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行
【摘要】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改革的深化階段,教育領域的改革也正處在如火如荼的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對初中物理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就比較重要,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有效適應當前的發(fā)展,所以本文主要對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和主要問題加以分析,并結合實際對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原則和優(yōu)化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夠通過此次理論研究對實際操作起到一定指導作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 課堂提問 優(yōu)化策略
0.引言
初中的物理教學由于學生自身的年齡限制就有著諸多難點,在具體的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的方法能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有效了解。但現實課堂提問過程中還有諸多方面存在著缺陷有待優(yōu)化,初中物理課堂的提問有效性理論研究就有著實質性意義。
1.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主要問題分析
1.1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很難采取量化的方法進行研究,有效提問主要是針對無效提問或者是低效提問提出的。對有效課堂提問的標準就是能產生更為復雜的心理活動效果,能對問題清楚的描述,從而讓學生能更加容易的理解教師在問什么,并且要能使得問題明確低創(chuàng)造性地讓學生作出回答。從老師的角度來說,課堂有效提問是教師對問題的精心設計,將課本的知識學習作為重要的基礎實施的提問,并對學生的發(fā)展水平有了充分考慮,以此來達到提問的效果[1]。
1.2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主要問題分析
從實際情況來看,初中物理課堂的提問方面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部分的老師很少采取開放式的問題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還是以封閉式的問題進行提問。例如:對初中物理課程中的液體蒸發(fā)因素的講述過程中,倘若是采用封閉式問題進行提問,教師就要對影響液體蒸發(fā)的有限因素進行羅列,而采取開放式的問題進行提問學生則更容易發(fā)動想象力思考各種影響因素。
另外就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影響,初中的一些物理老師還是將自己作為提問的主體面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并讓學生進行體驗式的學習。還有是對理論問題比較重視,但在實踐的問題上就忽略了,這些方面都要能得到充分重視。
2.初中物理課堂提問原則及優(yōu)化策略
2.1初中物理課堂提問原則分析
對初中物理課堂提問要能夠遵循相應的原則,這樣才能夠將提問的有效性目的得以實現,對問題的提問要能有著目的性,對問題的設計要將重點以及難點都要得以突出。精心設計和學生的生活在聯系上比較密切的問題,這樣才能促進學生主動的了解。還有就是要能對學生自身的差異性得以重分關注,對問題的設計要能有不同的梯度并從易到難,這樣才能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思考,還有就是在提問過程中要能對時機加以注重,所提問的問題要能夠有開放性[2]。
2.2初中物理課堂提問優(yōu)化策略探究
第一,對初中物理課堂提問要能按照相關的策略進行,首先在針對性的策略實施上要能得到重視,初中物理課堂提問要圍繞著學習目的以及學習任務加以設計,對問題的設計要能夠涉及到內容的重點以及難點。
例如:對物理學習中的力的作用力內容講解過程中,學生在直觀感方面就比較缺乏,怎么樣才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這一現象呢?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氣球相互擠壓的部分出現了什么現象?(擠壓部分同時變扁);教師再追問:如何設計實驗,測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兩個彈簧測力計水平對拉)。對應學習目標,針對學習的難點,考慮學情,精心設問,層層遞進,學生的思維會緊緊圍繞問題展開,最終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第二,對初中物理課堂的提問有效性策略的實施,老師要能將問題精心設計并適時提出,教師在課堂問題提問前必須要將相關的準備做好。對各種各樣的問題都要能夠有所準備,加大高認知水平問題的比例,以及在提問的方式上的準備要能夠完善,老師在提問語氣的變換上要結合實際的情況而變,從而將課堂提問生動活潑的呈現[3]。
第三,對初中物理課堂問題提問要能有層次性,由于初中學生的知識儲備相對較少,并在思維認知能力方面也會受到相應的限制,所以這就需要老師在提問過程中要能將層次性得以充分體現。提問要能結合實際的情況盡最大可能的照顧每個學生。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摩擦力教學方面,老師在對相應的知識內容得到相應的了解之后,通過具體的例子進行提問,以自行車為例來對學生進行提問,自行車的行進方向怎么是向前的?”此時學生的回答是“腳蹬自行車,車子就會前進。”老師接著提問:“若將自行車支起來,對其進行蹬踩,車子為什么不走呢?”此時學生的回答是“自行車被支起來以后,車子與地面之間就沒有了接觸?!边@樣對問題的層次性提問就比較有助于學生的回答,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摩擦力的相關知識得以深化。
第四,對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實現還要能夠和現實情況相聯系,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并對學生的問題解決意識以及問題解決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初中的物理教學中,對問題的設計要能夠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和生活相結合,保持問題提問的與時俱進的特性[4]。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設情境來提出問題,這樣就比較能夠對學生的知識求知的欲望得以激發(f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所以對初中物理課堂問題的有效提問就要借助情境加強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如在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就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到大自然當中,通過實景的觸動來提出相應的問題,這樣學生就會有更深的感觸。
3.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這對學生的高中物理學習能夠打下堅實的基礎,故此要能夠對這一階段學生的物理學習得以重視。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加強對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這一過程中要能夠各種方法來達到問題提問的有效性目的,進而才能夠將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得以有效提升。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進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論研究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沈明全.初中物理起始階段教學方法探討[J]. 考試周刊. 2013(21)
[2]焦愛華,景奉勇.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點分析及應用[J]. 新課程(中學版). 2014(Z1)
[3]王世敬,溫鈞.試論多媒體技術及教學模式的變革[J]. 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1)
[4]宋振韶.課堂提問基本模式以及學生提問的研究現狀(上)[J]. 學科教育.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