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亭亭
摘 要:教師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提倡自主識字、強化情感誦讀、開拓識字訓練,都能夠從不同維度提升學生閱讀興趣,感知文本內(nèi)容,提升識字語言積累水平,全面塑造學生語文素質(zhì)。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識字;閱讀;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3-0085-01
《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第一學段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要求會寫?!庇捎谖淖质俏谋緲?gòu)成基本元素,所以語文閱讀和識字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讓學生識字和閱讀有機結(jié)合,不僅能夠大幅度提升識字量,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學習習慣,對促進學生語文素質(zhì)提升有重要意義。
一、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在教學生識字時,教師要從激發(fā)學生識字、閱讀興趣考慮,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生字閱讀的熱情,讓學生在閱讀中認識生字,在識字過程中提升對文本的理解。這對全面整合識字和閱讀資源有重要幫助。學生學習興趣一旦被點燃,其學習效率會大幅度提升。教師創(chuàng)設識字閱讀教學情境的方法眾多,利用故事引導、謎語激發(fā)、名言介入等,都可以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特別是多媒體介入課堂教學之后,可以為課堂提升豐富圖片、動畫、視頻和文字材料,對學生視覺、聽覺產(chǎn)生重要激發(fā)力量。如在學習《秋游》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一組畫面,一群小學生正開展秋游活動,有的觀察秋天的美景、有的追逐打鬧、有的聽老師講解,藍天、白云、農(nóng)田、水稻、高粱、棉花等景物各具特色。教師讓學生一邊觀察圖片,一邊閱讀課文,為提升閱讀效果,還專門進行了范讀,并讓學生仿讀。教師將生字連同相關(guān)語句投放到大屏幕上,學生開始自讀認知。很快,學生不僅完成了識字任務,還能夠熟練朗讀文本。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guān)圖片,結(jié)合圖示進行朗讀指導,讓學生在具體閱讀中掌握生字,學生學習效率相當顯著。這是因為教師將識字有形化了,學生學習興趣大增,結(jié)合閱讀經(jīng)歷體驗,提升了識字維度,他們就在不知不覺中識記了生字,也提高了閱讀能力??梢?,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能夠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便利的學習條件,使學習活動開展順利有序。
二、提倡自主識字,整體感知文本內(nèi)容
新課改要求課堂教學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在識字和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自主識字創(chuàng)造條件,特別要鼓勵學生結(jié)合具體語境學習生字,深刻理解生字的應用意義,不僅能夠提升識字效率,還能有效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成長。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各個階段閱讀教學都有重要規(guī)定,特別是對中低年級學生閱讀習慣培育有重要規(guī)范和要求,教師要提升學生識字閱讀結(jié)合教學意識,制定科學識字閱讀策略,并貫穿于課堂教學始終。如在學習《小鷹學飛》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遇到不會的生字標記出來,然后讓同桌兩個人展開合作閱讀,一個人飾演小鷹,一個人飾演老鷹,先是展開分角色朗讀,再進行故事演繹閱讀,再根據(jù)記憶進行對話表演。學生大多喜歡這樣的演繹活動,參與積極性很高。最后,教師展示本課生字,讓學生開始認讀和書寫,學生根據(jù)注音能夠掌握生字讀音,并根據(jù)具體語境掌握字義,學習過程非常順利。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同桌合作進行閱讀活動,都屬于自主學習范疇,學生自我消化學習認知,特別是課堂演繹活動,能讓他們學習興趣大增,積極識記生字,并對文本情節(jié)展開認知,提升了語言運用能力。學生對文本有了整體感知,自然對遇到的生字有了感性認識,并通過文本展開學習,逐漸對生字形成理性認知。這其實是識字和閱讀教學的同步開展,二者不僅沒有形成對沖,還能夠相互扶持和促進,學習呈現(xiàn)活躍性。
三、強化情感誦讀,注重識字語言積累
閱讀文本中接觸到生字,學生會很快對其進行更多的信息收集和整合,對生字形成主動學習的認知意識。實踐證明,學生閱讀中識字要比單個識字速度更快、印象更深、持續(xù)記憶時間更長。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強化情感誦讀的力度,讓學生對文本文字進行更為直觀的認識。識字和閱讀的關(guān)系是對立統(tǒng)一的。如在學習《青松》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朗讀錄音,然后讓學生反復仿讀,再給出朗讀指導:這首小詩,只有22個字,朗讀時,要注意掌握好語調(diào)、語氣和語速。這是一首贊美青松的詩,要求語氣要恭敬,語氣要嚴肅端正,語速要緩慢,還要注意聲音的高低快慢變化,體現(xiàn)明顯的節(jié)奏感。學生開始朗讀練習,在朗讀展示時,有些學生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師要給出具體的指導。這篇課文只有5個生字,朗讀結(jié)束時,教師檢查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結(jié)果是良好,他們大都能夠掌握生字的讀音和意義。同時,教師讓學生反復朗讀,并給予朗讀技巧以具體指導。這樣,學生在朗讀中形成文本內(nèi)化感知,掌握了青松的內(nèi)在品質(zhì),也學到了朗讀詩歌的技巧。特別是情感賦予朗讀之中,學生收獲的不僅是識字、熟讀、背誦課文等學習成果,還從思想深處受到一定觸動,為識字閱讀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結(jié)束語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割裂識字和閱讀之間的關(guān)系,難以形成學習單元整體,識字教學沒有放進閱讀文本中進行,學生靠死記硬背學習生字,其學習自然被制約,學習效果難以有大的提升。如果教師轉(zhuǎn)換教學理念,將識字和閱讀有效整合,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就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識字中閱讀。而學生記憶生字效率提升了,識字和閱讀自然會相互促進,形成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王蘊楓.如何處理好識字與閱讀的關(guān)系[J].吉林教育,2013(01).
[2]劉玉英.網(wǎng)絡時代下語文低年級識字課教學模式之我見[J].菏澤學院學報,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