以上只是我對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一點建議,要真正做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們充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