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斌
摘要: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教學模式只能對教師的教學起適當的指導和引導作用,不能拘泥于某種模式。教學看成是一個系統(tǒng),那么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媒體就是教學系統(tǒng)的四個組成要素,教師就是這個系統(tǒng)的組織管理者,課堂教學即教師對教學系統(tǒng)按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時段實施精細化管理,構建高效課堂,實現(xiàn)課堂效率的最大化。
關鍵詞:教學模式 精細化管理 課堂效益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圍繞某一主題形成的比較穩(wěn)定且簡明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及其具體可操作的教學活動方式策略。近年隨著新課改的廣泛深入的開展,各地涌現(xiàn)出各種課堂教學模式,其實無論那一種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其根本目的就是希望吸引學生全員全程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爭取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一、課前管理
(一)課前預習的管理
課前預習應有明確的預習目標和任務,可以設計預習作業(yè)紙,列出明確的預習目標、任務和作業(yè),讓學生能按照教師的要求,高質量地完成預習任務,達到預期的效果。通過課前具有明確目標和任務的適當預習,明確了學習目標和內容,有助于提高課的效率。
(二)課前組織紀律的管理
課前2-3分鐘讓學生身靜、心靜地做好上課準備,是一節(jié)高效率課的良好開端。因此要求教師在課前提前到教室,通過平時精細的管理,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下課后適當休息后,盡快為下一節(jié)課做好準備,除了文具、課本等學習用品的準備,還要回顧前面學習的內容,熟悉新課,為上課做好充分的準備,以能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授課過程的管理
(一)學生參與度的管理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無論教師教學設計多么精彩,都需要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才能達到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了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內容上來,可以運用多媒體呈現(xiàn)精美的圖片,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教學時間的管理
將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時間做精密地劃分。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內容,教師都要做詳細地精確到分的時間安排。學生活動和練習的時間都通過投影告知學生,讓學生明確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避免了學生活動時的松懈和拖沓。這樣通過精細的時間安排,實現(xiàn)了授課內容的詳略得當,重點的突出,為難點的突破作了時間上的保證。時間的合理分配是實現(xiàn)高效益課的重要措施。
(三)教學內容的管理
教師在課前向學生展示教學目標,讓學生和教師都明確本節(jié)課的任務和目標,緊緊圍繞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學生先自學教材,學習有關概念,學習內容都直接來自于教材,在教師引導拓展時加以適當地拓寬,提高興趣。教學內容的正確選擇是實現(xiàn)高效益課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四)學生活動的管理
的;二是可能學生不能真正動起來,學生可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