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彪 趙鵬 張麗娜
摘要:針對非計算機專業(yè)中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的現狀,提出將虛擬的網絡仿真技術引入實驗教學中來,結合OPNET軟件,介紹具體實驗過程。
關鍵詞:實驗教學;網絡仿真;OPNET
0、 引言
網絡通信的需求日益提高,規(guī)模越來越龐大,網絡健壯性和可靠性等指標也很難進行準確評估。不論是構建新網絡,還是對原有網絡升級改造,或者開發(fā)測試新協(xié)議,都需要對整個網絡的傳輸指標(例如數據傳輸最大速度、平均速度、網絡延遲和數據吞吐率等)、健壯性和可靠性進行客觀評估,以使網絡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最大程度地保護已有投資,提高軟硬件資源利用率,提供最好的服務質量。網絡技術應用已經越來越多地進入各個行業(yè),對該方面人才的培養(yǎng)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教授的內容在不少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得到應用。
1、非計算機專業(yè)網絡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對于非計算機類專業(yè)學生(如電氣專業(yè)),學習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以筆者所在的電氣專業(yè)為例,開設的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課程課時少,內容較淺但很全面,涵蓋了全部計算機網絡的協(xié)議層內容和概念抽象,教學方法傳統(tǒng),學生一般為了拿到學分而參與學習,主觀能動性較差。同時由于實驗條件有限,實驗內容均按照實驗教案設計好的流程,讓學生一步步機械執(zhí)行,最后記錄結果,該方式對學生學習知識、開闊思維并未起到預期的作用,結果導致學生興趣下降,學習效果不太理想。
筆者所在的計算機網絡課程組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發(fā)現造成上述問題的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課堂講授理論性太強,過于抽象,教學過程缺乏趣味性,難以吸引學生進一步自主學習;二是大部分學生覺得實驗項目較少、缺乏連貫性且模式固定,不能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無法保證學生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三是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投入的經費有限,實驗設備更新?lián)Q代難以跟上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仍以筆者所在的電氣專業(yè)為例,之前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實驗包括四大類,共計6個實驗,其中第1個實驗認識網絡配置為認知類實驗,第2個實驗學習制作網線為簡單動手驗證實驗,第3個實驗IIS配置和第4個實驗CRC校驗驗證均為驗證類實驗,第5個實驗網絡協(xié)議分析為協(xié)議驗證實驗,第6個實驗轉發(fā)表與路由器實驗是在現有模擬軟件的基礎上進行的驗證類實驗。上述實驗偏向于按照固定的步驟操作后進行知識點驗證,而且各知識點相互獨立,實驗過程中很多學生局限于按照提示步驟得到實驗結果,缺乏綜合性、設計性,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然而,如果在實驗教學中設計需要硬件設備支持的綜合性實驗,還受到經費和實驗環(huán)境的限制,可操作性不大。
網絡仿真技術是通過建模和統(tǒng)計分析的方法模擬網絡行為,從而獲得特定網絡特性和參數的技術,其中建模分為網絡建模(網絡設備、通信鏈路等)和流量建模兩部分。模擬網絡行為是模擬網絡數據在實際網絡中傳輸、交換和復用的過程。通過網絡仿真,可以獲取多種網絡特性參數,常用的有網絡節(jié)點性能統(tǒng)計量、網絡流量、網絡延遲、全局性能統(tǒng)計量等,既能夠得到業(yè)務層數據統(tǒng)計量,也能夠得到指定協(xié)議內部特殊參數的統(tǒng)計結果。利用這種虛擬實驗形式,將計算機硬件和專用軟件組合,在計算機上完成多種實驗項目而不需要傳統(tǒng)的實驗硬件器材,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從而使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目前在教學和科研活動中使用較多的網絡仿真軟件很多,包括Berkeley NS、OMNeT++、SSFNET、OPNET等,其中OPNET Modeler的功能最強大,提供了大部分通信網絡和分布式系統(tǒng)建模的模擬仿真開發(fā)環(huán)境,是當前應用最普遍的一種網絡仿真軟件。筆者選擇以OPNET為仿真載體進行探討。
2、OPNET介紹
OPNET是美國OPNET Technologies Ins公司的產品,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網絡仿真和建模工具軟件。它支持面向對象建模,并提供友好的圖形化編輯界面,能夠完全模擬研究通信協(xié)議和路由算法的真實網絡環(huán)境,利用詳細完備的結果分析器可以對網絡性能進行快速高效、形象直觀的分析并輸出為用戶需要的多種圖表。
OPNET是一個網絡仿真軟件包集合,能夠分析較復雜網絡的行為與性能,利用其建立網絡模型后,可以在任意位置插入探頭,用于信息量采集及數據統(tǒng)計。仿真輸出能夠以數字方式、圖形化界面方式進行觀察,也可以輸出到第三方的軟件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同時OPNET的模型庫提供了多種系列仿真模型,利用這些仿真模型可實現對網絡不同層次的獨立仿真或者交叉仿真。
在實驗教學方面,OPNET可實現多種類型的仿真實驗,包括認知性、驗證性、設計性、創(chuàng)新性以及綜合性的實驗,主要具有以下特色:(1)通過建立綜合性仿真實驗平臺,使學生能夠全面、立體地對課堂內容進行設計、操作與驗證,相對于原有各自分立的幾個實驗,在提高學生素質和專業(yè)知識方面有較大幅度的提高;②提高學生參與實驗設計的比重,使學生直觀地感知各種網絡設備,自行完成網絡的設計、配置、驗證過程,加強學生多維思路的開拓;③讓學生動態(tài)地、有機地感受計算機網絡通信中關鍵協(xié)議與算法的執(zhí)行流程,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和參與實驗的興趣,更加綜合性地理解、掌握與靈活運用課堂知識;④在增加較少硬件成本的情況下實現綜合性實驗。
3、實驗樣例
3.1實驗流程介紹
提供實驗樣例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盡快掌握實驗的流程,參照此流程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設計網絡拓撲,加入各類設備,調整網絡范圍,在不同情況下對網絡性能參數進行仿真分析,從而提高學生參與實驗設計的比重,直觀地感知各種網絡設備,自行完成網絡的設計、配置、驗證過程,加強學生多維思路的開拓。
考慮到非計算機專業(yè)實驗課時和專業(yè)深度問題,教師讓學生通過自己構思,針對自己感興趣的網絡性能指標,選擇不同網絡拓撲接頭、網絡設備、網絡范圍,通過仿真的手段觀察、分析、對比網絡參數的變化。實驗設計占用4個學時(含1個課外學時),包括教師對仿真軟件的概述、實驗流程講解及仿真軟件中常用設備介紹l學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構思自己的實驗架構與參數指標1學時,利用OPNET網絡實現自己的思路并進行仿真及分析2學時。
實驗指導書以介紹OPNET用法的書籍、論文上給出的初級應用為例,對具體試驗流程簡要介紹如下。
(1)建立工程,設置環(huán)境,給出網絡絡覆蓋的范圍、性質、模型家族種類等內容。
(2)為網絡指定網絡拓撲、節(jié)點模型和鏈路模型??勺寣W生選擇一種拓撲結構,包括星型(star)、總線型(bus)、環(huán)型(ring)、樹型(tree)等多種連接方式;按照自己的構想設定網絡中結點設備的類型及數量,可選擇不同廠商的設備模型,選擇結點設備模型及數量;選擇所連接的鏈路模型;在上一步給出的網絡覆蓋范圍中給出中心結點的坐標及半徑,這一步僅是一個初始設定,后期可根據需要任意拖動各設備的物理位置;添加服務器并連接到網絡中;添加業(yè)務配置模型,可選定后拖動到場景中。
(3)設定待觀察的網絡性能參數,比如選擇服務器的吞吐量或者整個網絡的延時、沖突次數等內容。
(4)設定仿真參數,運行仿真,顯示待觀察的網絡性能參數并進行分析。
(5)設計或者擴展用于對比的網絡拓撲,再次運行仿真并對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3.2具體實驗樣例
以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為背景,該實驗室包括70臺電腦,場地范圍為80m2,分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組網:第一種方式采用一臺交換機,第二種方式采用兩臺交換機,均采用星型拓撲方式。兩個實驗場景占用9m×9m的空間按照上述流程設計:第一種方式包含1個服務器、1個交換機和連接在該交換機上的70個網絡設備結點;第二種方式包含1個服務器、2個交換機和等量連接在這2個交換機上的70個結點,交換機結點35通過交換機結點71連接到服務器結點73。
設定要觀察的網絡性能參數,包括服務器的網絡時延以及整個網絡的時延、負載率( Bit/sec)、吞吐量(Packages/sec)。運行0.5h的仿真,分別觀察上述性能參數對比情況。
兩種方式整個網絡的時延結果分別如圖l和圖2所示,可以看出采用兩個交換機的方式網絡時延也有明顯的增加。
兩種方式服務器時延結果分別如圖3和圖4所示,可以看出采用兩個交換機的方式服務器時延明顯增加了30%左右。
兩種方式服務器的負載率和吞吐量結果并沒有太大的差異,分別平均在6000bits/sec和2.5packages/sec附近,這說明負載率和吞吐量與網絡總體容量(包括信息和設備)關系較大。
另外對比了第二種方式中兩個交換機的時延,按照與服務器的距離,遠端交換機結點35和近端交換機結點71的時延分別如圖5和圖6所示,可以看出時延與物理連接的關系,并通過課堂教學中所學的網絡實驗構成進一步分析。
4、結語
將OPNET引入網絡實驗教學,可以迅速建立網絡模型并且方便模型的變化,對網絡的規(guī)劃設計提供可靠的定量依據,實現對網絡性能的預測。同時在幾乎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況下完成教學實驗。尤其是面向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可以針對一些課堂教學中基礎的性能指標進行驗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點自行設計網絡模型,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的比重,使學生直觀地感知各種網絡設備,自行完成網絡的設計、配置、驗證過程,加強學生多維思路的開拓,使學生能夠個面、立體地對課堂內容進行設計、操作與驗證,相對于原有各自分立的幾個實驗,在提高學生素質和專業(yè)知識方面能夠有較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