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淦 趙 婷 龍惠珍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 310053)
古往今來,關于肺陽虛的文獻鮮有提及,而如今的教科書上也只涉及了肺陰虛和肺氣虛。這不免讓筆者這類中醫(yī)初學者誤以為肺氣便是肺陽,甚至質(zhì)疑肺陽的存在性。為此,筆者查閱古今文獻,提出幾點粗淺見解。
《素問·經(jīng)脈別論》中提到“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撰度以為常也”。[1]其明確指出了五臟皆有陰陽,肺作為五臟之一,也可以分為陰陽。且肺陰、肺陽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處于一種動態(tài)平衡中,“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1]《醫(yī)宗必讀·水火陰陽論》:“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2]都間接說明了肺陽是客觀存在的。
(1)肺陽主升散:肺主宣發(fā)肅降,主要賴肺氣的作用,肺氣的功能包含了陰陽兩個方面。肺陰主斂降, 肺陽主升散,肺的升宣與發(fā)散功能主要依賴肺陽。肺之陽氣,發(fā)于肺體,肺陽旺盛,則生機乃榮,而能主一身之氣,調(diào)節(jié)全身氣機的升降出入。只有在肺陽的升散作用下, 津液才能敷布全身, 衛(wèi)氣宣達體表, 濁氣排出體外,使肺正常發(fā)揮主一身之氣的作用。
(2)肺陽主溫煦:《素間· 生氣通天論》:“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說明陽氣應具有溫煦之功能,肺陽亦是如此。[1]
(3)肺陽主行水:《素問·經(jīng)脈別論》云: “飲入于胃,游溢精氣, 上輸于脾; 脾氣散精, 上歸于肺, 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盵1]通過肺陽的升散作用,由脾氣轉輸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輕清部分,布散至頭面諸竅、皮毛肌腠以濡潤之。
縱觀歷代文獻,早在隋朝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肺氣虛寒”的字樣?!毒霸廊珪吩唬骸胺文I虛寒,水泛為痰”“脾肺胃氣虛寒,嘔吐咳嗽,氣虛,小兒吐乳。”[3]由“肺氣虛寒”可見,古時便有類似于肺陽虛的癥狀,只是相較于肺陰虛較少。且由于肺陽的升散作用與肺氣的宣發(fā)作用又十分類似,于是就有將肺陽等同于肺氣者。許多病證雖已表現(xiàn)出明顯的肺陽虛征象,但都被歸類為肺氣虛。所以筆者認為,肺陽被歷代醫(yī)家所忽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1.肺陽與肺氣有許多相似之處,且肺陽虛患者多因咳喘日久所致,咳喘日久不僅傷及肺陽,更損及腎陽。所以患者在臨床表現(xiàn)中常表現(xiàn)為肺氣虛和腎陽虛,從而忽視了肺陽虛。2.出于人們對于《內(nèi)經(jīng)》和陰陽觀念的尊重,作為鼻祖的《內(nèi)經(jīng)》沒有明確提及肺陽虛,后人也不敢妄作推斷。李如輝教授認為“違背了肺陽、肺氣概念的發(fā)生學原則,肺氣、肺陽是分別移植陽、氣概念并與臟腑嫁接而發(fā)生的,陽、氣概念不同,肺陽、肺氣自然不同”。[4]3.發(fā)病個體少,其研究價值相較其他低。
引起肺陽虛證的病因主要為陰寒侵襲,肺陽被遏,肺氣升散功能失司,不能正常行水,津液不得布散, 最終聚液生痰。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形寒飲冷則傷肺”,[5]《靈樞·百病始生》曰:“重寒傷肺”[5]以及《景岳全書》所云:“寒氣在臟者, 以陽氣虛也”[2]等, 都說明了陰寒之邪常常損及肺陽。
肺陽虛的病人多為中老年人,其主要表現(xiàn)為畏寒肢冷、咳嗽不已、痰涎清稀、或色白如泡沫、胸悶不適、易感冒、舌淡苔白滑膩、脈沉細無力為主癥,當以溫肺散寒為首要治法。《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診證治第七》云:“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shù),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湯以溫之?!盵5]代表方為甘草干姜湯。對其“肺中冷” ,多數(shù)醫(yī)家都認為此指肺中陽氣不足。如清·唐容川《金匱要略淺注補正》說:“ 吐涎沫而不咳, 又不渴, 必遺濁, 小便數(shù), 以肺陽虛不能制下, 此為肺中冷……宜甘草干姜湯以溫肺?!盵7]此外,唐代孫思邀《千金要方》提出了半夏湯治療肺中冷, 宋代嚴用和在《濟生方》指出“ 溫肺湯治肺勞虛寒”等都闡釋了各自對肺陽虛證的治療觀點。
總的來說,肺陽是客觀存在的,且有其獨特的生理作用。而關于肺陽虛證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藥以及與肺氣虛證鑒別等方面的的論述日趨成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1]田代華整理.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9.
[2]李中梓.醫(yī)宗必讀[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1.1:6.
[3]張景岳.景岳全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1.8
[4]李如輝,歷代文獻少論“肺陽”的原因再發(fā)現(xiàn)[J].河南中醫(yī),1998,18(3):140
[5]田代華,劉更生整理.靈樞經(jīng)[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9.
[6]范永升.金匱要略[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8.7:93-94.
[7]唐宗海.金匱要略淺注補正[M].上海:申江袖海山房石印本,清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