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娟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為了不斷地給學生補充“營養(yǎng)”,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針對學校語文主題學習的實際,在語文主題學習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指導學生選擇好書
在學生有書讀的情況下,要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需要指導學生選擇好書,讓學生學會有選擇、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不同的書籍有不同的作用,除向?qū)W生推薦讀物外,還要指導學生學會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尋找合適的讀物,在各類圖書泛濫的今天,這點尤為重要。如,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可選擇《少兒百科叢書》《十萬個為什么》《史記》等;要加深對課文的認識,可以多看相似的書籍或與教材配套的課外讀物等。還要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知水平選擇讀物,不要太淺,也不要太深。選擇圖書時,還不能只盯著一類,這樣會像魯迅先生說的:所得就有限了,枯燥了。此外,還應指導學生在選擇讀物時學會放棄,低級、不健康的書一定要擯棄,有些不適宜小學生看的書,也要學會留待以后讀。
二、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作為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語文課和閱讀課這兩個陣地,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主要有“精讀、略讀、快讀”三類閱讀方法。閱讀一篇文章,可以遵循“快讀——略讀——精讀”的次序:先用快讀法,迅速了解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再用略讀法,抓住閱讀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確定閱讀重點;后用精讀法,靜心細讀,揣摩立意構(gòu)思,欣賞佳詞妙句,有創(chuàng)見地理解閱讀材料。在閱讀指導課上,要不斷地強化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意識,并教給學生做法。(1)勾畫詞句、做批注。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示重點詞句、疑難困惑、愛憎悲喜。在文章旁邊用短語寫下感受、體會、見解、聯(lián)想,或褒或貶,自由發(fā)揮。(2)寫讀書筆記。結(jié)合學校下發(fā)的采蜜集,讓學生把好詞、佳句、佳段摘錄起來,并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寫讀后感,達到以讀促思、以讀促寫。
三、豐富閱讀材料
根據(jù)學校的要求建立班級圖書角,可以把它取名為“書香四溢”。在課余時間,學生可以挑選自己喜愛的書,體會讀書的樂趣。同時,每周在校圖書館借閱一次圖書,以滿足學生的讀書愿望。還要教給學生查尋閱讀材料的途徑:上網(wǎng)、去圖書館、讀與課文相關的書籍等。這樣,由點帶面,豐富閱讀材料,使學生對歷史地理、人物傳奇、風景名勝、自然科技等知識,有更多的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也會得到培養(yǎng)。
四、指導學生選擇讀書時機
課外閱讀是好事,但不能為讀書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要指導學生學會利用時間,閱讀需要時間,古今中外的大學者都有一套有效利用時間閱讀的好辦法。引導學生學會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閱讀,如,早晨、中午、入睡前,五分鐘,十分鐘,都可以,讀書也可長可短,貴在積累。尤其是在家閱讀時,要學會選擇安靜的場所,主動避開一些干擾源,如,電視等。
五、指導學生課內(nèi)外結(jié)合閱讀
通過課堂教學,帶動課外閱讀,做到課內(nèi)、課外閱讀的有機結(jié)合,這是抓好課外閱讀的重要一環(huán)。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通過名作家及其代表作的介紹、某個方面知識或問題的懸念、或一段精彩的描述等,激起學生的閱讀追求,引導學生去進行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時,教師也要指導學生應用課堂上學得的閱讀方法。兩者有機結(jié)合,對課外閱讀而言,有了指向,對課堂教學而言,有了良好的智力“背景”,這樣互補互動,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