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端
(梧州學院,廣西梧州 543002)
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建立督導制度的探究
——以梧州學院為例
吳燕端
(梧州學院,廣西梧州 543002)
高等學校輔導員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中起著非常重要且不可代替的作用。梧州學院作為一所新升本的學院,學校黨委對輔導員隊伍的建設特別重視,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規(guī)定、輔導員考核辦法,多次舉辦輔導員培訓班,以提高輔導員隊伍的整體水平,真正落實中央16號文精神。文章嘗試在原有制度基礎上建立輔導員督導制度,來進一步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從而真正落實教育部24號令。
輔導員;督導;制度
“督導”一詞被廣泛應用于各行業(yè),其本意是“督促、檢查和引導、指導”。教育督導,也稱教育視導,是我國對教育工作進行監(jiān)督所進行的視察、檢查、指導、評估等活動[1]。教育督導制度是當今世界上很多國家教育制度的重要構成部分,它的建立推動了各國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對教育質量的提高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國教育督導制度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并最終以法律的形式確立的過程。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規(guī)定了我國的教育督導,即“國家對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實行教育督導制度和教育評估制度?!倍以凇吨泄仓醒搿鴦赵宏P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也非常明確地提出:“進一步健全教育督導機構,完善教育督導制度,把實施素質教育和保障教育質量作為教育督導工作的重要任務?!盵2]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同時國際國內環(huán)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學生的整體素質和道德水準也隨之出現明顯下降的趨勢,教育由過去的以管理為主轉變?yōu)橐苑諡橹?,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主體即“以生為本”。隨著教育對象的變化,必然要求教育主體的職能也要隨之變化,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在這樣的新形勢下,高校應怎樣利用教育督導來提高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輔導員的隊伍建設,從而提高學生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創(chuàng)新學生工作的模式,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的目標呢?這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梧州學院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因已有較為完善的考核制度,在督促與檢查方面有相對成熟的做法,這為實施輔導員督導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F在我們引入督導制度,重點在于如何在引導與指導方面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以發(fā)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傳、幫、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利用現有的師資力量對輔導員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和幫助。
(一)工作方面
梧州學院現有專職輔導員55人,其中35歲以下的專職輔導員超過了總人數的百分之九十,這充分顯示該校輔導員隊伍的年輕化,在這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輔導員是留校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他們對學校有著深厚的感情,有著一顆感恩的心。年輕對于這份職業(yè)來說既有優(yōu)勢,也有不足之處。從年齡結構上看,處于這一階段的輔導員有活力、有朝氣,做事情有干勁,由于年齡相仿,他們與學生的溝通更容易,是未來學校政工隊伍中的棟梁之材。但年輕人也有與其年齡段相符的不足之處:由于社會閱歷較淺,做事情的規(guī)劃性不夠強,考慮問題不夠成熟,容易感情用事,對于自身的情緒管理不夠等等,再加上輔導員自身工作性質的壓力,如社會對高校輔導員的社會地位認可度較低,但對其工作社會角色標準定位卻過高,同時也由于個人成就動機的壓力,使輔導員在工作上很容易出現職業(yè)倦怠的情況,從剛開始工作時的“誓要建功立業(yè)”的心態(tài),到三四年后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工作心態(tài),這樣的心態(tài)致使他們看不到自身的工作價值所在,也使得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大打折扣。
諸如此類問題的出現,輔導員需要有專業(yè)人士對其進行指導與引導,甚至是心理上的輔導。輔導員督導制度的建立,讓每一位輔導員都有其相對應的督導者,督導者能根據每個輔導員工作的實際情況與其進行溝通,并給予相關方面知識或技能的指導,減輕輔導員在遇到困難時孤獨彷徨無助的感覺,也可以在輔導員出現職業(yè)倦怠時給予及時的正確指引,讓他們走出困境,從而進一步提高輔導員工作能力,更好地體現他們的工作價值,使輔導員隊伍建設不斷朝著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
(二)學習方面
梧州學院輔導員絕大部分還很年輕,擁有本科學歷和初級職稱的輔導員人數也不少,而且專業(yè)也大不相同,囊括工、文、理、經等學科專業(yè),但是真正擁有政治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專業(yè)背景的人數卻比較少,不到該?,F有輔導員人數的10%,這樣的專業(yè)背景使他們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往往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故工作效果不盡人意。督導制度的建立,督導者可以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在專業(yè)方面給輔導員傳授經驗與相關知識。其次,輔導員要適應新形勢下高校的發(fā)展,提高學歷層次是必須的,現絕大部分輔導員都在通過攻讀在職研究生來提高自身的學歷,但在選擇攻讀專業(yè)時,相當一部分輔導員對選擇攻讀的專業(yè)和獲得學位難易程度方面欠缺考慮,在一定程度上沒有仔細考慮工作性質、學歷和職稱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輔導員對自身職業(yè)生涯缺乏科學設計。建立督導制度,督導者對被督導的輔導員提供相關的專業(yè)意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傳授專業(yè)知識,這就有利于輔導員在選擇上能夠結合自身未來的發(fā)展作出正確的抉擇。
(三)心理健康方面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對象及教育環(huán)境的復雜性不斷加大,根據梧州學院的實際情況,輔導員的工作任務和領域有了很大的擴展,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還承擔了學生日常的教育管理、就業(yè)指導、學生資助、發(fā)展指導等一系列工作,還有伴隨著這一系列工作帶來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輔導員在一定程度上又要承擔起心理輔導的責任。梧州學院輔導員年齡結構較為年輕,社會閱歷淺,心理抗壓能力與中年人相比有所欠缺。當學生向輔導員傾訴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再加上輔導員自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其他因素影響時,輔導員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最需要被關注,若此時專業(yè)人士不介入,一部分自我調節(jié)能力差的輔導員有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的現象,這將會影響到學生的日常教育工作,因為輔導員身心是否健康,會對其所帶學生帶來直接的影響。建立督導制度,當輔導員有心理問題時可以隨時向督導傾訴,及時接受督導的心理疏導與指導,從而能夠以更好的心態(tài)和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同時,也可以借助這一機會,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一部分輔導員成為“專業(yè)的”“準專業(yè)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可持續(xù)的、深入的開展。
(一)學校領導高度重視
任何制度的實施都離不開領導的重視與支持。輔導員督導制度是完善輔導員隊伍建設,促進輔導員隊伍朝專業(yè)化、職業(yè)化方向發(fā)展的一項好的制度。梧州學院領導一直都非常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已經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規(guī)定、輔導員考核獎勵辦法,還堅持每學期都舉辦輔導員相關知識培訓班,并邀請這方面專家來校授課,學校領導還親自授課,通過系列培訓提高輔導員的職業(yè)執(zhí)業(yè)能力。因此,只要輔導員督導制度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學校領導一定會給予大力支持,這就進一步確保了實施督導制度的可行性。
(二)督導師資力量充足
梧州學院現有專職輔導員55人,而學校擁有政治教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專業(yè)背景知識的教師人數不少于30人,這部分教師大多數學歷和職稱比專職輔導員都要高,他們足以擔當輔導員督導制度中的督導者,督導者與被督導者的比例小于1:2。根據比例足以在思想政治和心理方面對輔導員進行有效督導,從而有效地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使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輔導員支持
梧州學院輔導員隊伍年齡結構比較年輕,他們工作有干勁、富有激情,工作責任心強,熱愛輔導員崗位。輔導員督導制度建立的目的是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水平和能力。輔導員在碰到理論上的困惑或實踐中的難題時,可以及時與督導聯系,從督導那里可以得到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甚至答案[3]。這樣的督導模式是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符合輔導員工作的實際情況的,對每一位輔導員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學習及心理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相信輔導員都會接受并給予大力支持。
當然,建立督導制度的同時,對督導員的選拔必須要有嚴格的要求,他們應該由專業(yè)的資深人士負責或成立督導小組,這些成員必須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師德高尚、作風正派,具有副高以上職稱,他們能深入掌握及熟悉運用教育教學規(guī)律,且專業(yè)知識結構合理、科研能力較強,同時學校還應有計劃地組織舉辦各種培訓活動,進一步提高督導者的實際督導能力,使其更有效地對輔導員進行督導,使輔導員的實際工作水平能夠得到真正的提高。
督導是一種模式,是一種制度,其實質是一種管理模式[3],同樣需要時間的檢驗。實行督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對輔導員隊伍的建設起著重要作用。
(一)對原有制度的夯實與拓展
為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和鼓勵輔導員安心本職工作,梧州學院先后出臺了《梧州學院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規(guī)定》和《梧州學院輔導員考核辦法》兩項制度。這兩項制度從輔導員的任職條件、工作要求、工作職責、配備管理、待遇流向、考核獎懲等方面都做了比較具體的要求,是比較完善的管理規(guī)定。我們提倡建立的督導制度是對學校原有的這兩項制度的進一步完善與拓展,是從更人性化的角度對制度的進一步補充。雖然學校的制度是存在的,但根據輔導員的實際情況要求輔導員獨自完成規(guī)定里的要求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在處理學生的突發(fā)事件、心理問題等方面。督導制度的建立,督導者可以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在具體的工作方面給輔導員一定的支持與幫助。因此督導制度是對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原有制度的一種完善和改進。
(二)提高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職業(yè)化、專業(yè)化
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和輔導員考核辦法的頒布,目的是為了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從根本上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水平和執(zhí)業(yè)能力。工作水平的提高要在實踐中實現,也只有遇到問題,通過相關理論指導解決問題,工作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但當輔導員遇到問題不知如何解決時,制度并不能幫其解決問題。引入督導制度,目的在于當輔導員出現解決不了的問題或是出現困惑時可以在督導處得到幫助,從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督導的工作范圍還包括輔導員的學習、生活、工作、心理等方面,從各方面幫助提高輔導員的綜合能力,真正從根本上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職業(yè)化、專業(yè)化。
輔導員督導制度是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一項新的管理制度,它能充分發(fā)揮教育督導在專職輔導員隊伍建設中的作用,實現全方位的檢查、指導、評價,能從根本上提高輔導員的工作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使我們的專職輔導員隊伍成熟起來,這符合新時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要求,并切實起到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作用,有利于梧州學院輔導員隊伍的發(fā)展與建設,有利于學校建立一起支具有特色的專職輔導員隊伍,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服務。
[1]楊紅霞.督導隊伍建設:健全教育督導制度的關鍵[J].基礎教育參考,2011(6).
[2]寧全新.關于教學督導機制的認識論[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2).
[3]梁冀.督導—高校管理的一種模式[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2).
G641
A
1673-8535(2015)01-0081-04
吳燕端(1972-),女,梧州學院副教授,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輔導員隊伍建設。
(責任編輯:覃華巧)
2014-12-18
2013年度廣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2013MSZ020)的階段性成果;2014年度梧州學院科研課題《高校輔導員導師制構建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