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步
摘 要:眾所周知,寫作的分值在語文考試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寫作教學既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又是難點。根據目前的情況分析,寫作教學一直都是語文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雖然廣大語文教師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尋找各種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但是都收效甚微,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還是參差不齊。筆者認為,在現階段高效課堂改革的背景下,要兼顧全體學生的素質發(fā)展,在作文教學中,尤其是在學習條件相對落后的農村中學,實行分層教學勢在必行。
關鍵詞:農村中學;作文;分層教學
目前大多數農村中學(包括一些城市中學)的作文教學的基本思路都是“教師給定一個命題、一個話題或者一段材料——教師統(tǒng)一進行寫作指導,講解寫作思路——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進行寫作——教師批改和講評”。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的學習需求,既忽略了學生作文水平的個性差異,又導致全體學生都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寫作,很難產生創(chuàng)新作文。所以,這就要求廣大農村中學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出新的作文教學方法,以改變目前這種收效甚微的教學現狀。
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認為,作文教學同其他各學科的教學一樣,也應該重視學生的差異性,應該看到學生的個性。雖然作文教學只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但是作文在語文考試中所占分值很大,所以要利用這一分值優(yōu)勢,根據學生的特點將其分成不同層次,進行指導。這就是所謂的分層教學。但是這里的分層不是簡單地按照平時的考試成績將學生分成優(yōu)、良、中、差的層級,而是按照學生在寫作方面的水平和特點進行分層。
一、分層設定
作文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寫作水平、寫作愛好、閱讀興趣等方面的差異對他們進行分層,再按照每個層級的不同特點設定寫作目標、進行寫作指導、展開寫作評價、督促修改提升等。這樣可兼顧到全體學生的寫作熱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筆者據此將學生分為以下幾個層級:
A層:語文成績較好,閱讀面較寬,知識涉獵較廣泛;對寫作比較感興趣,能熟練區(qū)分各種文體、掌握各種寫作技巧。此類學生在農村中學所占比重較少。
B層:寫作時,基本能按照要求完成作文,做到結構完整、語言通順,但是內容較為簡單,素材不夠新穎,有時甚至是一個素材用到每篇文章中。此類學生對作文不是特別感興趣,一般都是被動完成寫作任務,占班內學生的大多數。
C層:閱讀面較窄,平時積累較少,對寫作缺乏熱情,甚至有畏難情緒。他們的作文基本勉強湊夠字數,語言功底較弱,錯別字、病句較多,結構不完整。
由于A、B、C層的等第含義比較明顯,為了不挫傷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的積極性,可對A、B、C進行重新命名。比如可從學生的興趣點著手,分別命名為柯南組、美國隊長組、花花組……筆者為了激勵學生的寫作熱情將其分別命名為莫言組、韓寒組、九把刀組。這樣學生就能感受到教師對其的期望,也能夠激發(fā)其寫作積極性。
二、分層目標
對學生進行分層不是最終目標,而是在分層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指導??梢越o不同層級的學生提出不同的階段目標,讓他們有努力的方向,讓他們不斷感受到進步的快樂。
A層目標:既然A層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寫作要領,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要想再有所突破就要從文章個性化、創(chuàng)新化方面入手,要根據中高考的作文評價等級對其發(fā)展提出要求。要引導他們發(fā)散思維,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發(fā)現和表達,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針對A層,可讓他們每天進行課外閱讀,并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每周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還可以鼓勵他們向各報紙、雜志投稿。
B層目標:B層學生在農村中學占多數,所以是語文寫作教學的重點對象,他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將有利于農村中學整體語文素質的提升。由于B層學生多表現為對寫作的興趣不是很濃厚,但是能被動完成寫作任務。所以針對B層的首要目標,就是全面激發(fā)其寫作興趣,引導他們用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不斷積累寫作素材,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將被動寫作變?yōu)橹鲃訉懽?,并寫出真情實感?/p>
針對B層,可讓他們堅持課外閱讀,并從中摘錄好詞好句,每周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C層目標:針對C層學生的特點,可首先對其提出掌握基本的寫作規(guī)范、寫作技巧,熟悉各問題的特點等的要求。但是不能單純地讓其死記硬背,可給其提供適合其閱讀能力的范文,讓其直觀地了解寫作并不是件難事。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簡單的記敘文等的寫作要求,以指導其表達要規(guī)范,要減少錯別字、病句等現象。
針對C層,可讓他們讀自己愛讀的課外書,最好能說說愛讀的理由,簡單記錄自己的小感想,每兩周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以上目標的設定可以讓不同作文水平的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寫作目標,這樣不會給程度差的學生造成太大壓力,也不會讓程度好的學生覺得寫作任務太過簡單。
為了實現作文分層教學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目標,以上層級的分類以及目標的制定不僅要體現在語文作文教學課堂上,還要貫穿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去。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后,還應指導學生互相幫助、取長補短,讓A、B、C三組學生分別再組合成不同小組,互相學習。因為有些學生可能會因為懼怕老師而不敢將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但是對于和自己同齡的同學,溝通起來可能會比較容易、比較順暢,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讓他們互相幫助,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學風,以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比如,C層學生寫的作文片段,可讓A、B層的學生為其提意見、幫其潤色,然后再教由教師批閱;A層學生發(fā)現了好的寫作素材,可以分享給B、C層的學生等。
總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要教師負責,找到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予以相應的指導,每個學生都會愛上寫作。因為寫作也是一種心靈表達的過程,相信正處于花季年華的中學生一定有很多話想通過作文表達出來。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柏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