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
摘 要:認識,體驗與踐行是思想品德課程目標實現(xiàn)的三個階段,而生活理念,是思想品德課新課程標準的一個亮點,要求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那么如何使思想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呢?一、讓“生活”成為“課堂”的切入點,完成認識過程;二、讓“課堂”成為“生活”的演武場,完成體驗過程;三、讓“生活”成為“課堂”的落腳點,完成踐行過程。
關鍵詞:初中思品課;生活理念;認識;體驗;踐行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2-004-01
一、讓“生活”成為“課堂”的切入點,完成認識過程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內容和編排緊密圍繞學生的生活展開,從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質和健康教育,從法制教育到發(fā)展常識和國情教育,無不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生活中有豐富的案例和素材。學生的生活包括兩類:一類是學生親自經(jīng)歷的生活,另一類是學生可以接觸和了解的生活。我們可以多方面采集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深入淺出,把生活世界提供給學生理解并體驗,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只要我們是生活的有心人,就不難發(fā)現(xiàn)生活中到處是鮮活的教育資源。如:選取學生耳熟能詳?shù)睦?。在講七年級《適應學校新生活》這一框題時,恰逢學校要求全體學生收看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其中,韓庚和姚明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人物。我就把他們的經(jīng)歷放在了課件中,告訴學生要學習他們面臨新環(huán)境時采取的積極適應的態(tài)度。因為對這兩個人物學生很熟悉,他們就不會產(chǎn)生一種“虛幻”的感覺,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真實性”。再如:多采用一些身邊的實例,從熟悉的生活原型出發(fā):某某同學遇到了一個什么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將用什么知識幫助他解決.這樣,能喚起學生的共鳴,增添親切感;另外,課余,教師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加入到學生的談話中,善于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這樣,我們就能從學生的口中知道他們心里所想的,了解到他們所關注的事情,就能在課堂教學中結合進去。
二、讓“課堂”成為“生活”的演武場,完成體驗過程
思想政治課難以得到師生喜歡,一方面因為其內容的理論性強,使師生覺得難教難學;另一方面在我們的教學中確實存在照本宣科的現(xiàn)象,脫離生活實際,使教學缺少活力。因此,我們要通過引入生活事件,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變狹小的課堂為廣闊的交流空間,使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再枯燥無味,而是活生生的反復親歷體驗的過程。
首先,教師設計的問題必須根植于學生的生活,立足于學生現(xiàn)實的生活經(jīng)驗,關注學生身邊的事,尋找學生身邊的“熱點”,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從生活到知識,再從知識到生活”的循序上升過程,讓學生“重溫發(fā)現(xiàn)的樂趣”。通過問題設計,搭建溝通生活素材與知識理論之間的橋梁,讓學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時獲得超越生活本身的理性思考。
其次,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人的情感是在生活中不斷熏陶不斷成長的。因此,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學情境,以此來刺激學生情感的產(chǎn)生,以情促行。
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充分考慮學生,不能讓學生成為聽眾,應組織他們多看、多做、多參與合適的活動,使思想品德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反復親歷體驗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活用教材,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討論,并結合游戲、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課堂活動真正成為教和學的中介。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認知有展現(xiàn)的過程,情感有渲染的過程,行為有親自體驗的過程,這些過程都有利于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學生通過自己活動獲得的感受是自己總結出來的認識,特別可信。讓學生在關注生活、思考生活中獲得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初步的感性認識。
三、讓“生活”成為“課堂”的落腳點,完成踐行過程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在三者中,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币虼?,在教學中,將學生學到的書本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顯得最為重要。思想品德課不僅要教學生學知識,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道德情感,更為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引導學生走好人生之路。導之以行,服務于生活是思想品德課教學落腳點,也是檢驗思想品德課教學的落腳點,還是檢驗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有效性的一面鏡子。這就需要教師想法設法把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延續(xù)到課外,使這種知識得以鞏固和升華。
所以我們教學,應著眼于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熱愛生活”。不僅要引導初中學生過有意義的個人生活,而且要引導他們過積極的社會公共生活,培養(yǎng)學生關心社會進步,關心他人,心系民族、祖國和人類的命運,促進個體和周圍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的融合,能動地發(fā)展自己的情感、知識、能力,從而促使自己“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
回歸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讓課堂知識在課外得以實踐。課堂活動形成的知識,需要具體行動的檢驗,才會真正起到規(guī)范行為、養(yǎng)成良好品質的作用。當然,若想讓一個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僅靠課堂上四十分鐘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應抓住生活中的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隨機教育。
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掌握知識是為了指導行為。知行一致,讓我們共同努力,使思品課深入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真正體現(xiàn)在課內課外,體現(xiàn)在學生的生活中、實踐中、活動中。
[參考文獻]
[1] 李曉東等.新版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2012(3).
[2] 張異賓主編.九年制義務教育蘇教版《思想品德》教材,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