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交際意愿研究及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2015-04-10 14:56:48王蘭蘭
關鍵詞:學習動機外語意愿

王蘭蘭

(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

教改與教材教法

交際意愿研究及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王蘭蘭

(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

交際意愿是二語習得領域個體差異研究近年來新的研究熱點,同時被認為是衡量外語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在全球化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有效提高大學英語學習者的交際意愿是中國外語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通過梳理交際意愿概念的產(chǎn)生及回顧代表性研究,將交際意愿影響因素歸納為學習者個體相關因素,情感相關因素及時間相關因素三大類,進而指出交際意愿研究對我國外語教學的啟示。

交際意愿;外語教學;啟示

引言

近年來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從側(cè)重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轉(zhuǎn)向提升學習者的交際意愿和跨文化能力。在全球化高度發(fā)展的當今世界,跨文化交際的機會大大增加,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間交流的通用語言地位得到空前提升。我國的外語教學目標也相應轉(zhuǎn)為提高學生的交際意愿。現(xiàn)行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指出“大學英語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 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nèi)容,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同時明確強調(diào),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有鑒于此,提高學生的交際意愿不只是外語教學的有效手段,更是其終極目標。

然而,作為一名一線英語教師,筆者目睹的大學外語教學現(xiàn)狀卻令人擔憂。中國的大學外語學習者學習英語多年,但是卻無法有效地在學習和社會交往中使用英語進行交際。有些學生固然是由于語言水平所限無法完成交際任務,但是英語水平尚可卻不愿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同學亦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多是由于缺乏交際意愿所致。交際意愿理論指出,擁有較高交際意愿的學習者較之交際意愿水平低的學習者更樂于把握一切語言實踐機會使用英語進行交際,因此,要有效提高學生的交際意愿,早日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就必須深刻了解交際意愿及其影響因素以求有的放矢。

一、文獻綜述

交際意愿隨個體的不同而不同,是近年來進入二語習得領域?qū)W習者個體差異研究范疇的新變量。交際意愿這一概念最早誕生于交際學領域,由McCroskey 等 (1985)首次提出,用以解釋使用母語時,人們的交際行為差異,并將其定義為母語使用者在有機會進行選擇的情況下,愿意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的傾向。母語交際意愿研究顯示,使用者的母語交際意愿在不同場合并非完全一致,但是總體看來仍是呈現(xiàn)出相對穩(wěn)定的性格傾向,因此,McCroskey等人認為母語交際意愿具有高度的穩(wěn)定性,很大程度上受到使用者的性格影響。

上世紀九十年代,MacIntyre和Charos(1996)首次將交際意愿介紹到二語習得領域并定義為“在某一特定時刻,個體發(fā)起與某人或某些人用二語進行交流的愿望” (MacIntyre et al., 1998:547)。其后,MacIntyre等人(1998,2001)又開展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交際意愿金字塔模型并明確指出外語交際意愿不同于母語交際意愿,是具有兩面性的復雜變量,會受到學習者性格和情境因素的雙重影響。MacIntyre等人首次指出,交際意愿不僅僅是外語教學的手段同時也是最終目的。課堂內(nèi)外交際意愿量表(MacIntyre et al., 2001)的研制使大批的交際意愿定量研究成為可能。進入新世紀以來,交際意愿研究一直長盛不衰, 且主要關注的重心都是交際意愿的影響因素。絕大多數(shù)的國內(nèi)外交際意愿影響因素研究均發(fā)現(xiàn),學習者的交際意愿與動機水平和態(tài)度、性格、自我感知的語言水平、交際信心、交際焦慮、交際類型、話題、語言教師等密切相關。

(一)學習者個體因素相關研究

學習者動機和態(tài)度是影響二語習得的重要情感因素,因而也是交際意愿影響因素研究中考察最多的變量。而學習者自我感知的語言水平,交際信心以及交際焦慮也因其對二語習得的重要影響受到研究者的頗多關注。目前,與學習者個體因素相關的交際意愿研究基本都是以Gardner(1985)提出的社會教育模型及MacIntyre 等人(1998)建立的交際意愿金字塔模型為理論框架。

幾乎全部的交際意愿影響因素研究都以學習動機為重要的考查內(nèi)容。Hashimoto(2002)部分重復了MacIntyre 和Charos(1996) 的研究,將社會教育模型和交際意愿金字塔模型融合作為理論框架,考察了日本學習者二語交際意愿與動機的關系。56名在美留學的日本大學生參加了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顯示,學習者動機水平與交際意愿顯著相關。Yashima(2002)首次提出國際性態(tài)度的概念,以社會教育模型和交際意愿金字塔模型為理論框架,考察了389名非英語專業(yè)日本大一學生的交際意愿與動機、國際性態(tài)度、語言水平及交際信心間錯綜復雜的相互關系。學習者的二語學習動機再次被發(fā)現(xiàn)與交際意愿間沒有顯著相關關系,數(shù)據(jù)驅(qū)動路徑表明學習動機與交際信心顯著正相關。學習者的國際性態(tài)度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交際意愿。Ghonsooly et al., (2012) 使用同樣的研究框架考察伊朗學習者二語學習動機,交際信心,性格等與交際意愿之間的關系。158名非英語專業(yè)伊朗大學生參與了調(diào)查。然而結(jié)果表明,交際意愿與學習動機之間沒有顯著相關,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由學習者的交際信心決定。學習者的外語學習動機只是通過交際信心間接影響他們的交際意愿。經(jīng)驗開放性對學習者的交際意愿并沒有直接影響。謝都全、郭應可(2011)基于相同理論框架的實證研究,使用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考察中國學習者的交際意愿及相關因素問題。來自五所國內(nèi)高校的150名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參與了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顯示,對中國學習者交際意愿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學習動機,而國際性態(tài)度對交際意愿并沒有直接影響。

自我感知的語言水平,外語交際信心以及交際焦慮也是眾多交際意愿研究關注的重點變量,此類研究以MacIntyre 和Charos (1996)開展的二語環(huán)境下學習者交際意愿研究為代表。共計92名加拿大學習者參加了問卷調(diào)查,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使用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進行了分析處理。研究結(jié)果表明,二語交際頻率與學習動機、自我感知的語言水平以及社會環(huán)境顯著相關。自我感知語言水平較高的學習者也擁有較強烈的交際意愿、而經(jīng)歷高程度交際焦慮的學習者通常缺乏交際意愿。彭建娥(2007)著重關注中國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交際意愿與外語課堂焦慮的關系。參與調(diào)查的182名被試者都是接受英語浸入式教學的醫(yī)學生。結(jié)果顯示,學習者的焦慮狀況與交際意愿顯著相關,學生在擁有較為強烈的交際意愿的同時也經(jīng)歷較高程度的焦慮。Peng和Woodrow(2010)考察了中國外語學習環(huán)境下,575名大學生的交際意愿狀況。他們發(fā)現(xiàn)語言課堂環(huán)境能夠預測學習者的交際意愿、交際信心以及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只是通過交際信心來間接影響學習者的交際意愿。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研究也指出有效考察學習者課堂交際意愿需要同時關注學習者個體因素相關變量和情境相關因素變量的影響。學習者交際信心與交際焦慮對交際意愿的影響在許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證實。(Hashimoto,2002; Ghonsooly et al., 2012; 謝都全、郭應可, 2011; Yashima, 2004)

其他學習者個體因素與交際意愿的相關研究多涉及年齡、性別、性格、留學經(jīng)歷等方面。Kang(2014)調(diào)查了60名韓國大學生的留學經(jīng)歷對交際意愿的影響,發(fā)現(xiàn)留學經(jīng)歷對他們的交際意愿、口語能力及課堂參與都有重要影響,只是程度因?qū)W習者原有語言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Mohammadian(2013)發(fā)現(xiàn)伊朗學生的靦腆性格與學習動機顯著相關,但是對交際意愿沒有明顯影響。

(二)情境因素相關研究

如前文所述, 母語交際意愿相對穩(wěn)定, 與語言使用者性格高度相關。二語交際意愿則具有兩面性,既與使用者性格相關又隨情境的變化而受到不同影響。因此, 也有許多研究者側(cè)重關注情境因素對交際意愿的影響。

早期的交際意愿影響因素研究基本針對學習者在二語教學環(huán)境下的外語交際意愿狀況。MacIntyre 和 Charos (1996)的研究對象就是來自加拿大雙語環(huán)境下的學習者,而Hashimoto(2002)的被試則是在美留學的日本大學生。為了驗證交際意愿金字塔模型的跨文化相關性,研究者開展了大量的外語學習環(huán)境下交際意愿影響因素研究(Wen & Clement,2003; Yashima,2004;李紅,2009;Peng & Woodrow,2010)。Wen和Clement (2003)從中國文化視角出發(fā)審視和考察了中國外語學習環(huán)境下學習者在英語課堂上不愿意進行交際的問題。他們發(fā)現(xiàn),中國學習者一方面有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愿望(Desire to Communicate),同時又缺乏外語交際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中國學習者深受儒家文化影響,面子情結(jié)嚴重,偏好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等都會對他們的交際意愿產(chǎn)生消極影響。這項研究還同時強調(diào),交際意愿會受到來自交際、語言及社會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絕不僅僅是語言和交際能力的體現(xiàn),指出了在不同社會文化情境下解讀交際意愿的必要性。李紅(2009)很好地總結(jié)和揭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大學生課堂內(nèi)英語交際意愿的影響。她認為,面子情結(jié)頗重的中國學習者往往會為了保全面子而放棄外語交際的機會。儒家思想主導的中國文化過于重視群體意識和集體主義,令很多學習者選擇成為外語課堂上沉默的傾聽者。傳統(tǒng)文化中的功利思想和長久以來的應試教育模式也給學生的交際意愿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外語(EFL)環(huán)境下的英語學習主要發(fā)生在外語課堂,所以對學習者外語課堂交際意愿的研究尤為必要。Cao 和Philp(2006)通過課堂觀察、訪談和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考察了學習者外語課堂交際意愿的兩面性及影響因素。研究結(jié)果表明,學習者的外語課堂交際意愿受到小組成員數(shù)量、與交談者的親疏程度、交談者參與情況、對話題的熟悉程度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小組成員越少,學習者交際意愿越高;較之不熟悉的談話者,學習者更加愿意與關系親近的人交談。Fu et al. (2012) 研究顯示學習者的外語交際意愿與交際目的,交際任務及交際形式相關。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交際信心等也會影響他們的交際意愿。Mai(2014)采用問卷調(diào)查結(jié)合訪談的方法考察了236名大一新生外語交際意愿與群體動力學(尤指群體凝聚力和群體規(guī)范)間的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與缺乏凝聚力和良好規(guī)范性的群體成員相比,處在擁有較高凝聚力和良好規(guī)范的群體中的學習者更樂意在課堂上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相比群體凝聚力,其他群體成員的行為對學習者的交際意愿影響更大。Zarrinabadi (2014) 采用聚焦寫作的定性研究方法考察教師對學習者外語交際意愿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表明,教師的等待時間、糾錯方式、話題選擇及所給予的支持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學習者的交際意愿。

(三)時間因素相關研究

語言學習是長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交際意愿作為一個重要的情感變量,與其他情感因素如動機、態(tài)度等一樣, 也并非一成不變, 會隨著時間的發(fā)展而起伏波動。 雖然相關研究為數(shù)不多,但是已有研究者考慮到了時間的發(fā)展變化會對交際意愿產(chǎn)生的影響以及對其各影響因素間的相互關系帶來的變化,開始進行交際意愿歷時研究。此類研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Diane和Neomy(2009),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考察了32名學習者對自己的表達能力,在課堂活動中的表現(xiàn)的認知,以及這種認知如何影響他們的交際意愿。研究表明,學習者對自我表達能力和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的認知對他們的交際意愿有影響。隨著學習時間的加長,學習者的自信心和交際意愿都得到了提高。Cao(2014)采用課堂觀察,反思日志等方式追蹤調(diào)查6名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在五個月時間內(nèi)的交際意愿變化及影響因素。研究指出,交際意愿不是簡單的性格傾向,而是需要以動態(tài)視角審視的具有情境可變性的復雜變量。結(jié)果表明,課堂內(nèi)的交際意愿變化主要受到學習者性格特點,課堂氛圍以及語言因素的影響。

二、對大學外語教學的啟示

提高學習者的外語交際意愿是外語教學的終極目標,只有充分了解交際意愿的影響因素,才能有效提高學生交際意愿,完成外語教學目標。綜上所述,交際意愿影響因素基本可以被概括為學習者個體因素如學習動機、交際信心、交際焦慮、性格、留學經(jīng)歷等;情境相關因素如二語或外語學習環(huán)境、傳統(tǒng)文化影響、教師影響、群體規(guī)范和凝聚力、課堂活動安排、話題選擇、交際任務類型以及動態(tài)視角下時間因素的影響。已有研究成果對當前大學外語教學的啟示如下: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提高學習者外語交際意愿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在日常及教學實踐中適當添加與學習者專業(yè)相關的語言學習材料,或者開設專業(yè)相關的基礎課,以幫助他們認識到英語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會起到的重要作用,從而更加努力地學習英語。融合性態(tài)度是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向?qū)W生介紹外國文化、風土人情等會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教師可以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海外經(jīng)歷中的趣事,向他們介紹好萊塢新近制作的大片、暢銷的英文讀物,等等,以此引發(fā)學生對外國文化和英語交際的濃厚興趣。

(二)對于廣大外語環(huán)境下英語學習者來說,語言課堂是他們?yōu)閿?shù)不多或者僅有的需要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場合,因此廣大英語教師一定要格外重視課堂教學和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首先,教師要努力完成自身角色的轉(zhuǎn)變。在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背景下,教師往往以嚴肅、古板、無趣和權威的獨裁者形象出現(xiàn)。而現(xiàn)在,教師需要積極地將形象轉(zhuǎn)化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學生的引路人。教師要關心學生,一視同仁,打造溫暖和諧的語言課堂環(huán)境。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給予及時和有目的性的反饋。語言課堂中的糾錯方式也需要教師格外注意。通常來說,教師需要避免嚴厲的批評和立即打斷糾錯。

(三)大量研究表明,自信的語言學習者,焦慮水平一般較低,也更愿意使用外語進行交際?;谶@一發(fā)現(xiàn),廣大英語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習者的語言水平來設計課堂活動,以確保他們通過努力就可以順利完成。這樣,成功的學習體驗會極大增強學習者的動機,鼓舞他們的語言自信,從而提高其交際意愿。引導學習者對語言學習中的成功和失敗進行正確歸因也是語言教師的重要使命。具體來說,教師應該協(xié)助和引導學生將語言學習的成功歸功于自己具備的能力和素質(zhì)以及為了獲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同理,引導學生將學習中的失敗體驗歸因于外部原因如試題過難、考場環(huán)境差、身體不適等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護學習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避免對交際意愿造成消極影響。

(四)焦慮體驗對學習者交際意愿有顯著影響。焦慮水平高的學生會主動回避外語交際場合,不愿使用英語與人交流。焦慮水平較低的學生,對自己的語言水平較有自信,更愿意使用英語與人交流。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習者水平選擇教學內(nèi)容,要避免教學內(nèi)容過難,以致學習者焦慮水平過高??荚囀菍W習者焦慮的重要來源之一。教師需要盡量弱化考試對學生的影響,引導他們關注個人進步,不要過于依賴他人評價。

(五)傳統(tǒng)文化對學習者交際意愿的影響之大不言而喻。教師要努力幫助學生摒棄傳統(tǒng)文化中過度關注面子和群體主義導致個體意識模糊的影響,抓住一切機會增強交際意愿。比如,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點名回答和主動回答問題兩種方式來幫助更多學生得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

(六)缺乏語言使用環(huán)境是交際意愿難以獲得大幅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師和學校應該盡可能為學習者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習者有更多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如開辦校園英語角,開設更多雙語教學課程等。

結(jié)語

交際意愿是一個復雜的情感變量,也是衡量外語教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以現(xiàn)有研究成果為基礎,如何指導國內(nèi)外語教學,切實提高學習者交際意愿是值得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共同探討和關注的問題。

[1]Cao, Y. A socio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J]. TESOL QUARTERLY, 2014, 48(4): 789-814.

[2]Cao, Y. & Philp, J. Interactional context and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 comparison of behavior in whole class, group and dyadic interaction[J]. System, 2006, 34: 480-493.

[3]Diane de Saint Leger & Neomy Storch. Learner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Implications for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n L2 classroom[J]. System, 2009, 37(2): 269-285.

[4]Fu, L., Wang, X., & Wang, Y. The research on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Chinese Students’ EFL study [J]. 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2012, 3(1): 112-117.

[5]Gardner, R.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6]Ghonsooly, B., Khajavy, G. H. &Asadpour, S.F.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among Iranian 28 non-English major university students[J].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2, 31:197-211.

[7]Hashimoto,Y. Motivation and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s predictors of reported L2 use: the Japanese context [J]. Second Language Studies, 2002, 20(2):29-70.

[8] Kang, D.M. The effects of study-abroad experiences on EFL learner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speaking abilities, and participation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J]. System, 2014, 42: 319-332.

[9]MacIntyre, P.D.,Baker,S.C.,Clement,R. & Conrod,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social support,and language-learning orientations of immersion students[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1, 23: 369-388.

[10] MacIntyre, P.D. & Charos, C. Personality, attitudes, and affect as predictors of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J].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15: 3-26.

[11]MacIntyre, P.D., Clement, R., Dornyei, Z., & Noels, K. A. Conceptualizing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 L2: A situational model of L2 confidence and affiliation[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8, 82(4): 545-562.

[12] Mai, X. Group dynamics and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EFL classrooms[J]. Overseas English, 2014,(1):108-110.

[13] McCroskey, J.C. & Baer, J.E.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the construct and its measurement [Z].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Denver, 1985.

[14] Mohammadian, T. The effect of shyness on Iranian EFL learners’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J].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2013, 3(11): 2036-2045

[15] Peng, J.E. &Woodrow, L.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A model in the Chinese EFL classroom context[J]. Language Learning, 2010, 60 (4):834-876.

[16]Wen, W.P. & Clement, R. A Chinese conceptualization of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ESL[J].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2003, 16(1):18-38.

[17]Yashima, T.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 second language: the Japanese EFL context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2, 86(1):54-66.

[18] Yashima, T., L. Zenuk-Nishide & K. Shimizu. The influence of attitudes and affect on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nd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J]. Language Learning, 2004, 54:119-152.

[19]Zarrinabadi, N. Communica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teacher on learner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J]. System, 2014, 42: 288-295.

[20]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1]李紅.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大學生英語課堂交際意愿的影響 [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9, 29(7):57-58

[22] 彭劍娥. 醫(yī)學生英語交際意愿與英語課堂焦慮的關系研究[J]. 西北醫(yī)學教育, 2007, 64(2):180-183

[23] 謝都全,郭應可. 中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交際意愿結(jié)構(gòu)方程建模分析[J]. 外國語文, 2011.

(責任編輯:孫建華)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WANG Lanlan

(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China )

Considered as the criterion for successfu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has been drawing lately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L2-related Individual Difference research. In the world of globalization, the promotion of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by college learners of English is the main concern of all English teachers in China. Based on the review of representative studies on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the author classified the variables underlying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to variabl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effective variables and time-related variables.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ere provided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mplication

2015-06-1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3YJC740095)的階段性成果

王蘭蘭(1978-),女,山東濟南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二語習得研究。

H319

A

1671-4385(2015)04-0053-05

猜你喜歡
學習動機外語意愿
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動機
甘肅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4
如何激發(fā)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44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海峽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充分尊重農(nóng)民意愿 支持基層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
大山教你學外語
大山教你學外語
交際意愿研究回顧與展望
大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的相關研究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來建立有效的學習共同體
拉孜县| 杨浦区| 雷州市| 平果县| 资中县| 大丰市| 富川| 长乐市| 江永县| 民丰县| 莱西市| 辰溪县| 定西市| 志丹县| 任丘市| 永定县| 南丰县| 广德县| 乐平市| 北安市| 化隆| 麻栗坡县| 裕民县| 尖扎县| 承德市| 新竹市| 仁寿县| 枣强县| 夏邑县| 沧源| 鄢陵县| 昭通市| 安平县| 石门县| 大化| 徐汇区| 万年县| 新安县| 濉溪县| 清原|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