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崢 張運來
(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中醫(yī)院,476800)
急性非大面積肺栓塞屬于急性肺栓塞疾病中病情相對穩(wěn)定的一部分,其病死率較低,但如不積極治療,患者遠期預后較差??鼓煼ㄊ悄壳爸委熂毙苑谴竺娣e肺栓塞的常規(guī)措施。近年來部分學者認為其難以有效改善患者遠期心肺功能[1]。筆者近年來以活血通肺湯治療急性非大面積肺栓塞47例,療效確切,現總結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肺病科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急性非大面積肺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年齡<80歲,發(fā)病時間<14d,參考《急性肺血栓栓塞癥診斷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確診,排除高危、伴抗凝禁忌證及其他心肺疾病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齡27~79歲,平均(52.4±9.6)歲;發(fā)病時間11h~14d,平均(4.2±1.9)d。觀察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齡25~78歲,平均(51.2±9.2)歲;發(fā)病時間12h~12d,平均(3.9±1.7)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發(fā)病時間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積極對癥治療。
對照組給予:①低分子肝素鈣針(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皮下注射,0.5 mL/次,1次/12h;②華法林鈉片(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口服,2.5 mg/次,1次/d;每3d復測1次凝血指標,國際標準化比率維持在2~3之間后僅服用華法林鈉片維持治療,此后常規(guī)監(jiān)測國際標準化比率以調整華法林鈉片劑量。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活血通肺湯治療?;A方藥:桃仁15g,紅花15g,黃芪60g,川芎12g,當歸12g,丹參12g,生地黃12g,柴胡15g,黃芩15g,甘草9g,桔梗15g,牛膝15g。每日1劑,水煎400mL,早晚分服,連續(xù)服用30d為1個療程。
療效標準參考《急性肺血栓栓塞癥診斷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評價療效。治愈:癥狀、肺缺損完全消失;顯效: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肺缺損減少≥75%;好轉:癥狀有所減輕,肺缺損減少≥50%;無效:不滿足上述要求但未死亡;死亡:因肺栓塞或相關疾病死亡。治愈、顯效、好轉之和為總有效。
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3.62%)高于對照組(74.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例)
兩組安全性比較:兩組均有個別患者出現皮膚紫斑、牙齦出血等輕度出血性不良反應,對照組5例(14.28%),觀察組6例(12.77%),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肺栓塞是指因血栓阻塞肺動脈血管而引起的肺循環(huán)和呼吸功能障礙[3],非大面積肺栓塞患者肺缺損面積小、血流動力學相對穩(wěn)定,因此病死率較低,但不及時治療不僅有病情加重風險且可影響患者心肺功能而對生活質量產生不利影響。肺栓塞屬中醫(yī)學肺系疾病之“喘證”“咳嗽”等病,清代《血證論》有言:“瘀血乘肺,咳逆喘促”,指出肺系疾病與“瘀血”有密切關系。中醫(yī)學認為,肺主氣,司呼吸,氣是推動血液循環(huán)運行的根本動力,肺病則氣傷無力行血,血滯則停留為瘀,故肺病多以氣虛、血瘀為主要病理改變[4]。
西醫(yī)學治療非大面積肺栓塞多以序貫抗凝為標準方案,但部分患者療效欠佳,肺缺損難以恢復而影響心肺功能,甚者病情進展而導致患者死亡,對照組1例死亡患者即在抗凝治療第2天出現再次肺栓塞而誘發(fā)休克,最終搶救無效。筆者針對本病中醫(yī)病因病機,參考血府逐瘀湯而自擬活血通肺湯,組方以桃仁、紅花為君,以求活血化瘀、推陳致新;黃芪健脾益氣,川芎行氣活血,當歸養(yǎng)血活血,三者共為臣藥,以益氣行血、通絡導滯;佐以丹參活血通絡,生地黃清熱涼血,柴胡疏肝升陽,黃芩清熱解毒,甘草益氣溫肺止咳;桔梗宣肺止咳,牛膝活血疏利,二者合用,通達上下氣機而兼為佐使。諸藥合用,可收益氣活血、化瘀通肺之功,并重用黃芪統(tǒng)攝血液以防妄行。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出血不良反應差異不顯著,提示活血通肺湯治療急性非大面積肺栓塞可提高療效,不增加出血傾向,值得臨床推廣。
[1]劉文沛.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的非大面積肺栓塞溶栓治療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1(S1):44.
[2]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肺血管病學組,中國醫(y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yī)師分會.急性肺血栓栓塞癥診斷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10,49(1):74-81.
[3]王蘭蘭.普通肝素與低分子肝素治療非大面積肺栓塞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21):35-36.
[4]譚韜,盧書娟.從“痰”“瘀”學說論治肺栓塞[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1,33(4):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