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多元化視角下的民族樂器改良

2015-04-24 17:17:19李子晉
人民音樂 2014年10期
關鍵詞:弦樂器管弦樂隊民族樂器

李子晉

序言

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發(fā)展及低音拉弦樂器改良問題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引起音樂工作者不斷關注,歷時八十余年至今依然問題重重。2013年12月21日至22日,由中國音樂學院主辦的“2013全國樂器學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國內(nèi)五十余名專家及研究生參加了此次會議。在當前全社會重視民族音樂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下,結合國家文化部科技提升項目(民族低音拉弦樂器改良)課題的進行,本次會議再次聚焦民族管弦樂隊發(fā)展模式及低音拉弦樂器改良問題,又一次引發(fā)國內(nèi)外樂器改良人士對相關話題的激烈討論,同時也連帶出與樂器學學科建設有關的新思路。

一、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發(fā)展模式

1.中國民族管弦樂隊歷史及現(xiàn)狀

中華民族記載樂隊編制的資料可謂源遠流長,但中國現(xiàn)代民族管弦樂隊出現(xiàn)卻是從仿效西方管弦樂隊開始。梳理歷史有助于我們站在新的高度反思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發(fā)展中的問題,把握樂器改良大方向。

中央音樂學院張伯瑜教授的<近百年來中國管弦樂的發(fā)展>報告中梳理了20世紀以來中國管弦樂的發(fā)展情況,指出由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領域中的從業(yè)者們不斷向西方音樂學習,使傳統(tǒng)音樂逐漸地“現(xiàn)代化”,漸次形成了今天所具有的“民族音樂”之概貌。中國音樂學院韓寶強教授在(中國為什么沒有低音拉弦樂器)的報告中對民族管弦樂隊聲部問題深入思考,分析中國沒有低音拉弦樂器的主要原因,并總結了民族樂器改良中存在的問題。

2.如何借鑒西洋管弦樂隊經(jīng)驗

討論中國管弦樂隊歷史與現(xiàn)狀后,不難發(fā)現(xiàn)民族管弦樂隊改革存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音響結構的平衡問題,尤其是低音拉弦聲部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上海音樂學院應有勤研究員在<民樂隊體制改革的聲部系列化探討>中回顧了我國建國以來民族樂器改良及樂隊體制構建的過程和現(xiàn)狀,并介紹了當時借鑒蘇聯(lián)民族樂器和樂隊構建經(jīng)驗的情況。武漢音樂學院鄭榮達教授在<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發(fā)展瓶頸>中指出樂隊音響平衡與樂隊建設成本、民族樂器的律制與音樂風格的統(tǒng)一這兩對矛盾,是當前民族管弦樂隊發(fā)展中的主要瓶頸。

3.如何借鑒亞洲鄰國的經(jīng)驗

與歐洲相比,亞洲鄰國音樂文化與中國關系應該更為密切,對亞洲鄰國的民族樂隊考察對我國民族樂隊改革具有積極的借鑒作用。

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饒文心教授在《東南亞、南亞樂器文化實地考察》的報告中詳細闡述了東南亞各國民族管弦樂隊的特點,通過對東南亞地區(qū)這些東方近鄰面對外來樂器的借鑒實踐的考察,有益于啟發(fā)我國民族管弦樂隊及樂器改良的思路。上海東方廣播電臺音樂編輯孫克仁先生在《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現(xiàn)狀>中通過對朝鮮、印度和中國在民族管弦樂隊編制音色方面的比較來分析我國民族管弦樂隊改革的得與失。

總之,對于典型的中國民族管弦樂隊來說既要兼顧民族特色,亦要追求現(xiàn)代審美的整體和諧,而對于少數(shù)民族樂隊來說,則應盡量保持民族特色,而非一味追求與西方管弦樂隊接近的審美標準。因此,關于民族管弦樂隊的改革問題上不能僅提供單一型標準,應首先將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類別,甚至是演奏作品的風格進行分類后,再依據(jù)其特點提出不同的改革方案,這將是中國民族管弦樂隊改革的必經(jīng)之路。

二、民族樂器改良思路

1.民族低音拉弦樂器改良

四川音樂學院陳澤教授(《民族低音樂器“拉忽雷”研制進展匯報》)、中國雜技團王建民總工程師(《在提高膜振動低音拉弦樂器的發(fā)音效率方面的探索》)以及沈陽音樂學院江云鎧先生(《革胡的發(fā)展歷史》)分別介紹并演奏了其改革樂器——拉忽雷、雙鼓雙膜振動大提琴、古瓶胡,還與各位專家交流樂器改革過程中的心得體會。三人在樂器改良上的思路上各有千秋,但終究有一點可以達成共識,即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礎上與其他聲部音響特征盡量保持統(tǒng)一。

2.其他樂器改良

新加坡民族管弦樂團黃德成先生及沈陽音樂學院趙廣運教授帶來了《從民樂隊音響交響化到增加樂器琴體宏亮度制作技術的思考》、《雙排弦踏瓣式轉調(diào)箜篌的研制及體會》的報告。

3.樂器改良方法討論

對其他學科研究方法的借鑒以及跨學科的交叉研究方法的應用也充分體現(xiàn)了樂器學學科的復雜性和綜合性。

旅美學者李光明先生(《樂器音響與樂器名稱的言語象征性》),中央音樂學院音樂聲學博士生、新疆藝術學院楊帆副教授(《基于小波變換的樂器頻譜提取》),中國音樂學院音樂聲學博士生、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余兆欣副教授(《碳化重竹琴馬與紅木琴馬試用于402揚琴的聲學比較分析》),沈陽音樂學院樂器工藝系賀志凌副教授(《遼寧省博物館藏九霄環(huán)佩琴的樂器工藝學研究》)分別從符號學、聲學、材料學、工藝學的角度對樂器學方法進行深入的探討。

總之,民族樂器改良工作者們應本著兼容并蓄的態(tài)度,以音響為核心、工藝為關鍵的原則來進行樂器改良工作。同時,以自然科學研究方法作為基礎,加之考古學、人類學等人文學科研究方法,全面透徹地研究樂器及其文化,也充分體現(xiàn)了對于民族管弦樂隊發(fā)展及樂器改良方法論的多元化特征。

三、民族低音拉弦樂器改良思路

學術研討會后各位專家就民族管弦樂隊及樂器發(fā)展的具體問題展開自由討論,總結自由討論階段各位專家討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1.改與不改

一部分專家贊成在民族管弦樂隊中直接使用大提琴作為低音樂器,無需改革。張伯瑜提出在世界各民族的樂器中總有一部分樂器是直接使用成熟的西方樂器,但在演奏技巧等方面具有自身民族特色,例如印度小提琴。中國的低音樂器在沒有歷史遺存的前提下,讓樂器擁有一張“外國臉”,卻懷揣“中國心”,直接使用大提琴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筆者認為,改與不改的問題,是應該由包括演奏家、指揮家、作曲家、音樂學家以及音樂的廣大受眾在內(nèi)的應用者來決定,也需要一定時間的實踐應用加以考驗才可以甄選出適合時代需求的低音樂器。endprint

2.改外型還是改音響

第一種觀點是使用大提琴的音響標準,可以改革外型使視覺上更加民族化。鄭榮達提出大提琴作為低音樂器在管弦樂隊中使用的音響效果大部分演出團體能夠接受,因此可以借鑒大提琴的音響標準對外觀進行民族化改良。孫克仁提出如果各種改良樂器的音響可接受度相類似,那么外型即是改良關鍵。

第二種觀點是使用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響,使低音拉弦樂器與樂隊中的中高音拉弦樂器音色能夠統(tǒng)一起來。應有勤指出外型上應使用筒形的共鳴腔,但皮膜可以使用新型環(huán)保材料代替,這樣才能使樂隊的低中高聲部統(tǒng)一起來,音色一定不能模仿提琴。

筆者認為,確定改革的方向是決定改革成敗的最根本問題。究竟應以外型還是以音響為準進行改革,二者并不矛盾。從樂器音響學的角度考慮,樂器共鳴體的材料及形狀直接影響音響效果,因此從音響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工藝學的方法必然會形成能夠產(chǎn)生民族特色音響效果的共鳴腔體,同時也就決定了外型的改革方案。從樂器發(fā)展歷史的角度考慮,許多樂器,尤其是提琴族、琉特族等樂器在發(fā)展過程中通常呈系列化形式發(fā)展,我們熟知的維奧爾琴也是分為高、中、低等不同型號存在的,其結構特征也不盡相同,因此,發(fā)展系列化的樂器有利于聲部間音色的統(tǒng)一。另外,外形設計除注意民族性,還要注意演奏技巧的發(fā)揮、人體工學等因素,有關改革的具體方向也必須要在科學研究低音樂器在樂隊中的功能后再作進一步分析。

3.交響化與民族化

對于民族低音拉弦樂器改革應充分考慮到少數(shù)民族樂器的參與。石河子大學肖振新提出如不充分考慮少數(shù)民族音樂特點,僅以漢族為主體的樂器改革是一種民族中心主義論。鄭榮達提到大提琴作為樂隊中的和聲低音是樂隊交響化的結果,而樂器本身僅僅是音樂的載體,不應該有民族化問題,如何在音樂中應用才是最終決定民族化與交響化實質的關鍵所在。

因此,低音拉弦樂器的發(fā)展不應該是單—化的,應考慮我國多民族的國情特點,根據(jù)音樂風格的實際需要,多元化地選擇低音拉弦樂器。

最后,韓寶強以文化部科技提升項目(民族低音拉弦樂器改良)課題組負責人的身份對課題中涉及到具體問題向各位專家作簡要介紹,并提出了該項目研究的基本方略如下:

第一、從戰(zhàn)略上考慮

(1)樂器發(fā)展歷史證明,樂器改良永無盡頭。此次改良民族低音拉弦樂器也將目標定位于“一個階段性成果”,不追求“一錘定音”:(2)充分利用國家給予此項目的支持,重視頂層設計,力求從樂器聲學、制作工藝、樂器材料和外觀設計、演奏法、配器法、舞臺音響效果等多層面、多角度進行綜合研究,在完成項目同時,力求為民族樂器改良建立更科學的評判標準;(3)基于我國是多民族國家的考慮,低音拉弦樂器在形制上將堅持多元化原則。

第二、從戰(zhàn)術上考慮

(1)以低音拉弦樂器在民族管弦樂隊中的作用為出發(fā)點,以樂器音響為首要考核指標;(2)課題組秉承客觀、中立原則對改良樂器進行篩選,課題組內(nèi)凡與改良產(chǎn)品相關人員不參與評定;(3)在海內(nèi)外范圍廣泛征求意見,旨在爭取最大滿意度同時,在世界范圍弘揚中華樂器文化。

結語

為推動樂器學學科的進一步發(fā)展,各位與會代表一致表示贊成在中國音樂學院建立樂器學學會,以便對樂器學相關問題相互探討交流學術成果,使樂器學學科發(fā)展呈可持續(xù)態(tài)勢發(fā)展下去。這也標志著樂器學研究的基礎在我國已初步形成,樂器學學科以多元化的理念及方法,多角度地拓寬研究視野,將進入一個嶄新的臺階。endprint

猜你喜歡
弦樂器管弦樂隊民族樂器
彭蠡湖中望廬山(女高音,竹笛與管弦樂隊)
弦樂器的練習與演奏分析
魅力中國(2019年24期)2019-12-18 03:54:00
基于振動信號檢測的弦樂器視聽強化應用設計
弦樂器演奏技巧與情感表現(xiàn)
戲劇之家(2017年9期)2017-11-16 00:42:32
管弦樂隊構建與訓練(三)——以弦樂合奏《二泉映月》的主題表現(xiàn)為例
淺談弦樂器的練習與演奏
北方音樂(2017年8期)2017-01-28 05:07:01
中國民族樂器(之十五)笙
音樂生活(2015年3期)2015-12-19 13:24:55
中國民族樂器(之十四)雷琴
音樂生活(2015年2期)2015-12-19 13:23:19
管弦樂隊
明清時期民族樂器發(fā)展略覽
普安县| 磐石市| 钟祥市| 屏山县| 高雄市| 革吉县| 襄樊市| 阜南县| 育儿| 江永县| 积石山| 甘肃省| 蚌埠市| 南岸区| 永嘉县| 清新县| 蒲江县| 尉犁县| 黄浦区| 黎川县| 泰安市| 安龙县| 巴马| 西贡区| 库车县| 察隅县| 墨竹工卡县| 伊宁县| 平果县| 安徽省| 阿克陶县| 锦屏县| 武宁县| 五寨县| 米脂县| 厦门市| 兴和县| 嘉定区| 长兴县| 额尔古纳市|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