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姣,姜南艷,張 艷,張惠中
(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臨床實驗與檢驗科,陜西西安 710038)
·個案與短篇·
1例惡性組織細胞病臨床分析
薛 姣,姜南艷,張 艷,張惠中
(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臨床實驗與檢驗科,陜西西安 710038)
惡性組織細胞?。ㄒ韵潞喎Q惡組)由組織細胞及其前身細胞異常增生所致,呈現(xiàn)系統(tǒng)性、全身性浸潤的特征,是血液系統(tǒng)高度惡性的腫瘤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確。惡組主要特點是肝、脾、淋巴結、骨髓等器官或組織中出現(xiàn)廣泛的惡性組織細胞灶性增生,常伴有血細胞被吞噬的現(xiàn)象。臨床表現(xiàn)多樣,以持續(xù)高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全血細胞減少、進行性系統(tǒng)功能衰竭為主。本病按病程可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國內以急性型為多見,起病急驟,病程大都較短,多數(shù)在半年以內。各年齡人群均可發(fā)病,多見于20~40歲人群,男、女性患者比例約為(2~3)∶1。
1.1 基本資料 患者,男,22歲,于2013年11月14日因“間斷發(fā)熱、咽痛”19 d入院。入院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發(fā)熱,伴有寒戰(zhàn),自測體溫最高達39℃,就診于診所,按照感冒治療,給予青霉素靜滴治療6 d,發(fā)熱未見好轉,體溫最高達40℃,并出現(xiàn)惡心、腹瀉癥狀,嘔吐褐色胃內容物3次。既往史無特殊。入院查體:體溫38℃,脈搏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00/60 mm Hg;輕度貧血貌,咽部充血,頜下淋巴結腫大,雙側頰黏膜輕度糜爛,胸骨下段壓痛;聽診雙肺呼吸音粗;上腹部輕壓痛,肝肋下約2 cm,脾肋下約6 cm,質中,有觸痛。
1.2 入院輔助檢查 血常規(guī):紅細胞2.58×1012/L,血紅蛋白71 g/L,白細胞1.1×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19.6%,血小板36×109/L。尿常規(guī):尿蛋白3+。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時間17.9 s,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59 s,D-二聚體1 045μg/L。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165 U/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68 U/L,其余指標無異常。心電圖檢查:竇性心動過速。胸腹部CT檢查:雙肺上葉后段致密影,兩側胸膜局限性增厚、黏連,結合病史考慮炎癥;肝脾增大;膽囊炎表現(xiàn);雙側少量胸腔、腹腔積液。B超檢查:心包積液(少量);肝大、脾大,膽泥形成;雙腎彌漫性病變。
1.3 入院后外周血涂片檢查 紅細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區(qū)擴大;血小板散在、少見;粒細胞減少,部分細胞漿中顆粒增多。白血病免疫分型檢查:流式細胞術共檢測了13個CD信息,其中CD64、CD38為陽性,其余為陰性。T淋巴細胞亞群、自然殺傷細胞檢測:CD3 7.2%,CD4 2.8%,CD8 3.8%。骨髓細胞學檢查結果見表1。
2.1 基本病程 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根據(jù)血常規(guī)及骨髓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1)繼發(fā)性全血細胞減少;(2)惡性組織細胞??;(3)肺部感染。常規(guī)給予吸氧、營養(yǎng)支持、抗感染等治療,同時給予輸注紅細胞、血小板。入院第5天,根據(jù)兩次骨髓檢查及相關檢查結果,惡組診斷明確,給予環(huán)磷酰胺、柔紅霉素、長春新堿、強的松+依托泊苷(CHOP+E)方案化療5 d,化療過程順利。因患者入院時白細胞、血小板水平均較低,同時給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及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以提升白細胞及血小板水平。入院第11天復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降為0×104/L,血小板降至11×109/L,給予止血、補液治療。入院第13天,患者嘔血約150 m L,出現(xiàn)心悸、氣短、血壓不穩(wěn)癥狀,提示患者病情逐漸惡化??紤]嘔血與血小板下降有關,給予輸注紅細胞、血小板、清蛋白,同時給予止血、抑酸、吸氧等治療。多次復查血常規(guī)示血小板進行性減低;復查骨髓均提示增生活躍,未見產板巨核細胞。入院第26天,患者嘔吐咖啡色胃內容物,繼而腹瀉,為黑色稀便,伴呼吸急促、血壓不穩(wěn)、心率加快,給予輸注紅細胞、血小板、清蛋白,同時給予霧化吸入、解痙、止血及其他支持治療。此后反復出現(xiàn)黑便,提示病情逐步惡化,預后不良。病程中,患者間斷高熱,亦曾出現(xiàn)低體溫,體溫波動范圍為35~41℃,血壓維持在正常參考值低限;肝功能異常、心率加快,同時給予保肝、保護心肌治療。入院第29天,患者突然出現(xiàn)意識喪失,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血壓70/33 mm Hg,心率192次/分,經搶救無效死亡。
2.2 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整個病程中,患者反復出現(xiàn)高熱,最高達41℃,聽診雙肺呼吸音粗,胸部X線片、胸部CT均提示肺部炎癥。入院后即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細菌培養(yǎng)先后培養(yǎng)出嗜麥芽寡氧單胞菌、腸球菌、大腸埃希菌,根據(jù)藥敏實驗結果先后給予左氧氟沙星、萬古霉素、硫酸依替米星抗感染治療。為防止出現(xiàn)難以控制的真菌感染,給予氟康唑輸注。
2.3 輸血治療情況 入院血常規(guī)檢查顯示血細胞三系減低,給予輸注新鮮冰凍血漿補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先后行骨髓檢查3次,均提示粒系、紅系增生活躍,未見產板型巨核細胞,經反復輸注紅細胞、血小板及營養(yǎng)支持治療,效果欠佳,白細胞曾一度降為0×104/L,粒細胞嚴重缺乏,血小板降至11×109/L。病程中,患者心率快,血壓低,三系減少,為改善患者貧血癥狀、提高免疫力,給予輸注紅細胞、血小板、血漿等治療。病程中,共輸注紅細胞25 U、血漿2 330 m L、血小板30 U。
1939年,國外學者Scott和Smith首先報道此類病例,但當時尚無確切命名[1]。1959年,郁知非教授等首先在國內報道了該病;1964年,病理學家秦光煜教授從病理學角度報道了該病,并將此病命名為“惡性網狀細胞病”;1966年,Rappaport提出了新的命名,即“惡性組織細胞病”,國內也開始使用該名[2]。200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造血和淋巴組織腫瘤分類方案將“惡組”主要歸類為“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3]。目前臨床上很少使用“惡組”作為診斷,但該病名沿用已久,因此臨床對此類病例通常以“惡組”作為診斷。
關于惡組的診斷,歷來是討論的熱點。其診斷標準包括: (1)發(fā)熱以高熱為主,伴有黃疸、出血、皮膚損害和漿膜腔積液等;(2)進行性全血細胞減少,骨髓涂片發(fā)現(xiàn)異常組織細胞和(或)多核巨組織細胞;(3)骨髓或肝、脾、淋巴結及其他受侵犯的組織病理切片可見異常組織細胞浸潤[4]。凡符合(1)+(2)或(1)+(3)診斷標準,且能排除反應性組織細胞增多癥,即可診斷為惡組。本例患者病程不足50 d,進展速度快,具有高熱、肝脾、淋巴結腫大,進行性全身系統(tǒng)功能衰竭,進行性全血細胞減少,骨髓涂片見異常組織細胞和多核巨組織細胞等癥狀、體征,完全符合惡組診斷標準。
隨著檢驗技術不斷進步,惡組的分類也逐步細化,其檢驗方法包括組織化學染色檢測、免疫表型檢測等。組織細胞最特異的標記是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受體、溶菌酶、Ki-M8抗原,S100+大細胞、Ki-M4抗原等。據(jù)一項針對61例組織細胞和樹突狀細胞腫瘤患者的回顧性分析顯示,根據(jù)不同表型,27%的患者應診斷為組織細胞肉瘤,38%應診斷為細胞腫瘤,7%應診斷為指突狀樹突狀細胞肉瘤,21%應診斷為濾泡樹突狀細胞肉瘤,尚有4例無法分類[5]。對本病例,如能進行免疫表型檢查,其診斷分類將更加細致、準確。
惡組的臨床診斷強調臨床表現(xiàn)與組織細胞形態(tài)特點相結合,兩者缺一不可。如臨床表現(xiàn)典型,細胞形態(tài)亦符合惡組的特點,惡組診斷即成立。有時臨床表現(xiàn)支持惡組診斷,但形態(tài)學特征不明顯,應進行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提高診斷率,避免漏診。惡組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不同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差異大,因此缺乏特異度,極易造成誤診和漏診。惡性多核巨細胞在體內通常分散或成堆分布,在骨髓內分布并不均勻,因此經常出現(xiàn)骨髓涂片陰性結果。所以多次、多部位穿刺或活檢十分重要。
本例患者以間斷發(fā)熱、咽痛,頜下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為主要特點,給予青霉素靜滴治療未見好轉,入院后多次行血常規(guī)、骨髓穿刺檢查,提示外周血三系減少,骨髓增生活躍,可見異常組織細胞,確診為惡組。根據(jù)血常規(guī)及骨髓檢查結果,結合患者發(fā)病時限,確診時已屬晚期,雖積極給予抗感染、輸血、營養(yǎng)支持等治療,但因本病屬高度惡性,亦不能治愈。惡組發(fā)病率較低,臨床表現(xiàn)有時與感冒相似,為提高早期診斷率,減少誤診、漏診,醫(yī)務工作者需高度重視發(fā)熱病例,應及時給予血常規(guī)檢查,以排除血液系統(tǒng)疾病。本例患者死亡原因可能為原發(fā)病為惡組,化療后外周血白細胞水平長期無法恢復,進行性全身系統(tǒng)功能衰竭,粒細胞嚴重缺乏,導致肺部感染、敗血癥;患者長期不能正常進食,出現(xiàn)低蛋白血癥,后期反復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經靜脈營養(yǎng)、抗感染、止血、抑酸,以及補充清蛋白、輸血等治療,效果不佳,最后導致惡病質而死亡。
總之,在臨床工作中,對于不明原因高熱,同時出現(xiàn)肝、脾和淋巴結腫大等情況的患者,均應及時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避免漏診和誤診血液系統(tǒng)疾病。如伴有全血細胞減少尤其是進行性減少時,應及時進行骨髓穿刺檢查,必要時進行活檢,以提高早期診斷率。
[1]李玉閩,林芳,郭笑如.27例惡性組織細胞病細胞學分析[J].中國醫(yī)學文摘,2007,21(1):1-3.
[2]王淑娟.對惡性組織細胞病的再認識[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5,28(1):14-16.
[3]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 618-619.
[4]許文榮,王建中.臨床血液學與檢驗[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14.
[5]Pileri SA,Grogan TM,Harris NL,et al.Tumours of histiocytes and accessory dendritic cells:an immunohistochemical approach to classifica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Lymphoma Study Group based on 61 cases[J].Histopathology,2002,41(1):1-29.
10.3969/j.issn.1673-4130.2015.10.075
C
1673-4130(2015)10-1476-02
201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