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茉莉花茶”
哲理的故事:
一位著名禪師出家前,曾在印度知名的尼赫魯大學攻讀社會學和佛學專業(yè)。回國之后,尤其是入寺剃度以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佛經(jīng)的研讀、翻譯、整理、注解、補充和弘揚傳播上。
他曾經(jīng)的女朋友來寺院看望他時,他平靜地招待她。面對眼淚汪汪的女孩,他溫和地笑著,親手為她沏上一杯茉莉花茶。女孩臨走時,他又送她一包上等的茉莉花茶。
他的父母來寺院看望他,給他帶來許多好吃的,他用平常的齋飯招待兩位老人的同時,同樣為父母沏上兩杯清淡的茉莉花茶。在父母走出山門時,他又送父母一包上等的茉莉花茶。
其他寺院的僧人來訪問時,他也總是親手為他們沏上一杯清淡的茉莉花茶。就連接待前來尋訪或捐贈的富商和名流,他也只是平靜地笑著,依舊親手為客人沏上一杯杯清淡的茉莉花茶。
眾人不解,他為何如此珍愛茉莉花茶,他笑笑不語。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在禪師的札記中,有這樣一段話:“凋落了自己的青春和芳華,芬芳在別人的生活和世界里?!边@不僅僅是茉莉花茶的寫照,也是禪師自己的寫照。(紀廣洋)
故事的哲理:
沒有浮夸的口號,沒有濫用的激情,塑造企業(yè)價值觀依靠的是長期的堅持和潤物細無聲的耐心。作為領(lǐng)導者,其一言一行和行事風格必須與組織價值觀高度吻合。
一份遲到161年的更正聲明
哲理的故事:
2014年3月2日,第8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磯杜比劇院舉行,備受矚目的最佳影片由史蒂夫·麥奎恩執(zhí)導的《為奴十二年》奪得。消息傳出后,跟這部影片有關(guān)的人和事頓時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話題。
影片火了,人們關(guān)注的角度也多元化起來,有人甚至把關(guān)注的目光投向了這部影片的原著小說。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一名Twitter用戶在搜尋《為奴十二年》的信息時,偶然發(fā)現(xiàn)《紐約時報》曾在1853年1月20日發(fā)表過一篇講述小說主人公諾瑟普的經(jīng)歷的文章,這位細心的讀者還發(fā)現(xiàn),文章中的諾瑟普的名字拼寫為“Northrop”,而文章的標題則是“Northrup”,這可是個明顯的錯誤。
這位讀者隨即把這個錯誤發(fā)布在Twitter上,眾多網(wǎng)友看到后,紛紛饒有興致地進行了傳播。
很快,《紐約時報》管理層也在網(wǎng)上看到了這個錯誤,在進行查對后,于2014年3月4日專門在《紐約時報》上刊登了一篇更正聲明。聲明中陳述了這個錯誤,并就這個錯誤向公眾道歉,向發(fā)現(xiàn)者表示感謝。(馮紫)
故事的哲理:
如何對待哪怕細微的錯誤,考驗著領(lǐng)導者和整個組織的勇氣與魅力。比起一味的嘴硬,真誠的道歉更能彰顯領(lǐng)導力。
從一美元的吻到啤酒帝國
哲理的故事:
越戰(zhàn)期間,美國好萊塢曾經(jīng)舉辦過一場募捐晚會,由于當時民眾們的反戰(zhàn)情緒比較強烈,募捐晚會以1美元的收獲而收場。
在這次晚會上,一個叫卡塞爾的小伙子一舉成名。他是蘇富比拍賣行的拍賣師,這唯一的1美元就是他募得的。在晚會現(xiàn)場,他讓大家選出一位最漂亮的姑娘,然后由他來拍賣這姑娘的一個吻,最后他終于募到了難得的1美元。
當好萊塢把這1美元寄往越南前線的時候,美國的各家報紙都進行了報道。這場募捐無疑是對戰(zhàn)爭的嘲諷,多數(shù)人也都把它當作一個笑料。然而德國的獵頭公司卻認為卡塞爾是個天才。
他們認為卡塞爾的奇思妙想會是棵搖錢樹,誰能運用他的頭腦,誰必將財源滾滾。于是建議日漸衰落的奧格斯堡啤酒廠重金聘請他為顧問。1972年,卡塞爾移民德國,受聘于奧格斯堡啤酒廠。在那里,他果然不斷有奇思妙想,甚至開發(fā)出美容啤酒和沐浴用啤酒,這使得奧格斯堡一夜之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啤酒廠。此后,卡塞爾最引人注目的舉動是在1990年,他以德國政府顧問的身份主持拆除柏林墻。這一次,他讓柏林墻的每一塊磚都變成了收藏品,進入全世界200多萬個家庭和公司,創(chuàng)造了城墻售價的世界紀錄。
故事的哲理:
獨具慧眼地挖掘出一個看似與己無關(guān)的創(chuàng)意對于組織的價值,是一個優(yōu)秀領(lǐng)導者的重要創(chuàng)舉。
媽媽的12雙手
哲理的故事:
讀六年級的女孩克里斯汀寫了一篇家庭作文,文章寫得如此特別,以致當時她的老師拿它做范文讀給全班同學聽。原文是這樣的:“我母親用一只手握著平底鍋炒菜,另一只手拿起抹布去擦桌子;她用一只手喂寶寶,另一只手為爸爸和女兒準備晚餐;她用一只手給門前的乞丐送上一份可口的熱食,用另一只手捻著玫瑰經(jīng)念珠禱告。”
當老師讀出這些不合常理的語句時,學生們開始哄堂大笑。老師自己也忍不住問女孩:“克里斯汀,你母親究竟有多少雙手呢?”
克里斯汀從座位上站起來,一口氣說出一長篇的話:“我母親有一雙手用來照顧父親,一雙手用來看護我們七個孩子,一雙手用來忙家里家外的事務(wù),一雙手幫助所有老幼貧弱之人,一雙手用來做祈禱……而且,她還有一雙手,在別人危難之際它們總會伸過來——所以,總共加起來的話我母親有12雙手?!?/p>
教室瞬間安靜下來,然后老師由衷地稱贊:“克里斯汀,你的作文寫得太美了!”上帝無處不在,所以他創(chuàng)造了母親。(班超編譯)
故事的哲理:
所見非所得,常識也許只是慣性,想要獲得最真實和最深刻得體驗和悸動,只能顛覆自己的固有邏輯重構(gòu)這個嶄新世界。
(摘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