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平
(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 管理工程系,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
高職院校納稅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以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會計電算化專業(yè)為例
胡小平
(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 管理工程系,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摘要:目前,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yè)《納稅實務》課程存在教材偏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課程涉及知識面廣,課程內容多且雜的情況,又由于課時量少產生了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方法單調,課程考核方式單一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應該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內容進行一些改革,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的一些弊端,將企業(yè)對稅務會計或報稅崗位的職業(yè)能力要求融入納稅實務課程的教學中,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納稅實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為適應其發(fā)展需要而不斷推進的稅制改革,企業(yè)所面臨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和稅收環(huán)境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國內許多企業(yè)因稅務問題而深陷其中,類似的事件還在屢屢發(fā)生,納稅人僥幸偷逃稅行為將越來越難以繼續(xù)。這就促使企業(yè)渴求擁有能助其依法納稅、規(guī)避納稅風險的稅務會計人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畢業(yè)生大都面向中小企業(yè),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中小企業(yè)在會計人員崗位設置中一般都會設置主辦會計崗位和出納崗位,其次就是報稅崗位。報稅崗位人員需具備會計核算及稅務處理方面的相關知識。納稅實務這門課程就是針對會計工作不斷適應和加強經濟管理形式而產生和發(fā)展的。它是高職會計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以稅法為核心,融會計等多門課程為一體而形成的一門交叉學科,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會計核算能力和稅務處理能力,其中5大稅種還是會計從業(yè)資格證考試、初級會計師資格考試必考的內容。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務性,是區(qū)別于其他專業(yè)會計的最主要的特點。因此,為適應企業(yè)和社會的需求,納稅實務的教學模式應及時地進行調整和改革。
1《納稅實務》課程的現(xiàn)狀
1.1教材偏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
從知識結構上看,納稅實務課程基本還是稅法課程的內容,因此多數(shù)納稅實務教材本身會偏重對稅法條文的理解和一些計算公式。于高職學生來說,內容枯燥、抽象,不好理解。如增值稅的“抵扣制”、消費稅中外購或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已納稅款的扣除、營改增等。
1.2課程涉及知識面廣
從教學的角度來看,稅收是集經濟與法律于一體的學科。要想完全掌握這些稅收知識,需要大量的基礎知識做鋪墊,如經濟學、會計基礎、財經法規(guī)等。如果這些基礎知識沒學好,必然會使納稅實務課程的教學質量受到一定的制約,因此學生學習壓力及難度較大。如增值稅中混合銷售行為和兼營行為的區(qū)別及其計稅、視同銷售的計稅及會計核算、營改增后的計稅及會計核算等。
1.3教學課程內容多且雜,稅制變動頻繁
稅法涉及稅收種類繁多,涉及行業(yè)業(yè)務范圍很廣。隨著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稅法和會計還在不斷的修訂、變化之中,因此,納稅實務這門課知識更新較快,具有較強的時效性,教材也就往往具有滯后性。如卷煙在批發(fā)環(huán)節(jié)的消費稅稅率的規(guī)定;營改增后導致的一系列變化,如相應的會計核算、納稅申報表的變化等。
2納稅實務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學課時少,影響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
在教學計劃安排上,我專業(yè)納稅實務課程的課時一般為50個課時,明顯偏少。本課程理論知識內容多,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理解力本身就偏差,因此就需要大量的練習時間,再加上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訓練的時間,要講授好該課程,形成學生的能力,沒有一定的課時量保障,教學質量及學生的學習效果肯定不是太理想。
2.2重理論,輕實踐,實踐教學效果不佳
目前,大多數(shù)院校納稅實務課程在教學內容上都增加了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訓練,但實踐教學薄弱,實訓課時少,教學重心沒有真正向實踐技能訓練方面轉移。高職學生文化課基礎本身就差,偏好實踐動手能力,而本門課的重點也是在實務上,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且偏難偏深,并沒有以“理論夠用即可”為標準和尺度,導致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效果不佳。在實踐教學內容上,大都注重稅務處理中的核算環(huán)節(jié),而忽略了對學生納稅申報能力的培養(yǎng),職業(yè)針對性不夠強。
2.3教學內容與其他專業(yè)課程存在重疊
我校的納稅實務是會計電算化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一般開設在入校后的第二學期。一部分課程內容與其他課程有重疊現(xiàn)象,如果教師之間在上課之前沒有溝通協(xié)商好,就會出現(xiàn)一部分內容重復講幾遍的情況,學生也會對該課程缺乏新鮮感。例如各稅種的概念及其簡單的計稅與財經法規(guī)課程有重復,各稅種的會計核算與財務會計也存在重復的現(xiàn)象,造成教學時間和教學資源的浪費。
2.4教學方法單調,課程考核方式單一
納稅實務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技能性都很強的課程,但是目前對該課程的教學多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偏重于教師講授,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即使是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但由于受稅法課程本身內容的限制,以稅收條文和稅款計算為主的教學內容,難以呈現(xiàn)直觀、生動、形象的課件[1]。由于本課程的課程特點,對教材的依賴性較強,容易給學生造成教師在照本宣科的感覺,教師上課感染力不足,教學效果不夠理想[2]??己松?,大多數(shù)高校仍采用期末“一卷定成績”的方式。而納稅實務課程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會計核算和稅務處理能力,這種能力不是只靠記憶一些專業(yè)術語或做幾道計算題就能體現(xiàn)出來,試卷考試側重于對理論知識的考核,考核的大多是學生死記硬背的能力,不能體現(xiàn)對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
3 納稅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針對目前納稅實務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將嘗試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一些改革,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的一些弊端,將企業(yè)對稅務會計或報稅崗位的職業(yè)能力要求融入納稅實務課程的教學中,以期實現(xiàn)納稅實務課程教學目標與其相應的崗位職業(yè)能力零距離對接。課程改革的對象是會計電算化專業(yè)14級學生。具體改革內容:
3.1教學內容方面
3.1.1立足高職教育的特點,正確定位“納稅實務”課程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yè)以培養(yǎng)面向中小企業(yè)的會計人才為主,“納稅實務”課程所要求掌握的理論和技能大多為中小企業(yè)財會人員、稅務會計人員必備的專業(yè)核心技能,本課程應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會計核算能力和稅務處理能力,同時還應加強對納稅籌劃的學習,特別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從本學期開始,筆者特意加強學生這些方面能力的學習和培養(yǎng)。
3.1.2增加課時量,使教學內容條理化、系統(tǒng)化、延伸化
我專業(yè)納稅實務教學課時一直為50學時,如果按照稅種從頭到尾全部講完,這些課時絕對不夠,再加上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訓練的時間,50學時不能完成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因此從本學期開始課時增加到60學時。
3.1.3以“理論夠用即可”為標準和尺度,根據(jù)“崗證課賽融通”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及其難易程度
納稅實務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是實踐操作,掌握會計涉稅業(yè)務的處理能力以及納稅申報,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抓住重點,放棄非重點,難易適當。同時還將會計從業(yè)資格證以及初級會計師資格考試要求的5個主要稅種項目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同步習題應選擇往年考試真題。針對稅法政策更新較快的特點,及時更新與補充了教學內容,比如目前營改增的內容。企業(yè)辦稅員或是稅務會計,除了要納稅申報以外,還有兩個主要的工作任務:一是以納稅申報為目的的會計核算;二是保證納稅人利益最大化的納稅籌劃。但是目前我專業(yè)并沒有開設納稅籌劃等相關課程,導致學生涉稅業(yè)務處理能力不全面,影響其職業(yè)發(fā)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了一些納稅籌劃的內容,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培養(yǎng)學生納稅籌劃的思維。比如,在講到消費稅稅目高檔手表時,就提醒學生,這里的“高檔手表”,是指每只不含稅售價在1萬元(含)以上的各類手表,因此企業(yè)在定價的時候需要考慮稅收因素,單價1萬元以上的手表都被劃入了“高檔手表”的范疇,需要繳納20%的消費稅,如果銷售價格降低到1萬元以下,是可以避開消費稅的,因此如果考慮稅收因素的話并不是產品銷售價格越高,企業(yè)獲利越多,這需要在定價之前做好納稅籌劃。
3.2教學方法方面——多種教學方法并存,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
“納稅實務”課程應形成“教、學、做”一體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筆者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情景式教學法:如講到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時,可模擬員工拿到工資單卻不知道個稅是怎么算的情景,引起同學們學習的興趣,開啟對下文的學習。案例式教學法:對于有些理論偏深,不好理解的知識點,可采用此教學法,如增值稅的稅款抵扣,如企業(yè)所得稅的匯算清繳等。角色扮演法:如各稅種的納稅申報,要求學生以一個納稅人的身份來完成整個納稅流程。并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每講完一個稅種,就去實訓室利用納稅模擬實訓軟件進行上機練習操作。制作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的教學課件,輔以稅收動畫教程,用這些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了教學效果,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學生開展自主性學習。
3.3實踐教學方面——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納稅實務的教學重心應真正向實踐技能訓練方面轉移。因此,在實踐技能訓練過程中,構建“單項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的系統(tǒng)化實踐教學體系,單項實訓如稅務登記、單個稅種的納稅申報的練習,使學生養(yǎng)成相對獨立的單項技能。在綜合實訓方面,分行業(yè)大類設計課程綜合實訓,培養(yǎng)學生綜合稅務處理能力,增強崗位適應性以及培養(yǎng)學生誠信納稅意識,同時實際操作的熟練掌握反過來又可加深對重、難點知識相關理論的理解[3]。但是校園仿真實訓畢竟是假賬真做,最多是真賬假做。要實現(xiàn)真正的校企無縫連接,必須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親臨現(xiàn)場,感受稅務活動的全過程。目前,學校投資改建校內實訓室,準備引進代理記賬公司、會計事務所入駐校內成立“會計服務部”“會計事務所分部”,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建成能實現(xiàn)教學、生產、技能培訓、社會服務等功能的“校中廠”式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這為學生頂崗實習真賬真做創(chuàng)造了條件,使實訓項目更合理適用,充分與實際崗位銜接,突出職業(yè)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3.4考核方式方面——改變考核方式,注重過程性評價
多種考核方式并用,綜合考察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應用能力。首先,期末試卷的設計體現(xiàn)理論與實踐考核并重。不僅要考核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還考核其實踐應用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注重過程性評價。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除了考核學生的出勤、課堂回答問題等情況,還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考核。由于每個稅種都是獨立的法律,各成體系,各章的內容沒有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每學完一個單元就進行一次考核,每次考試不是以試卷的形式進行,而是用納稅模擬軟件,進行上機考試,根據(jù)企業(yè)的經濟業(yè)務,編寫會計分錄,并根據(jù)會計分錄填寫納稅申報表,這樣不僅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考核,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把學生的這一部分考核成績算入平時成績中。變考核理論為主為考核職業(yè)能力為主,向多樣化方向發(fā)展,綜合評價學生成績。
4教學改革效果分析
筆者對上述教學改革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初步實踐,課程教學改革初顯成效,學生對本門課的學習不再是以前的被動學習,從以前的怕學,討厭學這門課程轉變?yōu)檩^為喜歡,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明顯高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取得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xiàn)為:由于教學班級及學生人數(shù)較多,老師精力有限,導致教學任務開展效果不夠理想。又由于稅收政策變化較大,比如近兩年的營改增,改動幅度較大,但教學實訓軟件——納稅模擬軟件無法做到一一同步更新,導致有的實訓項目不能通過軟件操作,只能采用手工操作來代替。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會繼續(xù)加大教學改革力度,還應加大實踐性教學比重,使其達到總課時的50%或者更多。同時還加強過程性評價的力度,目前的考試成績是由30%的平時成績+70%的卷面成績構成,今后會逐步改變?yōu)?0%的平時成績+50%的卷面成績,更加突出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構建以能力為核心,以過程為重點的考核評價體系。50%的平時成績中主要是學生實踐技能的考核成績,真正實現(xiàn)變理論為主為考核職業(yè)能力為主的考核方式。
總之,時代在發(fā)展,作為一名教師來說應該大膽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來適應社會對人才職業(yè)能力的需求,實現(xiàn)高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
(責任編輯楊文忠)
參考文獻
[1]任偉峰,張勇.基于職業(yè)崗位工作過程的納稅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商業(yè)會計,2013(01).
[2]戴鋒.高職“納稅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淺探[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12).
[3]王琦.高職院?!凹{稅實務”課程教學的實施[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07).
Teaching Reform of Tax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in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HU Xiao-ping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of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Xinxiang 453000, China)
Abstract:Currently, there are situation of emphasis theory, involves broad scope and content complex at Tax practice course in accounting profess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the less class hour produced the problems of heavy theory, light practice, monotonous teaching methods, a single course examination way. In order to solv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it should be?reform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and put the enterprise of tax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capacity requirements into tax practice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tax practic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093(2015)06-0089-04
作者簡介:胡小平(1989-),女,重慶江津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會計、稅務研究。
基金項目:省級教改項目《高職會計專業(yè)基于校企合作提升職業(yè)能力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與實踐》(2014SJGLX401);校教改課題《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納稅實務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研究》
*收稿日期:201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