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穎?梁虹
摘 要:近年來,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參差不齊,又因為國家處于經(jīng)濟與社會的轉型期,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全新的挑戰(zhàn)。文章主要分析了教育主體性的內涵及其必要性,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新形勢下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措施。
關鍵詞:新形勢;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是人,學校通過恰當?shù)慕逃椒◣椭髮W生形成符合社會觀念的思想道德品質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參差不齊,又因為國家處于經(jīng)濟與社會的轉型期,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全新的挑戰(zhàn)。新形勢下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能夠有效地應對這些挑戰(zhàn)。
1.教育主體性的內涵及其必要性
主體性研究屬于近現(xiàn)代哲學理論的研究范疇,本質上是研究人在對象行為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馬克思理論中明確指出,主體性指的是人在社會活動中體現(xiàn)出來的主觀能動性。舊的唯物主義之所以被更替,就是因為其理論中并沒有體現(xiàn)人的主觀能動性與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1],該理論不管是對對象,還是對現(xiàn)實,都只是從客體的角度直接地進行理解,并沒有將他們當成人的活動,也就是沒有從主體性的角度進行理解。主體性要切實發(fā)揮效益,就要嚴格尊重對象活動中存在的規(guī)律。所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主體性就是指在對象活動中要遵循事實規(guī)律,正確地認識到一切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這樣才能真正充分利用主體的主觀能動性,統(tǒng)一權利與責任。將主體性的內涵引申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把大學生看作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主體,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
2.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途徑
(1)確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主題思想。在尊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基礎之上,高校教育應該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確定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使教育真正具有主體性[2]。以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基本出發(fā)點,強化主體意識,創(chuàng)造主體精神,進行主體教育。
(2)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內容。以尊重學生主體性為宗旨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在教育內容中特別突出這一點。主體性不僅要體現(xiàn)在理念上,還要化之為具體的內容,就是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內容。教育內容不僅要堅持教育進行的原則及方向,還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以此來對負責人進行教育,才能更好地將責任與義務統(tǒng)一起來。在教育中,堅持以尊重學生、激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為基本出發(fā)點,堅持以生活化的教育作為著眼點,堅持根據(jù)學生的需求進行教育,以此來滿足學生的需求。
(3)探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新方法。由于經(jīng)濟的快速增長,當下社會發(fā)展較快。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應該與時俱進,積極探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新方法,以此來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增強教育的效果,發(fā)揮教育的優(yōu)勢,有利于增強主題性教育。在教育過程中,高校要堅持公正平等的原則,堅持每一位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都相對公正平等,尊重學生的合法權益,在堅持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原則之上,充分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探究新方法。不僅如此,還要堅持自我教育,即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有自我批評、自我教育的能力。高校在教育過程中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引導學生辨別對錯,培養(yǎng)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4)認識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雙重主體性。在教師、學生這兩者的關系問題分析上,首先必須有一個清醒的判斷,不能將其二者對立。傳統(tǒng)的分析中往往過分強調教師的主體性,而當下的分析又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事實上,最好的平衡點是認識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雙重主體性。受權利制度的影響,教師往往會依靠權利對學生進行改造,使學生陷入不平等主體的思想中,從而喪失了其主體性。但是,教師的主體地位是上級賦予的,不是自給的,所以它只是一種虛假的主體性。真正意義上的主體性需要通過反思、自省、與學生開誠布公交流,通過將心比心的方式確立主體性,這樣,才能利用這個主體性促進教育。
確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主題思想,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內容,探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新方法,認識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雙重主體性,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
參考文獻:
[1]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主體論[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04).
[2]王曉蓉,陳傳林.新時期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探討[J].思想工作探索,2002(03).
(作者單位:大連民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