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朝群
內(nèi)容摘要:我國當代作家史鐵生和劉亮程散文創(chuàng)作中的生命意識,是區(qū)別于其他當代散文的鮮明特征。其各自的散文代表作《我與地壇》和《寒風吹徹》更是體現(xiàn)了困境中生命的思與問?!段遗c地壇》是史鐵生扶輪問路后所選擇的生活方式:與不幸命運握手言和?!逗L吹徹》是劉亮程完成對生命個體千古共悲的確認:用冷靜疏離的目光面對生之隔膜與死之孤獨。
關(guān)鍵詞:史鐵生 劉亮程 《我與地壇》 《寒風吹徹》 生命意識
韓少功這樣評價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跡,在漫長的輪椅生涯里至強至尊,一座文學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當代精神的高度,一種千萬人心痛的溫暖,讓人們在瞬息中觸摸永恒,在微粒中進入廣遠,在艱難和痛苦中卻打心眼里寬厚地微笑。”
劉亮程被當代文壇譽為“鄉(xiāng)村哲學家”,他的文章取材都集中圍繞在一個中國新疆名叫“黃沙梁”的村子?!包S沙梁”之對于劉亮程猶如“馬孔多小鎮(zhèn)”之對于馬爾克斯、“高密東北鄉(xiāng)”之對于莫言,那片平凡的土地是劉亮程的血沃之地與文學王國。
劉亮程對故鄉(xiāng)的描寫有一種若即若離的距離感,正如沈從文的《邊城》對故鄉(xiāng)的描寫采取了一種“讓描寫對象不太靠近‘鏡頭,又不遠離‘鏡頭,這一筆法頗類似于風景照的攝影方式”。①如果說劉亮程所有的作品是一部田園組詩,那《寒風吹徹》就是其中一首冷峻凄美的冬季詩篇。讀之有柳宗元《小石潭記》“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之感。
這兩位作家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的生命意識,是區(qū)別于其他當代散文的鮮明特征。散文代表作《我與地壇》和《寒風吹徹》更是使人感受到對困境生命的思與問。
一.個人要如何面對命運
1.介入。史鐵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紀殘廢了雙腿”,萬念俱灰、失魂落魄地進入地壇,地壇的四季景物和地壇里的人,入眼入心,將死的心又被眼前一幕幕情景觸動、激活。
史鐵生本想到公園去遠離喧囂,圖個清靜,但實際上地壇仍然是人間的縮影,它時而安靜,時而喧囂,荒蕪而不衰敗,撫慰了這個因痛苦而加倍敏感的靈魂。
傷心人在地壇躲避,在地壇療傷,他沒有真正遠離生活,他仍在你我之中,仍在人間,反倒更加貼近了命運,更加介入了生活?!霸跐M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雹?/p>
史鐵生嘗試用文字和世界對話,用沉甸甸的文字在絕壁撞開一條小路。
“在我的頭一篇小說發(fā)表的時候,在我的小說第一次獲獎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親還活著。我便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整天整天獨自跑到地壇去,心里是沒頭沒尾的沉郁和哀怨……有那么一會,我甚至對世界對上帝充滿了仇恨和厭惡?!雹?/p>
“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萬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雹?/p>
他和命運本是水火不容,經(jīng)由母親,達成了和解和共識。他悟出所有的命運在每個生命個體上都既是罪又是福。沒有完全的罪,也沒有完全的福。母親的性格啟迪了痛苦中心緒混茫的兒子。
面對不幸的命運,史鐵生沒有繞道,而是在短暫的淪陷、苦痛后轉(zhuǎn)入深思,經(jīng)由母親的生命啟迪兒子,兒子最后介入到命運之中,貼近命運核心,荊棘叢中反倒踏出了一條比較順暢的前行道路。
2.疏離。劉亮程的散文《寒風吹徹》則是另一種面對命運的姿態(tài)??瓷先?,他面對自然的苦寒,生存條件的惡劣,人與人之間的淡漠不怒、不怨、不頹靡,但是在不露痕跡的聊敘中我們能感受到敘述者出奇的冷靜。似乎他正是冬之子,嚴寒的后裔,連敘述的語氣都帶著絲絲寒氣,叫人清醒。正是這股寒氣,阻隔了進一步與命運的溝通,放棄了與命運之神申告的機會。
文中有清醒的認知:“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庇腥撕腿酥g的疏離:“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庇袑τH情的無奈:“隨著三十年這樣的人生距離,我感覺著母親獨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無能為力。”⑤
“雪”、“寒風”、“爐火”、“柴火”這些北方鄉(xiāng)村這些普通的意象交替出現(xiàn),“屋子更暗了,我看不見雪。但我知道雪在落,漫天地落。落在房頂上和柴垛上,落在打掃干凈的院子里,落在遠遠近近的路上?!薄安窕鹪跔t中啪啪地燃燒著,爐火通紅,我的手和臉都考得發(fā)燙了,脊背卻依舊涼颼颼的?!雹尥ㄟ^一步步渲染烘托,營造出凄涼的氛圍來?!盃t火”給人們帶來溫暖,但是“脊背依舊涼嗖嗖的”,這就使冬天的冷有冷入骨髓之感。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問劉十九》一詩中這樣寫“雪”和“火爐”,“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詩中滿是雪天圍爐喝酒的暢快,讀之感受不到冬天的寒意,只有冬天的生活樂趣。這是與《寒風吹徹》中的意象迥異的,心緒和環(huán)境都不同,所得出的體驗也是截然不同的。
二.個人要如何面對他人
1.承認差別,尋找意義
“看來差別永遠是要有的??磥砭椭缓媒邮芸嚯y——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雹吣敲床恍颐\的救贖之路在哪?意義在哪?史鐵生指出“丑女造就了美人,愚氓舉出了智者,懦夫襯照了英雄,眾生度化了佛祖。”⑧這是差別的意義之一,那種什么都不做就這樣在世間存在著也是有他神圣的意義的。而史鐵生當然不滿足于此,他對寫作活動的意義的理解也有變化,“活著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是為了活著”,如果把寫作當成活著的目的,并不能體現(xiàn)生命蓬勃的意愿和活力,而如果把寫作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活著,就能找到生命的驅(qū)動力了。
不幸命運的承擔者如何面對擁有幸運命運的他人,史鐵生給出了答案,他的思考也許不是最高明,但能循著生命本身的脈絡,撫慰不幸的靈魂,找到救贖的路徑,消解怨氣和戾氣,平靜地接受和經(jīng)營自己的生活,創(chuàng)造出新的意義。
2.在孤獨中涅槃
一個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的人畜共居,房子被風吹舊,太陽將人和牲畜曬老的地方,一個被貧窮、病痛、冷漠這些生命中的寒風吹徹后退到深遠處孤獨地行走的人。劉亮程筆下記錄的被凍死的老人、隔膜的父子、我的姑媽、我的母親的故事,無一不讓人體驗到孤獨,因為貧窮、寒冷、病痛和冷漠而倍感孤獨。
作者敘述了三個主要事情——“冬日去沙漠拉柴火,我的腿被凍壞”、“流浪老人被凍死在村子里”、“姑媽致死”。在我的故事中,在我被寒冷擊中的那個夜晚,我懂得了隱藏溫暖,將它節(jié)儉地用于此后多年的愛情與生活。前兩件敘事,作者采用了間接轉(zhuǎn)述人物對話,在凄涼的環(huán)境描寫及緩慢的敘事中,我們不難體會到生活的艱辛與凄涼。在第三件敘事中,“我”與姑媽的對話仍然間接轉(zhuǎn)述,作者把“我”與母親的對話直接展示出來,作者這看似無意的寫作方式似乎是在向讀者暗示一種“活在當下”的哲學命題,讓人對生命的價值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文學博士易瑛認為,一些作家在散文中貫注了對“現(xiàn)代性”的思考,散文成為了他們參與人文精神重建、表達社會和人生關(guān)懷、解決文化認同的非常自由的文體。另一些作家在經(jīng)濟利益和政治利益的驅(qū)動下走向了散文的“媚俗”和“媚權(quán)”。不管是史鐵生哪個時期的作品,拋去死亡、情感、宗教等主題,他作品中一個一以貫之的主題是對人生充滿感恩。
著名作家李銳說,“在他(劉亮程)的作品里有一種溫情的東西,是一種胸懷、一種悲憫的東西,一種宗教的東西”,“他的精神性,甚至于我體會幾乎接近于一種宗教情懷:在他的黃沙梁的世界里,一個沙坑,一把鐵锨,一只驢,一群羊,幾頭牛,一片麥子地都成為一種精神的寄托和表達,而且在這個世界,人不是中心,人和牛、羊、雞、豬、土地、草、花,和這一切的一切是一個平等存在,就他所表現(xiàn)的這些東西,有一種直指人心,有一種直指超越的特質(zhì)?!雹?/p>
史鐵生散文中的疾病,劉亮程散文中的寒冷,都是對一般人共同經(jīng)驗的概括又是對自己生活獨特的體驗和省察,但卻能夠燭照他人。他們因其生命體驗的獨特和深刻,體現(xiàn)在并不要做入世或出世的姿態(tài),而是平靜地面對生活,面對生命。這也許是現(xiàn)在許多人浮躁不安的精神世界最需要的營養(yǎng)素。
注 釋
①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教程》袁國興著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7頁
②《我與地壇》紀念版.史鐵生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第2頁
③《我與地壇》紀念版.史鐵生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第6頁
④《我與地壇》紀念版.史鐵生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第8頁
⑤⑥http://www.5156edu.com/page/09
-03-09/43836.html
⑦《我與地壇》紀念版.史鐵生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第16頁
⑧《我與地壇》紀念版.史鐵生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第16頁
⑨http://epaper.yzdsb.com.cn/201402/
15/491487.html
(作者單位:蘇州高等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