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潔人 費靜燕
反腐防腐“最后一公里”
—— 海外追逃追贓初見成效
胡潔人 費靜燕
近日,天津市國稅局直屬分局原局長龐順喜、天津港保稅區(qū)瀚通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原總經(jīng)理安慧民迫于全球追貪的壓力,向我國駐老撾使館自首,此事件成為2015年“天網(wǎng)”行動的首戰(zhàn)。之后,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公布一份長達百人的紅色通緝令,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美、澳、新等多個藏匿有重要腐敗案件涉案官員的國家明確表示愿意配合,令中國的海外追逃追贓機制得到進一步升級。在此強大的壓力下,4月23日,公安部聯(lián)合江滬皖三省將于2001年8月潛逃出境的原中國經(jīng)濟開發(fā)信托投資公司上海營業(yè)部總經(jīng)理戴學民抓捕歸案,戴學民也成為百人紅色通緝令公布后首位落網(wǎng)人員。據(jù)央視報道,不久的將來,紅色通緝令中潛逃于新西蘭的“中國偉哥之父”閆永明也有可能被緝拿歸國。
自2014年全球追貪序幕的拉開,那些曾經(jīng)身處高位的官員和企業(yè)老總相繼被捉拿遣返回國接受審判和法律的制裁。涉貪高官和企業(yè)家“回歸”的背后,是中國海外追逃追贓機制的越發(fā)完善,追逃防逃力度不斷加大和國際合作不斷升級的結果。中紀委公布2014年共追逃貪污人員500多人、追贓30多億元。另據(jù)《大公報》報道,公安部2014年先后從69個國家和地區(qū)抓獲外逃經(jīng)濟犯罪人員680名。最高檢開展了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從境外成功抓捕19人。國際追逃追贓成績斐然。那么,在國際追逃追贓的背后,是什么使得近年來國際追逃追贓效果顯著?這一行動對依法治國和反貪工作有何影響?中國還需要在哪里提升,以便更好地實現(xiàn)反腐防腐?
國際追逃追贓,是指在確鑿證據(jù)掌握的前提下,一國通過國際組織、國家的司法協(xié)助,引渡、非法移民遣返、異地追訴和勸返逃往境外的涉逃人員,并通過雙邊刑事司法協(xié)助條約或引渡條約、利用贓款贓物所在國犯罪所得追繳法或其他國內法、境外民事訴訟方式、刑訴法規(guī)定的違法所得沒收程序進行追回轉移至境外的贓款贓物,也可運用刑事政策促使犯罪嫌疑人或其近親屬自行退贓。
近年來,公職人員外逃新聞屢見不鮮。隨著十八大后反腐力度的加大、法治藍皮書的出臺,腐敗公職人員外逃現(xiàn)象不斷被曝光,其中涉及貪污受賄的官員尤盛。根據(jù)中紀委公布的百人紅色追緝令數(shù)據(jù)顯示,其中因貪污受賄外逃的官員超過了60%,而《我國腐敗分子向境外轉移資產(chǎn)的途徑及監(jiān)測方法研究》一文更指出,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外逃黨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國家事業(yè)單位、國有企業(yè)高層管理人員,以及駐外中資機構外逃、失蹤人員,數(shù)目為16000至18000人,攜帶款項達8000億元人民幣。這對國家財產(chǎn)造成極大的損失,對社會產(chǎn)生極其惡劣的影響。在此背景下,自十八大后,一系列政策舉措為反腐防腐“最后一公里”的障礙清除進行了鋪墊。
第一,高層的高度重視。隨著習近平主席等黨的新一代領導人的上臺,反腐成為習主席成績單上最重要的方面。僅在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參加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G20峰會期間,在會晤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加拿大總理哈珀時,在出訪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斐濟期間,先后七次提及國際反腐敗合作、海外追逃追贓等話題。隨后的南太之行上,習總書記要求有關國家和地區(qū)在追逃追贓中給予中國理解、支持和協(xié)助。這都顯示了中國高層領導對國際追逃追贓高度重視和嚴厲打擊的決心。
第二,國內組織建設的強化。這里的組織建設包括中央和地方兩大塊。為了更好更有效率地進行全球追逃追贓的進行,中央決定設立中央反腐敗協(xié)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簡稱“追逃辦”),地方上全國31個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已全部成立了省一級追逃辦。中央紀委建立了“黨和國家工作人員外逃信息管理系統(tǒng)”,地方和中央相互合作,建立動態(tài)統(tǒng)計報告制度,實現(xiàn)信息網(wǎng)絡共享,為國際追逃追貪提供了組織基礎。同時,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開設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網(wǎng)上舉報專欄,為國內外舉報涉逃官員提供有效渠道。
第三,構建國際的法律平臺。在推動APEC第26屆部長級會議上通過由我方主導的《北京反腐敗宣言》,推動核準通過《2015-2016年G20 反腐敗行動計劃》的基礎上,根據(jù)中紀委網(wǎng)站顯示,截至2014年10月底,我國與俄、泰、韓等29個國家簽署并生效引渡條約,另有法、澳等10個國家簽署引渡條約;與27個國家簽署并生效刑事司法協(xié)助條約,與6個國家簽署刑事司法協(xié)助條約,并與共計52個國家簽署和生效相關民事、商事等司法協(xié)助條約,與91個國家(地區(qū))、國際組織簽署124個檢務合作協(xié)議或諒解備忘錄,與189個國家建立警務合作關系,向31個國家的36個駐外使領館派駐62名警務聯(lián)絡官等。除此之外,各職能部門大力推動與美、澳等官員外逃集中地的國際合作。通過構建國際法律平臺,與各國加強國際司法合作,迫使涉逃官員縮小藏身之處。
第四,國際輿論的攻勢。從“獵狐2014”到“獵狐2015”,再到范圍更廣的2015“天網(wǎng)”行動,通過網(wǎng)絡、新聞媒體等輿論的宣傳,使得國際追逃追贓行動站在國際道德的制高點。同時,通過輿論造勢,給予涉逃官員以威懾。百人紅色追緝令的出臺,《華爾街日報》、《亞洲日報》等多國媒體對其進行評論報道,多國華人電臺和電視臺以“百名外逃貪官榜”為專題進行討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些報道為國際追逃追贓提供了強大輿論攻勢,使外逃官員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國際追逃追贓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向世人展示出中國強烈的反腐決心。國際追逃追贓的進行,對依法治國方針的落實和反腐行動的進行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彰顯懲治腐敗決心。中國國際追逃追贓的不斷深入,體現(xiàn)了懲治腐敗的高壓態(tài)勢,彰顯了中國貫徹依法治國方針、減輕腐敗問題的重要決心,同時給予外逃份子強烈的威懾,從而促進反腐成效。
2.完善國內司法,接軌世界。國際追逃追贓行動,需要各個國家、地區(qū)和組織司法的鼎力相助。因此,在跟這些國家和組織的合作交流過程中,學習實踐國際法和外國法律,不斷借鑒國外司法經(jīng)驗,完善國內司法體制。對于那些未與我國簽署引渡條約或條約尚未生效的國家而言,對打擊反腐取得重要共識是未來進一步加強司法合作的基礎。另外,在依法治國和反腐的大背景下,加強對體制內相關涉案人員的清理,為司法體制提供一個清廉的環(huán)境,推動司法改革。
3.扎緊反腐敗口子,深化依法治國。國際追逃追贓的深化,與國內的反腐合力形成了“國內一盤棋,國際一張網(wǎng)”的格局,國際追逃追贓的進行,不僅僅針對業(yè)已發(fā)生的犯罪的有目標性打擊,更強調國際立體性的制度化努力。隨著與相關國家的引渡等協(xié)議的簽署和司法交流,壓縮外逃人員的生存空間,斷絕國內腐敗人員逃出國外的念頭,斷絕其后路,從而消除貪腐的劣根,從根本上達到反腐防腐的效果。通過減少官員的腐敗,提升領導干部隊伍的廉潔性,切實落實依法治國方針。
4.宣傳“法治”精神,樹立國際廉政形象。中國的國際追逃追贓行動的不斷深入,也使得“法治”和“反腐”成為中國的新名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不管是對中國的引進外資還是中國企業(yè)的走出國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就曾肯定中國的反腐工作已經(jīng)讓人們確信,正確的工作方式和正確的觀念都已樹立起來。作為“廉潔之都”的新加坡、香港特區(qū)等在全球的廉政教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成為眾多國家的仿效對象。因此中國反腐倡廉的深入,對于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無疑具有正面意義。
隨著中國國際追逃追贓行動力度的不斷加大,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公眾關注度不斷提高。根據(jù)中紀委相關文件表示,國際追贓追逃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引渡。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引渡主要是指將處于本國境內的被外國指控為犯罪或者已經(jīng)判刑的人,應外國的請求,送交外國審判或處罰的一種國際司法協(xié)助行為。引渡合作的前提是不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在其第三章中,明確展示了我國向外國請求引渡的主體、文書文件材料、承諾及接收。除兩個國家之間簽署了引渡條約外,一個國家沒有必須為他國引渡罪犯的義務。因此,在與我國簽署引渡條約的情況下,我國多與其進行引渡。
第二,勸返。勸返是指官員出逃之后,國家派有關部門的人去直接接觸相關當事人,通過勸說、溝通等工作促其回國的行為。出國進行勸返的人包括犯罪發(fā)生地的檢察機關,也包括其他國家層面的最高檢檢察人員。其發(fā)展主要由最高檢在偵查過程中總結出的一種新型追逃模式和手段。勸返需要根據(jù)案件的特征及案件當事人的情況,通過于情于理的勸解談判促其回國接受審判,因此,勸返對相關工作人員的要求也較高。勸返并不適用所有的國際追逃追贓。但勸返的效果較為顯著,各地均有較為明顯的成果。根據(jù)中國新聞網(wǎng)統(tǒng)計,僅2014年以來,福建泉州檢察院就勸返在逃嫌疑人15人。
第三,非法移民遣返。非法移民遣返主要更多的是通過遣返或者是驅逐出境等方式將相關當事人送出國門,可以是對其進行刑事追訴的國家,也可以不是,此舉可以是遣返國單獨的意志。由于其與引渡的客觀結果相同,非法移民遣返也即“事實遣返”。由于我國與眾多外逃官員的逃亡地——發(fā)達國家未簽訂相關的引渡條約,因此,非法移民遣返也成為我國海外追逃追贓機制中重要的一環(huán)。臭名昭著的賴昌星、鄧心志等均是通過此種方式進行追逃行動。近期,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宣布將精簡遣返收到最終遞解令的中國公民的流程。這將進一步促進我國的海外追逃追贓。
第四,異地追訴。近年來,隨著國家法的發(fā)展,異地追訴的情況逐漸增多。異地追訴一般被定義為海外追逃追贓的最后一道屏障,是指由于其相關官員在當?shù)孬@得法定身份,借助外逃官員外逃所在的法律對其提起相關訴訟,追回相關贓物的形式。由于其主要的執(zhí)行地為海外,故此種方式需要對方國家的同意。喬建軍和“紅色通緝令”的2號嫌疑犯便是主要通過此種方式進行追逃追贓。
通過以上主要的四種追逃追贓方式,我國的海外反腐力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反腐成果也逐漸增多,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如異地追訴中的錢和人如何回國,以及回國的贓物數(shù)量等,這些都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
誠然,中國的國際追逃追贓行動初見成效,不足和改進空間仍然存在。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改進國際追逃追贓機制呢?筆者以為:
第一,重視源頭,反腐重在防腐。耶魯大學教授史蒂芬·羅奇曾表示是“地方政府權力的分散和濫用”導致了資源的錯誤配置和扭曲的激勵機制,如果在法制改革和司法獨立方面再不取得進步,后果將會很難估計。在此情況下,其一,改進國內政治體制,加強政治透明度,強化監(jiān)督體系,強調官員財產(chǎn)公布,為“裸官”發(fā)展設置障礙,減少官員貪污腐敗的可能性,防腐勢在必行。其二,聯(lián)合人民銀行、公安部出入境部門等,建設信息共享動態(tài)管理機制,加強護照管理,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加強監(jiān)督,為官員外逃設置重重障礙,預防非法財產(chǎn)的轉移,減少官員外逃行為的產(chǎn)生。其三,提高反貪機構的執(zhí)行效力。借鑒著名反貪治貪之都——香港的廉政公署,負責反貪治貪工作,擁有絕對的獨立性、權威性和執(zhí)法權。中紀委追逃辦提高其獨立性權威性,加強執(zhí)法力度。
第二,引渡為主,提倡多樣化引渡替代方式。由于各國法律的差異和相關國際公約的不確定性,“政治犯不引渡”和“死刑犯不引渡”成為國際慣例之一,這也為國內貪腐官員外逃提供契機。另外,官員外逃熱門地的美、加等多個西方國家并未與我國簽署引渡條例,這無疑使得我國國際追逃追贓的實施困難重重。隨著《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北京反腐敗公約》等多邊參與公約的形成,為引渡提供了新的視角,提高勸返、驅逐出境、遣返等多樣化引渡替代方式,同時,同官員藏匿國合作,通過藏匿國法律對其自行追訴,制裁外逃官員,壓縮外逃官員生存空間。
第三,捍衛(wèi)主權,警惕反腐干涉他國內政。國際反腐已經(jīng)成為世界趨勢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國際司法合作以應對反腐敗非常必要。但是在現(xiàn)行的國際追逃追贓過程中,部分國家以“國家反腐”為借口介入他國司法領域,干涉他國內政。中國應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前提下,與別國協(xié)商合作,應時刻保證不以“國際反腐”干涉他國司法干涉其內政,并時刻捍衛(wèi)主權,保持司法獨立,警惕他國以“國際反腐”干涉我國內政。
第四,利益分享,提高國際追贓效率。國際追逃追贓往往涉及涉逃官員轉移至國外的贓款贓物,部分官員的贓款贓物已進入賬款贓物轉移藏匿國家的公共領域,包括房地產(chǎn)、基礎產(chǎn)業(yè)、資本現(xiàn)金等領域,若是全然追回必然會造成當?shù)乩娴膿p害,也為國際追贓的合作造成了障礙。在這種情況下,各國協(xié)商合作,制訂相關利益分享機制,提高各國參與國際反腐、國際追逃追贓的參與積極性。同時,在法制方面可以參與刑民交叉,在懲治腐敗官員的刑事責任的同時,通過本國或者是藏匿國的法律提起民事訴訟,追回贓款贓物。
隨著國家反腐決心的加強,國內國外反腐敗追逃追贓力度不斷加大,相信未來的中國會是一個廉潔、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國家。
(胡潔人,同濟大學法學院/知識產(chǎn)權學院副教授;費靜燕,同濟大學法學院/知識產(chǎn)權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