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湘川,任小麗,石青青
(浙江省臺州市立醫(yī)院,臺州 318000)
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種與遺傳過敏素質有關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多自嬰兒期起病,病情遷延反復,部分可持續(xù)至成年期。在兒童期,特應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疾病,發(fā)病率較高,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在我國兒童皮膚病中,AD 占皮膚科兒童就診人數的30%左右[1]。本病的病因不明,發(fā)病機制涉及炎癥損傷、細胞誘導分化、細胞凋亡及免疫系統(tǒng)的調控等多方面[2]。Th17 細胞是獨立于Th1/Th2 型細胞的一種新型T 細胞,能分泌炎癥介質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7(IL-17)等多種細胞因子誘導免疫炎癥反應[3]。本研究通過檢測不同嚴重程度AD 患者外周血Th17 細胞比例及Th17 細胞相關細胞因子表達水平,旨探討Th17 細胞及其相關細胞因子在不同嚴重程度AD 患者發(fā)病中的意義。
1.1 臨床資料 2011 年1 月—2013 年12 月在我科就診的輕度AD 患者34 例,中度AD 患者36 例,重度AD 患者34 例,診斷均符合Williams 診斷標準[4]。病情嚴重程度按歐洲特應性皮炎評分標準(SCORAD)進行評分[5],評分越高,病情越重,按分值從低到高分為3 組,<25 分為輕度組,25~50 分為中度組,>50 分為重度組。其中輕度AD 患者男22 例,女12 例,平均年齡(10.27±2.41)歲;中度AD 患者男23 例,女13 例,平均年齡(11.27±2.72)歲;重度AD患者男21 例,女13 例,平均年齡(11.56±2.05)歲。所有患者未合并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及肝、腎、造血系統(tǒng)疾病和內分泌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并于入組前1 周停用抗組胺藥及外用糖皮質激素,半年內未系統(tǒng)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免疫調節(jié)劑。健康對照組為隨機抽取本院同期35 例健康體檢者,其中男22 例,女13 例,平均年齡(10.82±1.98)歲。各組間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試劑和儀器 PE-抗IL-17 流式抗體,PE-IL-6 流式抗體,PE-IgG1 同型對照抗體均為美國eBioscience 公司產品;佛波酯、離子霉素、植物血凝素、固定劑和破膜劑為美國Sigma 公司;美能星、流式細胞儀為BD公司;RPMI1640 培養(yǎng)基為Gibco 產品。
1.3 外周血Th17 細胞的檢測[6]取100 μL 患者全血,用100 μL RPMI1640 培養(yǎng)基等量稀釋,加入1 μL/mL 佛波酯工作液4 μL,37 ℃,5%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4~6 h。加入10 μL PECy5 抗CD3 和10 μL FITC抗CD8 單抗,室溫、避光、溫育15 min。分為2 管,每管加入上述已染色的全血100 μL 編號為a 和b,分別加入固定液100 μL,室溫,避光溫育15 min,再各自分別加入PBS 3 mL,1 200 r/min 離心5 min,除去上清液。各自再加入破膜劑100 μL,同時在a 管中加入10 μL PE-IgG1 同型對照抗體,b 管中加入10 μL PE-IgG1 抗IL-17 流式抗體,室溫,避光溫育15 min,每管中加入PBS 3 mL,1 200 r/min 離心5 min,除去上清液,加入0.5 mL PBS 重懸細胞,上機檢測。
1.4 血清中IL-17、IL-6 的檢測 采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取血清,采用ELISA 法檢測患者血清及健康組血清中IL-17、IL-6,操作嚴格按試劑說明書進行。ELISA 試劑盒為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6.0 進行分析。對各組數據進行F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不同嚴重程度特應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h17 細胞、IL-17、IL-6 水平與健康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Th17 細胞比例,IL-17、IL-6 濃度比較 例
AD 是一種與遺傳過敏素質有關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特征為濕疹樣皮損、瘙癢劇烈、皮膚干燥,常伴有血清中IgE 水平增高和外周血嗜酸細胞粒細胞增多的異常免疫現象[7]。Th17 細胞是一種新發(fā)現的CD4+T 細胞亞群,可通過分泌IL-17、IL-6等細胞因子誘導產生多種前炎癥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炎癥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3]。IL-6是一種多功能細胞因子,參與機體的炎性反應過程和能量代謝調節(jié),是炎性反應的細胞因子網絡中一個中樞性調節(jié)因子,又稱前炎性反應細胞因子,參與機體的各種病理生理過程。鄭益志等[8]研究發(fā)現AD 患者血清中IL-6 明顯高于正常健康對照組,與本研究結果相似。Th17 細胞是IL-17 的主要來源細胞,反之IL-17 是Th17 細胞的主要效應分子,兩者變化趨勢的一致性共同反映了Th17 細胞在AD 發(fā)病中的作用。AD 的確切發(fā)病機制尚未闡明,因此,從根本上控制本病仍難以實現。進一步研究其發(fā)病機制,對于改善當前的治療手段、開發(fā)新的治療方法非常必要[9-10]。目前國際上已開始研發(fā)多種生物制劑,例如作用于IL-17 及其受體的靶向藥物,如IL-17R-Ig 融合蛋白、IL-17 抗體等。我們通過研究發(fā)現不同嚴重程度AD 患者外周血Th17 細胞、IL-17、IL-6 水平與正常健康體檢者比較明顯升高,且隨著病情嚴重程度增加而逐漸增高,說明Th17 細胞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對AD 的發(fā)病及病情發(fā)展存在一定的關系, 可嘗試用此類生物制劑改善AD 的炎癥狀態(tài)、緩解病情。
[1] 王俠生,廖康煌.楊國亮皮膚病學[M].2 版.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395-400.
[2] Bellanti JA,Settipane RA.Atopic Dermatitis,Genetics,Immunology and T regulatory cells[J].Allergy Asthma Proc,2007,28:507-509.
[3] Kolls JK. 17 cells in mucosal immunity and tissue inflammation[J].Semin Immunopathol,2010,32:1-2.
[4] Williams HC, Burney PG J,Hay RJ, et al. The U.K.working party’s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topic dermatitis[J].Br J Dermatol,1991,131:383-396.
[5] Orange AP, Glazenburg EJ, Wolkerstorfer A, et al. Practical issues on interpretation of 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 the SCORAD index,objective SCORAD and the three item severity score[J].Br J Dermatol,2007,157:645-648.
[6] 沈斌,屠巧峰,冷建杭,等.特應性皮炎患者外周血輔助性T 細胞17 與白介素17 的檢測[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2,45(2):106-109.
[7] 馬蕾,陳世義,李艷陽,等.特應性皮炎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血清及淚液中MIF 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3(10):1155-1159.
[8] 鄭益志,余土根,賈麗瑩,等. 特應性皮炎血清瘦素及白細胞介素-6 水平與中醫(yī)證型相關性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8(12):3669-3671.
[9] Gelbard CM,Hebert AA.New and emerging trends in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J].Patient Prefer Adherence,2008,2:387-392.[10] Katoh N.Future perspectives in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J].Dermatol,2009,36:36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