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陳迪妹 葉劍強
摘 要:文章通過對初中生科學學習情況的調查發(fā)現(xiàn),初中生普遍缺乏系統(tǒng)的科學學習指導?;诰唧w的學情,運用專題講座、座談互動和課后答疑三種形式,從科學學習的一般指導、不同學生群體的差異化指導、針對具體學習問題的指導這三個層次針對學生的學習觀、學習動力、學習方法對學生的科學學習進行系統(tǒng)指導,并在學習指導的基礎上對學生、教師和學校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科學;學情;學習指導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3-0024-03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自2001年開始的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確立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以學定教”“以教導學”“以教助學”等教學理念得以迅速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情況成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為了獲得初中生在科學課程學習中的具體情況,我們運用查閱文獻、訪談、問卷調查、課堂觀察等多種方法對溫州市初中生的科學學情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初中生的科學成績發(fā)生了明顯的分化,而學校目前普遍缺乏對學生系統(tǒng)的科學學習指導,學優(yōu)生、中等學生和學困生在科學學習上都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查閱文獻發(fā)現(xiàn),雖然對學習指導的一般性研究眾多,但是針對具體學科的學習指導卻很少。由于初中科學課程納入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時間比較短,學者們更多地著力于課程與教學方面的研究,對初中科學學情的研究很少,針對初中科學的學習指導就少之又少,目前在中國知網(wǎng)的核心期刊上未見有相關的文章發(fā)表。綜合科學課程具有不同于傳統(tǒng)分科理科課程的統(tǒng)整特點,學生在學習科學時能夠借鑒其他學科的經(jīng)驗有限,因此,迫切需要在準確把握具體學情的基礎上對學生在科學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指導。
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僅體現(xiàn)在準確的學情是教學設計的立足點,更應體現(xiàn)在將指導學生學習作為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的重要途徑。能否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直接影響著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成效。基于此,我們在學情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了初中科學學習指導的研究與實踐。
二、學習指導的含義
學習指導的思想自古就有。古今中外的數(shù)位教育家、心理學家在自己的教育專著中都有論述到如何學習,如前蘇聯(lián)的蘇霍姆林斯基、贊科夫,美國的杜威、日本的鈴木清,以及我國的陶行知先生都在其著作中系統(tǒng)地論及他們的學習指導思想。隨著近代學習理論和學習科學的發(fā)展,更有大批專門論述學習的著作問世,如桑代克的《人類的學習》、斯金納的《學習的科學與教學的藝術》、奧蘇貝爾的《學校的學習》、加涅的《學習的條件》等。一些國家也進行了學習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如前蘇聯(lián)教育部在1982年頒布的《發(fā)展學生一般學習技能和技巧的大綱》,美國和英國的許多高等學校都專門開設有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課程等。
對學習指導的定義,學者們看法不一。美國學者喬伊斯(Joyce,B.)、韋爾(Weil,M.)和卡爾霍恩(Calhoun,E)認為:“教師負責將學習內容加以組織和傳授,并通過講課、閱讀、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把所學知識綜合起來等形式而傳遞信息的這個過程就是教師的指導?!边@一定義側重對學習內容本身的指導。日本《教育心理學辭典》對學習指導的解釋是:“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更容易些,而去安排、提示學習內容,準備學習環(huán)境等各種條件,對學習活動計劃的展開和調整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建議。”該定義指出,學習指導不僅包含學習內容的指導,還包含對學習活動本身的指導。
我國的學者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系統(tǒng)的研究學習指導。起初主要側重于從經(jīng)驗總結的角度對學法指導進行研究,隨著學習理論和學習科學的發(fā)展,我國學者對學習指導的研究發(fā)生了質和量的飛躍。劉曉明認為,學習指導就是“依據(jù)現(xiàn)代學習理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心理結構、心理特點和心理規(guī)律加以分析,并給予指導,以優(yōu)化學習心理,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該定義更加側重于學習心理方面;鐘祖榮認為,學習指導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控制、創(chuàng)造、引導影響學生學習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引導學生遵照學習過程的規(guī)律,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素質,以利于現(xiàn)在和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概而言之,就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形成學習觀、學習動力、學習方法三種素質”。本研究更傾向于鐘祖榮教授對學習指導的定義,遵循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學習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遇到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學習觀,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發(fā)展有效的學習方法。
三、科學學習指導的研究與實踐
本研究所做的科學學習指導立足于學生科學學習中的具體問題,既有對一般學習指導理論的參考,也借鑒了已有的其他學科的學習指導的經(jīng)驗,同時結合個人的教學與學習指導的實踐經(jīng)驗,試圖給予不同學段和不同學生群體以層次化與個性化相結合的學習指導。
該學習指導的內容主要包括科學學習的一般指導、不同學生群體的差異化指導、針對具體學習問題的指導三個部分。學習指導的形式主要有專題講座、座談互動和課后答疑三種形式。通過不同層次和不同形式的學習指導,試圖構建立體化的系統(tǒng)的科學學習指導體系。以下主要從科學學習指導的內容簡要介紹本研究的理論研究與實踐。
1. 科學學習的一般指導
科學學習的一般指導主要根據(jù)科學學科的特點從學習觀、學習動力、學習方法三個方面給予學生一般性的學習指導。
(1)科學學習的動力系統(tǒng)的學習指導。這一部分的學習指導主要是針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夠積極、學習動機不足、對科學的興趣不夠濃厚等問題來解答為什么要學習科學的問題,以專題講座為主、課后個別答疑為輔的形式進行。
在專題講座中,為了順應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的特點,盡量避免過多地講道理,而是充分借助多媒體,運用形象生動的圖像、視頻,炫酷的多媒體技術和富有感情的語言文字感染學生。首先要向學生說明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大背景下,學好科學是我們在這個時代生存的必需。通過與10年前的科技發(fā)展水平作比較,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現(xiàn)在學好科學,培養(yǎng)自己全面的科學素養(yǎng),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在未來享受高品質的生活。其次要向學生介紹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科學課程的目標,即“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簡單向學生介紹了科學素養(yǎng)的內涵之后,從學生的角度提醒他們,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學習是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基礎,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學好科學,其科學素養(yǎng)將處于整個國家的公民科學素養(yǎng)的平均水平之下,在未來的社會難以立足。最后,通過與傳統(tǒng)的分科課程作比較,向學生簡要介紹科學課程的特點,并對科學課程標準進行簡單地解讀:現(xiàn)在的綜合科學課程不僅在內容上大大降低了難度,而且與我們的社會、科技與環(huán)境更加貼近,學生在生活中可以直接利用所學解決問題,因此是每一個初中生都能夠學好并應該學好的。通過以上貼近學生生活的專題講座的方式,努力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fā)學生學好科學的動力。
專題講座可以在短時間內傳遞給學生大量的信息,但對學生個體的針對性不強,還需要在課后答疑中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深入交流,相輔相成,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科學學習的方法與策略的學習指導。科學課程的內容是由科學探究,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和宇宙,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五部分組成的,每一部分又包含事實、概念與原理、心理模型、策略、態(tài)度等學習內容。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使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也不盡相同。通過專題講座簡要介紹每個部分的特點以及不同的學習內容的學習方法及策略,可以幫助學生對科學課程的學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在學習科學探究部分時,雖然科學探究的方式和過程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但都包含提出科學問題,進行猜想和假設,制訂計劃并設計實驗,獲得事實和證據(jù),解釋、檢驗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基本要素。在進行科學探究或解答實驗探究題時,我們都要做到先明確實驗目的,確定實驗對象,然后厘清實驗中對各種變量的操作,最后關注整個操作過程的細節(jié),仔細分析獲得的數(shù)據(jù)和實驗現(xiàn)象,并在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分析的基礎上做出實驗結論。只要把握住這些要點,知道自己在實驗探究中應該做什么,怎么去做,就能夠很好地進行實驗探究的操作和解答實驗探究的習題。
在對科學各部分內容的學習中,都需要對大量的事實的記憶。首先要向學生明確記憶是一切學習活動的基礎。其次記憶并不代表死記硬背,而要遵循記憶的規(guī)律,運用一定的策略對知識進行精加工以達到更有效的記憶。教育心理學認為,人的記憶系統(tǒng)應該由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部分組成。人接收到的信息首先進入感覺記憶,以感覺的形式進行存儲。雖然感覺記憶的容量是無限的,但信息在其中的保持時間非常短暫,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喪失,如果在此之前對其加以注意,就可以將其中的部分信息轉入短時記憶。但短時記憶的保持時間也比較短暫,而且容量有限。只有當對短時記憶中的信息進行編碼,信息才能進入長時記憶并得以永久保持,而且長時記憶的容量是無限的。因此,有計劃地對記憶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才能將短時記憶更多的轉變?yōu)殚L時記憶,有效地對抗遺忘。
對科學概念與原理的理解,可以從句法分析、例證學習、解決問題三個層次進行。一是概念和原理通常使用詞、短語和句子來表達,用于揭示一類事物或現(xiàn)象的內在的本質規(guī)律。因此,可以先對其進行句法分析。對于概念,可以提煉出其內涵的核心部分,然后梳理各個修飾成分對主要成分的限定關系,明確其外延;對于原理,可以先厘清主要部分的邏輯關系,再梳理從屬部分與主要部分間的從屬關系。二是對概念和原理的句法分析可以從邏輯上對其加深理解,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概念和原理加以舉例論證,能夠讓學生對其有更形象直觀的認識,也比較符合初中生的認知特點;三是在學習完概念和原理后,讓其運用所學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加深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物質科學還需要學生通過構建心理模型去解決問題,這也是科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心理模型是由相關事實、概念、原理組合而成的復合知識體,它可以使學習者對一些現(xiàn)象、物體的運作機制作出解釋并加以預測。根據(jù)梅耶(Mayer)的兩階段學習理論,對心理模型的學習可以先構建成分模型再構建因果模型。即先學習掌握構成心理模型的事實、概念及原理,再厘清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圖解的方式促進對心理模型的學習。
在對科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中,還應有意識地將所學知識與當代科技、社會、環(huán)境緊密結合起來,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這部分的學習指導,既應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系統(tǒng)的教學,也應貫穿在學生整個科學學習活動始終,并與課后答疑相配合,通過解答學生的具體學習問題,對上述方法和策略進行強化,最終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
2. 不同學生群體的差異化指導
學優(yōu)生、中等學生和學困生在科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同,還應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實施差異化的學習指導,這部分主要以座談互動的形式進行。
依據(jù)學情調查,學優(yōu)生雖然在科學學習的整體表現(xiàn)上優(yōu)于其他學生,但部分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在減退,課堂上的思維活躍度也在下降,對課堂產(chǎn)生問題的記錄方式、對筆記的處理方式、對錯題的復習等方面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因此,對學優(yōu)生的學習指導,一方面要指導他們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優(yōu)化,另一方面則注重對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加強。
對中等學生的學習指導,首先基于此前的學情調查,向他們詳解其與學優(yōu)生之間的差距,特別是在課堂學習中的差別,讓他們看清自己在學習細節(jié)上做的不足的地方,幫助他們有計劃地進行改進,縮小與學優(yōu)生之間的差距。其次由于中等學生往往受到的關注比較少,對他們應給予更多的鼓勵,幫助他們強化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和潛能。
對學困生的學習指導,首次要明確其“學困”的原因,然后對他們進行課后的個別輔導,多與他們談心交流,了解其在學習上的困惑,鼓勵他們重拾自信心,并幫助其制訂較為詳細可操作的學習方案,一步步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3. 針對具體學習問題的指導
學情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科學學習中比較集中的問題主要有對科學事實的記憶困難,對概念與原理的理解不透徹,相似概念與原理的混淆,科學術語的應用不準確,回答問題的表達不完整,對知識點的掌握要求不清楚,相似的題目容易出錯,做練習或考試時難以避免的漏看、漏寫、計算失誤、筆誤等低級錯誤這八種。通過專題講座,針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向學生示范如何運用科學學習的一般方法和策略來解決這些問題。以下僅以“做練習或考試時難以避免的漏看、漏寫、計算失誤、筆誤等低級錯誤”為例進行說明。
一般情況下,教師、家長和學生都將這類問題歸結于學生的粗心,并提醒學生下次要細心。這種做法沒有可操作性,無助于學生解決問題,久而久之還會使學生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忽視對該問題的解決。避免這類問題應該通過構建有效的檢查策略來糾錯。培養(yǎng)學生在做完練習或考試答完題后進行檢查的習慣,并針對不同的題型采用不同的檢查策略。比如,選擇題應采用排除法和特殊值法進行檢查;填空題和探究題應先用閱讀法進行初步檢查,排除錯別字、語句不通、文不對題等問題,再通過思路梳理解決答題思路的問題;填空題中的計算和分析計算題應逐步驗算,特別是對分析計算題中的前幾步的驗算,避免從頭錯到尾;答案填涂到答題卡之前應該再與自己試卷紙上的答案進行相互驗證,避免“選A涂B”式的低級錯誤;平時進行適當?shù)娜婺M練習,準確把握自己的考試節(jié)奏,培養(yǎng)大考時的穩(wěn)定心態(tài),避免考試遇到突發(fā)情況自亂陣腳的情況。只有對這種可操作的方法和策略的不斷練習,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
四、結論與建議
調查發(fā)現(xiàn),初中生對綜合科學課程的認識不夠清晰,在學習上還沒有形成比較系統(tǒng)完善的學習方法和策略的體系;一線科學教師往往將精力更多地投注在對課程內容的教學上,忽視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指導;學校更重視對課程的建設和教學的管理,對科學學習指導的研究與課程開發(fā)鮮有關注?;谏鲜銮闆r,我們對學生、教師和學校分別給出以下建議。
1. 給學生的建議
(1)初中科學課程與高中的分科理科課程有所不同,它不過于追求知識的深度與難度,更加注重各分科學科之間的整合,以及與科技、社會、環(huán)境等生產(chǎn)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茖W的學習不僅是科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也是對科學思想、方法與態(tài)度的學習。在學習中,應該將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一方面將我們在課程中學習到的知識技能、思想與態(tài)度、科學方法等有意識地應用到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中去;另一方面,在生活中也要主動地將科學知識與最新的科技、社會、環(huán)境資訊相聯(lián)系,豐富我們的學習資源,開拓我們的視野。(2)初中的學習不僅是在知識和技能上為以后的學習打基礎,同時也是自身學習風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學生在科學學習上除了追求成績的卓越,為中考努力拼搏外,更應該關注自身學習方法和策略體系的構建。應該在充分了解科學學科特點的基礎上,選用適合自身學習特點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來組織學習;在與同學或教師進行學習交流的時候,也應注重對學習方法和策略的交流,更加關注自己使用的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不斷地加以改進,努力構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高效的學習方法與策略體系,有效促進自身學習能力的發(fā)展,為更高層次的學習乃至終身學習做好準備。
2. 給教師的建議
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教師應在初中生的科學學習中發(fā)揮更加積極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給予學生有效的科學學習指導。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的起步期,也是關鍵期。學生學習能力的自我發(fā)展是有限的,需要外部更多的引導和幫助,特別是來自教師的指導。面對科學這樣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學生對課程的認識不足,可以從別的學科借鑒的經(jīng)驗也有限,因此更需要得到教師有效的學習指導。教師不僅要在知識教學中滲透學習指導,還應該加強對科學學習指導的理論研究,努力將富有科學學科特點的學習指導系統(tǒng)化,并向學生開設專門的學習指導課。(2)更加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努力提高學生科學成績的同時,也關注學生科學學習方法和策略的應用情況,并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動機、興趣等給予及時的積極引導,幫助學生發(fā)展正確的科學學習觀,積極的科學學習力,系統(tǒng)有效的科學學習方法和策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3. 給學校的建議
學校在對教育資源的整合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可以通過有效的行政手段和激勵機制去調動教師和學生參與到科研、教學或學習活動中去。在目前初中生普遍缺乏系統(tǒng)的科學學習指導的情況下,學校應對此予以重視,投入更多的資源去組織開發(fā)相關的課程,并將其落實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去;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激勵機制,充分發(fā)揮科學教師在課程開發(fā)中的主體作用,調動教師進行科研的熱情,如積極引導教師開發(fā)相關的校本課程或選修課等。學??梢酝ㄟ^營造一種關注學生學習、研究學生學習、指導學生學習的科研氛圍,促進廣大教師和學生投入到學習指導研究與應用的活動中。
參考文獻:
[1]喬伊斯,韋爾,卡爾霍恩.教學模式[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2.
[2]山根薰.學習指導與生活指導[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機械出版社,1982.
[3]劉曉明.小學生學習心理與學習指導[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4]鐘祖榮.學習指導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5]王小明.學習心理學[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2.
[6]邁耶.教育心理學的生機:學科學習與教學心理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