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勤
摘 要:問題導學法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理解問題”作為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教學線索,其核心與關鍵都在于“問題”這一載體。通過考點引導、探究引導、對話引導、合作引導、評價引導,學生可以在問題中抓取知識要點,在問題中完成思索探究,從而實現(xiàn)對地理知識的有效掌握。
關鍵詞:問題導學 高中地理 五種方法
問題導學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蘇聯(lián)教育家馬赫穆托夫提出的“問題教學法”,該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被廣泛使用并逐漸優(yōu)化改進為“問題導學法”,目前正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采用,地理就是一門適合應用問題導學的實踐學科。問題導學法在以“問題”為教學載體的教學思想下,還必須依托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問題導學的教學價值。
一、考點引導
以考點引導的方式來進行問題導學指的是將考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xiàn),或者將考點內容融入問題之中,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有效地抓取教材內容中的重點與難點。以“行星地球”的教學為例,作為高中地理的第一章,這一章內容相對較少,考查內容也相對簡單,但其中太陽系的組成、地球生命存在的條件、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經(jīng)緯網(wǎng)等知識也會出現(xiàn)在高考題目之中,特別是以經(jīng)緯網(wǎng)為中心的知識點,包括經(jīng)緯度計算、時區(qū)計算等,常常是考生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盲區(qū)。因此,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以經(jīng)緯網(wǎng)為主題的問題,如給定一個經(jīng)度值或緯度值讓學生確定是東經(jīng)還是西經(jīng)、南緯還是北緯;或是給學生一張經(jīng)緯圖,讓學生利用經(jīng)緯度來測算兩地之間的緯度差或經(jīng)度差,然后再以此計算出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等??紤]到以考點為引導來進行問題導學的目的性較強(針對考點、提高分數(shù)),對于初次接觸的教材和知識,教師與學生可能都會無意識地屏蔽或者過濾非考點的知識內容,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學習初衷。因此,作者認為,該方法比較適合用于總結復習課,特別是在高考復習階段,考點引導法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幫助學生抓取信息,提高復習效率。
二、探究引導
以探究引導的方式來進行問題導學指的是教師將問題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始終,以問題為導線,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探究與分析,教師充當?shù)闹皇且粋€“引導者”與“指路人”的角色,該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來完成。以“地球上的水”的教學為例,該章節(jié)的知識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同時,其中提到的水資源合理開發(fā)與利用、開源與節(jié)流等措施也是被普遍關注與熱議的環(huán)保話題。對于這類的知識內容,以探究引導的方式導學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意識,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人類在利用地下水時可能會存在不合理灌溉與過度利用這兩個主要問題,各自需要如何解決?對此,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認真鉆研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并自行查閱其他輔助資料,在可能的情況下,還可以去工廠等利用地下水的企業(yè)去實地考察,引導學生探究分析并總結得出“不合理灌溉(后果)土壤鹽漬化(解決方案)科學管理”“過度利用(后果)地下漏斗區(qū)(解決方案)及時人工回灌”這一主流做法。特別是對于“水資源的綜合利用”這一內容,教師還可以以創(chuàng)建專題的形式讓學生去探究發(fā)現(xiàn)我國與其他國家、北方與南方等不同地區(qū)對水資源的利用情況??偟膩碇v,以探究引導來進行問題導學就是要讓學生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從而在解決問題之后掌握到相關的知識內容。
三、對話引導
以對話引導的方式來進行問題導學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營造一個師生互動、相互呼應的教學氛圍。在教學過程中,對話引導既不是教師一味地講,也不是學生一味地講,而是教師與學生保持著一個相對同步的節(jié)奏,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實時、即刻地解決問題。這類問答既可以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步步深入模式,也可以是多面鋪展的全方位企及模式,但萬變不離其宗的就是問與答。以“地球上的大氣”的教學為例,對于大氣的保溫作用(即“溫室效應”)這一內容的學習,教師可以提出下列問題,如陰天時氣溫比較低的原因是什么(云層反射太陽輻射),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黃昏天空為什么是明亮的(散熱作用),霜凍為什么出現(xiàn)在晴朗的夜晚,人造煙霧為什么能夠預防霜凍等(大氣逆輻射)。需要注意的是,以對話引導來進行問題導學并不代表著絕對是教師問、學生答,對話引導應當是包容并蓄的,可以是學生提問、教師回答,也可以是學生之間彼此提問、相互回答。對于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通過邀請外部講師、開放網(wǎng)絡教學資源、外出參觀學習等方式讓學生接觸到本校教師以外的其他資源,這也給學生的提問提供了更多可以回答的空間。
四、合作引導
以合作引導的方式來進行問題導學指的是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或是給每一組設置不同的問題,或是將同一個問題拋給各個小組,總之就是要鼓勵學生以團隊協(xié)作的方式代替單打獨斗的方式來進行問題學習。以“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的教學為例,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外力作用包括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堆積作用、固結成巖作用這五種,教師可以將這五種作用分配給五個小組,讓每一個小組都制作一份關于這一作用的具體分類、對地貌產生的影響、分布地區(qū)等的綜合說明報告。教師只規(guī)定該份報告里面應當包括的內容,而不需要去規(guī)定報告的形式。相反地,教師還可以鼓勵各個小組盡可能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來制作一份不一樣的說明報告,如利用動態(tài)的PPT演示、微視頻、微電影、廣播劇、動漫等。組內的成員也可以借此機會各展才能,如繪畫、書法、演講、組織、協(xié)調等。這種合作在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不僅深化了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了整個班級的凝聚力,而且也鍛煉了學生除了學習之外的其他綜合能力。總的來講,以合作引導來進行問題導學就是要變個體為整體,最大限度地調動班級內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干勁。
五、評價引導
與上述提到的考點引導、探究引導、對話引導、合作引導這種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方式有所不同,以評價引導的方式來進行問題導學指的是讓學生以第三者、旁觀者的身份來點評整個教學過程,從中發(fā)現(xiàn)教學亮點或不足。如上文列舉的“行星地球”“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大氣”這三個章節(jié)的教學,在講解過后,教師可以預留一點時間或是在總結課上讓學生自行對教師以及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具體可以圍繞該方法是否生動有趣并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該方法是否能夠有效完整地覆蓋章節(jié)中的知識內容、該方法存在哪些優(yōu)點并可以在后續(xù)的學習過程中加以保持并強化,哪些缺點必須在后續(xù)的學習過程中予以改進或直接拋棄等。需要注意的是,評價引導所涉及的問題更多的是在檢視與反思整個教學活動,而不是具體化到教材內容中的知識要點等,它側重的是對教學方法這一工具模式本身的思索。以評價引導來開展問題導學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換位思考的方式,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并更好地對自身的不足進行優(yōu)化改進。
不論是從舊版的課程向新版的課程轉變,還是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向現(xiàn)代的教學模式轉變,對于教師來講,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教學實踐證明,采用問題導學法有助于教師協(xié)調現(xiàn)代教學模式與實際教學任務之間的矛盾,消除教師與學生對新課程、新教材、新要求可能存有的不適之感。特別是對于地理學科來講,它雖然在高考分數(shù)構成中的占比不大,但它對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非常大的潛在作用,而在繁重的學習任務及高考壓力下,它又很容易被學生所輕視甚至忽視。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教師必須要選擇一種輕松活潑但精華濃縮的教學方式——問題導學。通過考點引導、探究引導、對話引導、合作引導、評價引導,學生可以在問題中抓取知識要點,在問題中完成思索探究,從而實現(xiàn)對地理知識的有效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