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田莘耕中學 汪雪琴
用評價和追問點燃思維的火花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田莘耕中學 汪雪琴
有效的追問是老師與學生思維的共振與摩擦,可以開拓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而對學生回答的適時評價,則是盤活課堂、引領學生漸入佳境、切身感受祖國語言文字博大精深的關鍵。
有效追問 適時評價 思維發(fā)展
教師在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時,最根本的目的是引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文字之外的東西。學生是否樂意去發(fā)現(xiàn)?能發(fā)現(xiàn)多少?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基于充分備課之上的有效追問和得體評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v觀近些年的閱讀課堂,教師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時,有啟發(fā)學生的意識,但如何啟發(fā)及學生閱讀之后的有效追問與評價方式,我認為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多年來,在日常教學中,筆者在閱讀賞析課上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細讀,對追問和評價的方式方法做了粗淺的探索。那就是在備課時,立足文本精心設計母問題,并對可能的子問題進行預設,當學生的答案偏離文本的內涵時,要得體地引導其回歸正題。
如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石壕吏》一文,在分析石壕吏這個人物形象時,筆者設計的第一個問題是:石壕吏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之所以問題設計成“給你的印象”而非“給人的印象”,筆者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學生的回答是“兇”。接下來如何追問?備課時,筆者設計了兩個子問題。第一:差吏如何兇,誰能扮演差吏和老嫗進行模擬對話?這一問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活躍課堂氣氛。通過模擬對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然后先讓學生點評,再結合課文評點學生的表演,指出表演的得失,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石壕吏的兇悍,但這不是結束,而是為下一個問題做鋪墊。第二:他為何如此兇?學生的答案精彩紛呈。
筆者追問三:為什么抓不到人就這么兇?不能心平氣和地說話嗎?
生1:抓不到人顯得他沒本事,臉上無光。
師:是啊,人總要有一番作為,怎能白跑一趟?
生2:完不成任務,交不了差上面怪罪下來,差吏吃不了兜著走。
師:這位同學很懂人事關系的厲害,軍令如山倒?。∧敲串敃r上頭面臨怎樣的形勢?
生2:因為當時情況非常緊急。
師:看來你對這段歷史非常熟悉??!可以詳細談一談當時的具體形勢嗎?
經筆者這么一番點評和追問,學生的思維火花已被點燃,他們終于聯(lián)想到當時的安史之亂,人民災難深重,差吏、官員、甚至皇帝,日子都不好過!這樣學生終于理解:杜甫夜投石壕村,為什么同情這家人,卻沒有出面制止差吏的行為,因為石壕吏只是任務的執(zhí)行者;學生也就不會很狹隘地只是一味地同情老翁,痛恨石壕吏的橫暴,反而多少會生出些許理解來,從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并同情他們之所以兇狠殘暴的苦衷,并為老翁一家貧困交加、飽受戰(zhàn)爭之苦,灑一把同情之淚。至此,學生深入文本形成自己見解的目的基本已經達到。
如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湖心亭看雪》這篇課文,在深夜于湖上兩人“見余大喜”處,筆者設計的母問題是:張岱見了那兩位金陵人,是怎樣的心情呢?
生1:像那兩人一樣,也很高興。
師:你這么說一定有你的理由。文中有暗示他高興的句子嗎?
生:從他“盡力飲三大白而別”可以看出他很高興。
師:為什么“他飲三大白”說明他很高興呢?
生2:“盡力”飲三大白,說明不勝酒力的張岱是開懷暢飲了。他心里當然是高興的,酒逢知己千杯少啊。這是人之常情。
師:感情深,一口悶?。堘芬暺妓喾甑乃麄?yōu)橹?,才盡情飲三大杯,自己高興也讓他們高興?。?/p>
筆者設計的子問題是:為什么張岱和這兩個人不期而遇很高興呢?他們應該聊了很多,為什么張岱只記下了他們是“金陵人”?這個問題學生回答起來有一定難度,筆者在輔以幻燈片展示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經歷之后,繼續(xù)追問。以下是課堂實錄片段——
師:現(xiàn)在知道他們一見如故的原因了嗎?
生:因為張岱也曾經是金陵人,金陵是他的心頭之痛。
師:能用一句詩來形容他們這次萍水相逢嗎?
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師:好一個“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那么,張岱去湖心亭當真只是去賞雪嗎?
生:作為一個孤高落魄的名士,張岱湖心亭看雪只是初衷之一,我覺得他獨往湖心亭,更多的是為散心。
師:太好了!如果張岱地下有知,一定會引你為知己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一個紹興人客居杭州,更是一個明朝人客居清代。這樣一個異鄉(xiāng)客注定了他是孤獨又漂泊無依的,所謂深夜獨往湖心亭看雪,實為避開閑雜人等,去湖心亭散心。
當然,類似這樣以課堂評價與追問引領學生細讀文本的例子還有很多。師生互動,教師穿針引線,鋪路搭橋,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品讀與思考,讓學生摸著石頭過河,是筆者一貫的追求。但這樣的穿針引線,有時候也不那么容易。追問的前提是教師對這些問題的基本答案成竹在胸。這就對語文教師的閱讀儲備和閱讀素養(yǎng)及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藤野先生》一文時,課文中有一個細節(jié):魯迅先生在去仙臺的路上,見到了一處驛站“日暮里”,為什么到現(xiàn)在還記得這個地名?如果語文教師的知識儲備里有答案,那上課時就可以水到渠成;如果沒有,得查資料,尋求答案,充分備課。盡管筆者平時閱讀不算少,但還是被這個問題難住了。在上課前筆者查了很多資料,發(fā)現(xiàn)原來屈原有句“日忽忽其將暮”,感嘆昏庸的楚懷王讓楚國日暮途窮。在仙臺,憂國憂民的愛國者魯迅看到那些只知貪圖享樂、不學無術的清國留學生,何嘗不是憂心忡忡;如果大清子民都像這幫留學生那樣,清王朝不也“日忽忽其將暮”了嗎?因此,在教學這篇課文時,筆者就以屈原和屈原這句詩為突破口。以下為部分課堂實錄——
師:如果戰(zhàn)國時的屈原穿越時空,在清末,來到日本上野,見到了那些只知享樂的清國留學生,他會有怎樣的感想?為什么?
生:他一定會痛心疾首,因為這些留學生是由國家出資來日本求學的,卻不務正業(yè)。作為一個忠君愛國的賢臣,他肯定會為大清的未來擔憂。
師:是啊,日忽忽其將暮。如果說戰(zhàn)國時的屈原是以這樣的詩句感嘆昏庸的楚懷王讓楚國日暮途窮的話,那么,清末的魯迅對那些貪圖享樂不學無術的清國留學生失望透頂,離開東京去仙臺的路上,看見這“日暮里”的驛站名,心里會怎么想呢?
生:他一定也在想,大清也“日忽忽其將暮”了。
師:何以見得?
生:因為魯迅正是為了治國人的身體的疾病,才來日本學醫(yī),當看見這樣一群胸無大志貪圖享樂的留學生,他覺得就算醫(yī)好了他們的身體,也是白搭。為了醫(yī)治國人的精神,他最終選擇了棄醫(yī)從文。
師:也就是說,魯迅就是清末的屈原。心憂天下的賢士,他們的心是相通的,觸景生情,心憂天下的魯迅怎能不心生感慨呢?
如果沒有平時的閱讀積累,這樣的追問和評價也就無從談起,也就更談不上激起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了,文本閱讀的深度與廣度也就無從談起了。所以,身為語文教師,常常要有危機感,平時博覽群書,豐富知識儲備。在教學一篇課文前,多讀與課文相關的書籍,了解作者的思想經歷,了解當時的相關歷史背景,反復品讀課文,力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帶著問題備課。課堂上多用鼓勵性的評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適時追問,評價引領,才能帶領學生漸入佳境,深入文本,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