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珠
闡釋學視角下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以亞瑟·威利的《論語》英譯本為例
何明珠
(華中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傳統(tǒng)的翻譯研究往往忽視了譯者的主體地位,使譯者的處境尷尬,不利于翻譯研究的多元化發(fā)展。本文借助斯坦納的闡釋學翻譯理論,從闡釋學視角對亞瑟·威利翻譯的《論語》譯本進行分析,從翻譯過程的信任、吸收、侵入和補償四個方面探討,以期證明譯者主體性在這四個步驟中的具體體現(xiàn)。
闡釋學;譯者主體性;《論語》翻譯
在當今世界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在國際社會上越來越受到關注,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廣漢語典籍是適應時代需求和歷史潮流的重要舉措。而翻譯古代典籍,最難以克服的障礙即對原文的理解。《論語》以古代漢語著成,再加上版本不同,對其注解不統(tǒng)一等問題,對于使用現(xiàn)代漢語或是國外的譯者來說,準確地理解原文就成了難題,這就需要譯者充分發(fā)揮其在翻譯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然而,譯者作為文化溝通的橋梁,其身份和地位在傳統(tǒng)翻譯理論之中未受到重視,傳統(tǒng)的翻譯理論以作者和原著為中心,譯者的身份被定義為“仆人”(許鈞,2003),這與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相符。當翻譯研究發(fā)展到后結構主義階段,目的論,多元系統(tǒng)理論及闡釋學興起,譯者的主體性開始受到重視。喬治·斯坦納是闡釋學的代表人物,認為翻譯的過程即闡釋的過程(2001:28),在其代表作《通天塔之后:語言與翻譯面面觀》中將該過程分為信任、侵入、吸收和補償四個步驟。這一過程的實現(xiàn),需要譯者發(fā)揮其主體作用。本文旨在以喬治·斯坦納的闡釋學翻譯理論為指導,并將他提出的翻譯步驟用于分析亞瑟 · 威利《論語》的英譯本,探索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
(一)闡釋學與闡釋學翻譯理論的建立
闡釋學(Hermeneutics)是20世紀60年代之后盛行于西方的一種哲學和文化思潮,是一種探究意義的理解和解釋的理論,其名稱起源于希臘神話中的赫爾墨斯(Hermes),為眾神的使者,他的使命是將宙斯的旨意傳達給眾神。闡釋學形成之初并不是針對翻譯的,而是針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和解釋,但是由于對藝術作品的賞析和闡釋與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對原文本的解讀、分析和用目的語表達在很多方面有相通之處,因此,闡釋學的思想對翻譯研究是具有借鑒意義的。
闡釋學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古典闡釋學、浪漫闡釋學、哲學闡釋學和后現(xiàn)代闡釋學四個階段。在哲學闡釋學發(fā)展階段,一些翻譯理論家以闡釋學的理論為基礎,發(fā)展出了闡釋學翻譯理論。伽達默爾反對傳統(tǒng)闡釋學追求文本唯一正確的意義,提出了理解的歷史性、 視界融合以及效果歷史三大哲學闡釋學原則。喬治·斯坦納首次將哲學闡釋學的理論應用到翻譯研究當中,建立了系統(tǒng)化的闡釋學翻譯理論。20世紀70年代,斯坦納的代表作《通天塔之后:語言與翻譯面面觀》問世,書中的核心觀點是語言的產(chǎn)生和理解過程就是一個翻譯的過程,他“在書中將翻譯理論與實踐分為三個歷史時期,對傳統(tǒng)的翻譯理論中的直譯與意譯觀提出質(zhì)疑,指出翻譯的過程就是讀者和譯者理解和詮釋過程”(西風,2009)。同時,翻譯的過程伴有譯者或讀者對文本的闡釋,因此,他認為沒有必要在翻譯的過程中復制文本。喬治·斯坦納在吸收伽達默爾“視界融合”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翻譯過程的四個步驟:信任(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補償(Restitution)。信任是指譯者相信原文是有意義的,譯者要充分再現(xiàn)文本的意義,就必須要對文本有透徹的理解,然而這種理解難免會受到語言、文化、歷史、心理等諸多因素的阻礙,譯者為了獲取文本意義就必須“侵入”到原文中去,以打破原文的外殼,帶回原文的精華,是指“人帶有自身特性與社會屬性的視域侵人到文本視域的過程”(柴橚,袁洪庚,2013)?!拔铡奔次赵牡膬r值和有利因素,并且運用到譯文之中,這一方面豐富了目標語,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考驗,目標語在這一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被改造。第四步是“補償”,在第一步,譯者偏向于原文,失去了平衡;在第二步和第三步,譯者侵入原文,然后將從原文中奪取的有價值的成分添加到譯文中,又一次打破了平衡,因而為了恢復平衡或建立新的平衡,翻譯過程還需要“補償”。
(二)闡釋學對主體的關注
在古典闡釋學和浪漫闡釋學階段,闡釋學理論強調(diào)追求文本唯一正確的意義,篤信原文作者對作品最權威的解釋權。當闡釋學進入哲學闡釋學發(fā)展階段之后,諸如伽達默爾和斯坦納為代表的闡釋學理論家們,開始反對傳統(tǒng)的闡釋學理論,打破了原文本的桎梏,更多關注解釋者作為主體的主觀能動性。
伽達默爾提出理解是歷史的,人的生存具有歷史性,并且人無法擺脫歷史的特殊性和局限性。無論是認識主體還是客體,都包含于歷史性之中。真正的理解不是去克服歷史的局限,而是去正確地評價和適應它,從這個意義上講,對文本的理解無疑也是歷史性的?!袄斫鉀Q不是理解與對象的絕對吻合,不是消極地復制文本,相反,理解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它充分體現(xiàn)出人的精神存在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它在理解者前見中照亮文本,在對文本的體驗、感悟中揭示作品的意義”(張德讓,2001)。此外,理解的主體—理解者和理解的客體—文本都各自具有自己的視界(Horizon)。文本包含了原作者的視界,而理解者則具有在其生存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自己的視界,兩種視界之間存在著差距,且是任何理解者都無法消除的。伽達默爾認為,應在理解過程中,將理解者和原文文本的視界交融在一起,從而使理解者和理解對象都超越原來的視界,達到視界融合,進入一個全新的視界?!拔宜f的視域融合就是在闡釋的過程中,闡釋者不把自己的視域帶進來就不能闡釋文本的含義”(伽達默爾,1999:538-539)。因為原文本是不動的,這就需要發(fā)揮理解者的主體作用,讓自己的視界去靠近原作者的視界。以上兩方面均體現(xiàn)出伽達默爾對闡釋主體—理解者的關注,強調(diào)其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喬治·斯坦納提出的翻譯過程中包含的四個步驟—信任(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補償(Restitution),無一不體現(xiàn)出對主體的關注。首先譯者要選擇信任什么文本,即決定翻譯的文本。接著,譯者要克服語言、文化、心理等多重障礙,充分認識和理解原文。然后,譯者要面對在譯文中吸取原文有利因素的問題,還有多大程度上吸收及如何吸收。最后,譯者要努力恢復或重構譯文與原文的平衡。
(三)譯者的主體性
從哲學范疇來看,主體性是指主體內(nèi)在能力對客體作用的外化,是一種作用于客體的特殊的能力與特性,其目的是讓客體為主體服務。在翻譯理論研究層面,一直以來主導著傳統(tǒng)翻譯理論的是作者中心論和原著中心論,譯者的角色被定位為“生活在原作者身影下的隱形人,不應該具有個人情感和背景”(屠國元,朱獻瓏,2003)?!袄硐氲淖g者應成為一塊玻璃,透明得讓讀者感覺不到他的存在”(Venuti,1995:42),主張譯者要以原作為權威,忠實再現(xiàn)原文,而譯者的主觀能動作用卻被忽視了。20世紀60年代以后,一些新的翻譯理論出現(xiàn),如1990年, 蘇珊·巴斯內(nèi)特( Susan Bassnett)在其著作《翻譯、歷史與文化》(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中提出翻譯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問題,翻譯研究便開始擺脫譯作與原作二元對立的封閉、靜態(tài)的體系,進入語境、歷史和文化等宏觀動態(tài)的境地,探討影響整個過程的操控因素。(孫致禮,2003: 121)。此外,目的論,讀者接受反應理論出現(xiàn),闡釋學興起,對翻譯有了新的認識,譯者的主體性越來越受到關注。由此可見,翻譯的研究經(jīng)歷了由本體到主體的轉(zhuǎn)變,由一元到多元的跨越,從而將翻譯活動的主體——譯者的作用研究置于不可忽視位置。
我國學者查明建和田雨曾將譯者的主體性定義為“作為翻譯主體的譯者在尊重翻譯對象的前提下,為實現(xiàn)翻譯目的而在翻譯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主觀能動性,基本特征是翻譯主體自覺的文化意識、人文品格和文化、審美創(chuàng)造性”(2003)??梢?,譯者的活動貫穿于整個翻譯過程,其對文本的選擇,翻譯的動機,所采取的翻譯策略等都反映了譯者是與作者地位平等的創(chuàng)造主體,在翻譯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
(四)闡釋學翻譯理論與譯者主體性
闡釋學發(fā)展到后期,趨向?qū)忉尩闹黧w—解釋者的關注,而“翻譯是一種解釋,解釋的過程極富主觀性,因為意義是一種動態(tài)生成物,是讀者通過文本的中介在與作者的對話過程中生成的,是在主體間的互相作用過程中生成的”(呂俊,2000),這使闡釋學應用于翻譯之中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出了闡釋學翻譯理論。闡釋學翻譯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喬治·斯坦納也曾提出“理解即翻譯”,認為翻譯過程包含信任(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補償(Restitution)四個步驟,四個步驟都體現(xiàn)出主體關注,受此啟發(fā),翻譯研究開始更多關注“譯者主體性”的命題。在翻譯研究中,譯者主體性的實質(zhì)是“以翻譯為媒介來表達自身目的,這一過程不僅僅反映譯者的特點、個人的修養(yǎng),也彰顯譯者對目標語的感覺與創(chuàng)造能力”(柴橚,袁洪庚,2013)。
譯者主體性雖然體現(xiàn)于翻譯過程,譯者的譯入語文化意識和讀者意識等諸多方面,但是本文選取翻譯過程來分析譯者主體性,因為翻譯過程是譯者主體性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的地方。
(一)關于《論語》及其譯本
《論語》是一部集中反映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典籍,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被奉為儒家學說的最高經(jīng)典?!墩撜Z》共二十篇,一萬二千字,雖然篇幅不長,但內(nèi)容博大精深,二千多年來,其思想對歷代中國人都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此外,這部集中體現(xiàn)孔子智慧的語錄也對世界文明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因其文學價值和影響力,很多中外譯者對《論語》進行過翻譯,例如英國漢學家詹姆斯·萊格,亞瑟 · 威利,美國漢學家托馬斯·柯立瑞,中國的辜鴻銘、丁往道、王福林等,其中威利翻譯的《論語》是廣為國內(nèi)外讀者接受和喜愛的一個譯本。本文從闡釋學翻譯理論出發(fā),以亞瑟 · 威利的英譯本為例,來分析其中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
(二)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
(1)信任
早在17世紀,《論語》的拉丁文本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開始向歐洲傳播。從19世紀60年代起,一些西方漢學家翻譯的《論語》陸續(xù)出版。英國漢學家亞瑟·威利(Arthur Waley)翻譯的版本于1992年在紐約出版,并于1992年由我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引進和出版。威利在《論語》英譯本的前言中說,他要譯出自己的版本,旨在讓歐洲讀者了解《論語》作者們的初衷。可見威利選擇翻譯《論語》的目的在于向西方讀者傳達《論語》真正的意旨和思想,傳播中國的文化??梢娮g者認為翻譯該書是有價值的,他選擇自己信任的文本體現(xiàn)了譯者的主體性。
(2)侵入
譯者的翻譯是建立在對原文透徹理解的基礎之上的,而理解難免會受到語言、文化、歷史、心理等諸多因素的阻礙,《論語》用文言文著成,即使是中國人也不能透徹理解,更何況是西方人威利了。此外,作為中華典籍之一,《論語》中包含眾多文化歷史因素,給譯者帶來挑戰(zhàn)。譯者必須要沖破如上種種阻礙,“侵入”原文,才能得到原文的精髓。這個侵入的過程要求譯者發(fā)揮其主體性,具體體現(xiàn)為翻譯時增加詞匯,作合理的改動,明晰化處理,采取不同的詮釋等等。
例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Master Tseng said, “Every day I examine myself on these three points: in acting on behalf of others, have I always been loyal to their interests? In intercourse with my friends, have I always been true to my word? Have I failed to repeat the precepts that have been handed down to me?”
在原文中,“傳”字表達的意義很模糊,譯者在翻譯時,有意識進行了添詞處理,給”hand down”增添了賓語“the precepts”,因而使得句子的意思更明晰。
例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p>
譯文:The Master said, “If the ruler himself is upright,all will go well even though he does not give orders. But if he himself is not upright, even though he gives orders, they will not be obeyed. ”
原文中的“其”字是代詞,可代指人或事物,此處指人,若直接將“其”翻譯為“he/she”,譯文讀者會產(chǎn)生疑惑。而此處,譯者采取了明晰化的策略,將“其”指代的具體內(nèi)容直接呈現(xiàn)給讀者,有利于準確傳達原文的內(nèi)涵,便于譯文精準把握原文的意義。
例3: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p>
譯文:The master said, “He who rules by moral force (de) is like the polestar, which remains in its place while all the lesser stars do homage to it.”
譯者在翻譯 “眾星共之”時,沒有和原文完全對應,將其翻譯為“all stars revolve around it ”,而是作了合理的改動,丟棄了“眾星共之”這個具體的意象,翻譯為“ do homage to it”,將“眾星共之”的內(nèi)涵意義直接呈現(xiàn)給讀者,減少了讀者加工處理的時間和因為文化差異,對原文“眾星共之”的意義曲解
(3)吸收
在“侵入”之后,譯者奪回了原文的精髓,下一個便是吸收的問題了,“譯者必須拿出已經(jīng)準備好的,或者是臨時尋找到的語言、文化等等各種工具把搶奪來的東西分解,并按照自己的想法組裝起來”(夏寧,2007)。吸收的過程一方面豐富了目標語,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考驗,目標語在這一過程中可能被同化,失去其特色。這就需要譯者把握合理的度,充分發(fā)揮主體性,決定采取異化和歸化策略的場合。威利翻譯的《論語》,主要采取了歸化策略,以官職名、頭銜的翻譯和有豐富歷史文化內(nèi)涵的詞語翻譯為例,譯者將“昭公”譯為“Duke Zhao of Lu”,“武王”譯為"King Wu",“陳司敗”譯為"the Minister of Crime in Chen",以西方對應的頭銜來翻譯,對于“司敗”這種沒有直接對應頭銜的詞,譯者進行了解釋性的翻譯,彌補了讀者因文化背景缺失而導致理解上的偏差。在處理有豐富歷史文化內(nèi)涵的詞語方面,譯者也充分發(fā)揮其主體地位,如三軍(the Three Hosts/Armies),九夷(the Nine Wild Tribes of The East),東蒙(Mount Dongmeng),太廟 (the Ancestral Temple),均以自然的符合目標語習慣的表達方式呈現(xiàn),讀者不會產(chǎn)生陌生感。從目標語讀者的接受力和翻譯目的考慮,譯者更多采取了歸化翻譯策略,這體現(xiàn)了譯者的主體性。
(4)補償
譯者信任、侵入、吸收的過程帶有一定的主觀性,或添加補充資料,或省略、刪減難以翻譯的部分,這就打破了平衡,因而譯者必須尋求補償。補償策略包括文中加括號注釋,添加腳注,附錄等。
例4: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p>
譯文:Master zeng said, “When proper respect towards the dead is shown at the End and continued after they are far away the moral force(德)12of a people has reached its highest point.”
在這個例句中,譯者對moral force加了括號,注明它表示“德”這個漢字,而且通過腳注對其進行了說明。此外,在譯文后的附錄中,譯者對一些頻繁出現(xiàn)且集中體現(xiàn)《論語》實質(zhì)和精髓的關鍵字詞作了說明,如仁、德、君子等,這些補償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復和重構被打破的平衡。
在翻譯理論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提出之后,譯者主體性研究逐漸興起,闡釋學翻譯理論重視對譯者主體性的研究。本文從闡釋學視角,主要借助了斯坦納的闡釋學翻譯理論,從翻譯過程的信任、吸收、侵入和補償四個方面,通過大量實例分析了亞瑟·威利翻譯的《論語》譯本,譯者主體性在翻譯過程的四個方面都得到了體現(xiàn)。譯者充分發(fā)揮主體性,展現(xiàn)了《論語》的實質(zhì)、精髓和文化內(nèi)涵,實現(xiàn)了其翻譯的目標,讓西方讀者了解儒家哲學,品味中華典籍、中國文化。
[1] Gadamer H G. Truth and Method[M]. Joel W, Marshall G, revs. London: Sheed and Ward Ltd, 1999.
[2] Lawrence,V.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1995. 42.
[3] Steiner,G.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 柴橚,袁洪庚.伽達默爾闡釋學理論對翻譯研究的貢獻[J].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5): 116-121.
[5] 呂俊. 哲學的語言論轉(zhuǎn)向?qū)Ψg研究的啟示[J]. 外國語,2000,(5): 51-52.
[6] 孫致禮. 新編英漢翻譯教程[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7] 屠國元,朱獻瓏.譯者主體性: 闡釋學的闡釋[J].中國翻譯,2003, ( 6) : 8-14.
[8] 西風. 闡釋學翻譯觀在中國的闡釋[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3):56-60.
[9] 夏寧. 論闡釋學的翻譯觀[J]. 語言與翻譯,2007, (3):57-60.
[10] 許鈞.“創(chuàng)造性叛逆”和翻譯主體性的確立[J]. 中國翻譯, 2003,(1): 6-11.
[11] 查明建,田雨.論譯者主體性: 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J].中國翻譯,2003,(1): 19-24.
[12] 張德讓. 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與翻譯研究[J]. 中國翻譯,2001,(4): 23-25.
Research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A Case Study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ranslated by Arthur Waley
HE Ming-zh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research mostly ignored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which made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ors quite awkward. It is detrimental to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ranslated by Arthur Wale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by relying on Steiner’s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article will probe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trust, aggression, incorporation and restitution, during which process,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can be revealed.
Hermeneutics;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何明珠(1990-),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
H059
A
2095-414X(2015)04-00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