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三種不同術式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療效分析
王麗娜
目的 探究三種不同術式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10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 隨機分為A、B、C組, 各36例。A組患者采用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術治療, B組患者采用下鼻甲骨外術治療, C組患者采用下鼻甲等離子低溫消融術治療, 觀察比較三組患者治療效果、手術情況和術后并發(fā)癥情況。結果 A組、B組和C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和B組患者手術時間均長于C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中出血量多于C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于C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等離子低溫消融術治療, 可有效縮短患者手術時間, 減少術中出血量, 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手術效果良好。
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術;下鼻甲骨外術;下鼻甲等離子低溫消融術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鼻腔慢性炎癥, 多是由慢性單純性鼻炎發(fā)展而來, 患者發(fā)病率較高[1]。多項臨床資料顯示該病癥保守治療效果不樂觀, 目前多采用手術療法。為進一步研究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最佳手術方法,本院選取10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展開臨床研究, 其中下鼻甲等離子低溫消融術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療效顯著, 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于本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中選取108例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臨床診斷標準[2], 經探針觸壓和CT檢查均確診為慢性肥厚性鼻炎;將患者隨機分為A、B、C組, 各36例。A組中男21例, 女15例, 平均年齡(41.2±5.4)歲, 平均病程(7.1±2.2)年;B組中男22例, 女14例, 平均年齡(41.7±5.0)歲, 平均病程(7.0±2.5)年;C組中男22例,女14例, 平均年齡(41.8±5.3)歲, 平均病程(7.2±2.9)年;排除合并冠心病者、糖尿病者以及存在凝血功能障礙者, 所有患者均同意參與本次臨床研究并均已于術前簽訂知情同意書。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采用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術治療:于下鼻甲前端行切口(3~4 mm), 使用剝離子分開下鼻甲骨和黏膜組織, 于鼻內鏡下將鼻甲肥大部分的黏膜剪除, 必要時也可將部分骨質剪除, 剪除體積需<1/3總體積。
B組采用下鼻甲骨外術治療:于鼻內鏡下, 使用一定寬度的鼻中隔剝離子向下鼻道伸入, 置于下鼻甲內側面, 向外側壓迫骨折下鼻甲, 形成骨折線, 將鼻腔通氣截面積擴大,由前向后依次將骨折移至通氣適度處。
C組采用下鼻甲等離子低溫消融術治療:調整等離子低溫射頻消融系統(tǒng)強度為五檔, 將等離子刀頭浸入氯化鈉溶液中, 根據患者鼻甲肥厚程度, 選取適當數量的進針點(3~6個),沿著與下鼻甲前端相平行的長軸方向, 從下鼻甲黏膜入路,對肥厚游離緣和后端進行消融, 保持消融10~15 s/孔, 當黏膜出現(xiàn)輕度變白收縮時停止, 貼敷止血紗布于下甲表面。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三組患者臨床療效、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和并發(fā)癥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 制定本次研究中患者臨床療效判定標準:顯效:鼻腔通氣正常, 下鼻甲大小正常, 與鼻中隔和鼻底相隔≥5 mm;好轉:鼻腔通氣與術前相比顯著改善, 下鼻甲明顯縮小, 與鼻中隔相隔2~5 mm;無效:鼻腔通氣、下鼻甲大小與術前相比均無改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比較三組患者臨床療效, A組中顯效、好轉和無效分別為19、15和2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4.4%;B組分別為20、13和3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1.7%;C組分別為23、11和2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4.4%;三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 觀察比較三組患者手術情況, C組患者手術時間短于A組和B組, 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A組和B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觀察比較三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情況, C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A組和B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三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表1 三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組別例數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 A組36 25.7±4.8a37.4±4.7aB組36 19.4±4.5a12.6±3.4aC組3616.2±4.2 5.3±2.2
注:C組比較,aP<0.05
表2 三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種以鼻黏膜、黏膜下甚至骨質的局限性或彌漫性增生肥厚為臨床特征的炎癥, 患者發(fā)病原因與單純性鼻炎較為相似, 肥厚部位以下鼻甲較為多見, 尤其是前后端。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發(fā)病時間較長, 患者一般臨床癥狀與單純性鼻炎相同, 只是程度較重。常見的有鼻腔持久阻塞(鼻塞)、嗅覺減退(鼻呼吸障礙)以及耳鳴和聽力減退等癥狀, 鼻黏膜常呈暗紅色, 下鼻甲表面凹凸不平呈桑椹樣改變, 使用探針觸之較硬, 彈性差或無彈性。由于患者鼻塞嚴重, 常用口呼吸, 咽喉部受到長時間經口呼吸和到流鼻涕的刺激可出現(xiàn)發(fā)炎, 常表現(xiàn)為咽干、咽痛、異物感、發(fā)癢干咳和聲音嘶啞等, 嚴重影響患者正常呼吸, 降低生活質量。
為進一步研究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最佳手術方法, 本院選取10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展開臨床研究, 分別采用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術、下鼻甲骨外術以及下鼻甲等離子低溫消融術等治療, 此三種術式均為臨床中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常用手術方法, 治療效果相似, 但是與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術和下鼻甲骨外術相比, 下鼻甲等離子低溫消融術對患者下鼻甲表層黏膜損傷較小, 術后副作用少, 手術時間短, 患者疼痛小, 且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黏膜纖毛功能, 治療效果顯著。本次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三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C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A組、B組比較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采用下鼻甲等離子低溫消融術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 患者手術時間短, 術中出血量少, 術后病情恢復快,并發(fā)癥少, 臨床療效顯著。
[1] 劉志標, 劉收厚.等離子消融聯(lián)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療肥厚性鼻炎療效觀察.重慶醫(yī)學, 2014, 43(32):4357-4359.
[2] 張欽武, 楊曉燕.鼻內鏡下鼻甲外移聯(lián)合部分切除或低溫等離子消融治療肥厚性鼻炎療效分析.中國內鏡雜志, 2015, 21(3): 305-30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069
2015-08-06]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口腔醫(yī)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