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桂萍
摘要:教師在講前、講中、講后或?qū)W生自學時引誘學生產(chǎn)生疑問,能使課堂教學充滿民主氣氛,形成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使聽說先行,讀寫跟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有效調(diào)動每一個學生學習興趣,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符合新課標素質(zhì)教育教學理念要求。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引問學習興趣教學質(zhì)量
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課堂教學中我始終把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擺到重要位置,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利用各種機會誘發(fā)學生產(chǎn)生疑問,從而達到學習目標,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一、講前引問
初中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往往一個新穎獨特的開頭,便會使他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因此,我特別重視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容和創(chuàng)造性因素,采取各種不同的設疑方法使課堂開好頭。例如九年級第八單元It must belong to Carla.教學表猜測的情態(tài)動詞。課前,我分別秘密和公開收集了三四個學生的四五件學習用品,所謂秘密是指收集時我沒讓學生看見我拿了誰的,所謂公開就是故意讓學生看見物品是誰的。這時學生滿腦疑問,急于知道老師要干什么?導入新課時,我讓學生猜猜這些物品是誰的,學生們也是興趣盎然。
二、講中引問
在傳授新知識的過程中,我引導鼓勵學生動腦質(zhì)疑,找出自己尚不明白的問題,大膽提問。如在七年級(下)Unit8 Section A,講到“Is there a pay phone in the neighborhood?”一句,待學生理解了“there be”含義后,我鼓勵他們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句中所用冠詞一個用“a”一個用“the”呢?換換行不行?都用“a”或“the”可以嗎?老師不急于回答,而是引導學生分別變換冠詞,并細細體會含義上的差別,學生爭相發(fā)言,通過分析對比,自然而然地得出答案,印象很深刻。這樣,學生邊學邊問,教師邊教邊答,雙邊活動協(xié)調(diào)一致,教與學和諧統(tǒng)一,學生處于最佳學習狀態(tài)。
三、講后引問
講完一課或一部分后,必須利用一定時間,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在鞏固、討論和聯(lián)想中,大膽提出似是而非、理解不深、必須掌握而又難以理解的問題。對此,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知識基礎和思想認識特點,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進行分析對比,多方論證,聯(lián)系實際,抓住要害處,使學生對某一問題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拓寬知識面,加深知識層,達到學懂會用,舉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完八年級(上)第二單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Section B 3a后,我就引導學生將信中出現(xiàn)的“…,but Im pretty healthy.”和“I look after my health.”兩句中所用“healthy”“health”進行對比:為什么第一句用形容詞,而第二句用名詞形式?我誘導學生分析斟酌句子含義,適時予以點撥:“healthy”“?health”分別跟在什么動詞后、作什么句子成分?此時學生恍然大悟,不僅解決了問題,學生還能再分別舉出類似句子。然后我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分析“Traditional Chinese doctors believe we need a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to be healthy.”和“…,and its important to eat a balanced diet.”兩句中的“traditional、Chinese、healthy、important、balance、balanced”的用法。全體學生啟動思維之門,氣氛非?;钴S,最后有的學生大膽地總結出形容詞既可以放在系動詞后,又可以放在名詞前,這自然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自學引問
教材每單元Section B以拓展鞏固Section A為主,一般無新語法項目。這一部分我一般不先作講解,而是讓學生通過如下幾個步驟,在尋找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學。(1)通過自讀人人找出并寫下自己的問題;(2)6人一組(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交流討論,內(nèi)部解答簡單問題;(3)各小組長(輪流擔任)記下并讀出遺留問題;(4)教師適時點撥,通過推敲分析,盡量引導學生自己逐一得出答案。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
懷疑常常是創(chuàng)新的開始。但并不是所有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提出疑問的,尤其是初中低年級學生,這需要教師的循循善誘及耐心培養(yǎng)。教師善問才能啟發(fā)學生,為學生自己提問做好示范。教師要針對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提問,針對學生理解中的錯誤或不完全不確切之處提問,還要在學生思維觸角達不到的隱藏在知識中的疑點處提問。這樣對于形成學生自己提問的能力無疑會起到示范作用。另外,不少學生羞于開口,不敢提問題,這也需要教師及時為他們排除心理障礙,鼓勵、引導他們勇敢地提出第一個問題。有了第一次的成功與喜悅,他們就不再害怕下一次的提問了。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提問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這不僅有效地創(chuàng)設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情境,使課堂教學充滿了民主氣氛,形成了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還顯示出如下優(yōu)點:
首先,動腦質(zhì)疑使聽說先行,讀寫跟上。
Speak English when necessary.不管是問還是答,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參與面廣,參與機會均等,有利于全面發(fā)展每一個學生,提高學生素質(zhì)。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用英語來進行一系列思維。這樣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學生會逐漸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能力,為進一步學好英語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提問題必須以深入鉆研教材、積極動腦思考為前提。只有在所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所以引導學生產(chǎn)生疑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辨別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
再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不恥下問、勇于探索真理和開拓進取的精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克服困難、力爭上游的品質(zhì)。
最后,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中,引導學生質(zhì)疑發(fā)問,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其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學會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實踐證明,激發(fā)引導學生質(zhì)疑生問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是當今新課程標準所提倡和推崇的基本理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