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廷新,吳蕾,施志霞
(1.常州工學院教育與人文學院,江蘇常州213002;2.金壇區(qū)檔案局,江蘇常州213200
?
談莊秧歌燈源流考析
劉廷新1,吳蕾1,施志霞2
(1.常州工學院教育與人文學院,江蘇常州213002;2.金壇區(qū)檔案局,江蘇常州213200
摘要:談莊秧歌燈起源于常州市金壇區(qū)的談莊村,入選江蘇省和常州市的第一批“非遺”保護名錄。目前,關于談莊秧歌燈的起源時間有“清咸豐年間”“明末”和“抗戰(zhàn)初期”等幾種觀點,有關文獻和口述中也存在不少與歷史不符或缺乏說服力的問題。文章認為,談莊秧歌燈大致起源于清末民初,在歷史發(fā)展中經歷了三個興盛期,談莊秧歌燈是融江南秧歌、民間小戲與花燈為一體的歌舞藝術,并與皖東秧歌燈有一定的淵源,同丹陽秧歌燈一脈相承。
關鍵詞:談莊秧歌燈;起源;流傳
談莊秧歌燈是流傳于常州市所屬金壇區(qū)①的一種民間歌舞藝術,近年在學術界和江蘇省內引起了廣泛關注,電視、報紙、期刊、網絡等媒體紛紛對其進行了報道,《秧歌本》的出現(xiàn)顛覆了“江南無秧歌”的觀點,“談莊秧歌燈是江南秧歌燈的代表”的說法激發(fā)了業(yè)界人士的極大興趣。通過兩年時間的考察研究,我們對談莊秧歌燈的源流形成了自己的觀點,現(xiàn)將研究所得論述如下。
一、談莊與談莊秧歌燈
談莊是常州市金壇區(qū)經濟開發(fā)區(qū)②三村村的一個自然村,位于金壇東北部,距離城區(qū)約8公里,處于金壇區(qū)與丹陽市的交界處。談莊村一帶是因河流常年沖刷而形成的沖積湖平原,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該地河湖眾多,溝渠交錯,水源充足,土質肥沃,是江蘇省著名的水稻產區(qū),水稻種植面積達75%以上,有“江蘇糧倉”之稱。談莊村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村中自古就有擅唱歌謠的習慣,是遠近聞名的“歌謠村”,每到春耕播種和插秧時節(jié),村民們便會在田間地頭邊勞作邊歌唱,一時秧歌聲聲,鑼鼓陣陣,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談莊秧歌燈是江南秧歌與民間戲曲和花燈藝術相結合的產物。談莊村民有在元宵節(jié)期間表演秧歌燈的習俗,這一活動既為了愚神娛人,增添節(jié)日氣氛,祈求平安,也表達了百姓祈盼新年吉祥,五谷豐登的愿望。談莊秧歌燈的表演內容源于古典名著《西廂記》,表演中有人物扮演、有故事情節(jié)、有歌唱、有伴奏,需要空曠的表演場地,有固定的服飾和道具,具備了戲劇藝術的基本特征,其藝術形態(tài)屬于具有一定戲劇特征的歌舞藝術。談莊秧歌燈中共有13個表演人物,表演時各人穿相應人物的服飾,左手執(zhí)形狀各異的彩燈,右手拿折扇。其中張生持蝙蝠燈、鶯鶯持花籃燈、浪子持挑桿繡球燈、紅娘持花籃燈、萬先生持角牌燈、和尚持荷花燈、車把子持方型燈、漁公持魚簍燈、漁婆持鯉魚燈、韃公持燈籠、韃婆持雞燈、蓮香姑持花鼓燈、蓮香嫂持花鼓燈,形態(tài)各異,色彩繽紛。
談莊秧歌燈一般在夜晚表演,地點選在開闊的場地上進行,觀眾往往圍成一個大圓圈,中間留有足夠的表演空間。表演在鑼鼓聲中開始,秧歌燈隊依次按漁公、漁婆、萬先生、車把子、和尚、張生、鶯鶯、紅娘、韃公、韃婆、蓮香姑、蓮香嫂、浪子的順序出場走圓場,每人邊走邊做打蓮香或翻腕花的動作。行走的舞步也有一些差異,漁公與和尚走跳步,浪子走四方步,其余眾人走平步,同時身子左右擺動。表演時走圓場與兩兩配對表演交替進行,中間有歌唱部分,唱曲有《秧曲》《馬曲》《萬調》《看花燈》等,伴奏除鑼鼓打擊樂外,還配以嗩吶和竹笛等旋律樂器,載歌載舞,氣氛熱烈。
談莊秧歌燈最具代表性的表演段子是《浪子回春》,該段根據《西廂記》中的《紅娘紀事》改編而成,主要表現(xiàn)多情的浪子與情竇初開的丫鬟(紅娘)間的愛情故事。表演中浪子的多情與大膽,紅娘的矜持與扭捏一覽無遺,二人時而示愛、時而對唱、時而起舞、時而造型,將青年男女間的純真愛情表現(xiàn)得細致入微,入木三分,十分精彩感人,娛樂性和觀賞性很強,是談莊秧歌燈最精彩的表演部分。
二、關于談莊秧歌燈起源現(xiàn)存的幾種觀點
據我們考證,在現(xiàn)有的史料中,沒有任何關于談莊秧歌燈源流的記載,無法得出其準確的起源時間。我們見到的關于起源的觀點,是近年有關人員的推測和口述傳說,缺乏科學依據和說服力。據統(tǒng)計,目前主要存在“清咸豐年間”“明末”和“抗戰(zhàn)初期”等幾種觀點。
觀點一:起源于“清咸豐年間”。
這一觀點是當前的主流,民間的口碑也大多如此。其依據源于清咸豐十年春太平軍第二次攻打金壇城,“相傳太平軍破城克敵后,金壇百姓為慶祝太平軍勝利,在戴王府前幾度搭臺表演各式節(jié)目,其中就有秧歌燈的表演。由此可以斷定,談莊秧歌燈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清咸豐年間”。持這種觀點的主要有:《重整“談莊秧歌燈”記》(孔章圣:《中華遺產》,2008年11期)、《江南水鄉(xiāng)有秧歌——金壇〈秧歌燈〉劇本發(fā)現(xiàn)記》(蔡俊、姜玲玲、陸麗華:《檔案與建設》,2006年5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書(談莊秧歌燈)》(金壇市文化館,2007年5月)、《試論“秧歌燈”與〈秧歌本〉》(韋中權、凌亞偉:《藝術百家》,2000年3期)、《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萃》(許建榮、沈紅球,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常州文聯(lián)志》(常州市文聯(lián)志編纂委員會,鳳凰出版社,2013年10月)、《中華舞蹈志·江蘇卷》(中華舞蹈志·江蘇卷編委會,學林出版社,2007年12月)、《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蘇卷》(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蘇卷編委會,中國舞蹈出版社,1988年8月)等。
觀點二:起源于“明末”。
部分常州和金壇的業(yè)內人士認為,“談莊秧歌燈與安徽秧歌燈同源異流,起源于明代”。如常州市齊梁文化研究課題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常州民歌》(《齊梁故里考證與齊梁文化新論》,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一文中寫道:“這種秧歌(談莊秧歌),很可能是明朝傳來的民間藝術。明朝,為了解決鳳陽地區(qū)人煙稀少,田土荒蕪的情況,洪武三年從常州等地‘徙江南民眾十四萬填鳳陽’……。《鳳陽丐食》中寫道:‘??さ鹊孛繗q必有鳳陽人來,老幼男婦……,是以托丐潛回省墓探親,遂習以成俗,至今不改’……。鳳陽來的乞討者演唱鳳陽花鼓,跳起鳳陽秧歌,于是鳳陽花鼓便在常州一帶流行開來?!绷碛小墩勄f秧歌燈:江南水鄉(xiāng)的花燈歌舞》(陳衛(wèi)等:《金壇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輯》,金壇市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編,2012年)一文也認為:“談莊秧歌燈源于明朝末年,流傳在今城東談莊村一帶,是江南秧歌燈的代表。”
觀點三:起源于“抗戰(zhàn)初期”。
根據談莊秧歌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書”中的記載(金壇市文化館,2007年5月),談莊秧歌燈的傳承譜系目前已有六代傳承人,第一代傳承人出現(xiàn)在抗戰(zhàn)初期的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這一年以談莊人陳全寶、祁鎖慶、郭網庚、蔣木庚等為主,從鄰鄉(xiāng)延清寺的和尚處學會了秧歌燈技藝,開始在談莊一帶表演,始稱“談莊舞秧燈”,后來改稱“談莊秧歌燈”。一般來說,第一代傳人是該項技藝最早的從業(yè)者,抗戰(zhàn)初期秧歌燈的出現(xiàn)是談莊秧歌燈最早的歷史依據了。因此,也有資料認為談莊秧歌燈“始興于抗戰(zhàn)初期的民國二十七年”。
三、談莊秧歌燈有關文獻和口述中值得商榷的幾個問題
我們在研究談莊秧歌燈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關于談莊秧歌燈的論述和說法與歷史不符,或者缺乏科學依據,值得商榷,有待進一步考證。主要存在以下幾點:
在當代多位作者撰寫的文章中,有“據傳,咸豐十年,太平軍攻打金壇城,破城克敵。金壇百姓為慶祝太平軍勝利,在城內戴王府前搭臺表演各式節(jié)目,其中就有談莊秧歌燈”的論述。上述內容有兩個方面與歷史不符:一是金壇城被攻破后百姓不可能去慶祝太平軍勝利;二是當時戴王府還沒有修建,也不會有在戴王府前搭臺表演節(jié)目的事實。
即將過去的這一年,四川美豐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上榜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yè)500強、中國品牌影響力100強,榮獲中國氮肥工業(yè)發(fā)展先進企業(yè)、中國重質量守誠信示范企業(yè)等多項國家、省市、行業(yè)殊榮。實踐再一次證明,四川美豐是一家誠實守信、并且經營狀況良好、正在穩(wěn)定發(fā)展的、值得大家信賴的優(yōu)質上市公司。
先說第一個問題。咸豐十年春夏,太平軍第二次攻打金壇城,圍城三月,戰(zhàn)況慘烈,金壇城內青壯年均參與民團把守城門和城內巡防,其余百姓捐糧捐物支援清軍守城。可以說金壇城內百姓為了自身安全同清軍一道全力抵御 “粵匪”攻城。筆者查閱這段歷史之后的金壇縣志,關于太平軍攻克金壇城均有相似的記載:
清光緒十一年版《金壇縣志》和民國十五年(1926年)版《金壇縣志》載③:“自(咸豐十年)三月戒嚴至城陷,當時金壇城有五個城門(關),凡五關內城中丁口逾七萬,得脫者僅千余人。同治三年(1863年),金壇克,復鄉(xiāng)之遺民不及三萬,城不及三千,嗚呼慘唉。……賊以約降逾期,詢叛人,對以民團監(jiān)守甚嚴,于是闔城七萬余人,屠戳殆盡?!?993年版《金壇縣志》第四篇之“人口”中記載:“乾隆十一年(1746年),金壇人口約71 840人。到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第二次攻打金壇城,與清軍血戰(zhàn)110天,雙方傷亡慘重,城中丁逾7萬,幸存不足3 000人。太平軍失敗后,鄉(xiāng)之遺民不足3萬人。”
由此可見,當時金壇城內軍民已被“屠戳殆盡”,作為太平軍的屠戳對象,城被攻破后,所剩無幾的城內百姓不可能有組織地去慶祝太平軍勝利。
再說第二個問題。咸豐十年,金壇百姓不可能在戴王府前搭臺表演節(jié)目。史料記載,太平軍攻打金壇城的首領黃呈忠是太平軍后期的著名將領,清咸豐十年(1860年)領軍攻克金壇后名聲大振,清同治元年(1862年)又因擊敗清英聯(lián)軍,擊斃英軍統(tǒng)帥華爾,并攻克浙江慈溪而晉封為戴王。同年,在金壇城拆珥陵大王廟興建其官府,即戴王府。換句話說,戴王府是1862年才開始興建,并且數(shù)月之后(1863年春)清軍就收復金壇城。因此“金壇百姓在戴王府前幾度搭臺表演節(jié)目,歡慶太平軍攻克金壇城”的說法應該是杜撰的民間傳說而已,與歷史不符。
我們在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許多資料有“戴王府內彩繪中的戲曲故事和民間風俗圖案,與現(xiàn)在談莊秧歌燈的表演和《秧歌本》中描繪的內容相吻合,據此推斷,談莊秧歌燈源自清代”的論述。即以戴王府內的彩繪作為物證,來證明太平天國時期談莊秧歌燈已經存在。為此,我們到戴王府做了細致考察,采訪了金壇的民俗專家,并查閱了戴王府彩繪的大量資料,整合出關于戴王府彩繪的如下信息。
戴王府位于金壇縣城縣前街18號,初建時房屋前后共7進,現(xiàn)僅存4進,其中大殿3間的梁、枋、柱、檐上布滿彩繪,由于年代久遠,大多已斑駁不清。2014年10月開始,當?shù)卣畬ζ溥M行了搶救性修復和保護。據統(tǒng)計,府內彩繪共有戲曲故事11幅、山水人物4幅、民風習俗4幅、龍鳳獅獸10幅、雀鳥花卉數(shù)幅、藻井圖案數(shù)幅。其中戲曲故事有《連環(huán)計》《空城計》《竇娥冤》等昆曲和徽劇的代表性劇目。咸豐年間昆曲漸衰,徽劇盛行,金壇地處蘇皖交界之處,昆曲、徽劇在當?shù)鼐兄卮笥绊?;山水人物彩繪為自然風光和人物攬勝的描繪,為清晚期的畫風,顯文人雅士之氣;民間風俗彩繪已模糊不清,其中一幅是一對夫妻搖櫓捕魚的《捕魚圖》,反映江南水鄉(xiāng)漁民的日常勞作生活;龍鳳獅獸彩繪是蟠龍、云龍、彩鳳、獅獸等吉祥類動物圖案,體現(xiàn)了民間信仰和審美觀;雀鳥花卉彩繪主要有喜鵲、牡丹、梅花、菊花等雀鳥花卉;藻井圖案多繪制在橫梁、豎柱、方木等處,圖案有民間常見的包袱錦、回紋、荷花瓣等。
我們在多篇論述中看到:“第一代傳人陳全寶于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從延清寺的一位和尚處學來談莊秧歌燈的,那和尚本是白塔鄉(xiāng)的農民,當年參加太平軍,失敗后為免遭迫害便出家為僧?!边@段文字的內容看似正常,但在時間上經不起推敲。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于1864年,假如和尚當時20歲,即出生于1844年,那么到1938年和尚至少已94歲了。首先,近百歲的老人是否還頭腦清晰、動作自如,有能力教習他人唱跳秧歌燈是一個問題。其次,那和尚從1864年到1938年,共70多年沒有操練過秧歌燈,是否還能熟練表演這項技藝更值得質疑。因此,“民國二十七年談莊秧歌燈傳自曾參加太平軍的和尚”這一說法不合常理,難以讓人信服。
1999年,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將自己珍藏數(shù)十年的《秧歌本》捐贈給了金壇檔案局,工作人員見該本發(fā)黃破損該有些年頭了,覺得有一定的保存價值,便做好登記建檔保存起來。2006年以后,隨著各地“非遺”保護熱的興起,有關人士便想起了這本《秧歌本》。2006年3月,經金壇民俗專家的研究和鑒定,初步認定該《秧歌本》為1920年左右的遺本,其中的唱詞、曲譜、花燈制作圖例等具有重要價值,“江南發(fā)現(xiàn)秧歌燈唱本”一時轟動學術界。但是,在現(xiàn)有的研究資料中,關于《秧歌本》的捐贈人卻有著不同的說法,一說是湯錫庚(這一說法是主流),另一說則是湯光有。
為此,我們專門采訪了收集《秧歌本》的當事人——現(xiàn)金壇區(qū)檔案局的蔡俊副局長,蔡副局長確認捐贈人是湯光有,而且在檔案盒中還附有一頁捐贈人的原始記錄,上面清楚地寫有“捐贈人:城東鄉(xiāng)三村湯光有”。另外,談莊秧歌燈第五代傳人、江蘇省和常州市二級“非遺”傳承人、談莊秧歌燈表演隊現(xiàn)任隊長湯金龍也確認,談莊秧歌燈《秧歌本》的收藏人和捐贈人是湯光有。據湯金龍介紹,當時因湯光有老人對秧歌隊其他隊員產生誤解,加上秧歌燈也不景氣,考慮到自己年老多病,怕《秧歌本》遺失,湯老便將其捐給了國家。由此可以確定,《秧歌本》的捐贈人是湯光有,而非湯錫庚,說成是湯錫庚應是誤傳。
四、有關談莊秧歌燈源流的幾點結論
如前文所述,“清咸豐年間金壇百姓用秧歌燈慶祝太平軍克敵攻城”的說法證據不足,也不能以戴王府內的彩繪說明秧歌燈的存在。那么,再往后清光緒十一年修纂的《金壇縣志》卷一之“節(jié)習”載:“上元節(jié)扮神逐疫,大張燈,放花炮,打元宵鼓?!逼渲形匆娧砀锜舻南嚓P記載。上元節(jié)即元宵節(jié),是談莊秧歌燈每年必須出演的時節(jié),既然縣志中沒有記載,就不能確定當時是否已有秧歌燈。為此,我們可以從同一地區(qū)其他藝術以及遺存的《秧歌本》上來考證和查找依據。
談莊秧歌燈是南方秧歌、民間小戲和傳統(tǒng)花燈相結合的產物,與安徽皖東、江蘇西南各地的秧歌燈同處于河網密布的長江下游地區(qū),在形成時間、表演內容和藝術特征上有諸多相近之處。據考證,安徽來安縣一帶的秧歌燈源于明末秧歌,約在清中后期加入花燈表演和人物造型,形成歌舞相間的秧歌燈藝術形式,之后相繼傳入相鄰的江蘇六合、浦口、金壇、丹陽一帶,并與當?shù)氐拿耖g習俗和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談莊地方個性的秧歌燈藝術。另外,我們也可以從《秧歌本》的書寫法、字體、使用的紙張以及工尺譜記譜法等信息上可以基本判斷,談莊秧歌燈的形成大致在清末民初時期。
通過對談莊秧歌燈發(fā)展歷程的梳理,我們發(fā)現(xiàn),談莊秧歌燈自形成至今先后經歷了三個興盛期。第一個興盛期為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至1966年,即從陳全寶等第一代傳人在談莊復興秧歌燈開始,到“文革”之初的破四舊時期為止。這一時期談莊秧歌燈經歷了四代傳人,發(fā)展中雖有起伏和曲折,但總體比較順利,其表演內容和藝術形式基本成型。新中國成立后,談莊秧歌燈受到了省市專家的關注和相關部門的重視與扶持。第二個興盛期為1979年至1989年。這一時期適逢“文革”結束,改革開放之初,百花齊放,萬象更新。在第三代傳人湯錫庚、何雙喜等人的努力下,談莊秧歌燈得以恢復,并誕生了第五代傳人湯金龍、陳榮慶、陳鎖聽、湯達保等骨干。其間秧歌燈參與了香港回歸慶?;顒?,1983年參加江蘇省民間歌舞匯演并獲獎,1988年,談莊秧歌燈入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蘇卷》。20世紀80年代末,由于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及現(xiàn)代娛樂方式的沖擊,談莊秧歌燈失去了基本觀眾,秧歌隊難以為繼而自行解散。第三個興盛期為2006年至今,這一時期可謂談莊秧歌燈的鼎盛期。在國內外“非遺”保護熱的大環(huán)境下,當?shù)卣e極申報“非遺”項目,談莊秧歌燈于2007年先后入選常州市和江蘇省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第五代傳人湯金龍被確立為談莊秧歌燈省級傳承人,湯金龍、馮羅庚為市級傳承人。談莊秧歌隊受到政府扶持,得到一定的資金資助,表演道具和服飾得以更新和補充,表演設施得以改善,湯夕剛、陳軍、張鈴、湯夕連等一批年輕人加入秧歌隊,成為第六代傳人。同時,江蘇電視臺、常州電視臺、《揚子晚報》、《常州日報》、《常州晚報》等媒體均對談莊秧歌燈進行了采訪和報道,一批專題研究論文相繼在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談莊秧歌隊到南京、常州及金壇各地進行展演和交流?,F(xiàn)在,當?shù)卣M織人員完善談莊秧歌燈保護的各項工作,全力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梢灶A見,談莊秧歌燈在未來將會迎來更好的發(fā)展機遇。
江南秧歌有別于北方秧歌,本是江南水鄉(xiāng)農民栽秧勞作時調適勞累、抒發(fā)情懷和自娛自樂的歌唱形式,后發(fā)展為有鑼鼓伴奏的對唱與合唱,并走出田間地頭成為民間表演藝術。江南秧歌按照勞動場合不同分為水田秧歌和薅草秧歌。談莊秧歌燈表演的內容源于名著《西廂記》,其中的愛情故事感人至深,扮演的人物除了《西廂記》中的張生、崔鶯鶯、浪子、紅娘以外,還有漁公、漁婆、蓮香姑、蓮香嫂、韃公、韃婆、萬先生、車把子、和尚等各式人物,表達了談莊百姓渴望幸福、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反映了他們淳樸的審美觀和傳統(tǒng)美德。花燈是漢民族數(shù)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現(xiàn)代社會多于春節(jié)和元宵節(jié)展現(xiàn),為佳節(jié)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談莊秧歌燈以江南秧歌的藝術形態(tài)為基礎,在《西廂記》的內容上,加以擴充和完善,使之具有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和更加豐富的各類人物形象,再給每個人物配上各式彩燈加以裝飾,用適合人物角色的多種舞蹈動作進行繞場和配對表演。這便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具有一定戲劇屬性的民間歌舞藝術——談莊秧歌燈。
形成最早和影響最大的秧歌燈當屬皖東來安縣和全椒縣的秧歌燈,歷史記載在清中期那里就有秧歌燈表演了,藝術形式也是具有一定戲劇屬性的民間歌舞,表演人物有張生、崔鶯鶯、紅娘、漁公、漁婆等。但其表演的人數(shù)多達數(shù)十人,用萬民傘來引頭表演,使用的彩燈以荸薺燈為主,彩扇是表演的主要道具。可見,談莊秧歌燈與皖東秧歌燈有諸多相似之處,但也存在明顯區(qū)別。我們認為,談莊秧歌燈與皖東秧歌燈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原因有二:一是皖東秧歌燈在清光緒年間傳到了相鄰的江蘇省六合、江浦和浦口(屬南京市)等地,這一地區(qū)的秧歌燈肯定對臨近的句容、金壇、丹陽等地的秧歌燈藝術產生了積極影響;二是因為明清二朝政府都曾將常州等地的人口遷居到鳳陽、滁州,使得皖東和常州的交流變得頻繁,從而促進了皖東與常州在文化和習俗上的交流和融合,導致常州民間藝術具有了皖東的烙印。
從藝術形式、表演內容和道具等方面來看,談莊秧歌燈與丹陽秧歌燈一脈相承。首先,丹陽秧歌燈主要流傳于與談莊相鄰的里莊鎮(zhèn)東褚村和導墅鎮(zhèn)后莊村,此二地與談莊村距離不過二十里,民間交流頻繁,語言、風俗習慣相同,民間藝術一致自是必然;其次,我們將丹陽秧歌燈與談莊秧歌燈加以對比,發(fā)現(xiàn)二者在表演內容、表演人數(shù)、扮演人物,使用的彩燈、折扇、伴奏樂器,唱腔音樂,表演動作和傳承情況等方面近乎相同,兩種秧歌燈應該同源同流,一脈相承。
注釋:
①2015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原金壇市撤市建區(qū),金壇區(qū)成為常州市的第五個市轄區(qū)。
②談莊村原屬金壇市城東鄉(xiāng),20世紀90年代撤銷城東鄉(xiāng),劃歸金壇經濟開發(fā)區(qū)管轄。
③出自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版《金壇縣志》(丁兆基主編)卷十七之《守城日記》;民國十五年(1926年)版《金壇縣志》(馮煦主編)卷十二之《附守城日記》。
[參考文獻]
[1]蔡俊,姜玲玲,陸麗華.江南水鄉(xiāng)有秧歌[J].檔案與建設,2006(5):48-49.
[2]韋中權,凌亞偉.試論“秧歌燈”與《秧歌本》[J].藝術百家,2013(3):104-110.
[3]胡繼艷.秧歌燈:融匯民俗、音樂、舞蹈為一體的民間歌舞[J].滁州學院學報,2008(4):120-121.
[4]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蘇卷編委會.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蘇卷[M].北京:中國舞蹈出版社,1988:908-928.
[5]中華舞蹈志江蘇卷編委會.中華舞蹈志:江蘇卷[M].北京:學林出版社,2007:138-139.
[6]陳衛(wèi),施志霞.談莊秧歌燈:江南水鄉(xiāng)的花燈歌舞[Z].金壇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輯,2012:72-81.
[7]陳婧.常州有秧歌?有,還曾是過年大戲[N].揚子晚報,2013-02-09(A8).
[8]符志成.丹陽地區(qū)的秧歌燈[EB/OL].(2014-02-07)[2015-08-10].http://www.tinooa.com/read-tid-17889-fpage-55.html.
責任編輯:莊亞華
中圖分類號:G127;J64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0887(2015)06-0001-05
作者簡介:劉廷新(1967—),男,教授。
收稿日期:2015-08-21
doi:10.3969/j.issn.1673-0887.2015.06.001 10.3969/j.issn.1673-0887.2015.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