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情
【摘 要】本文分析《源氏物語》中“桐壺更衣”“夕顏”“紫上”等人物形象以及她們的人生軌跡,從中淺顯地探討紫式部筆下所體現(xiàn)的“物哀”(物の哀れ)這一與日本傳統(tǒng)審美取向相一致的美學(xué)思想。
【關(guān)鍵詞】《源氏物語》 物哀 哀傷之美 美學(xué)思想
一、櫻花般美麗而哀愁的女人們
(一)紅顏薄命的桐壺更衣
桐壺更衣是光源氏的生母,出身低,身份只是“更衣”。因美貌善良得寵,因得寵遭妒被欺。天生身體嬌弱加上時常被惡意欺凌的她抑郁成疾、身心俱疲,于光源氏三歲時過世。在《源氏物語》中關(guān)于桐壺更衣的筆墨很少,她的境遇可用“紅顏薄命”四字來概括。她一個美麗如花而善良的女子,生命也如花一樣只是短暫的美。她并不是《源氏物語》中的關(guān)鍵人物,但從她的身上卻可以讀出在那個年代那種社會背景下作為女人、貴族女人、沒有靠山的貴族女人的悲劇。她是一個美麗而哀愁的女人,桐壺帝給她的愛對于她來說僅僅只是壓力和不幸,她柔弱得沒有力氣來承受這些,命中注定了她的生命只是“曇花一現(xiàn)”。這就是宿命,注定了她的人生只是如那飄零的櫻花一般唯美而凄涼。
(二)朝露似的女子——夕顏(ゆうがお)
夕顏,她的名字源于夕顏花,又叫葫蘆花,白色,黃昏盛開,翌朝凋謝;悄然含英,又闃然零落,意味突然香消玉殞的薄命女子。人如其名,一個短命的女子,只活了十九歲。不看關(guān)于她的內(nèi)容,僅看“夕顏”二字就可以很確切地知道她的生命——苦而短,美而悲。短得叫人不敢相信,美得讓人嘆息!
《源氏物語》中關(guān)于夕顏的敘述很簡單,但她很具有代表性。她父母早亡,自幼孤苦伶仃,這是不幸之一;長大后與頭中將相戀并生有一女,卻因遭妒而黯然離去,與頭中將斷絕音訊,這是不幸之二。四處搬家的她,恰巧住在源氏乳母家隔壁,偶然的機會讓生性風(fēng)流多情的源氏一睹芳容,一見鐘情,兩人時常密會往來,度過了極其短暫的幸福時光。但是她的命運就像她的名字一樣苦而短,某日源氏與她密會,六條御息所的生靈,埋怨源氏跟她交往,襲擊她,瞬間就讓她斷氣了,死時才十九歲。
“夕顏”這個名字用得妙,她可以稱得上是《源氏物語》中最悲情的女子。夕顏之死就如謎一般,與其說是被六條妃子的“生靈”給害死的,倒不如說那就是夕顏的命、宿命,從作者紫式部給她起“夕顏”這一名字的時候就注定了的命。這是紫式部筆下特有的悲傷!不僅人物是不幸的,名字也是哀傷的。在《源氏物語》第六卷《末摘花》的開頭就有一句話“話說那夕顏朝露似地短命而死”(紫式部,2006),這句話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很貼切地描述了夕顏其人。她短命如朝露,曇花一現(xiàn)。她是一個集中了一切不幸的女人。她的不幸只是宿命,一切在冥冥之中早就有的結(jié)果。這種宿命的哀傷是《源氏物語》中特有的美,也是那個時代特有的美。《源氏物語》的“物哀”之美,“日本式的哀愁?!保◤垵櫟?、張文宏、王磊,2003)
(三)優(yōu)雅并憂傷的紫上
紫上也許算得上是整個《源氏物語》中眾多悲情而不幸的女子當(dāng)中比較幸運的一個。在大多數(shù)人的眼中她是幸福的,源氏公子一輩子深愛著她,寵她(大多數(shù)人是這么認(rèn)為的),讓她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和至高的地位,她擁有了許多人所沒有的。但這些未必是她想要的,也許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她是源氏一手教養(yǎng)出來的,源氏教養(yǎng)的核心內(nèi)容是順從和對他的毫無保留。他很得意自己的教育成果,甚至在紫姬死后還想:“從幼年起,無論何事,凡我心中不喜愛的,她從來不做?!痹词蠈⒆仙蠌纳倌甑奶煺鏍€漫、對嫉妒的無知無識變成后來的憂心忡忡、神色大變,以致最后變成“滿懷妒恨”、痛苦絕望的人。只不過她嫉妒起來不是無休無止地怨恨,更多的是委婉含蓄,委屈自己,以致最后漸漸枯萎,自我消亡罷了。
源氏對紫上并非無私的,源氏的愛其實是霸道而蠻橫的,他要求紫上百依百順,即使是再怎么不情愿也要順從,無條件地順從。少許的異樣,都被視為美中不足。紫上在百依百順的同時,還要寬厚地接納源氏的一切,也就是說,紫上要在順從的同時還要寬厚。源氏不必過問她的感受,而她要理解他的一切。他從來就沒有顧及過她的感受,從來就不知道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只是一味地想當(dāng)然地接受紫上對他一切的愛、寬容、理解。她能給的都給了,最后只能是人隨心死。
紫上不僅是紫式部筆下的完美女性,同時也是紫式部心中完美女性的代表?!对词衔镎Z》中有一段描述紫上心理的話特別細(xì)致入微:“雖然希望源氏不要出門,但卻格外殷勤地替源氏出門穿的衣服熏香。她強作沉靜,臉上人不免流露出悵然若失的神態(tài),凄美之至,好生讓人憐愛?!边@段話足可以證明紫上的苦,別人無法理解的苦悶。源氏教育她理智、冷靜、優(yōu)雅大方,她就得那樣做,對待所有的事情都得那樣。源氏眠花宿柳,她心中有再大的委屈、多少苦水,她都得裝作若無其事,還要優(yōu)雅、大方;她不能哭,不能鬧,不能使小性子,她沒有那樣的權(quán)利,更沒有那樣的機會;她不允許帶有自己的個人感情。童年時期天真無邪的她最終變成隱忍地活著的布偶,這對于她來說并不是幸福。童年的天真、童年的單純并沒有失去而是埋藏,被理智優(yōu)雅給埋藏在心靈最深處,那份純真只能夠永遠(yuǎn)地被埋藏。源氏的愛、源氏的傷害讓紫姬成了一個“幸福的悲劇”(姚繼中、劉華曦)。紫式部的筆下充滿了悲、哀、愁、苦,連紫上也是悲劇的人物。這也就是那個年代的宿命!美得那么悲傷,悲傷著還是那么美?!白鲜讲吭凇对词衔镎Z》中凝練了所有的藝術(shù)技巧,在其塑造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形象中,對‘物哀做了最出色的表現(xiàn)”(葉渭渠,1996)。
二、對《源氏物語》中“哀”和“物哀”的分析
《源氏物語》 第十八卷《松風(fēng)》中這樣寫道:
正立秋天牟節(jié),心坑萬端物哀。出天拂曉,秋風(fēng)蕭瑟,蟲聲煩亂,明石姬向海那邊望去只見明石進(jìn)入比往常的后夜項經(jīng)時刻起得還早,一邊抽看弄涕,一邊誦經(jīng)拜佛口。(紫式部,2006)
還有第二十卷《槿姬》卷寫道:
源氏反過來一怒,又覺得此人很可憐。他回憶往事:在這老英婆青春時代,宮中爭寵竟愛的女御和更衣,現(xiàn)在有的早已亡故,有的葉落漂泊,生趣全無了,就如尼姑藤壺祝那樣盛年天逛,更是意料不到之事。像五公主和源內(nèi)侍之類的人,殘年所余無幾,情趣也不足道,卻長生在世間,悠然自得地誦經(jīng)念佛。他不禁感到世事不定,便落出了物哀之情[1]。
這兩處很好地表現(xiàn)了“哀”與“物哀”之美。前面一段對明石的描述以秋景表情,“自古逢秋悲寂寥”,文人很喜歡以秋喻愁,草木凋零這一秋景與當(dāng)時明石別父赴京的心情很吻合,這是一種多愁、無常的哀怨感。后面一段話中本身就出現(xiàn)了“物哀”二字,表現(xiàn)的是源氏對生命中世事變化無常的悲戚、哀傷之感,這是一種孤寂與空虛的情緒,它與佛教的無常思想與宿命觀有著極大的聯(lián)系??梢姟对词衔镎Z》中的“物哀”并不是單單的一種感情,而是多種感情的集合,它既有離別之愁,又有對人世感慨的空虛。這些都是當(dāng)時社會普遍的審美趨向。
三、結(jié)語
《源氏物語》仿佛一部古典靜雅而又美麗哀婉的言情小說。它是哀歌集,顯現(xiàn)著一個個哀傷而美麗的靈魂和生命。它處處透著感傷,這種傷感如櫻花凋零一般,在美好的時候卻悄然而逝,美得那么短暫卻刻骨銘心。如果說美麗注定要和短暫結(jié)緣,那么,不知是短暫令美麗更絢爛,還是美麗讓短暫更珍貴,櫻花凋零之時,留下了美,也留下了哀傷——“物哀”!
【參考文獻(xiàn)】
[1]紫式部.源氏物語[A].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6.
[2]王詠梅. “哀”與“物哀”—— 論日本古典文學(xué)的感傷悲美[J]. 襄樊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2(3).
[3]尤忠民.日本文學(xué)中的傳統(tǒng)美學(xué)理念——物哀[J].天津外國語學(xué)院院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