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組71.00%,,兩"/>
楊俊
摘要:目的 評價89Sr 單項治療及(89Sr +云克)兩者聯合治療多發(fā)性骨轉移癌臨床療效。方法 將127例治療患者分為AB兩組;A組(89Sr);B組(89Sr+云克)。分別用89Sr及89Sr+云克進行治療。觀察各組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率的比較用χ2檢驗。結果 止痛有效率:B組86.00%,>A組71.00%,,兩組比較χ2=3.95(P<0.05);治療后生活質量改善率:B組(81%)>A組48%。χ2=16.08(P<0.01)。結論 (89Sr+云克)聯合治療能提高多發(fā)性骨轉移癌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放射性核素89Sr;云克;腫瘤骨轉移;疼痛;生活質量;治療
骨是腫瘤轉移常見的部位,70%~80%的腫瘤可發(fā)生骨轉移[1],其中75%骨轉移患者伴骨疼痛[2],骨疼痛使患者活動受限,生活質量下降,造成生理心理和家庭負擔,易動搖治療信心。大量臨床資料顯示骨轉移瘤并不都是腫瘤的終末期。腫瘤骨轉移不同于腫瘤內臟的轉移,適宜的治療對減輕疼痛、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等有確切的效果,有些患者可帶瘤生存,甚至少數患者能無瘤生存,達到"治愈"[3] 。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住院部患者,經SPECT、CT診斷的腫瘤骨轉移患者127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35例,年齡41~83歲,平均(56±13.3)歲;前列腺癌57例,肺癌41例,乳腺癌29例。治療前肝腎功能基本正常,白細胞≥4.0×109 血小板>80×109/L。
1.2方法 將127例病例分為A、B、兩組:A組63例給氯化鍶[89Sr]148MBq(4mci)/人次,靜脈注射;B組64例給氯化鍶(89Sr)148MBq(4mci)/人次,靜脈注射,次日每天給云克(99Tc-MDP)6套,(內含99Tc 0.3μg,亞甲基二磷酸30mg,氯化亞錫3mg)靜脈滴注,連續(xù)5d;云克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成都同位素應用研究所提供,氯化鍶(89Sr)由上海原子科興藥業(yè)有限公司提供。操作嚴格按說明書進行,兩組年齡、性別、癌種類型比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3療效判斷
1.3.1 按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核醫(yī)學診斷與治療規(guī)范》[4],將骨痛患者治療前的食欲、睡眠、疼痛及生活質量和體力狀況分為5級,本研究的127例病例中,I級0例,II級10例,III級58例,IV級59例,V級0例。治療后骨反應評價標準分3級:I級骨疼痛完全消失;II級至少有25%以上部位的疼痛消失,或者骨疼痛明顯減輕,必要時服用少量的止痛劑;III骨疼痛減輕不明顯,或者無任何改善。治療后6個月臨床隨訪,I級和II級判為骨疼痛有效緩解。
1.3.2 生活質量改善評價 治療后1個月卡氏評分較治療前提高大于10分為生活質量改善。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率比較用χ2檢驗。
2 結果
2.1治療后骨疼痛療效 A組:疼痛有效緩解率71%,其中I級13例,II級32例,III級18例。B組:骨痛有效緩解率86%,其中I級19例,II級36例,III級9例。兩組比較χ2=3.95,P<0.05(見表1)。
2.2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價 治療后1月依據卡氏評分A組生活質量改善30例(48%),B組改善52例(8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6.08,P<0.01)。
2.3 毒副作用 治療后兩組均未見明顯毒副作用,3例患者治療后3~7d骨疼痛加重,1w后自行緩解;2例患者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4~6w后恢復正常;肝、腎功能無明顯變化。
3 討論
89Sr發(fā)射純B射線,能量1.46MeV,射程0.8cm,半衰期50.6d,理化性質類似于鈣,氯化鍶(89Sr)靜脈注射后很快自血液中消失而聚集于成骨組織。靜脈給藥后10d,89Sr在腫瘤骨轉移灶部位的聚集達到一個平穩(wěn)高峰,一般是正常骨的2~25倍 ,之后非常緩慢下降。89Sr在骨轉移灶與正常骨的滯留時間不同,一旦進入轉移灶后不在代謝更新,可滯留100d,持久地維持藥效。89Sr發(fā)射B射線能有效殺死周圍約0.3cm腫瘤細胞,使骨異常濃聚灶縮小、減淡,甚至消失;降低堿性磷酸酶和前列腺素,減少骨質溶解,促進骨質修復,達到止痛和降低血鈣作用。89Sr進入體內后10%通過腎臟排泄,其余通過膽道排泄。
云克(99Tc-MDP)主要由二種有效成分構成即微量元素锝和亞甲基二磷酸。治療機制是二種物質的協(xié)同作用,亞甲基二磷酸:具有非甾體抗炎藥和腎上線皮質激素的作用,通過抑制前列腺的產生抑制組織胺釋放,具有較強的抗炎、鎮(zhèn)痛作用;亞甲基二磷酸還有四環(huán)素類藥物作用,通過亞甲基二磷酸螯合物若干金屬離子抑制結締組織中金屬蛋白酶的活性,阻止膠原酶對關節(jié)軟骨組織的分解破壞作用。锝(99Tc)在低價態(tài)時容易獲得和失去電子而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保護體內超氧化化歧酶化酶(SOD)活力,抑制病理復合物的產生,防止自由基對組織的破壞,同時锝與亞甲基二磷酸螯合后有免疫抑制作用,對癌癥的原發(fā)灶有抑制作用。
云克、89Sr 作用機制不同但治療骨疼痛的臨床價值是肯定的,本文資料顯示止痛有效率:B組(89Sr +云克)86.00%>A組(89Sr)71.00%,,兩組比較χ2=3.95(P<0.05);生活質量改善率:B組81%>A組48%。χ2=16.08(P<0.01)。提示云克與89Sr在治療腫瘤骨轉移中有協(xié)作用,兩者聯合可提高療效。
參考文獻:
[1] 李林法.現代骨轉移診治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
[2] 鐘甘平,陳雪紅.氯化鍶和99Tc亞甲基二磷酸鹽治療泌尿系統(tǒng)腫瘤骨轉移的臨床觀察[J].臨床泌尿雜志,2002,17(9):463-464.
[3]李林法.現代骨轉移診治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290.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核醫(yī)學治療規(guī)范[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239.
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