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焱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山西 太原 030027)
河曲縣位于山西省的西北部,隔黃河與陜西的府谷,內蒙古的準格爾旗遙遙相望,既是塞外與內陸的分界線,也是游牧文明和農業(yè)文明相融合的地方。河曲人民勤勞淳樸,能歌善舞,民歌是他們日常寄托情思、抒發(fā)情感的重要形式,也是他們表達自己喜怒哀樂的主要工具。河曲民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但真正興盛起來是在明末清初,明代的河曲縣志中曾有這樣的記載:“戶有弦歌新治譜,兒童父老盡歌謳”。新中國成立后,1953年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采風小組來到河曲縣進行田野考察,看到這里“人人能唱、戶戶善唱”的情景也不禁嘖嘖稱奇,僅3 個月的時間里,他們就收集了150 余首民歌曲調,3000 多首歌詞,45 出二人臺,完成了10 多份調查報告,整理出版了《河曲民歌采訪專集》一書,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從此,河曲縣就有了“民歌之鄉(xiāng)”的美譽。2006年5月20 日,河曲民歌又被錄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被音樂界稱作是白話文的《詩經》、現代版的《國風》,成為記錄河曲人民生存狀態(tài)的鮮活的史詩。
河曲民歌的形式主要有山曲、小調、勞動號子和二人臺,其中山曲的總數占河曲民歌的80%以上,所以本文討論的藝術特性僅限于“山曲”類型。山曲在當地又被稱作“酸曲”,屬于山歌類型,是當地老百姓在山間地頭勞作時哼唱的歌曲。
河曲民歌作為我國民間音樂寶庫中的一枝奇葩,具有很多音樂特點,但與其他類型的民歌相比,它在以下三個方面顯得獨具特色。
河曲民歌的旋律一般只有上下兩個樂句,它們相互對應,曲調優(yōu)美,旋律進行中音程跳度較大,演唱起來高亢遼闊,富有較強的感染力。例如河曲民歌《想親親想在心眼上》中,連續(xù)使用“mi-la”、“l(fā)a-la”、“mi-re”的大跳,頻繁大跳之后又反向級進,使得旋律跌宕起伏,容易引起聽眾強烈的情感共鳴。這一特點主要是受其地形、地貌影響而形成的,從地理位置來看,河曲地處晉西北黃土高原,黃河由東、西、南三面繞城流過,地勢落差較大,形成了凹凸不平、溝峁梁壑的地貌特征,河曲民歌的旋律與其地貌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同構對應關系,多為一唱一和,且音程跳度較大。
從譜面來看,河曲民歌除了個別歌曲為3/4 拍或混合拍子之外,多數為2/4 拍,節(jié)奏較為規(guī)整、勻稱。然而,事實上在演唱的過程中,河曲民歌卻盡顯山歌特色,節(jié)奏非常自由靈活,為演唱者提供了很大的二度創(chuàng)作的空間。民歌手辛禮生在演唱《割莜麥》時,每個樂句的開始,即“哥哥”,“小妹妹”這兩個稱呼都要持續(xù)演唱較長時間,氣息飽滿,聲音洪亮,綿遠悠長,把小伙子和姑娘一個在山頭、一個在山腳勞作時互相呼應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致,極其自由灑脫。
究其原因,由于河曲縣的土地除河灘處有少數平地外,大部分為山地,老百姓日常勞作時,他們的距離目測起來很近,實際較遠,信息傳遞的方式基本靠呼喊,為了適應聲音傳遠的需要,在田間地頭的老百姓常常故意拉長音調高聲呼喚,這種生活習慣不知不覺已經沿用到民歌演唱的技巧中。
河曲民歌里有很多地方借用具象性的事物,表達心中的相思之苦,細膩生動,親切質樸?!断胗H親》中有這樣一段唱詞:“男:想親親想得我手腕腕(那)軟,呀呼嘿;拿起個筷子我端不起個碗,呀兒呦。女:想親親想得我心花花花亂,呀呼嘿,呀呼嘿;煮餃子我下了一鍋山藥(那個)蛋,呀兒呦,呀兒呦?!备枨谩翱曜印⑼?、餃子、山藥蛋”這些具象化的事物來表現“手腕軟、心花亂”的心理活動,表達了心中的思念之情,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同時,河曲民歌的情感表達又是大膽、直白、熱辣的:“不為銀子不為錢,單愛你二十幾歲正當年”《不為銀子不為錢》,“咱二人相好一對對,切草刀鍘頭不后悔”(《想親親》),“望見人家想起你,心上好比刀子犁”(《我想親親沒想望》)。細膩具象,大膽熱辣這兩個看似對立矛盾的特點,在河曲民歌中做到了和諧有機的統一。
這樣的情感表達方式一方面是由于河曲自古地瘠民貧,旱澇無定,當地經濟一直比較落后造成的。人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有限,他們不善于用高雅的詞匯表達心聲,更喜歡用生活化的語言抒發(fā)情感;另一方面,河曲地處晉、陜、蒙三省交界之處,在封建時代屬于邊遠山區(qū),當時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在這里流傳甚少,人民思想沒有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所以他們在民歌中的情感表達鮮有羞澀矜持,多為直白熱辣。
原汁原味的河曲民歌必須用當地方言來演唱,離開了“土得掉渣”的方言俚語,河曲民歌也就失去了靈魂和光彩。
河曲民歌的唱詞沿用其方言的表達習慣,常常使用疊字詞語,“白生生”、“淚蛋蛋”、“不大大”、“干凝凝”、“樹枝枝”這樣的詞語在河曲民歌中頻繁出現,如:“人前想你哈哈笑,背后想你淚蛋蛋拋,風兒刮得樹枝枝搖,想你想得心碎了”(《難活不過人想人》),“不大大的小青馬馬喂上二升料,三天的路程兩天到”(《三天的路程兩天到》),疊字詞語的使用賦予了河曲民歌鮮活的生命力,而對于民歌中襯詞的使用,河曲人民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得心應手。
河曲民歌中的襯詞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語氣襯詞,如:“呀”、“那”、“喂”、“二歸”、“那個”、“呀兒呦”等;一類是稱謂襯詞,如:“哥哥”、“妹妹”、“親親”等,這些襯詞與正詞大多沒有直接關聯,甚至無意可解,可一旦與正詞搭配起來演唱,立即為歌曲添彩增色:“大(力)紅公雞毛(力)腿(得兒)腿,吃不上些東西白跑了個腿”(《大紅公雞毛腿腿》),“野雀飛在(二歸)澄(呀)澄池沿,但等(那)哥哥(二歸)打完(了這個)靛”(《打藍調》),如果把這些襯詞去掉,歌曲頓時魅力大減,甚至無法歌唱。
人們常說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河曲民歌中夸張的表現手法就是對這一說法最好的論證,“半個月那看了妹妹十六回,為看你哥哥跑成羅圈腿”(《為你跑成羅圈腿》),“天天見面天天想,三天不見病一場”(《天天見面天天想》),這樣夸張的語言風格在河曲民歌中隨處可見,折射出當地百姓風趣幽默、敢愛敢恨的性格和苦中作樂的樂觀主義精神。河曲民歌與陜北信天游一樣,善于在唱詞中使用比興手法,“水流千里歸大海,人走千里踅回來”(《人走千里踅回來》),“魚離水坑樹剝皮,死好分離活難離”(《十指連心怎離開》),這兩句歌詞都運用了比興的手法,上句起興,下句表意,上句寫景,下句訴情,這樣的表現手法情真意切,絕無造作,浸透著黃土高原的神韻,展現了河曲人民的真性情。
河曲民歌的唱詞往往是“想甚唱甚,見甚唱甚”,而且“越唱越多,邊唱邊生”,帶有很大的即興性和隨機性,唱詞的內容多是熟悉的生活場景或當地的自然現象。老百姓勞作時唱,休息時也唱,高興時唱,痛苦時也要唱,“心里難活我就唱,學會唱曲解心寬”,河曲從明末清初以來就有“走西口”的習俗,這種生活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但帶給人民更多的是無盡的分離、思念和期盼,所以他們需要隨時隨地用夸張的語言風格和吟唱式的聲調來消除心中的情感堆積。據河曲縣武永奕回憶,小時候媽媽帶他回娘家,在路上遇到鄰村一個愛唱曲子的,“看到誰過來就編排上唱誰,把人的衣服外貌描寫一番”,看到他媽媽以后就唱到“大河畔上載柳樹,咱看妹妹走兩步”,這樣的演唱形式既沒有前期的排練,也沒有后期的編輯,隨口就來,張嘴即唱,顯示了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
河曲民歌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堪稱一部河曲社會生活的大百科全書。
“走西口”俗稱“走口外”,是指貧困人民為了養(yǎng)家糊口,走出“殺虎口”到內蒙古河套一帶出賣廉價勞動力換取報酬的生活方式。明末清初,隨著“走西口”隊伍的逐漸壯大,河曲民歌也逐漸興盛起來。那些打工的男子春去秋回,沿途要遭遇數不清的災難,被稱為“雁行客”,留守在家中的女人獨自承擔起家中的重擔,還要時刻擔心著遠在“口外”的親人的安危。
“雁行客”與“留守女人”之間圍繞著“走西口”這一事件衍生出各種題材的民歌,關于送別的有:《背上鋪蓋哭上走》、《不見妹子山擋住》、《提起哥哥走西口》、《真魂魂跟上你走了》;關于行路的有:《走出“二里半”》、《人走千里踅回來》、《跑外的哥哥回轉程》、《騎上毛驢回山西》;關于口外勞作的有:《攬長工受得牛馬罪》、《放羊漢頓頓喝稀粥》、《地主瞪眼賴工錢》、《再不要打短攬長工》;關于操持家務的有:《塵世上苦命人少有我》、《小妹妹在家受凄惶》、《老婆娃娃沒大大》;關于思戀的有:《人家都在你不在》、《我想親親沒指望》、《十指連心怎離開》、《七月里回來看一看我》……這些民歌是河曲人民內心的聲音,是他們“走西口”生活的真實寫照,老百姓在傾訴憂愁和苦難的同時,也對光明和幸福充滿著渴望。
民俗是指在民間相沿積久而形成的習慣和風俗,包括衣食住行、生產勞動、婚姻戀愛、神靈崇拜等各個方面。民俗是民歌的物質依托,民歌是民俗的重要載體,通過解讀河曲民歌,可以了解在農耕和游牧文化雙重浸潤之下獨特的河曲民間風俗。
表現衣食住行的有:“白格生生的襪子黑格生生的鞋,開河上走了凍河上回來”(《小妹妹心上開了花》),“豬油軟糕包白糖,不如娘家下糠窩香”(《喝一口涼水娘家下好》)、“你走西口我上房,手扳住煙囪淚汪汪”(《真魂魂跟上你走了》),“割倒糜子收到秋,跑口外的哥哥回來了”(《人走千里踅回來》);表現生產勞動的有:“一朵朵白云天上飄,一群群肥綿羊青草灣灣里跑”(《羊倌歌》),“紡線織布打能能,解放區(qū)的織女星。巧手手,轉輪輪,去溜去溜拉線筋”(《紡織謠》);表現婚姻戀愛的有:“青石板上栽蔥扎不下根,心中的親親合不上婚”(《心中的親親合不上婚》),“哥哥在前我在后,咱二人至死走的一道路”(《咱二人至死走的一道路》);表現神靈崇拜的有:“敬上一爐香呵,跪倒在拜水場,可憐旱民遭苦罪呵,身負重刑來贖禍殃”(《善愚拜水歌》),“四月里來四月多,奶奶廟上把香插”(《光棍哭妻》)。俗隨時變,新中國成立后,河曲民歌中所表現得一些諸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搭伙計,為朋友”這樣的陋習已經不復存在,這些民歌的傳唱旨在喚起人們對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呼喚社會開創(chuàng)更多新風尚、新民俗。河曲民歌盡管沒有交響樂宏大,沒有歌劇繁華,但它卻有著洗盡鉛華之后的清新脫俗。聆聽河曲民歌,是人們在浮躁功利的社會中安放心靈的最好方式。但河曲民歌現在卻處于“墻里開花墻外紅”的尷尬境地,當地學唱民歌的人越來越少,一些形式的民歌因為久不傳唱已經逐漸消失,如何做好河曲民歌的搶救保護和傳播發(fā)揚工作,使其在新的歷史舞臺上繼續(xù)綻放光彩,是一項亟待解決的重點課題。
[1]楊衛(wèi)紅.河曲民歌中的走西口文化[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3(7).
[2]薛首中.汾河流域不同地區(qū)非物質音樂文化遺產藝術風格異同之分析[J].黃河之聲,2013(5).
[3]張玉紅.民歌體驗的價值思考——以山西河曲民歌為例[J].音樂創(chuàng)作,2015(2).
[4]王 珣.淺析河曲民歌中的民俗及其流變[J].山西科技,2007(4).
[5]加 俊.河曲民歌《走西口》背后的艱辛與輝煌[J].晉中學院學報,2005(5).
[6]張 雁.河曲民歌的藝術特色分析[J].大舞臺,2010(7).
[7]張雁.河曲民歌中民俗文化解析[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1(1).
[8]李茂銳.淺析河曲民歌的藝術特點[J].音樂時空,2015(6).
[9]李向峰.對河曲民歌中襯詞的探析[J].音樂大觀,2011(12).
[10]趙海英.河曲民歌的田野考察[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1(2).
[11]任俊文.淺析河曲民歌的歷史與現狀[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2004(2).
[12]劉 潔.“走西口”情境與河曲民歌的形態(tài)關聯性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