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慶鎮(zhèn)
摘 要:文章通過通過規(guī)范冶煉吹氧的實踐,實驗爐在氧氣高效利用、延長爐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
關鍵詞:高效;氧氣壓力;氧氣流量
引言
長期以來,各氧氣頂吹轉爐的煉鋼工為了追求高產(chǎn)量,比較習慣采用高氧壓、大流量的冶煉吹氧方式。這種吹氧操作方式,在加速冶煉生產(chǎn)的同時,也給轉爐生產(chǎn)帶來了眾多不利影響。
1 高氧壓、大流量冶煉吹氧方式的危害
在生產(chǎn)上盲目追求班組高產(chǎn)量,采用高氧壓和大流量的吹氧方式進行冶煉生產(chǎn),雖然縮短了冶煉時間,加快了脫碳速度,但是也產(chǎn)生了眾多不利的影響:
(1)高氧壓、大流量冶煉加劇了對爐底的侵蝕,容易造成爐底深度的不穩(wěn)定,使得冶煉過程中氧槍槍位的控制難度增加,從而導致了冶煉過程中噴濺和“返干”的現(xiàn)象較為嚴重。不僅增加了燒氧槍和氧槍結砣的事故,還大大地降低了金屬的收得率,影響了單爐產(chǎn)量的穩(wěn)定。
(2)槍位控制不當,會使氧氣流過分沖刷爐襯,特別是新補完爐的補爐料,更容易被沖刷掉,既影響補爐質量,降低爐襯的壽命,又增加生產(chǎn)成本。
(3)使用高氧壓、大流量進行冶煉,不僅會使大量氧氣隨爐氣從爐口排出,降低了氧氣的利用率,還會增加鋼水中的氧含量,造成鋼水的過氧化,既增加了合金的使用量,又容易造鋼水成分出格。
2 實驗爐噸鋼耗氧量的計算
2.1 實驗爐100kg金屬料元素氧化消耗的氧氣量
實驗爐金屬裝入量保持在20t左右,其中,鐵水占4/5,廢鋼占1/5。假設吹煉鋼種是Q235B;渣量是金屬裝入量的8%;吹煉過程中,金屬料中90%的碳氧化生成CO、10%的碳氧化生成CO2,渣中W(FeO)=9%;W(Fe2O3)=3%。由于實驗爐所冶煉鐵水未經(jīng)過鐵水預處理,Si、S、P含量極不穩(wěn)定,所使用廢鋼條件也不鐵水w(C)=4.00%;占裝入量的80%;廢鋼w(C)=0.18%;占裝入量的20%;平均碳含量4.00%×80%+0.18%×20%=3.24%,同理可以算出Si、Mn、P、S的平均成分。100kg金屬料中元素氧化所需氧氣量為6.129kg,這是氧耗量的主要部分。另外還有一部分氧耗量是隨生產(chǎn)條件的變化而有差異。例如,爐氣中部分CO燃燒生成CO2所需要的氧氣量以及噴濺物中的氧含量等等。其數(shù)量隨槍位、氧壓、供氧強度、噴頭結構、轉爐爐容比、原材料條件等因素的變化而波動,波動范圍較大。例如,爐氣中CO2含量的波動范圍是φ{(diào)CO2}=5%~30%;自由氧含量φ{(diào)O2}=0.1%~0.8%。這部分的氧耗量是無法精確計算的,因此用一個氧氣的利用系數(shù)加以修正。根據(jù)生產(chǎn)經(jīng)驗認為氧氣的利用系數(shù)一般在85%~95%。
每100kg金屬料氧耗量:5.992/(85%~95%)=7.050~6.307(kg)若采用鐵礦石或氧化鐵皮為冷卻劑時,將帶入熔池一部分氧,這部分氧量與鐵礦石的成分和加入的數(shù)量有關。若鐵礦石用量是金屬料的0.418%,根據(jù)礦石成分計算,每100g金屬料由鐵礦石帶入熔池的氧量為0.096kg,若全部用來氧化雜質,則每100kg金屬料的氧耗量是:(7.050~6.307)-0.096=6.954~6.211(kg)
2.2 實驗爐每噸金屬料氧化的耗氧量
氧氣純度為99.6%,密度為1.429kg/m3,則每噸金屬料的氧耗量(標態(tài))是:
{(6.954~6.211)/(99.6%×1.429)}×(1000/100)=48.87~43.65(m3/t)。平均每噸金屬料的氧耗量為46.26(標態(tài))(m3/t)
2.3 實驗爐噸鋼耗氧量
若吹損為8%,換算成噸鋼水氧耗量(標態(tài))為46.26/(1-8%)=50.28(m3/t)。
實驗爐的氧氣流量和供氧強度:若實驗爐吹煉一爐鋼的時間是13min,平均出鋼量為17噸,則氧氣流量Q=(50.28×17)/13=65.75(m3/min),即65.75×60=3945.25(m3/h)。因每噸金屬料的氧耗量(標態(tài))在48.87~43.65(m3/t)的范圍內(nèi),所以換算成噸鋼氧耗(標態(tài))為48.87~43.65/(1-8%)=53.11~47.44(m3/t)由此可推算出實驗爐的實際氧氣流量的需要范圍為[(53.11~47.44)×17]/13=69.46~62.03(m3/min),即3700~4200(m3/h)。供氧強度I=65.75/17=3.86(m3/t·min),符合國內(nèi)中、小型轉爐的供氧強度(標態(tài))為2.5~4.5m3/(t·min)的范圍。
3 供氧制度
通過設定鐵水和廢鋼的成分(入金屬料成分的平均值),計算了實驗爐噸鋼耗氧量為50.28m3/t,得出冶煉一爐鋼所需要的氧氣流量為3945.25m3/h,具體控制范圍根據(jù)爐內(nèi)反應狀況定為3600~4500m3/h。
3.1 氧氣壓力
氧氣壓力控制受爐內(nèi)介質壓力和流股馬赫數(shù)影響,經(jīng)測定,爐內(nèi)介質壓力一般為0.12~0.13MPa,流股馬赫數(shù)在1.8~2.2之間。目前,在轉爐上使用的工作壓力為0.6~1.2MPa,視各種轉爐容量而定。一般來說,轉爐容量大,使用壓力越高。
實驗爐嚴格要求冶煉前期氧壓控制在0.9MPa,冶煉中期反應激烈時應控制在0.85Mpa左右,中后期控制在0.95MPa。為了趕產(chǎn)量,在冶煉的前、中、后期,均把氧壓調(diào)得較高,甚至達到0.95MPa以上。
3.2 氧氣流量和供氧強度
3.2.1 氧氣流量
氧氣流量(Q)是指在單位時間內(nèi)(t)向熔池供氧的數(shù)量(體積)V常用標準狀態(tài)下體積(標態(tài))量度,其單位是m3/min或m3/h。氧氣流量是根據(jù)吹煉每噸金屬料所需要的氧氣量、金屬裝入量,供氧時間等因素確定的,即:Q=V/t,式中Q表示氧氣流量(標態(tài)),m3min或m3/h;V表示一爐鋼的氧氣耗量(標態(tài)),m3;t表示一爐鋼的吹煉時間,min或h。實驗爐嚴格要求冶煉前期流量為4000~4200m3/h。右,冶煉中期流量控制在4000m3/h以內(nèi),冶煉后期流量為4200~4500m3/h。
3.2.2 供氧強度
供氧強度I是單位時間內(nèi)每噸鋼的耗氧量,它的單位(標態(tài))是m3/(t·min),可由I=Q/T來確定,式中I表示供氧強度(標態(tài)),m3/(t·min);Q表示氧氣流量(標態(tài)),m3/min;T表示出鋼量,t。供氧強度的大小應根據(jù)轉爐的公稱噸位、爐容比來確定。供氧強度過大,會造成嚴重的噴濺,供氧強度過小延長吹煉時間。通常在不產(chǎn)生噴濺的情況下,盡可能采用較大的供氧強度。實驗爐的供氧強度為3.86m3/(t·min),符合國內(nèi)中小轉爐的供氧氣強度(標態(tài))2.5~4.5m3/(t·min)的范圍。
4 實踐效果
通過五個月的生產(chǎn)試驗,實驗爐的生產(chǎn)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2007年1-12月平均噸鋼耗氧量為54m3/t,最高為56.46m3/t,規(guī)范吹氧冶煉操作方式后,2008年1-5月平均噸鋼耗氧量為50m3/t,最低為48.3m3/t,表明了氧氣得到了高效地利用,降低了氧氣消耗的生產(chǎn)成本。
(2)2007年1-12月平均槍齡80爐,最高為200爐,規(guī)范吹氧冶煉操作后,2008年1-5月,平均槍齡為150爐,最高達到350爐。
5 結束語
通過對實驗爐供氧制度的氧壓和氧氣流量規(guī)范要求后,在生產(chǎn)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不僅基本上解決了氧槍結砣等事故,還有效地提高了爐襯的壽命,延長了爐齡。
(2)不僅降低了冶煉過程的噸鋼耗氧量,有效地降低了鋼水的氧化性,還進一步降低了合金和脫氧劑的消耗,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參考文獻
[1]王雅貞,等.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工藝與設備(第二版)[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