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雅云
摘 要:將信息技術合理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中,能夠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記憶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信息技術;鑒賞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記憶能力
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將多媒體計算機輔助課件合理地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并茂、動靜皆宜的特點,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在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體作用的同時,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他們的終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石。
一、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鑒賞能力
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是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的教學關鍵。通過與文本的對話,引導學生在有趣的語文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從中鑒賞語文的魅力,從而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師生、生生與文本相互對話的交互情境,從而讓語文教學變成一個雙向的對話交互過程。因此,教師可以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走進文本,讓文本走進學生心里,通過提升鑒賞能力,喚起學生濃郁的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三峽之秋》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美好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對文本進行“意義建構”。因此,在進行文本閱讀之前,教師可以用大屏幕播放三峽風光的視頻片段,讓學生邊看邊聽文本的配樂朗讀。讓他們在美麗的風景、美妙的音樂和動情的朗讀之中感受三峽的美。因此信息技術的適當引用,可以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情境,把學生帶進文本,使他們在情感上初步與文本產生共鳴,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從而激發(fā)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激發(fā)了他們對三峽美景的情感,達到情境教學的最佳境界。
二、運用信息技術提升觀察能力
學生通過觀察多媒體展示的直觀、生動的圖像,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特別是課文中的重點、難點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他們在感知和觀察中得到解決。同時學生在進行觀察和感知的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他們有目的、有重點、按順序觀察事物的能力。
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設計三個多媒體板塊:第一塊:名園概貌,概括性地介紹圓明園的總體面貌;第二塊:名園風光,如圓明園四十景,西洋建筑等,讓學生感受圓明園的美;第三塊:名園浩劫,播放英法聯軍犯下滔天罪行的視頻信息和圓明園斷壁殘垣的紀實圖片,讓學生在至丑至惡的情境中產生強烈的震撼,體會這些強盜的貪婪與瘋狂,真正了解“國弱則人欺”的歷史原因,進而激發(fā)他們內心的憤怒和傷痛。這樣,讓學生在認真的觀察、鮮明的對比和合理的想象中,牢牢銘記中華民族這段屈辱的歷史,從而增強了他們的愛國情感,并提高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又如,在教學《翠鳥》時,文中有一段對翠鳥的細致描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觀察,教師利用多媒體制作了一個放大的翠鳥鏡頭,讓學生從翠鳥的爪、羽毛、眼睛、嘴等部位進行多方面細致的觀察。通過觀察,學生就能根據畫面,很快地說出翠鳥的外形特征。教師再提問翠鳥長得什么樣時,學生就都能準確無誤地說出來了。
三、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想象能力
由于小學生視野的局限性,在思維上無法認知一些視覺上沒有見過的事物,而錄像,幻燈,投影,電視等電教多媒體,能夠將聲音、形象與講授有機結合,形成立體的教學情境,可以大大豐富學生的想象空間。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教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巧妙地利用思維空間,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誘導和激發(fā)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加深他們對文本的感悟,直至超越文本。
如,在教學《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時,為讓學生切身體會普羅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現“普羅米修斯被鷲鷹啄食”的畫面,配上人的慘叫聲和鷲鷹凄厲的叫聲來渲染氣氛,在這樣強烈的視覺和聽覺的沖擊下,再引導學生想象:此時此刻你看到了什么?你又聽到了什么?此時的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進行聯想,激發(fā)了他們的想象。
四、運用信息技術提升記憶能力
信息技術的運用,還可以開發(fā)學生的記憶潛力,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提高他們參與記憶的積極性。信息技術以其直觀、形象、生動的表現形式,使其所感知的信息富有吸引力,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圖文并茂、聲情并茂的多媒體展示,渲染氣氛,營造出文本的意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理解文本內容,同時有效地強化記憶。
如,在教學《游園不值》時,教師可根據詩境和詩韻,通過“游園不值(文圖結合)”讓學生體會鉛字背后的內涵;利用“園內景致”激活思維,使他們進一步體會詩的“辭約旨豐”。這樣通過用“詩配畫”或“詩配曲”的形式還原詩歌本來的面目,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詩中的畫,詩中的歌,將古詩生硬的文字轉化為形象的圖畫和美妙的音樂,從而讓學生在形象的理解中長久地記住古詩。
總之,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是教學手段的改進,更重要的是對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巨大沖擊。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目標更有效地將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于教學中,使之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服務,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王愛萍.多媒體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初探.學周刊,2011(06).
?誗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