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莊子與荀子“天人觀”比較

2015-03-31 06:02:01孫旭鵬許莉莉
大慶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天人禮義客觀性

孫旭鵬,許莉莉

(1.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江蘇南京211189;2.山東協(xié)和學院,山東濟南250109)

莊子與荀子“天人觀”比較

孫旭鵬1,許莉莉2

(1.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江蘇南京211189;2.山東協(xié)和學院,山東濟南250109)

莊子與荀子的“天人觀”既有一定的相通性,又有各自十分迥異的特色。莊子與荀子的“天人觀”都突出了“天”的客觀性,不同的是莊子最終走向“天人合一”,而荀子走向“天人之分”。比較莊子與荀子的“天人觀”,可以看出莊子道家立場和荀子儒家立場的不同,“天人觀”的差異反映出莊子與荀子思維方式的根本差異。

天人觀;客觀性;天人合一;天人之分

DOI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4.002

莊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天人觀”上莊子和荀子都強調(diào)了“天”的客觀性,然而他們的“天人觀”最終又反映出各自立場的差異。莊子以客觀性的物質(zhì)之“天”為起點,最終將“天”落實于“自然”之維,荀子同樣是以客觀性的物質(zhì)之“天”為起點,最終將“天”落實于“禮義”之維。莊子的“自然”著眼于“自適其適”,強調(diào)個體本身就是客觀“自然”的體現(xiàn),認為應該順應個體的“自然”之性;而荀子的“禮義”著眼于“化性起偽”,強調(diào)“禮”外在于個體,認為個體應該遵循“禮”的價值規(guī)范。由此,可以看到莊子的“自然”本身蘊含著“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荀子的“禮義”本身蘊含著“天人之分”的思想。莊子的“自然”最終凸顯的是個體的自由發(fā)展,而荀子的“禮義”最終凸顯的是對個體自由的約束,這也彰顯出莊子道家立場和荀子儒家立場的差異以及兩者思維方式的根本差異。

一、莊子與荀子“天”的客觀性

莊子與荀子“天人觀”的相通之處在于都強調(diào)了“天”相對于“人”的客觀性,質(zhì)言之,“天”不再是內(nèi)在于“人”,而是具有了外在于“人”的客觀性。莊子雖然強調(diào)“天人合一”,但是只有“人”順應“天”的“自然”,這種合一才能夠實現(xiàn),這本身就凸顯了“天”外在于“人”的客觀化;荀子則更是強調(diào)“天人之分”,當他把這種客觀化的外在之“天”落實到“禮義”之時,那么“禮義”便有了一種至上的地位,既然“天”和“人”是相分的,那么“人”本身就并不具備“禮義”,“禮義”完全是一種對“人”的外在約束??傊?,“天”在莊子和荀子那里都具有一種相對于“人”外在的客觀性。

首先,莊子與荀子都強調(diào)了“天”的自然物質(zhì)性,主張物質(zhì)性的“天”是獨立于“人”之外而存在的。莊子講:“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莊子·齊物論》)在這里的“天”就是一種純自然的物質(zhì)之“天”,而與“人”相對應。在荀子那里同樣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純自然的物質(zhì)之“天”,荀子講:“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匈匈也輟行?!?《荀子·天論》)這種物質(zhì)之“天”并不會因為“人”內(nèi)心的情感而發(fā)生任何變化。很顯然,在強調(diào)“天”的物質(zhì)自然性這方面,莊子與荀子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凸顯了“天”作為自然物質(zhì)的客觀性。孔繁也認為:“荀子所說‘天’,多指‘自然’‘天然’?!保?]在強調(diào)“天”作為一種自然的物質(zhì)之“天”方面,莊子與荀子是一致的。

其次,莊子與荀子“天”的客觀性,不僅僅體現(xiàn)在自然物質(zhì)性方面。如果莊子與荀子僅僅將“天”局限于自然物質(zhì)的層面,那么就無法表達出各自的思想特色。莊子與荀子又進一步地跳出“天”的自然物質(zhì)層面,賦予“天”以理論思維的色彩。莊子“天”的理論特色最終落實于“自然”,而荀子“天”的理論特色最終落實于“禮義”,然而不管是莊子的“自然”還是荀子的“禮義”都具有一種客觀性,而不再是像孟子一樣通過“盡性”就可以“知天”了。莊子重“自然”是要求“人”必須順應“天”的客觀性的賦予,而不是通過“人為”來違背“天”,莊子特別反對以“人”來違背“天”,而是強調(diào)“人”應該順應“天”。莊子說:“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莊子·大宗師》)莊子認為“人”只有順應“自然”才能夠成為“真人”,在這里“天”與“自然”很顯然具有了一種外在于“人”的客觀性,“人”只不過是要順應這種客觀性,并最終體現(xiàn)“天”的客觀性。荀子重“禮義”同樣體現(xiàn)了“天”的客觀性,荀子一方面強調(diào)作為自然物質(zhì)的“天”不受“人”的影響,另一方面將“天”價值化而落實于“禮義”,如荀子講:“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荀子·禮論》)在這里,荀子將“天地”與“禮”聯(lián)通起來,認為“天地”是產(chǎn)生“禮”的根本,這樣使荀子的“天”在價值維度上落實于“禮義”。莊子的“天”落實于“自然”,荀子的“天”落實于“禮義”,然而相同的是,不管是莊子的“自然”還是荀子的“禮義”都體現(xiàn)了“天”的客觀性。兩者“天人觀”的相通之處就在于將“天”客觀化,而不是內(nèi)在于“人”。

二、莊子“天人合一”與荀子“天人之分”

盡管莊子與荀子都突出了“天”相對于“人”的客觀性,然而其最終指向卻有著明顯差異,莊子最終通向“天人合一”,而荀子最終通向“天人之分”。莊子強調(diào)“自然”必然要求順應“人”的本性,在莊子看來,順應“人”的本性其實也就是順應“天”,這便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思想。荀子強調(diào)“禮義”,認為“禮義”是外在于“人”的,必然要求“人”遵循外在的“禮義”,荀子認為順應“人”的本性便是違背“天”,所以荀子強調(diào)“化性起偽”,這便是一種“天人之分”的思想。

為什么講莊子的“天人觀”最終通向“天人合一”呢?首先要明確莊子的“人”的確指,在莊子“天人觀”中的“人”所指的不是“人為”,莊子認為的“人”是應該順應“自然”的,而違背“自然”的“人為”恰恰是莊子所排斥的。莊子是這樣分別“人為”與“自然”的:“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莊子·大宗師》)在這里的“人”就是指“人為”,而“天”就是指順應“自然”。從“人為”與“自然”對立的層面來看“天人合一”是不可能的,莊子“天人觀”中的“人”是一種排除“人為”而完全順應“自然”的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xiàn)“天人合一”。只有完全做到順應各自的本性,才能夠順應“天”,所以莊子的“天人合一”最終凸顯了“人”的本性,但是這里的“人”不是“人為”,而恰恰是順應“天”的“人”。張洪興認為莊子既強調(diào)道的本體性、“天”的屬性,也講究人道[2]。其實在莊子那里“天”和“人”并不是截然分開的。莊子稱順應“天”的“人”為“真人”,莊子這樣描述真人:“以目視目,以耳聽耳,以心復心。若然者,其平也繩,其變也循。古之真人,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莊子·徐無鬼》)在這里“以天待人”強調(diào)的就是“人”要順應“天”,順應“人”本有的自然本性,而“不以人入天”強調(diào)的則是不要以“人為”去擾亂“自然”的本性。所以“以天待人”與“不以人入天”中“人”的含義是不同的,前者的“人”是順應本性的人,也就是達到“天人合一”狀態(tài)的人,而后者的“人”則是強調(diào)“人為”的狀態(tài),也就是違背自然本性的行為。由此可見,莊子的“天人觀”最終通向了“天人合一”,這種“天人合一”就是要求“人”遵循“天”,順應“自然”的狀態(tài),而不是盲目的“人為”,最終凸顯的是“人”作為個體的價值所在。

荀子強調(diào)的則是“天人之分”,與莊子對個體價值的凸顯恰恰相反,荀子更多地將眾多個體價值淹沒于一種單一價值之中。這種單一價值就是他主張的“禮”,從價值層面來講,荀子講的“天”也就是“禮”。由此看來荀子的“天人觀”通向“天人之分”也就成為一種必然,因為“人”與“天”不是一種天然合一的關系,在荀子看來必須用“天”去規(guī)范“人”,而不是莊子式的“人”順應“天”。荀子說:“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tǒng),上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荀子·王制》)在這里“民”與“天地”之間就處于一種對立沖突之中,而最終的結果是“民”必須服從“天地”,其實“民”也就是代表作為個體的“人”。

很顯然,在荀子那里“天”和“人”并不通向合一,而是一種對立和相分。荀子主張通過“化性起偽”的方式對“人”的本性加以改造,這與莊子主張順應本性有了天壤之別。荀子說:“故圣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眾,其不異于眾者,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荀子·性惡》)在荀子那里凸顯的不再是作為個體“人”的價值,而是一種帶有強制性的“禮”的規(guī)范性,而荀子的“天”在價值層面與“禮”則是相通的,荀子說:“今使涂之人伏術為學,專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于神明,參于天地矣?!?《荀子·性惡》)由此看來,學習“禮”最終的結果就是“參于天地”,所以在荀子那里“天”所表達的價值內(nèi)涵也就是“禮”。

三、莊子、荀子“天人觀”所代表道、儒立場的不同

莊子與荀子“天人觀”的差異反映了二者所代表的道家和儒家立場的不同。莊子代表的道家立場強調(diào)“人”作為個體的價值。由于莊子突出“人”的價值,可以這樣認為,莊子的“天人觀”是一種由“人”到“天”的過程,莊子的“天”也就是“人”順應自然的行為。所以在莊子那里“天”并不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東西,而體現(xiàn)在“人”的行為中。莊子的“天”也可以以理解為他講的“道”,莊子認為“道”是無處不在的,其中有這樣一段對話:“東郭子問于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莊子·知北游》)這段話充分表明了莊子的“天”和“道”不是在“人”之上的,而恰恰就在“人”之中。沒有了“人”也就不可能存在“天”和“道”,莊子的“天人觀”是以“人”為主導,能否達到“天人合一”完全取決于“人”。如果“人”能夠順應“自然”而不妄為,就能達到“天人合一”,王博先生這樣評價莊子的《大宗師》:“它要人回到天,做一個真人,天人,而這只有借助道才可以完成?!保?]如果“人”恣意妄為違背自然天性,那么就達不到“天人合一”。所以,莊子的“天人觀”最終的指向是“人”而非“天”,指向“人”最終凸顯了“人”作為個體的價值所在。

荀子代表的儒家立場強調(diào)“天”作為整體的價值。與莊子相反,荀子對人的本性是不信任的,認為只有對“人”的本性以“天”的統(tǒng)一價值來進行改造,才能實現(xiàn)一種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梢赃@樣認為,荀子的“天人觀”是一種由“天”到“人”的過程,“人”的行為不應該順應自己的天然本性,而必須符合“天”的統(tǒng)一價值要求。荀子的“天”其實也就是他所強調(diào)的“禮”,個體的本性必須經(jīng)過“化性起偽”的過程而符合于“禮”,荀子認為:“凡禮義者,是生于圣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荀子·性惡》)這就是對人性本身的不信任,認為需要用“禮”去矯正人性??傊髯痈油怀隽恕疤臁弊鳛閮r值中心的地位,以“天”去統(tǒng)攝“人”,這與莊子的思路是恰恰相反的。荀子的“天”不是主張順應“自然”,而是強調(diào)“人為”,荀子的“禮”從根本上來講就是一種“人為”,而莊子對“人為”是強烈反對的。可以看到荀子的“天”與莊子的“天”有著本質(zhì)差別,荀子的“天”主張“人為”,而莊子的“天”主張自然。牟宗三也認為荀子的禮義法度皆由“人為”[4],荀子正是用“人為”去矯正人的本性,荀子的“天”在價值層面也就是“禮”,也就是“人為”。

四、莊子、荀子“天人觀”思維方式的差異

可以這樣認為,莊子和荀子的“天”除了作為純自然的物質(zhì)之“天”這一層含義之外,都帶有一種價值層面上的預設。莊子與荀子“天人觀”思維方式的差異從根本上來講就體現(xiàn)在對“天”的價值預設方式上。

莊子“天人觀”的思維方式是將“天”融入“人”之中,“天”與“人”融合在一起。莊子“天人觀”最終的著力點并不放在“天”上,而是在“人”上。徐小躍這樣評價莊子的天人之學:“天人之學不是著意探討本體之‘天’的生成、派生功能,而是著重討論事物存在的本性以及人性問題?!保?]很顯然,莊子的“天人觀”是將“天”寓于“人”之中,而與此同時“人”作為獨立的個體又具有各自不同的價值立場,作為個體的“人”都遵循著各自的“天”,也就是承認不同個體的價值標準不同,但是這些各自不同的價值標準都是符合“天”的,也就是符合“道”的。可以將莊子“天人觀”的運思方式形容為一種網(wǎng)狀結構,每一個網(wǎng)眼都代表著不同個體的價值立場,然而這所有的網(wǎng)眼之所以能夠連接在一起,就是因為不同個體的價值立場都遵循著“天”。莊子“天人觀”的思維方式是將“天”賦予在“人”之中,而不同的“人”又通過“天”進行連接,從而形成了一種平面的然而卻非常緊密的網(wǎng)狀結構。莊子對“天”的價值預設從來都不是高于“人”的,而恰恰在“人”之中。

荀子“天人觀”的思維方式是突出“天”的絕對價值,“人”是應該絕對服從于“天”,遵循于“禮”的。荀子“天人觀”的最終著力點是在“天”上,而非“人”上。路德斌這樣評價荀子的天人關系:“就內(nèi)在的天人關系而言,由‘天生’到‘人成’的過程實質(zhì)上即是一個以‘心’為樞紐,以心治性、化性起偽的過程?!保?]其實在荀子那里,就是用“禮”的統(tǒng)一標準去矯正作為個體“人”的本性,荀子的“天人觀”是將“天”作為至上的價值標準凌駕于“人”之上的。在荀子這種“天人觀”思維模式中,作為“人”的個體價值一律被抹殺了,每一個體都必須遵循一種統(tǒng)一的價值標準,這樣一來就不存在如莊子式的個體價值立場。由此看來,荀子的“天人觀”體現(xiàn)了一種絕對價值標準的思維模式,將“天”的價值凌駕于“人”之上,后來政治上的思想集權與此思維模式是一脈相通的。

結 語

通過比較莊子與荀子的“天人觀”,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都強調(diào)“天”的客觀性的相通之處,然而他們分別所代表的儒、道立場卻極為不同,“天人觀”所反映出的思維方式是迥異的。比較莊子與荀子的“天人觀”有利于對他們迥異的思想特色進行審視,或者可以這樣認為,“天人觀”只是比較莊子與荀子思想的一個切入點。通過這個切入點可以發(fā)現(xiàn),莊子所代表的道家思維與荀子所代表的儒家思維存在著巨大差異。莊子所代表的道家思維表達了對個體自由的張揚,最終活躍在個人私人生活的領域,而荀子所代表的儒家思維表達了對價值一統(tǒng)的追求,最終在社會政治領域大行其道。

[1]孔繁.荀子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110.

[2]張洪興.莊子思想中的道德基準[J].江西社會科學,2013(2): 35-39.

[3]王博.莊子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50.

[4]牟宗三.歷史哲學[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118.

[5]徐小躍.莊子天人觀與齊物論思想探析[J].江蘇社會科學,1997(6):59-64.

[6]路德斌.荀子與儒家哲學[M].濟南:齊魯書社,2010:59.

[責任編輯:陸 靜]

A Comparison of Views on"the Individual and the Universe"of Chuang-tzu and Xunzi

SUN Xu-peng,XU Li-li
(School of Humanities,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189,China;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109,China)

Chuang-tzu and Xunzi share some common views on"the individual and the universe",with,of course,their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Both of them highlight the objectivity of"the universe",while Chuangtzu concludes a coherence between the two yet Xunzi goes to a division.By comparing their views on"the individual and the universe",it is clearly seen that the Taoist Chuang-tzu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Confucian Xunzi,and that their modes of thinking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the individual and the universe;objectivity;the coherence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universe; the divis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universe

孫旭鵬(1981-),男,山東海陽人,博士研究生,從事中國傳統(tǒng)政治哲學、道德哲學研究;許莉莉(1988-),女,山東菏澤人,助教,從事人生哲學研究。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和江蘇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資助項目“荀子的禮法觀與現(xiàn)代法治精神”(KYLX_0070)。

B22

:A

:2095-0063(2015)04-0006-04

:2015-03-10

猜你喜歡
天人禮義客觀性
英文目錄及摘要
憲法解釋與實踐客觀性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8:08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發(fā)微——兼論禮義起源問題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6:44
荀子天人觀研究述論
淺析唐朝敦煌壁畫中天宮伎樂的表現(xiàn)形式
北方音樂(2020年3期)2020-04-20 10:58:46
客觀性與解釋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6:20
《國語·周語》“奉禮義成”辨析
“通”的哲學
船山學刊(2018年5期)2018-12-20 12:19:08
麟溪水長流
北方文學(2018年27期)2018-12-02 22:30:50
實現(xiàn)“歷史解釋”多樣性與客觀性的統(tǒng)一
中江县| 孟津县| 精河县| 长汀县| 盈江县| 富顺县| 婺源县| 库伦旗| 巍山| 仁怀市| 平江县| 清苑县| 德格县| 阿城市| 阿坝县| 磴口县| 闽侯县| 建始县| 临湘市| 吉隆县| 陆良县| 荥经县| 平远县| 临武县| 分宜县| 乡宁县| 滦南县| 格尔木市| 安多县| 彭山县| 福州市| 微山县| 托克逊县| 宁乡县| 喀喇| 余江县| 皋兰县| 南昌市| 城固县| 丹阳市| 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