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少圭,白曉光,曹文洪,季立標,姚鴻歡 (常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影像中心,江蘇 常熟 215500)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變(PAD)是糖尿病足和截肢發(fā)生的危險因素,此類患者具有血管病變發(fā)病早、病變易彌散、發(fā)展快等特點[1]。PAD 主要累及下肢動脈,通過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血栓,導致管腔縮小,甚至閉塞,使組織缺血缺氧引起壞死。早期如不及時治療,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2]。通過對50 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變患者進行介入治療,取得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1 年4 月-2014 年2 月收治PAD 患者100 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 例。其中對照組中男性22 例,女性28 例,年齡39 ~72 歲,平均(56.7 ±4.8)歲,病程3 ~10 年,平均(6.5 ±1.3)年;按Wagner 分級:0 級14 例,1 級11 例,2 級10 例,3 級8 例,4 級7 例。觀察組中男性23 例,女性27 例,年齡36 ~71 歲,平均(55.8 ±5.0)歲,病程3.5 ~12 年,平均(6.7 ±1.5)年;按Fontaine 分級:0級14 例,1 級11 例,2 級10 例,3 級8 例,4 級7 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等其他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進行控制血糖、及時換藥,防治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介入治療,患者平臥位,進行局部麻醉,根據(jù)患者血管病變情況進行病變對側股動脈穿刺,置入4F 導管鞘,行血管造影,明確病變部位,在X 線透視的指引下,將導絲送至要處理的病變部位,通過狹窄閉塞段,再將適宜直徑的球囊導管送至血管病變處,對狹窄部位進行擴張,如擴張良好者,不放入支架,否則行支架置入,術后行對癥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fā)癥。療效判定采取Fontaine 分級,顯效:治療后效果比治療前提高2個級別;好轉:治療后效果比治療前提高1 個級別;無效: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
觀察組患者顯效27 例,好轉19 例,無效4 例,總有效率90%;對照組患者顯效18 例,好轉19 例,無效13 例,總有效率74%。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血壓升高1 例,惡心1 例,呼吸衰竭1 例,動脈夾層2 例,總發(fā)生率為10%;對照組患者血壓升高4 例,嘔吐2 例,惡心2 例,呼吸衰竭4 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2%;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PAD 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fā)癥,也是外周血管疾病的主要組成部分,比非糖尿病患者的發(fā)病率高11倍[3]。主要表現(xiàn)為下肢動脈疾病,尤其是腘動脈及其遠端動脈。發(fā)病機制為各種原因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動脈狹窄,甚至發(fā)生閉塞,導致遠端相應組織出現(xiàn)缺血性痙攣及壞死[4]。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早期的涼、麻、痛及間歇性跛行和晚期的靜息痛及相應組織干性壞疽(如合并感染可為濕性壞疽)。其治療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療、介入治療及手術治療[5]。
保守治療主要為控制血糖、血脂、高血壓,告誡患者戒煙,應用擴血管藥物、抗凝藥物、藥物溶栓及相應的對癥處理,可治療或延緩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的進展。但往往由于動脈內(nèi)斑塊較硬及全身溶栓效果差而療效不佳,且后期復發(fā)率較高[6]。手術治療適用于外周血管局部完全閉塞,導絲無法通過的患者,可采用自體靜脈旁路轉流術,使遠端組織重新獲得血供,但由于病變往往較嚴重,術后效果不太樂觀。介入治療適用于大部分外周血管疾病。介入不僅可行血管造影明確診斷,同時還可在造影基礎上行血管球囊擴張術及支架置入術等。早期球囊擴張適用于病變較輕,新鮮血栓者,近期效果顯著。術后輔以抗凝、溶栓治療,可迅速、顯著改善患者遠端組織血供,改善臨床癥狀,同時有利于潰瘍創(chuàng)面的修復。對于動脈管腔狹窄嚴重,經(jīng)球囊擴張血流通過改善不明顯者,可放入適宜支架,術后長期服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再形成。還可經(jīng)介入導管取栓及內(nèi)膜下血管成形術。因此介入治療PAD 具有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臨床效果顯著、適應證廣等優(yōu)點,有條件的患者應早期行介入治療,減少和避免下肢及足的潰瘍、壞死及截肢。
綜上所述,介入治療PAD 能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臨床療效確切,值得推廣與應用。
[1] 徐紅梅.17 例驚厥患兒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3,34(35):7561.
[2] 薛春香.小兒驚厥持續(xù)狀態(tài)21 例急救與護理[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9):1199-1200.
[3] 方美芬.小兒高熱驚厥64 例急救與護理[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4,11(11):61.
[4] Roberto C,Sylvana P,Arnaud L,et al.Linkage of 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convulsions to chromosome 16p12-q12 suggests allelism to the infantile convulsions and choreoathetosis syndrome[J].Am J Hum Genet,2001,68(3):788-794.
[5] 趙翠梅,梅景華,呂月平,等.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與護理[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4,31(4):362-363.
[6] 龔翠芬,喬小利,魏金花,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治療進展[J].河北中醫(yī),33(2):30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