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紅
摘 要:說明文教學要通過“品語言、悟方法,凸顯核心本位;入文本、深對話,開掘文本情愫;設情境、搭平臺,喚醒探究欲望;補信息、勤實踐,歷經(jīng)體驗過程”來提升教學的整體效益。
關鍵詞:凸顯本位;語言情趣;實踐方法;說明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2-0026-01
說明文是小學中高年級語文的一種重要文體。在“語用”教學理念的關照下,說明文教學已經(jīng)基本走出了關注內(nèi)容、關注知識的內(nèi)容本位,將教學的焦點聚集在文本語言和表達方法上。但遺憾的是,矯枉過正之下,說明文的課堂教學卻又走進了重理性分析、輕人文培養(yǎng)的怪圈,導致課堂教學的呆滯單一、枯燥無味。如何把握說明文教學的理性與感性的“度”,文章以《埃及的金字塔》一文為例,研究說明文的教學。
一、品語言、悟方法,凸顯核心本位
(1)品味言語,感受嚴謹特色。說明文旨在客觀真實地刻畫事物的特性,語言表達的精妙嚴謹是其最大的特點。《埃及的金字塔》一文在展現(xiàn)金字塔特點時,大量運用了一些概述性、不確定的詞語,比如“差不多”“據(jù)說”“大約”,這些詞語則是引領學生體悟作者言語表達精妙的重要資源。在教學中,教師進行了這樣的教學:學生閱讀了解金字塔建造過程,引領學生通過演示、解說文本介紹建造過程,隨后教師追問:“事實上,金字塔真的就是這樣建造的?”教師故意凸顯了“真的”二字,學生紛紛表示“并不一定”,因為語段以“據(jù)說”一詞開頭,表明這只是作者的一種猜測。于是,教師順勢而下,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的類似詞語,并通過閱讀、比較的方法,感受說明文語言表達的精妙、嚴謹,充分意識到看似模糊的詞語,其實正是作者嚴謹表達風格的一種體現(xiàn)。
(2)仿寫得法,推進遷移訓練?!栋<暗慕鹱炙芬晃倪\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等多種說明方法將胡夫金字塔外形宏偉的特點描寫得生動形象,文章內(nèi)容對于五年級學生而言一讀就懂,關鍵在于作者是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樣描寫。教學中,教師結合課后思考題,引領學生認真揣摩文本說明方法的妙處,并在提供相應的數(shù)據(jù)資料之后,引領學生以“人民英雄紀念碑”為內(nèi)容進行片段的說明練習。學生在閱讀、感知、說話、練筆的綜合實踐活動中,不僅對說明方法擁有了深入的理解,更為其掌握方法、歷練方法創(chuàng)設了情境、搭建了平臺。
二、入文本、深對話,開掘文本情愫
文章不是無情物,即便是相對客觀、理性的說明文也不例外,再嚴謹理性的表達,都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元素。因此,我們不能僅僅以理性的視角解讀說明文、教學說明文,而要引領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著力開掘說明文中蘊藏的豐盈情愫,將說明文教得有聲有色、有情有趣?!栋<暗慕鹱炙冯m然沒有直接言明,但在字里行間散發(fā)出作者濃郁的情感傾向。在學生深入了解金字塔宏偉外形和建造過程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了金字塔的圖片,并深情地引領學生說:“面對規(guī)模宏大、結構精巧的金字塔,你內(nèi)心一定涌動著很多的話,請你寫下來?!痹谶@一過程中,學生對金字塔的溢美之詞從外形的感慨到內(nèi)涵的贊美,從金字塔本身到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學生與作者的認知形成強烈的共鳴,開掘出了看似平淡理性的文本所蘊藏的深厚情感。
三、設情境、搭平臺,喚醒探究欲望
創(chuàng)設適當?shù)那榫常梢宰寣W生在說明文教學中獲得積極的探究熱情。只有真正從心底喚醒了學生的探究欲望,說明文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做到情趣盎然。例如,在教學“建造金字塔”這一部分時,為了將文字轉(zhuǎn)化為具象的認知特點,教師引導學生以“實物演示”的方式進行表達,有的學生充分運用了身邊的學習工具代替運輸工具,形象生動;有的在拉石塊的圓木前設置了駱駝、大象等牲畜,顯得趣味十足;有的想到了四面同時開工的方法,提高了工程的效率……這種實物演示的策略,不僅讓學生將文本的語言轉(zhuǎn)化為形象可感的畫面,更重要的是喚醒了學生內(nèi)在的意識,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嘴的過程中提升了探究的層次,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補信息、勤實踐,歷經(jīng)體驗過程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說明文的對象、感知作者說明的方法,說明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補充拓展資源,途徑有二:首先,從知識本位出發(fā),補充文本未盡之言,讓學生從更廣闊的維度,立體化、多維化地了解說明對象;其次,從語言本位出發(fā),遴選風格類似的文本以供學生辨析比較,形成相同風格的體系群文。只有兩者兼顧,做到內(nèi)容與語言相結合,說明文教學才能在雙線并進中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埃及的金字塔》一文為學生打開了一扇探究知識的窗戶,文本知識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高漲的認知熱情。因此,教師先是補充了關于金字塔的其他知識,將報刊、網(wǎng)絡上的相關信息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并推薦了相關書目。在此基礎上,教師則以“我心中的金字塔”為主題,舉行了一次“世界文明奇跡”的主題報告會,讓學生在閱讀資料、整合資料、運用資料的過程中進行準備,通過練說、分組匯報、集體評議,最終選擇最佳小組。這種綜合性的實踐練習為學生在體悟與運用之間鋪設了一條有效通道,實現(xiàn)了課堂內(nèi)外之間的鏈接,將說明文的教學提升到了“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的境界。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說明文教學理應以文本語言、說明方法為核心,但這并不意味著就必須要行走在枯燥、乏味的老路上。教師可以通過文本情感元素的開掘,增強說明文教學的情感性、趣味性,從而在多姿多彩的教學質(zhì)態(tài)下提升說明文教學的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王蘊芬.小學科普說明文的教學價值及教學策略[J].語文世界,2014(11).
[2]薛春元.說明文教學重在哪里[J].小學語文教學,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