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東 ,葉 菁
臺灣地區(qū)法官職權通知制度及啟示
張旭東 ,葉 菁
法官職權通知制度為臺灣地區(qū)民事訴訟法本土化之創(chuàng)新成果。意在擴大第三人知曉訴訟渠道,維護和保障第三人的程序利益和實體利益,實現(xiàn)糾紛一次性解決。法官職權通知不同于訴訟告知,其具有行為規(guī)范和強制參與機能。法官應依法適時、適式履行職權通知義務。當事人和第三人亦受此制度影響,須為適當之訴訟行為。法官職權通知制度設立的法律理念及其對相關人員責任規(guī)劃與權利救濟,值得大陸立法借鑒。
民事訴訟;職權通知;法理
縱觀我國臺灣地區(qū)民事訴訟法學之發(fā)展,其從對德日民事訴訟學說的繼受、批判,逐步發(fā)展創(chuàng)新,結合自身發(fā)展之需求,建構出具有其本土特色的民事訴訟法學。其于新民事訴訟法中創(chuàng)設多項制度,法官職權通知制度即為其一,法官于訴訟中發(fā)揮程序指揮權,將訴訟系屬告知相關人員,盡可能地使多方主體于同一訴訟程序中將糾紛一次性予以解決,給予兩造主體外的利益主體以事前的程序保障。文章以臺灣民事訴訟法為中心,擬通過對法官職權通知制度的理論基礎、具體運作及法律效果的分析探討,以期能對新形勢下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改革完善有所裨益。
臺灣地區(qū)2003年修訂的“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新民訴法”)第67條之1規(guī)定:訴訟之結果,于第三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者,法院得于第一審或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相當時期,將訴訟事件及進行程度以書面通知該第三人。此即為民事法官職權通知制度的具體描述。此項制度,是為臺灣地區(qū)以往所繼受之德、日等國民事訴訟法所未有的,是其民事訴訟法學本土化的創(chuàng)新成果。
(一)程序保障
程序保障被視為民事訴訟目的的一種,民事訴訟程序并不只是為了達到正確判斷的某種手段,其過程本身也是民事訴訟的一項目的,國家通過民事訴訟向權利人提供廉價、公平、確實無歧視的保護權利服務,來保障當事人自由平等且實質性地參與到民事訴訟程序中去,為實現(xiàn)當事人紛爭的解決提供程序上的保障。①[日]新堂幸司著:《新民事訴訟法》,林劍鋒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5頁。我國臺灣地區(qū)則賦予程序保障以獨特性,其內涵從側重探究實體真實,轉向追求實體利益與程序利益之平衡,兼具達成慎重而正確裁判之程序保障與達成迅速而經(jīng)濟的裁判之程序保障的雙重意義。②邱聯(lián)恭著:《程序選擇權論》,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126)2000年版,第5頁以下。
法官職權通知制度的確立,所體現(xiàn)出的程序保障性,其一是法官依職權的通知行為,使得與訴訟結果有利害關系之第三者能夠知曉訴訟,確保了其參與訴訟的機會,第三人能夠決定是否以及如何展開攻擊防御方法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防止法官的突襲裁判,亦是對第三人主體性和人格尊嚴尊重的體現(xiàn)。其二,該制度的施行保障了判決效力擴張的正當化。第三人在受達法官職權通知后,有利用其地位與機會的意思自由,但若第三人怠于利用所被賦予的權能和機會而遭受判決結果上的不利益,根據(jù)責任自負原則,第三人應承受該結果,亦排除了第三人因不可歸責于己的事由,提起事后第三人撤銷之訴。
(二)訴訟經(jīng)濟
訴訟經(jīng)濟的核心內容也就是在公正審理的前提下,及時地審理案件,提高辦案效率,避免當事人間糾紛關系長時間擱置,從而及時恢復社會秩序和社會關系的常態(tài)。①法官依據(jù)職權對第三人進行訴訟系屬通知行為,其目的是為了使與該訴訟中訴訟標的相關的糾紛能夠通過一次程序而全部解決,減小訴訟成本,實現(xiàn)訴訟經(jīng)濟之公益。從當事人的角度來說,為主張其權利,追求勝訴之結果,當事人必定會積極進行訴訟活動,其對訴訟的投入,也是基于其對訴訟解決糾紛維護自身利益的信賴,若是由于在訴訟結束后第三人對訴訟結果主張權益,當事人間的訴訟判決歸于無效,當事人需要繼續(xù)參與后訴實施訴訟行為,其前訴訟行為及付出得不到應有的確認和保護,此種情形下,對當事人所造成的訴累無疑是種不經(jīng)濟。從法官的角度看,在司法資源已緊張的情況下,且其與當事人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并沒有違反法律規(guī)定或是違背程序理論,而將其先前的訴訟付出劃歸為無效,這種浪費更加令人痛心,司法的尊嚴亦遭受挑戰(zhàn)。法官職權通知制度則將第三人引領至當事人之間的訴訟,使各方主體間的糾紛能在此次程序中得到整體性的解決,安定了訴訟標的之狀態(tài),避免訴訟的反復,減小各方對訴訟的投入,使得訴訟經(jīng)濟能夠很好地得到實現(xiàn)。
(三)統(tǒng)一解決糾紛
民事訴訟作為一個通過查明事實,適用法律從而解決糾紛的過程,案件的事實在訴訟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逐步地顯現(xiàn),其所涉及的利害相關人亦可能不限于當事人雙方,若此時仍依靠兩造對簿就可能無法將問題予以徹底性地解決。
法官職權通知制度將利害關系人引入訴訟,將原被告及第三人的紛爭置于同一程序下,此舉使得法官更容易查明案件事實,獲得法律真相。多方主體在訴訟中進行舉證質證,法官從中判斷提取有用之信息,強化其自由心證之信心,從而明確各方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做出合理合法之判決,以此來促進糾紛的徹底解決。如若糾紛不能統(tǒng)一解決,事后因第三人另行起訴造成當事人間的生效裁判處于一種不安穩(wěn)的狀態(tài),當事人必然會對訴訟解決糾紛的這一手段有所懷疑,對司法的信心必將動搖,不得不尋求法外的救濟途徑。那么,民事訴訟制度作為一個向公民提供解決糾紛服務的體系,其所存在的價值也就無從展現(xiàn),法治對于這個社會來說也只能成為一種奢望。法官職權通知制度致力于多方糾紛的統(tǒng)一解決,避免訴后裁判的不安穩(wěn)以及可能發(fā)生的矛盾判決,能夠有效地防止當事人對法的安定性和司法的權威性產(chǎn)生不理解和不信賴,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上述可能的尷尬境地。
一項司法制度的設立,最終必將落實到司法實踐中去。對于法官職權通知這一制度,其在實踐中的操作范圍如何界定,本文以其結構為基礎對其進行分解探析。
(一)法官職權通知制度具體構成
1. 主體范圍
(1)通知主體
分析臺灣地區(qū)新“民訴法”第67-1條之規(guī)定,職權通知制度的通知主體特定,即為事實審法院之法官。①法官的審理活動包括了對案件事實真相的查明和對法律問題的相關適用兩大部分,基于此,而對審判程序作出了事實審和法律審的一種分類,法官在事實審程序中,首先就是要對案件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jù)是否確鑿等有關案件的事實部分進行審查,在查明的基礎上,再適用法律對案件作出裁判。在實行兩審終審制的國家,有的規(guī)定了第一審為事實審,第二審為法律審;有的國家則不做這種區(qū)分,如我國。在實行三審終審制地區(qū),一般認為第一審和第二審均為事實審,僅第三審為法律審。我國臺灣地區(qū)不同與大陸實行的是三審終審制,因此其民事職權通知的主體也就指的是審查案件事實的第一審或第二審法官,于我國大陸相應的也就是案件審理之法官。法官通知是主體的一項職權,是一項公權力的行使,具有權利和義務的雙重性質,法官若應作為而不作為,就是對法律規(guī)范的違反,將會產(chǎn)生一定的法律效果,法官職權通知行為因此具有更多的嚴肅性和強制性。作為通知主體的法官依據(jù)法定的職權進行通知行為,引領第三人加入訴訟,賦予其以事前的程序保障,給予第三人保護自身實體利益的有效途徑,以便其能夠參與訴訟維護其實體利益,該制度著重保護的是受達通知者的程序利益和實體利益。②許士宦著:《新民事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版,第346頁。
(2)受達主體
法官職權通知制度創(chuàng)設的立法理由,為使法律上有利害關系之第三人能知悉訴訟而有及時參與訴訟之機會,避免第三人嗣后再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以維持確定裁判之安定性,并貫徹一次解決紛爭之原則,應適時主動將訴訟事件及進行程度通知有法律上利害關系之第三人。③同上,第345頁。據(jù)此可知,法官職權通知的受達主體應為與訴訟結果有法律上利害關系之第三人,這主要蘊含了兩個方面的意思。首先,第三人與訴訟當事人之間的有著法律上的牽連。他們之間的利害關系是法律上權利義務的牽連,而不是一般事實上的牽連、感情上的牽連或者其他非法律上的牽連,必須具有民事法律的意義。其次,第三人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依本訴案件的處理結果而定,與訴訟結果相關:判決的效力及于第三人,或是第三人的民事法上之地位因當事人一方敗訴而遭受不利益。訴訟的結果直接影響了第三人于法律上的利害承擔。
2. 客觀范圍
法官對第三人進行通知的內容主要是兩點:訴訟的理由和訴訟程度,也就是要向該第三人說明該訴訟與之有何種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及該訴訟已進行至何種程序。首先,應讓受達人知曉訴訟的大致緣由,告知第三人該訴訟起訴的原因事實以及該訴訟將會對其本人法律上的地位產(chǎn)生何種影響,即訴訟與其所存在的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由第三人自行決定對該訴訟所影響的利益的取舍。其次,通知第三人該訴訟現(xiàn)在所處的狀態(tài),訴訟所進行的程度,以便該第三人進行利益衡量,決定是否加入該訴訟,如果第三人決定參加訴訟,則可以據(jù)此做好參加訴訟的相應準備。
3. 時間界限
法官職權通知制度的設立是為使第三人能及時參與本訴訟,法官必須適時將訴訟的進行狀況通知于第三人,否則,第三人無法充分地實施其訴訟攻擊與防御,也就違背了該制度立法初衷。
根據(jù)臺灣地區(qū)新“民訴法”的規(guī)定,法官職權通知的時間應為第一審或第二審的言辭辯論終結前的相當時期。一般而言,于訴訟系屬后就可以進行職權通知,但是對于訴訟系屬的起點,學者之間存在著不同的見解?!兜聡袷略V訟法》規(guī)定起訴以訴狀送達時為準,此時即發(fā)生訴訟系屬。④[德]漢斯-約阿希姆·穆澤拉克著:《德國民事訴訟法基礎教程》,傅郁林編,周翠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頁。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qū)借鑒了德國立法規(guī)定,亦認為自起訴時即發(fā)生訴訟系屬。⑤[日]中村英郎著:《新民事訴訟法講義》,陳剛、林劍鋒、郭美松譯,常怡審校,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頁。職權通知的時間限定于言辭辯論終結前的相當時期,這是因為,在言辭辯論終結后,法官即應宣示裁判,當事人各種準備工作及提出攻擊或防御方法限于言辭辯論期間,法官在訴訟開始后,對案件的具體掌握也需要一定過程。⑥言辭辯論亦有廣義與狹義之分,法官、當事人及其他訴訟關系人于言辭辯論期日一切訴訟行為,所構成的程序總稱,是為廣義的言辭辯論,若將宣示裁判包括在內,則構成最廣義的言辭辯論。狹義的言辭辯論,則專指當事人于言辭辯論期日所進行因此在規(guī)定時間段內,采取適時通知原則,根據(jù)訴訟的的訴訟活動??紤]到第三人須為攻防之行為,若于宣判之時進行職權通知行為,則第三人的準備明顯不足,易造成訴訟遲滯。故于此采用廣義言辭辯論。進行程度和具體案件情節(jié),賦予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間,由其對適時性進行判斷,此亦是對訴訟行為靈活性的詮釋。
(二)法官職權通知制度之適用情境
法官職權通知制度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所適用之情形較為多樣復雜,從受達主體即第三人的角度出發(fā),其所涉及到第三人的訴訟,按照第三人與訴訟結果形成法律上利害關系的階段進行劃歸,主要分為訴訟系屬開始前已具有法律上利害關系之第三人和于訴訟系屬后形成法律上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對于在訴訟開始前就已經(jīng)形成法律上利害關系的第三人,法官職權通知制度適用的典型便是共同訴訟,共同訴訟是將多數(shù)當事人納入同一訴訟程序中進行訴訟,通過訴訟主體合并,統(tǒng)一解決紛爭而設立的多數(shù)人訴訟制度。該制度設立目的亦與法官職權通知制度之法理高度契合,一方面在于統(tǒng)一解決糾紛,防止矛盾裁判,另一方面出于對訴訟經(jīng)濟的考量。在共同訴訟中當事人對訴訟標的均可主張權利,若在共同訴訟中,其他當事人未提起訴訟,如在債權人代位訴訟中對未起訴其他債權人、股東代表訴訟中未起訴股東,若讓他們分開訴訟,勢必對裁判之安定及訴訟之經(jīng)濟有所侵害;另外對于共有人請求恢復共有物訴訟中未起訴共有人,由于共有人間實體上的權利義務之不可分割性,必須同時裁判才能解決爭執(zhí)。①臺灣地區(qū)立法將上述情形稱為法定訴訟擔當。大陸立法中雖沒有法定訴訟擔當概念,但很多相關法律規(guī)定是符合法定訴訟擔當本質的。與法定訴訟擔當相對的是任意訴訟擔當。依臺灣司法實踐及主流觀點,法官職權通知制度僅適用于法定訴訟擔當情形。在這些訴訟情形下,法官均應依職權通知未起訴者,以發(fā)揮如下相應功能:第一就是增加了未起訴者參與訴訟的機會,有利于對案件事實的調查,發(fā)現(xiàn)真實;其次,賦予未起訴者事前的程序保障,確保判決效力擴張的正當化;第三,對另一方當事人也是一種保護,避免其無故遭受訴累,防止經(jīng)受一個糾紛兩次訴訟的不公平之待遇;最后,貫徹統(tǒng)一解決糾紛之理念,維護法之安定,提高訴訟效率,避免訴訟資源浪費。②許士宦著:《新民事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版,第348頁。一般而言,當事人因為在訴訟系屬前已與訴訟標的產(chǎn)生關聯(lián),從而參與訴訟,但是隨著貿(mào)易的發(fā)達,交易的自由化,在訴訟的進行過程中,當事人可將訴訟標的移轉于第三人,各國基于市場經(jīng)濟的需要,在法律上亦對此為予以認可(《德國民事訴訟法》第325條,《日本民事訴訟法》第73條,臺灣地區(qū)新“民訴法”第254條)。當事人于訴訟進行過程中,將作為訴訟標的的民事法律關系移轉于第三人,由受移轉之第三人承當原當事人已經(jīng)開始的訴訟的此種情形,稱之為訴訟承繼。在訴訟系屬中,當事人處分其所享有的訴訟標的之法律關系,從而轉變?yōu)樵撛V訟形式上的當事人,受讓人因受讓轉而享有實體上的權利義務,成為實質的當事人,此時訴訟實施權與實體權利相分離,移轉人因與訴訟結果的利害關系消弱,未必能夠在訴訟中盡力進行舉證質證等活動,為保障第三人的受讓利益,須得對第三人為職權通知(臺灣地區(qū)新“民訴法”第254條第4項),以期其能參與訴訟,直接解決三者紛爭。
法官職權通知制度的效用在當事人違背誠實信用的案件中尤為凸顯。在詐害案外人的訴訟中,當事人相互惡意串通,利用虛假的事實進行民事訴訟,借助法官裁判損害案外人利益,利用形式上合法訴訟行為,達到其非法之目的。③姜群、相蒙:《建立案外人詐害防止參加之訴制度分析》,載《遼寧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第149頁。對于此時處于訴訟外的第三人,法官就存在依據(jù)職權進行訴訟通知的必要,讓第三人能知曉訴訟,參與訴訟,在訴訟中主張自己的權利,防止他人侵害。若是當事人與第三人串通,在訴訟標的之法律關系發(fā)生移轉時,當事人對第三人不為訴訟告知,當事人不必承當責任,且其后第三人根據(jù)善意取得制度進行主張,則此對對方當事人權利的實現(xiàn)無疑是一種阻礙。此時,法官依職權對第三人進行通知,則排除了此種可能,第三人有訴訟參與之機會,其若置之不理,從實體法上,喪失善意相對人資格,對于第三人撤銷之訴,可歸責于其自身,第三人受判決效力擴張亦具有正當化基礎。在這些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案件中,法官依職權或為保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或為保護對方當事人權益的實現(xiàn),均有通知之必要。
(一)對第三人之效力
法官職權通知制度設立的初衷是為維護與訴訟結果有法律上有利害關系之第三人的權益,通過職權通知使第三人能夠知曉訴訟的存在,有參與訴訟的可能性。第三人于受達事實審法官依職權所為之通知后,可自行斟酌是否參加該訴訟及訴訟參與方式,按照其在訴訟中所處的地位,進行相關的訴訟活動。
根據(jù)新“民訴法”第67條之一的后述規(guī)定,受達通知之第三人在決定是否參加訴訟以保護其權利時,首先有必要了解訴訟資料,知悉相關內容,故該受達通知之第三人雖非訴訟當事人,仍可向法官、書記官申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影?。┚韮任臅?,或是預先繳納費用以申請獲得繕本、影本或節(jié)本。通過對訴訟的了解,對其利益進行衡量取舍,為其自主決定是否及時加入該訴訟,提供事實材料基礎。就兩造之訴訟有法律上利害關系之第三人,為輔助一方當事人,于該訴訟系屬中,該第三人須加入此訴訟程序,以便在未來可能發(fā)生的后續(xù)訴訟中維護自己的利益,避免訴訟將來可能會給第三人帶來的不利影響;若是該第三人不參加訴訟或是未在規(guī)定期間內參加訴訟,因已賦予其事前的程序保障,發(fā)生擬制參加訴訟的效果,視其已經(jīng)參加訴訟,可受該訴訟判決效力之擴張,使得多個糾紛獲得統(tǒng)一的解決,以此避免第三人于事后再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出現(xiàn)民事裁判相互矛盾的情形,維持確定裁判的安定性,實現(xiàn)訴訟經(jīng)濟。①楊建華原著,鄭杰夫增訂:《民事訴訟法要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97、104頁。
(二)對原程序當事人之效力
于第三人參加訴訟之前,訴訟程序已行至一定程度,對于原程序當事人所進行的訴訟積累,基于訴訟公平與訴訟經(jīng)濟的原則,第三人需要對之前訴訟的狀態(tài)與效果進行承接,在維持原訴訟程序的狀態(tài)與效果下,繼續(xù)推進程序的向前發(fā)展。
從訴訟公平的角度出發(fā),法官通過職權通知引領第三人加入訴訟,而訴訟程序所要確定的訴訟標的仍是共同或同一的,對于對方當事人,其糾紛的實質并未發(fā)生任何的改變,基于一訴一糾紛的原理以及當事人對程序的信賴和期待,若因第三人的參與,重新進行訴訟行為,使得對方當事人的地位發(fā)生不利的改變,這對第三人無疑來說是種不公平,甚至是打擊,當事人若與第三人串通,以此種方式對對方當事人進行車輪戰(zhàn)術,于法于理都有失公允,對司法的權威性也是一種挑戰(zhàn)。
從訴訟經(jīng)濟的角度來說,于第三人參加之前,原被告及法官三方所進行的訴訟活動都是依照法定程序依次行進,都曾為先前訴訟程序的開展投入過人力、物力以及時間,在此情形下,原被告及法官的時間支出、精神損耗等訴訟成本若得不到珍惜,于原被告及法官來說,都是一種不尊重,亦是一種不經(jīng)濟,徒然地增加了各方的訴累,各方在訴訟資料的審核、雙方證據(jù)交換、攻擊防御輪轉、案件事實認定、法律適用考量等訴訟元素方面所完成的相當程度的積聚和沉淀,不論基于法理或情理,都應該獲得確認,避免程序的重復和浪費。②楊光:《論訴訟承擔的理論依據(jù)》,載《法學雜志》2010年第8期,第131頁。基于上述理由,第三人參加訴訟時,并不是重新訴訟或是另行起訴,其應承受先前之訴訟效果,在先前訴訟維持的狀態(tài)下,推動訴訟的繼續(xù)前行。
(三)對法官之效力
法官職權通知制度是為使第三人能有參與訴訟之機會,保障其事前的程序利益,法官隨案件審理若知曉有法律上利害關系之第三人存在后,應主動將訴訟事件及進行程度通知該第三人,法官為通知行為時,應制作通知文書,其文書中應載明通知第三人訴訟的理由及訴訟程度,向該第三人說明該訴訟與之有何種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及該訴訟已進行至何種程序。此項制度具有規(guī)范法官通知行為之效力,法官必須依照一定程序適時、適式將該訴訟之進行狀況通知于利害關系第三人,使第三人能從容參加訴訟,避免其錯過有利的訴訟時機,以此保護第三人的程序利益和實體利益,若法官以自由裁量為由,不予通知利害關系之第三人,則違反其義務,亦違背程序保障之要求。
民事訴訟的發(fā)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通過對先前或外來制度的吸收、批判,結合具體的時代環(huán)境與國情,催生出最適宜的訴訟制度。民事主體由于對訴訟的知曉度不足,對于涉及自身利益的訴訟無從知曉和保護,法官為推進訴訟進程,發(fā)揮其享有的訴訟指揮權的效力,需將相關訴訟事件通知第三人。法官職權通知行為為第三人加入訴訟提供了機會,保障第三人的程序和實體雙重利益,實現(xiàn)當事人公平而迅速的對決,對于糾紛的徹底解決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此制度的實行值得大陸地區(qū)加以借鑒并完善自身的民事訴訟立法。
首先,立法中應明定法官職權通知制度。祖國大陸關于法官維護和保障第三人利益民事訴訟立法,集中體現(xiàn)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訴法》)第132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闭Э创艘?guī)定,好像《民訴法》也對法官職權通知制度做了規(guī)定。不過細分析會發(fā)現(xiàn),此“通知”非彼“通知”。法官職權通知制度對于法官而言更多的體現(xiàn)的是一項職權,是一種作為義務,是審案法官應遵守的辦事規(guī)程或行動準則,具有違反懲戒等法律后果。而祖國大陸立法所規(guī)定的法官“通知”缺乏不作為規(guī)制措施,更多地體現(xiàn)的是一種權利,而非義務?!睹裨V法》第132條規(guī)定并非法官職權通知制度立法安排。為擴大第三人知曉訴訟渠道,維護和保障第三人的程序利益和實體利益,實現(xiàn)糾紛一次性解決,可借鑒臺灣法官職權通知制度,依法賦予法官在訴訟涉及第三人之情形時,適時、適式履行通知第三人職責。
其次,明確職權通知發(fā)生擬制參加訴訟效果,既判力擴張于未參加訴訟案外的第三人。職權通知的設立為既判力擴張于未參加訴訟案外的第三人提供了前提與基礎。既判力正當化的基礎在于程序上保障當事人能夠充分利用其所處的訴訟地位和所具有的辯論機會,主張自己的實體的地位以及展開有效的防御,經(jīng)過此程序保障,當事人自己應承受該訴訟的結果。即通過賦予當事人訴訟地位,在程序對等的基礎上,使雙方對作為訴訟標的的權利關系存在與否展開辯論,并保障其事實訴訟的權能與機會,雖當事人是否利用和如何利用此項權能與機會,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思自由,但作為其結果,則應當由自己負責。通過賦予當事人這樣的程序保障,并認可其自我責任,使國家權力強制力獲得正當化根據(jù)。法官職權通知制度的適用亦是如此,通過法官的職權通知,訴訟外第三人能夠知曉與其自身利益相關的訴訟正在進行,有參與訴訟之機會,實施攻擊防御之可能,在保障第三人程序利益的前提下,向其擴張既判力因此而獲得正當化依據(jù)。這對于維護訴訟相關人的程序和實體雙重利益,維護裁判的穩(wěn)定性,實現(xiàn)糾紛的徹底解決具有積極意義。
再次,為達成法官職權通知制度目的,有必要通過立法或司法解釋厘清職權通知與訴訟告知。在賦予第三人以事前程序保障方面,與職權通知制度作用相類似的是訴訟告知制度。大陸現(xiàn)行立法對二者并未做出明確界分,導致兩制度適用主體與客觀范圍十分混亂。故在立法中明定法官職權通知制度同時,還應增設通過當事人訴訟告知將第三人引入訴訟中的方式,并就訴訟告知主體、客觀范圍(限任意訴訟擔當情形)及效力等問題作出規(guī)定。使兩制度作用的發(fā)揮均有據(jù)可循。
最后,就違反職權通知制度的法律后果做出相關規(guī)定。職權通知制度在賦予法官權力的同時,亦是對其科以義務,法官如果在訴訟過程中不履行該職權,此不作為之行為對裁判結果的妥當性及安定性則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為利害關系人提供相應的救濟手段是法律之內務,完善法官職權通知制度與當事人申請再審及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銜接,對案件審理之法官,根據(jù)我國具體懲罰措施設置的現(xiàn)實情況予以必要的懲戒處分。規(guī)制法官職權通知之行為,為訴訟中相關人員的糾紛解決提供確切的事前程序保障。
(責任編輯:陳 馳)
D927.582.62
A
1674-8557(2015)03-0003-06
2015-07-10
張旭東(1971-),男,內蒙古鄂爾多斯人,福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葉菁(1990-),女,安徽安慶人,福州大學法學院2014級訴訟法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① 顧培東:《訴訟經(jīng)濟簡論》,載《現(xiàn)代法學》1983年第3期,第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