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淮北師范大學研究生處,安徽淮北235000)
“影響焦慮”和社會傾向
——論威廉·羅伯遜英屬美洲史寫作中的兩個問題
李勇
(淮北師范大學研究生處,安徽淮北235000)
威廉·羅伯遜原本準備寫出完整的英屬美洲史,可是寫北美遠古史卻沒有足夠證據(jù),讀者鑒于當時形勢也不感興趣,而寫當代史又害怕忤逆民意,導致個人名譽受損,這是羅伯遜斷續(xù)寫作北美史且未完成的動機。羅伯遜在《美洲史》第九、十卷中體現(xiàn)的社會傾向是,既贊成清教徒追求自由的勇氣,又批評其在北美不寬容;既同情殖民者的艱辛,又譴責其對印第安人的暴行;既同情殖民者受英國壓制,又批評殖民地以武力反叛宗主國。這些正是內在于羅伯遜英屬美洲史中的兩重性,使其《美洲史》獨樹一幟。
威廉·羅伯遜;《美洲史》;英格蘭;北美殖民地
威廉·羅伯遜(William Robertson,1721-1793)①Robertson,學術史上或譯為“羅賓遜”“羅伯孫”“羅拔森”,本文譯為“羅伯遜”。,啟蒙時期蘇格蘭史學派重要成員、蘇格蘭長老會領袖,曾任蘇格蘭皇家史學家、愛丁堡大學校長。有論者稱:“18世紀不列顛歷史學家三駕馬車吉本、休謨和羅伯遜,其中只有羅伯遜寫出多部史著?!盵1]499的確,吉本作《羅馬帝國衰亡史》,休謨著《英國史》,而羅伯遜的歷史著作則有《蘇格蘭史》(The History of Scotland)、《皇帝查理五世時期的歷史》(The History of the Reign of the Em?peror CharlesⅤ)、《論古人關于印度史的知識》(TheHistoricalDisquisitionConcerningthe Knowledge which the Ancients Had of India)和《美洲史》(The History of America)。
羅伯遜的《美洲史》共計十編,第一編為哥倫布航行美洲之前人類探險、商業(yè)和航海史綱,第二編至八編主要是西班牙在美洲探險、征服和殖民史,最后兩編為英國北美殖民地弗吉尼亞和新英格蘭史。這部《美洲史》出版后,特別在20世紀,引起不少學者的關注。以往學界集中討論羅伯遜的南美史撰寫情況,包括其人類學意義、地理環(huán)境問題的論述、不偏不倚的學術態(tài)度;偶涉北美史撰寫之方面者,則為《美洲史》對于北美文學的影響②按:這些文章或者著作中相關篇幅有:E·亞當森·赫貝爾:《威廉·羅伯遜:一位18世紀的人類-歷史學家》,(E.Adam?son Hoebel,“William Robertson:An 18th Century Anthropologist-Historian”),《美洲人類學家》(新輯)(American Anthropol?ogist,New Series)第62卷,1960年8月第4期,第648—655頁;哈利·艾爾默·巴恩斯:《歷史寫作史》,(Harry Elmer Barnes,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達福出版公司1963年版,第158頁。J·B·布萊克:《史學藝術》,(J.B.Black,The Art of Histo?ry),麥遜出版公司1926年版,第135—137頁。杰弗雷·斯密頓:《羅伯遜?美洲史?中的不偏不倚》,(Jeffrey Smitten,“Impartiali?ty in Robertson’s History of America”),《18世紀研究》(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第19卷,1985年8月第1期,第56—57頁。弗萊德里克·S·斯廷森:《威廉·羅伯遜對早期美洲文學的影響》,(Frederick S.Stimson,“William Robertson’s Influence on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美洲人》(The Americas)第14卷,1957年7月第1期,第37—43頁。。這些問題是羅伯遜《美洲史》中的重要方面,受到學者關注實乃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羅伯遜未完成英屬美洲史寫作,這最起碼的歷史現(xiàn)象,其動機是什么,尚未見合理解釋;書中所含羅伯遜的不可忽視的社會傾向性,亦未受到學界足夠關注。本文擬就上述兩個問題作具體討論。
早在1756年,羅伯遜就在《愛丁堡評論》(The Edingburgh Review)上,臧否威廉·道格拉斯(Wil?liam Douglas)的《英國人定居北美的歷史與政治綱要》(ASummary,HistoricalandPolitical,of the first Plantings,progressive Improvements,and present State of the British Settlements in North-America)。文中寫道:“不列顛帝國在美洲,是重大而有趣的歷史課題。早些時候,關于美洲的記載非常不確切,而這些記載被隨后的作者加以毫無出入的抄襲?!盵2]82他還說:“真實和理性地論述不列顛殖民地,是歷史學中非常迫切的課題?!盵2]83一方面,他認為這一主題很重要、很有趣,也很迫切;另一方面,對當時現(xiàn)有的相關著作頗為不滿。不過,他還是認為威廉·道格拉斯具有寫作英屬殖民地歷史的優(yōu)勢,羅伯遜說:“我們的作者,長居美洲,知識博洽,具有公正的觀察力和忠誠的思想傾向,這些對于撰寫真實和理性的英屬殖民地史,非常有用”[2]82。這盡管是就威廉·道格拉斯而言的,然而卻表達出羅伯遜關于北美史寫作的基本主張,那就是史學家寫好北美史所必備的主觀條件是“長居美洲”“知識博洽”“公正”“忠誠”。同時,這段話還表明,至少在18世紀50年代中期羅伯遜就相當關注北美史的撰寫了。
問題是,羅伯遜并未長居美洲,甚至沒有去過美洲,因此他為了撰寫北美史,搜集并利用旅居北美者所寫的見聞或者游記,就成為當務之急。事實上,他確實是這樣做的。例如,約翰·斯密(John Smith)親自在北美內地航行、占領、貿易和戰(zhàn)斗,并加以記錄,是為《游記》(Travels),為寫作北美歷史的原始材料之一種,羅伯遜在書中大量征引過它,且有所評價:“他帶回大量自己關于美洲大陸避風港的記載(弗吉尼亞和馬里蘭現(xiàn)已聞名遐邇),這些記載如此充分和確實,以至于一個半世紀的探險和知識進步之后,其地圖對這兩處鄉(xiāng)村的展示,仍不無確切。這些記載是原始材料,所有后來者的敘述和描寫都以它為根據(jù)?!盵3]77再如理查德·哈奎特(Richard Hakluyt)編寫的相關材料,也屬類似文獻,羅伯遜多次使用,其《美洲史》道:哈奎特“早年潛心于地理和航海,關注讓更多的人感受這些有趣科學的樂趣,并將它定為其生命中的重要目標。為刺激其同胞矢志海軍和滿足虛榮心,他于1589年出版頗有價值的英國人旅行和發(fā)現(xiàn)文集。為了給他們提供最為成功的外國航海家的信息,他以英文筆調翻譯一些最優(yōu)秀的記載,記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在其東印度和西印度旅行,受到伊麗莎白在位后期許多試圖發(fā)現(xiàn)和殖民的人的尊敬?!盵3]57-58
毋庸諱言,羅伯遜還參考其同時代作家的同題材著作。例如,上述威廉·道格拉斯(William Douglas)的《英國人定居北美的歷史與政治綱要》,是羅伯遜重要的參考資料,它的史學價值,已由羅伯遜對威廉·道格拉斯的評價而道明。再如威廉·斯提斯(William Stith),早期北美的史學家,1747年出版的《弗吉尼亞史》(History of Virginia),為羅伯遜寫北美史第九編弗吉尼亞史時頻繁引用,他認為威廉·斯提斯是“最有智慧和學問的弗吉尼亞史學家,記述了公司的解散這一殖民地最具災難性的事件?!盵3]112還如英國史學家丹尼爾·尼爾(Daniel Neal),1720年出版《新英格蘭史》(Histo?ry of New England),1732-1738年出版《清教的歷史》(History of the Puritans),馬薩諸塞殖民時期的史學家托馬斯·哈金森(Thomas Hutchinson)出版《馬薩諸塞史》(The History of Massachusetts),這三部史著都是羅伯遜寫作北美史第十編新英格蘭史的必備材料,特別是尼爾,羅伯遜評價道:“尼爾先生是一位勤奮且相當博洽的作家?!盵3]197當然,當代作家還是無法完全滿足其信息需要,例如,關于1620年詹姆斯一世簽發(fā)給普利茅斯委員會的特許狀,羅伯遜就說:“到底出于怎樣的公共利益考慮,國王才把實施特許的任務交給完全不靠譜的人,或者哪方面的個人利益促使他們從事這一事業(yè),當代作家提供的信息還是不能讓我做出定論?!盵3]191無論如何,羅伯遜為寫北美史,一如他寫其它歷史著作,在資料方面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這是毫無疑問的。
羅伯遜《美洲史》始作于1769年,1777年5月28日,西班牙美洲史由斯特拉罕(William Strah?an)等人出版,即今日所見《美洲史》前八編。至于后兩編,威廉·羅伯遜的兒子威廉·羅伯遜·塞坎德(William Robertson Secundus)在《序》中說:“在令人沉悶的病中,他早預見到命運的終結,羅伯遜博士在不同時候銷毀許多自己的文章。他去世后,我發(fā)現(xiàn)不列顛美洲史那部分,那是他多年前寫的……全部是手寫的,像其所有著作一樣,像我見過的其手稿任何一部分一樣被悉心修改過,他認為這值得保存,它逃脫了其他許多文章所遭受的火爨?!盵3]“Advertisement”,ⅵ—ⅶ斯坎德把這部分展示給父親生前好友,得到他們的肯定,他這才整理出來,于1796年12月出版,是為今日所見《美洲史》第九編和第十編。
據(jù)研究威廉·羅伯遜的專家杰弗雷·斯密頓(Jeffrey Smitten)所編《羅伯遜學術年譜》(Wil?liam Robertson‘s Life and Works),羅伯遜作英屬美洲史的大致過程是:大約1775年9月28日起寫作英屬美洲史,1777年7月8日停下來。1778年2月26日發(fā)表關于美洲革命的齋戒日布道。1780年8月15日到11月2日又拾起這一工作。1781年4月10日到16日,則是最后一次寫作英屬美洲史。[4]Jeffrey Smitten,“William Robertson‘s Life and Works”,ⅹⅶ—ⅹⅹⅴ可見,羅伯遜寫作英屬美洲史是寫寫停停的,而且并未完成。
不過,羅伯遜寫作英屬美洲史,結果并非如其初衷?!睹乐奘贰ば蜓浴愤@樣敘述其最初打算:
就《美洲史》而言,在履行我對公眾的約定中,我打算在全部寫出來之前任何一部分都不予出版。不列顛殖民地的近況促使我改變了這一決心。它們忙于同大不列顛的內戰(zhàn),研究和思索其一去不復返的政策法規(guī)古代形式,不可能是有趣的了?,F(xiàn)在,人類的注意力和期望轉向其未來的情形。無論如何,這種拼殺或許結束,北美的新秩序必將出現(xiàn),其事務將呈現(xiàn)另一面貌。我以良好公民的焦慮翹首以待,直到躁動平息、正式的政府得以重建,那個時候我將轉向已經(jīng)有所進展的我的著作的這一部分。它將與葡萄牙美洲史、幾個歐洲國家定居西印度群島歷史一起,完成我的計劃。[5]“Preface”,v—vi
可見,他原計劃是西班牙美洲史、葡萄牙美洲史和英屬美洲史都要寫出來,且在全部書稿完成之后才予出版;他之所以出版西班牙美洲史,那是因為英屬北美殖民地與英國發(fā)生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讓他看到完成整個美洲史寫作變得遙遙無期。羅伯遜在完整出版美洲史無望的情況下,只有改變計劃首先將西班牙美洲史付梓。
問題是,其英屬美洲史寫作斷斷續(xù)續(xù)且未完成是出于什么動機呢?這一問題很有趣味,值得探討。
關于這個問題,上述引文業(yè)已透露部分信息:戰(zhàn)爭時期,人們關心未來,對英屬美洲古已有之的政治、法規(guī)不感興趣,他想等到戰(zhàn)爭過后再去寫它。羅伯遜頗在意讀者興趣,可以看作他未完成英屬美洲史的動機。需要進一步追問的是:為什么讀者不感興趣他就一定要放棄呢?他反思美洲史寫作時寫過一段話,提供了部分答案,羅伯遜如此說:
我考慮歷史編纂的本質越長,就越感到審慎的準確是必要的。史學家記錄其自己時代的事務,公眾關注史學家提供信息的意義和誠信,如果史學家與公眾所持有的意見相稱,那么他就是可信的??墒?,歷史學家描述遠古時期的事務,則沒有這種資格去表明被認同,除非他展示能夠證明自己主張的證據(jù)。沒有證據(jù),他也許寫出消遣性的傳聞,但是不可能被認為寫出信史。[5]“Preface”,xvi—xvii
這里,羅伯遜表達出的意思是,他非常在意歷史著作真實性,或者說非常在意公眾對其著作的認可;羅伯遜強調歷史資料的可信度,可是關于北美的古代史,他沒有足夠證據(jù)讓讀者信服其寫作的可靠性,何況公眾所理解的歷史信息的現(xiàn)實意義,未必與他相一致,特別是史學家對當代史的理解難以與公眾意見吻合,這勢必導致公眾對他的質疑。
另外,1776年4月8日,羅伯遜致信斯密談及他的《美洲史》說:“同英國殖民地以及導致這些殖民地前途未定的原因有關的部分,我還在猶猶豫豫地寫著?!盵6]261這里表明,一方面他必須寫英屬北美殖民地的歷史,另一方面因殖民地前途未卜他還在猶豫。特別是,兩年后的1778年7月,他寫信給羅伯特·瓦迪拉夫(Robert Waddilove)再次流露:他被迫放棄北美歷史一直要到“偉大的平靜時代,那時相對于現(xiàn)在,比較適合寫作,公眾可以較為不偏不倚地閱讀以獲得更多信息?!盵7]125從所引文字來看,他擔心現(xiàn)實中人們出于義憤或者各種特別考慮,很難不偏不倚地看問題,他若貿然完成北美史寫作,就一定會與公眾意見相左,其史學家的聲望勢必受損,與他在《美洲史》序言里的說法是一致的,這就以同樣的道理解釋了兩年前他“猶猶豫豫”的原因。
其實,羅伯遜看重公眾關于其著作意見的做法,并非其僅有,例如蘇格蘭史學派開創(chuàng)者休謨也有類似行為。1754年休謨的《英國史:從詹姆斯一世至查理一世》出版后,他迫切想知道外界反響,于當年12月17日,致信亞當·斯密說:“請您告訴我,請?zhí)孤实馗嬖V我,我的《英國史》在與您一起的一些行家眼中評價如何?……總之,我期望收集各方指教的意見”。[6]421759年出版《英國史:都鐸王朝》,休謨在同年7月28日又致信斯密,提及輝哥黨人攻擊《英國史:都鐸王朝》,自己同書商簽約,準備寫從開始到亨利七世的英國史,表示“當于閑暇時從容為之……我寫這部書,主要是作為消磨空閑無聊的辦法。”[6]76-77可是,1766年1月末,休謨再次致信斯密道:“有些人竭力勸我把《英國史》繼續(xù)寫下去,米勒愿為我的書出任何代價。一切關于馬爾巴公爵的資料都提供給我。我相信沒有人敢拒絕給我資料。但是我貪圖的是什么呢?為什么我應放棄懶散、安適和社交的樂趣,再次讓自己遭受愚蠢的、有門戶之見的公眾的叫嚷指責呢?我還沒有厭倦安閑的生活,也沒有變得非?;磉_置外界于不顧?!盵6]157這樣看來,羅伯遜重視公眾意見,與休謨多么相似啊!
不僅如此,休謨還關心蘇格蘭史學派中弗格森(Adam Ferguson)《文明社會史論》(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的社會影響。1766年2月11日,休謨給休·布萊爾(Hugh Blair)的信中談他對弗格森書稿的感受:“我認為,無論是從風格、形式,還是從理性、內容看,他們都不宜公之于眾?!偃缢晒α?,證明我是錯誤的,我將感到愜意的失望。”[6]11①按:J·Y·T·格雷編《大衛(wèi)·休謨書信集》(J.Y.T.Greig,edited,The Letters of David Hume)第二卷,在這封信的底腳有編者加的一個注。注中提示:1766年2月24日,布萊克在回信中說他認為休謨把弗格森的書批評得太嚴格了,對此,現(xiàn)在無論如何都不能做些什么了,由于他和羅伯遜都給予作者以贊成的意見,因此不可能收回了,他還說:“你我了解作者的個性了,不會過于屈從?!边@段話當然表明休謨對弗格森《文明社會史論》書稿的失望,但同時說明他對寄予怎樣的厚望,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就在《文明社會史論》獲得成功后,1767年4月10日休謨興奮地向弗格森表示祝賀:“帶著誠摯的喜悅,我告訴你,你的大著取得全面成功,我差一點說成普遍的成功。可以說,這本書可望兩周之內就能在政治家和黨派活動中傳播開來?;蛟S有把握地說,我還沒碰到哪個人在閱讀之后不贊美它的”。[8]125-126蘇格蘭史學派成員,特別在意比蘇格蘭發(fā)達的英格蘭公眾對其著作的反響,其故鄉(xiāng)是欠發(fā)達地區(qū),強烈的自尊使得他們不愿在發(fā)達地區(qū)人面前露怯,追求著作的良好聲譽,成為其共同傾向。
要之,羅伯遜心態(tài)很矛盾,作為初衷他準備寫出完整的英屬美洲史,可是寫遠古的歷史又沒有足夠證據(jù),讀者鑒于當前形勢也不感興趣,而寫當代歷史又害怕忤了民意,無論哪種情況都會導致個人名譽受損,其實就是他心中涌起的關于自己著作的“影響焦慮”。換言之,在他看來,撰寫英屬殖民地歷史實屬吃力不討好,這就是羅伯遜斷續(xù)寫作北美歷史且未完成的動機。
羅伯遜既為啟蒙學者,又為蘇格蘭長老會領袖、蘇格蘭皇室史學家,其寫作英屬殖民地弗吉尼亞、新英格蘭史,就不能不體現(xiàn)出社會傾向性。事實上,在清教的自由精神與反寬容傾向、殖民者與印第安部落的沖突、殖民地對宗主國的依附與反叛這些問題上,他都明確表達出其社會傾向性。
他既贊成清教徒追求自由的努力,又批評其在北美的不寬容。羅伯遜《美洲史》第十編記述新英格蘭史,繞不開清教徒在北美的拓殖。英國清教徒確在北美殖民史上起到開拓作用,特別是對于新英格蘭建立自由民主社會,起到精神引領和實際示范作用。羅伯遜在新英格蘭史中,開篇敘述英國的宗教改革,其中說到清教徒對宗教儀式的理解,遭到教會迫害,而具有極端傾向的布朗主義者避難荷蘭,后部分移居新英格蘭。他還用一定篇幅談到英國本土的清教徒分批遷居新英格蘭。這樣看來,清教徒在北美的殖民,是羅伯遜新英格蘭史中的重要話題。書中至少有三個典型例子,可以表明羅伯遜對待北美清教徒的態(tài)度。
1620年,120名布朗主義者來到馬薩諸塞,定居新樸利茅斯,依其意愿建立教會,政府的建立也基于人的自然權利;人人都是教會成員,均享有法定主體的最高權利,政府官員由選舉產生,財產公有。他們“模仿原始基督教”,[3]188就像一個家庭,為公共利益而一起勞動。羅伯遜掌管英國新教中的穩(wěn)健派蘇格蘭長老會,感情上明顯傾向于長老會,對極端主義者是有說辭的,他說:“比較冷靜和明智的清教徒傾向于長老會這個形式。長老會具有更徹底的改革精神,其成員更具有精神導師的素質?!盵3]179他還從殖民地事業(yè)發(fā)展角度,把早期清教徒極端分子在北美的做法看作“阻礙了其殖民地的進展”,“其宗教原則是非社會的”。[3]189這里,羅伯遜的潛臺詞是說布朗主義者不冷靜、不明智,認為他們在北美的行為對于英國的殖民事業(yè)特別是市場拓展、商業(yè)增長沒有積極意義。
1629年,300名清教徒為了擺脫宗教迫害和政府壓制,從英格蘭出發(fā)來到新英格蘭,羅伯遜贊賞他們享受宗教自由的初衷道:“他們是最為熱心的清教徒。促使其放棄故土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在一個遠離政府和教會法庭的地方,享受宗教自由?!盵3]198可是,他們到達新英格蘭后,建立嚴格的清教教會,宣稱不滿于其信仰和圣法者,不得加入教會,寫到這兒羅伯則遜批評其偏頗道:“就在他們開始享受基督教自由那一刻,他們忘卻其他人同樣有權利享受它?!盵3]201羅伯遜贊成清教追求自由的精神這與他啟蒙思想、長老會主張相一致;他指出這些清教徒的極端做法是違背其最初的追求自由的精神的,也是違背基督教平等精神的,其實是在批評清教的不寬容,這也是其啟蒙思想和長老會主張所帶來的。
1635年,陪同丈夫在馬薩諸塞殖民的哈金森太太(Mrs.Hutchinson)遭受清教迫害又是一例。移居北美的清教徒有個習慣,每周定期舉行集會,溫習布道詞,討論教會事務,商議一些教徒集會的儀式,參加者都是教會中受到尊重的男士??墒牵鹕焐愘|,受到許多男性的艷羨,其中有些人他們本來可以參加這種定期舉行的會議,卻因此被剝奪參加教會會議的權利。哈金森太太覺得過意不去,就在家中組織女性集會,溫習布道詞,依此救贖。開始她僅僅對布道詞加以解釋說明,后漸有己見,從而提出生活神圣化并不能成為替自己辯護的理由,也不代表忠誠于上帝,而講道只不過是約定俗成的工作而已。她認為上帝的精神存在于每一個好人那里,人們通過內心啟示和感想,就可發(fā)現(xiàn)最完全的神意。她的這些觀點獲得廣泛贊賞,引起許多人改宗。其實,哈金森太太的主張也只是基督教中的唯信仰論,不過是加以熱切的色彩而已,但是卻被視為違背當時清教的規(guī)矩,從而被教會清除出門,其幾個學生也被撤去所在地的教職。這是一起典型的清教打壓異端的案例,非常類似于天主教打壓新教,對此,羅伯遜說:“在殖民地內外,一個女人引起興趣,其奇思妙想發(fā)生影響,就像現(xiàn)在所出現(xiàn)的那樣,都是瑣屑之事,但是作為殖民地歷史上的事變,那是必須提到的?!盵3]217他以哈金森太太為例,說明清教徒在北美的重要卻又極其不寬容。
他既對殖民者的艱辛報以同情,又對其屠殺印第安人加以揭露。英國人最初到達美洲其生存艱辛是可想而知的,《美洲史》第九、十編中多次講到他們遭受饑餓、疾病的困厄和當?shù)赝林尿}擾,導致人口寥落,他報以關切和同情之心,具體不贅述。倒是英國人屠殺印第安人以及羅伯遜的態(tài)度,須稍加論列。
定居弗吉尼亞的英國人和土著人發(fā)生沖突,羅伯遜在這個問題上其感情沒有明顯傾向,他說:
英國人定居后不久,卷入一場同土著人的戰(zhàn)爭,部分因為他們自己不檢點,部分是野蠻人疑心和兇惡。盡管印第安人以獨立部族散布于毗鄰詹姆斯河的村野,然而它們是如此之微弱以至于其中任何部族幾乎都不能聚集起超過200人的戰(zhàn)士。印第安人以其不斷的不友善騷擾最初的殖民地。[3]69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他對英國人和土著人各有褒貶,一方面說英國人不檢點,另一方面說土著人的疑心和兇惡,沒有明顯的傾向性。
然而,隨著英國人勢力在北美的擴張,羅伯遜對針對他們先后的不同做法,由贊同走向批評。1612年英國頒布新的特許狀,托馬斯·代爾(Thom?as Dale)與當?shù)刈顝姶蠖脩?zhàn)的部族簽訂條約,救過斯密(John Smith)性命的土著人波卡瓊塔斯(Pocachuntas),她是酋長的女兒,嫁給殖民者拉爾夫(Ralfe),實現(xiàn)英國定居者與土著人的聯(lián)姻,波卡瓊塔斯在英國受到國王夫婦的禮遇。代爾把過去的公共土地分配給各位成員,社會得以穩(wěn)定和繁榮,羅伯遜給予高度贊賞??墒?,對于英國人煙草種植業(yè)的飛速發(fā)展,羅伯遜卻批評道:他們“向印第安人提出新要求”,“導致結怨?!盵98]特別是土著領袖,也就是波卡瓊塔斯的父親去世后,印第安人勢力膨脹,不滿英國人對其土地和勞動力的占有,開始殺戮英國人,1619年英國人對印第安人開戰(zhàn)。關于這場戰(zhàn)爭,羅伯遜寫道:英國人“每個人都拿起武器,一心要消滅那整個種族,無論老少統(tǒng)統(tǒng)消滅。西班牙人在南美的行為被公開提倡為最值得模仿的榜樣?!盵3]110-111羅伯遜還寫道:“他們賣掉印第安人的莊園,屠殺每一個他們能夠控制的人,把剩下的趕進森林,在那里許多印第安人因饑餓而滅亡,一些離英國人最近的部落完全消亡了。這種殺戮行為,是犯罪,卻努力表現(xiàn)為一種必要的報復”。[3]112顯然,羅伯遜對于雙方聯(lián)姻是贊同的,但是對英國人的貪婪持批評態(tài)度,尤其對英國人大開殺戒表示強烈指責。
至于英國殖民者在新英格蘭與土著人的關系,羅伯遜也從贊同走向強烈批評。他對于英國人早期在新英格蘭的周密和策略性的行為持贊賞態(tài)度,書中說道:
馬薩諸塞角周圍的印第安部落軟弱、不喜戰(zhàn)事。出于公正,也是出于精明,第一批登陸者做事周詳細致,在冒險占領土著人土地之前,已與他們達成一致,相處和諧,盡管這一舉措,給予土著的跟所獲土地的價值相比,常常很不夠,然而還足以讓那些地方的土著首領滿意。[3]228-229
可是,定居在普羅維登和康涅狄格的殖民者很快發(fā)現(xiàn)他們被比較強大和好戰(zhàn)的民族包圍著,其中最顯著者是那拉甘塞特人(the Naragansets)和皮郭特人(the Peguods)。特別是后者,認識到印第安人的地獄一定是英國人在美洲大陸的擴散,假如不采取措施加以阻止,災難將不可避免。皮郭特人欲與那拉甘塞特人結盟共同對抗英國人。那拉甘塞特人鑒于過去兩個民族之間的隔閡,不僅沒有答應皮郭特人,相反同英國人結成聯(lián)盟。皮郭特人激于義憤,就使用其固有方式騷擾英國人定居地。于是,新英格蘭不同地方的殖民者聯(lián)合起來,共同對敵。在羅伯遜看來,皮郭特人非常質樸,“盡管知道英國人在集結,然而還是帶有未開化人的不謹慎,其安全防護是簡陋的。他們既沒有觀察英國人的進展,也沒有保衛(wèi)處于驚奇中的自己?!盵3]233頗有反襯效果的是,羅伯遜這樣描寫英國人的報復:
一些英國人通過柵欄空隙不斷用火騷擾他們,其他人則奮力突入皮郭特人塞滿樹枝的要塞,在蘆葦為頂?shù)男∥堇锟v火。在一派混亂和驚恐中,許多婦女幼稚葬身火舌,努力出逃的勇士或被英國人殺戮,或陷入遠在要塞之外張網(wǎng)以待的英國人聯(lián)盟者之手,遭受更為殘酷的命運。……不到三個月,皮郭特部落絕跡。[3]233-234
讓羅伯遜尤為義憤的是,殖民者在討論這一歷史事件時卻是丑化皮郭特人的,他說:“最初在文章里所呈現(xiàn)的,是新英格蘭殖民者的軍隊似乎是訓練有素和膽識過人的管理者的杰作。他們展示其士兵的勇敢和堅韌,但是玷污了用于慶祝其凱旋的桂冠。他們沒有把皮郭特人當作獨立的人看待,皮郭特人則在保衛(wèi)其民族財產、權利和自由中英勇頑強。”[3]234-235他強烈譴責新英格蘭殖民者:“他們報復美洲戰(zhàn)爭中所有野蠻人,一些人被他們冷酷地殺戮,一些人雖然沒有被他們殺戮,但是遭受其同盟者的蹂躪,大批被賣到百慕大作奴隸,余下則成為其奴役的對象?!盵3]235引文中羅伯遜所說的殖民者最初的文章,所指為何,不得而知,按照其一貫嚴謹?shù)淖黠L,不會無中生有。即使如此,他所表露的對英國殖民者的兇殘和虛妄的厭惡,當是最清楚不過的。
既以啟蒙學者的倫理觀念批評王室對北美殖民地的壓制,又對殖民地武力對抗王室表示譴責。蘇格蘭與英格蘭合并后,英格蘭的海外市場對蘇格蘭開發(fā),就北美殖民地而言,蘇格蘭與英格蘭利益是一致的,羅伯遜畢竟是長老會領袖、曾任皇家史學家,因此一旦北美爆發(fā)獨立戰(zhàn)爭,他的態(tài)度明顯傾向于宗主國。1778年2月26日為齋戒日,羅伯遜發(fā)表布道詞,對北美和宗主國之間的戰(zhàn)爭明確表態(tài),他說:“對一個商業(yè)國家的戰(zhàn)爭,是最為惡劣的罪惡?!@場戰(zhàn)爭發(fā)生在我們同自己首先殖民的人們之間。既然他們曾經(jīng)珍惜我們的墾殖,就應該與我們牽手以支持整個帝國的權力?!盵2]139可見,他既對北美戰(zhàn)爭表示無法理解,又譴責北美殖民地反叛宗主國。同時,他祈求上帝保佑英國勝利,呼吁宗教虔誠和美德,提倡愛國之心。[2]140-141他對未來作和平性設想:“讓我們記住他們是有著同樣信仰和血統(tǒng)的民族,讓我們虔誠地祈禱他們會迷途知返——手和腳永遠不能高得與頭腦抗衡,和平會再次朝我們微笑,刀槍終要歸鞘。”[2]142這幾段話是對于羅伯遜長老會領袖、蘇格蘭皇家史學家多重角色的最好注解。
問題是,羅伯遜于1778年2月26日齋戒日發(fā)表布道詞后,還兩次重新拾起《美洲史》第九、十編的撰寫工作,而現(xiàn)存兩編著作包含著他對于宗主國壓制殖民地所持有的批評態(tài)度,1606年詹姆斯一世頒發(fā)特許狀,賦予英國移民在弗吉尼亞建立殖民地的一些特權,羅伯遜卻指出:它“把立法和行政權利給予王朝統(tǒng)治下的委員會,而這個委員會受王權引導,這樣每一個定居在美洲的人都被剝奪作為自由民的最高貴的特惠”。[3]63他還說:“作為對神圣不可剝奪的自由權利的粗暴侵害,英國人在美洲的殖民地建立了?!盵3]64羅伯遜還批評英國最早的北美殖民地說:“也許還沒有一種統(tǒng)治遙遠殖民地的模式,它更多地是獨占公司享有詹姆斯授權弗吉尼亞探險公司的所有權利,而不是友好地對待其自由。有幾年殖民者只是奴仆?!盵3]121-122類似的表述還有,“公司的強權贊成殖民地的繁榮而不是其自由。”[3]122這是以一般啟蒙者的人權觀批評特許狀對殖民者自由權利的剝奪。特別是,王室特許沒有平等對待執(zhí)行者,他說:“委員會首次作為就不公正,(殖民地)政府是設定好的,(執(zhí)行者)憑借從英國帶來的蓋有公司印章的委托書,要到他們登陸后的第二天才能打開?!盵3]68顯然,羅伯遜又從一般啟蒙者的平等觀念,批評委員會對殖民者人格的蔑視。一言以蔽之,羅伯遜以天賦人權說、分權學說來評判英國對移居北美的英國人權利的侵害。
既如此,羅伯遜對于新英格蘭的獨立傾向報以同情。1643年5月19日,新英格蘭四個殖民地馬薩諸塞、普利茅斯、康涅狄格和紐黑文結成新英格蘭聯(lián)邦,具有獨立傾向。1652年殖民者獲得制幣權,克倫威爾對殖民地提供保護,提議運送殖民者到牙買加,遭到殖民地拒絕。也許是羅伯遜聯(lián)系到北美的獨立,他頗有感觸地說:“這一獨立,現(xiàn)在讓所有敵對的派別不寒而栗,獨占不列顛各項事務之鰲頭。長期習慣于贊賞新英格蘭政府,設計出可以接受的原則,而這些原則卻是從最完美的公民和宗教的政治榜樣中汲取的。”[3]246-247
就羅伯遜在其英屬美洲史中所表現(xiàn)出的社會傾向來說,其啟蒙者的身份決定他在一般意義上維護人權,其蘇格蘭王室史學家身份決定他維護宗主國的根本利益,其長老會領袖的身份決定他反對殺戮、反對宗教極端,他的多重身份自然使得其《美洲史》中的社會傾向帶有兩重性。
總之,羅伯遜既感到寫作英屬北美史的必要性,又擔心自己名譽受損;既贊成清教徒追求自由的努力,又批評其在北美的不寬容;既對殖民者的艱辛報以同情,又對其屠殺印第安人加以揭露;既以啟蒙學者的倫理觀念批評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壓制,又對殖民地武力反叛宗主國表示譴責。這些是羅伯遜英屬美洲史寫作的兩重性。他的這些見解至今仍是有價值的,假如他當初把這些特性帶進完整的英屬北美史著,那么在那個時代其英屬美洲史寫作將一定獨樹一幟;事實上他并未完成,這在學術史上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盡管如此,其英屬北美史的學術價值,在書寫歐美史學史時,仍值得關注。
[1]D.J.Wormersley.The Historical Writing of William Robertson[J].Journal of the Historical of Ideas,Vol. 47,No.3(Jul.-Sep.1986).
[2]William Robertson.Miscellaneous Works and Commen?taries[M].edited by Jeffrey Smitten,London,Routledge/ Thoemmes,1996.
[3]William Robertson.The History of America,BooksⅸandⅩ[M].London,Routledge/Thoemmes,1996.
[4]William Robertson.The History of Scotland[M].Lon?don,Routledge/Thoemmes,1996,
[5]William Robertson.“Preface”,The History of America [M].London,Routledge/Thoemmes,1996
[6]歐內斯特·莫斯納,伊恩·辛普森·羅斯,編.亞當·斯密通信集[M].林國夫,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7]Dugald Stewart.Account of the Life and Writings of William Robertson[M].Bristol,Thoemmes Press,1997.
[8]J.Y.T.Greig,edited.TheLettersofDavidHume,V.2 [M].Clarendon,Th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2.
責任編校 文方
K091
A
2095-0683(2015)04-0015-07
2015-06-24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啟蒙時期蘇格蘭史學派”(14FSS004)
李勇(1965-),男,安徽固鎮(zhèn)人,淮北師范大學研究生處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