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要:以65篇“應用語言學”的論文摘要作為語料,從摘要語篇體現(xiàn)的對話性視角分析其在構建人際意義上的作用。通過分析可見,多聲性是構建人際意義的前提;語篇通過不同的語言手段壓制或擴展對話性,從而構建語篇的人際意義,實現(xiàn)不同的人際功能。
關鍵詞:多聲性;對話性;人際意義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5)03-0124-02
一、引言
摘要是學術論文的必備組成,雖然篇幅短小,卻有效濃縮了論文的重要精髓,是論文無可辯駁的“文眼”。作為一種語篇組織形式,摘要言簡意賅,結構緊湊,以客觀、精練為特征來傳遞信息。但精練的文字在給出充分信息的同時,其體現(xiàn)的多聲源和作者與讀者間的對話性亦不可忽視,這對構建有效的人際意義,實現(xiàn)不同的人際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二、人際意義
根據(jù)Halliday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理論,語言有概念、人際和語篇三大純理論功能。其中,人際功能指的是表達發(fā)話者的身份、地位、態(tài)度、動機和他對事物的推斷等功能,是發(fā)話者作為參與者的意義潛勢,是語言的參與功能。這一功能使發(fā)話者參與到某一情景語境中,表達他的態(tài)度和推斷,并試圖影響他人的態(tài)度和行為。另外,此功能還表示與情景有關的角色關系,包括交際角色關系,即發(fā)話者或受話者在交際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間的關系。對摘要的人際意義的研究,為更好理解摘要寫作特定的謀篇布局,理解講話者身份、地位、態(tài)度、動機和其反映出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及社會交際性具有指導意義。
三、對話性與人際意義構建
多聲源與對話性的語言本質是人際意義構建的基本要求,為人際功能提供互動的意義潛勢。摘要語篇體現(xiàn)的對讀者的關注度和交互性幫助其形成了特定的謀篇原則,協(xié)商與構建一定的人際意義。
1 人際意義構建的前提:多聲性
巴赫金認為:“語言只能存在于使用者的對話交際之中。對話交際才是語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處。語言的整個生命,不論是在哪一個運用領域里(日常生活、公事交往、科學、文藝等等),無不滲透著對話關系?!睂υ捫缘谋举|使得語言使用者在構建一語篇時不再僅是個人觀點的呈現(xiàn)。正如Hyland所言,論文寫作不是一種孤立的個人行為,而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一種合作努力,作者要對讀者的反應進行假設,并使文章適應這些讀者可能的信仰和理解力。對論文進行精練概述的論文摘要亦是如此。此類語篇也會預測回應,或支持或反對??梢?,多聲性是構建人際意義的前提條件。
聲音可以由作者發(fā)出,還可以由受眾發(fā)出。White歸納出學術語篇的三大讀者群,作者同盟(論文的編輯和審稿人);指涉讀者(論文中所指摘或贊賞的以往研究者);大眾讀者(對該學術領域感興趣的學者、學生或其他人員)。本文所收集的摘要為語言學類學術語篇的摘要,因此受眾面既涉及作者同盟,又涉及大眾讀者,即語言學研究者、語言教師和非專業(yè)的語言學習者等。對摘要語篇的研讀中可以看到作者與受眾的聲音在語篇中的共存現(xiàn)象。除作者通過承認等方式所體現(xiàn)出的作者自身聲音外,還有通過否認、包容、表示認同或中立態(tài)度的詞匯句法凸顯的多聲源。如下例:
(1)It is widely recommended that second-language in-struetion should ensure that learners develop a rich repertoire of formulaic sequences.
(2)However,it seems that few researchers have sought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how learner deviations from the target-lan-guage(formulaic or otherwise)impact on online processing.
(3)Results show that such devi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and sustained processing burden.
這三個例子來自同一摘要,該語篇清晰地呈現(xiàn)了不同的聲音:1)it is widely recommended表明了很多人都認可的事情,聲源來自除作者之外的語言學研究者;2)however的反期待顯示其中存在的兩個命題,后一命題與前一命題繼發(fā)期望相左,暗含了另一個聲音;3)results show/these findings sup-port涉及到外部資源,顯示了與作者觀點一致的外部聲源。語篇的多聲性為語篇構建人際意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2 人際意義構建的途徑:對話
摘要中體現(xiàn)的作者與受眾之間的對話性對人際意義的構建有著直接緊密的聯(lián)系,并從兩個方面為人際意義構建提供了意義潛勢。一方面,通過對話反映交際者的基本話語權勢;另一方面,體現(xiàn)說話者的態(tài)度和交際目的,從而構建有效的人際意義。
(1)壓制對話性。
摘要中作者需要客觀、直接地陳述命題,表明所述命題的合理性。但同時,也會通過不同語言形式彰顯自己命題的價值,凸顯自身的話語權勢,從而壓制對話性,構建有利于自己的人際意義。如下例:
Searching memory for vocabulary was identified as a key process affecting WTC,though it is argued that other factors(in-cluding language anxiety)are also operating to affect WTC.
此例中,it is argued顯現(xiàn)了其他聲音。但兩種聲音共存的同時,通過though的作用,作者的聲音表現(xiàn)出強勢,弱化了與其他聲音的對話性,凸顯自己對該命題的態(tài)度,即在表明摘要作者考慮到了話語背后聲音所表達的期待,并為之承擔一定責任的同時,又通過轉折詞強調自己觀點以減弱對話性。作者通過主動弱化對話性來體現(xiàn)作者在該領域話語權勢,以此顯示其所做的研究具有價值,值得讀者進一步的閱讀。
(2)擴展對話性。
對話性在語篇中的開啟可幫助作者贏得更多的主觀認同。摘要語篇中,作者往往會考慮到受眾,尤其是同盟作者,而通過各種語言手段擴展對話性,形成商討的意義潛勢,減輕語氣的強度,使話語表現(xiàn)比較委婉。
在摘要中常見的語言形式主要體現(xiàn)為情態(tài)動詞,表可能性副詞,模糊詞語及轉述性詞匯等,如下例:
Such dictionary behavior may affec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requires attention.
此例中,情態(tài)動詞may把作者陳述的命題表述為某一范圍內可能的定位之一,表明作者準備或愿意接受不同的定位,限制個人承諾。情態(tài)表現(xiàn)了發(fā)話者的主觀視角,情態(tài)也使受話者感覺到正在與一種聲音商討。情態(tài)的使用引發(fā)了對話中其他聲音與立場,從而構建人際意義,實現(xiàn)作者自我保護的人際功能。
這些擴展對話性的語言形式的使用都不是因為作者對自己的研究和觀點缺乏信心,而是表達了作者采取的一種對話的態(tài)度,體現(xiàn)了平等的交流思想,或使讀者更易接受作者提出的新命題及觀點;或達到鼓勵讀者對所陳述命題進行爭論的目的,獲得讀者更多的關注。
四、結語
摘要作者需通過與受眾之間的對話來達到構建人際意義的目的,既要使語篇顯示出客觀可讀性,也要傳遞作者態(tài)度、觀點,實現(xiàn)作者與讀者的互動,體現(xiàn)出一種積極的交際觀。同時,摘要中,作者通過彰顯對話性以尋求作者同盟認可的現(xiàn)象也反映了特定讀者群的權威給摘要寫作帶來的影響。在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摘要作者與讀者的關系即為一種“權勢關系”,是學術社團背景下作者和讀者之間的社會對話,這也清晰地呈現(xiàn)出他們相互間的社會關系和交際性。
(責任編輯:劉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