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會申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詞句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理解詞句,理解含義比較深的詞句在課文中的意義和對于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
據(jù)此,我們可以明確:詞句的教學目標有兩層。第一層是:理解詞義句意;第二層:是品味詞句。什么是品味詞句呢?我認為是:在理解詞義句意的基礎(chǔ)上,一方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詞句在課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詞語、句子與課文內(nèi)容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會作者造詞造句的用意;另一方面,讓學生體味這些詞句在表達上的準確、優(yōu)美、形象。
那么,如何落實詞句教學目標呢?要達到第一層目標,常用的方法是: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要達到第二層目標,我常常采用比較法去引導學生品詞品句,品出“味”來。下面我將結(jié)合教學實例去談?wù)剮追N比較法。
一、換詞比較
如《可愛的草塘》一課中,“浪花翠綠翠綠的,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中的“趕”,可以引導學生換上“接”字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學生可以看出:“接”是指前一層浪花過去了,后一層浪花跟上來;“趕”是 指前一層浪花還沒有過去,后一層浪花就追上來,起弧的節(jié)奏快,能顯示出浪花的活躍。這樣——比較體味,學生隊“趕”用在這里的含義和表現(xiàn)力就理解得比較深刻了。
又如在《十里長街送總理》中寫道“一位老奶奶雙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可以這樣來引導學生:“把‘拄換成‘拿,好不好?”學生一比較,紛紛說:“不好,因為拄著可以看出是老奶奶快站不住了,必須借助拐杖撐地才行,從后面的‘背靠也可以看出來。”我順勢引導學生:“老奶奶年紀大,快站不住了,還要在那里等候總理的靈車,這說明了什么?”學生便會得出:這表現(xiàn)了老奶奶對總理的尊敬、懷念、渴望見到總理的感情。這樣,學生通過換詞品味,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加深了對課文中心的理解。
換詞比較法,通過換上相近的詞進行比較,學生能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多進行這樣的訓練,能培養(yǎng)推敲詞語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二、換句比較
如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中寫小艇的樣子時,出示下面兩段話讓學生比較,討論:那一段寫得生動?
(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行動起來輕快靈活。
(2)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
學生經(jīng)過討論,一致認為課文中的一段話寫得生動。因為它用人們熟悉的獨木船、新月、蛇作比喻,讓人們眼前就有了小艇的樣子。學生通過比較,鍛煉了品味語言文字的能力,領(lǐng)悟到運用比喻的精妙之處。
又如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第一段時,我出示了以下兩個句子讓學生比較,讓學生說說哪個句子寫得好?為什么?
(1)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心理非常悲痛。
(2)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確:兩句話都寫我悲痛的心情。不同的是第1句寫的概括,第2句寫得具體。第2句中雖然沒有出現(xiàn)“悲痛”一詞,但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我”極其悲痛的心情,句中不僅寫出“我”如何悲痛,而且寫出“我”悲痛的原因,感情非常真實,因此,第2句比第1句寫得好。
另外,對于一些特殊句式的句子,可采用變換句式的方法加以推敲、比較。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的一個關(guān)鍵句子“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可讓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要用反問句呢?經(jīng)過比較,學生能悟出:運用反問句能更強烈表達出魯迅先生對黑暗的舊社會的憎恨之情。
三、增刪比較
在課文中,有很多詞句用得準確生動,包住著思想感情,是作者經(jīng)過反復推敲之后寫下來的。在教學中,如果我們沒有抓住這些詞句進行品味,那么,學生對于作者是怎樣表達這些思想內(nèi)容的,就會缺乏比較具體的、全面的了解。而培養(yǎng)和提高這方面的分析能力,這應(yīng)是教學的重點所在。在進行這方面的訓練時,我常常使用增刪比較法。
如在教學《一夜的工作》一課時,學生通過讀課文后會知道:課文表現(xiàn)了周總理工作的勞苦、生活的簡樸。但是作者是如何表達這個中心的呢?那就要通過品味詞句去了解了。如在教學這些句子“總理見了我,指著寫字臺上一尺來高的一疊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審閱”時,讓學生把帶點的詞刪去,讓學生比較;句子有什么變化?學生通過比較,能夠體會到:“一尺來高”用得好,它寫出總理要審閱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說明總理對每一句話都看得仔細。
通過這樣抓重點詞刪除比較,不但能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更能知道:作者是運用這些詞句去準確表達內(nèi)容的。
還有一種是增加比較。如在教學《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時,有一句話“董存瑞堅決地說:‘連長,我去炸掉它!教學這個句子時,在句子上添詞變成“連長,讓我去炸掉它吧!”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生能夠體會出課文的句子用得好,因為能夠表達出董存瑞請求任務(wù)時的堅定,毫不猶豫。語言簡潔、有力、擲地有聲。
通過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運用比較法,能使學生對詞語、句子的理解更深一層。這樣,才能真正落實詞句教學的目標。長期堅持訓練,能培養(yǎng)學生品詞品句的能力,能使我們的語文課上出“語文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