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 要】目的:探討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用于乳腺病理診斷中的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50例乳腺病患者,并選取同時期50例健康者,均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分析其檢測結(jié)果。結(jié)果: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對乳腺疾病檢查時,能夠區(qū)分良惡性腫瘤、評估間質(zhì)浸潤,觀察到MEC蛋白表達情況。結(jié)論: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應用到乳腺病理診斷中存在明顯臨床價值,值得應用推廣。
【關(guān)鍵詞】免疫組織化學;乳腺;病理診斷
乳腺癌在臨床中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女性惡性腫瘤疾病,對女性健康造成極為嚴重危害。目前臨床中存在多種指標對于乳腺癌預后有決定性作用[1]。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區(qū)分乳腺腫瘤的良、惡性,觀察導管-小葉原位癌、浸潤癌等[2]。本文選取50例乳腺病患者,分析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50例乳腺病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6~44歲,平均年齡(31.6±3.8)歲。經(jīng)病理學診斷顯示,患者中良性病變32例,惡性腫瘤18例。并選取同時期50例健康者,均為女性,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32.8±4.2)歲。
1.2 方法
采集患者標本,對其進行免疫組織化學SP法進行染色檢測。對標本進行脫蠟、水化,以PBS洗2~3次,每次5min;將3%H2O2(80%甲醇)滴到TMA上,在室溫狀態(tài)下靜置10min;再予以PBS洗2~3次,5min/次;對標本進行抗原修復處理;PBS洗2~3次,5min/次;滴入正常山羊血清封閉液,在室溫狀態(tài)下放置20min,將多出的液體完全甩出。滴入Ⅰ抗50μl,在室溫狀態(tài)下放置1h或4℃穩(wěn)定下過夜或在37℃環(huán)境下放置1h。當4℃溫度下過夜后應以37℃進行45min的復溫處理。PBS洗3次,5min/次;滴入Ⅱ抗40~50μl,在室溫下放置,或37℃溫度下放置1h;在Ⅱ抗中可加入0.05%tween-20。PBS洗3次,5min/次;應用DAB顯色5~10min,經(jīng)顯微鏡觀察染色情況;PBS或自來水沖洗10min;應用蘇木精進行復染2min,以鹽酸酒精進行合理分化;自來水沖洗10~15min;然后予以脫水、透明、封片、鏡檢。
1.3 觀察指標
區(qū)分患者乳腺良、惡性腫瘤;評估間質(zhì)浸潤;區(qū)分導管與小葉性腫瘤;相關(guān)蛋白表達情況。
2 結(jié)果
與健康者進行對比,乳腺發(fā)生良性增生時存在肌上皮細胞(myoepithelial cell,MEC),腺性腺病并無MEC。大部分乳腺發(fā)生惡性腫瘤癥狀時無MEC。所以觀察MEC是否存在對于乳腺良性與惡性腫瘤是一個主要依據(jù)。對健康者乳腺組織HE切面,可極易發(fā)現(xiàn)MEC,但因有的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極有可能導致乳腺細胞成分及小葉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使得MEC在進行辨別存在較大困難。
3 討論
在臨床中對標本進行檢查時,比較常用的MEC標記物為肌源性蛋白、P63、S-100蛋白、CD10、高分子量細胞角蛋白等[3]。
3.1 肌源性蛋白
肌源性蛋白內(nèi)肌動蛋白(Actin)、肌特異性肌動蛋白(muscle-specificactin,MSA)、α-平滑肌肌動蛋白(α-smooth muscleactin,α-SMA)、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鏈(smooth 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SMMHC)、Calponin均會于乳腺MEC胞漿內(nèi)存在表達。Actin、MSA、α-SMA對于判定MEC是較為常用的幾種標記物,存在較為明顯的敏感性及特異性。Calponin、SMMHC存在更有效的敏感程度及特異性,對于判定乳腺MEC也成為首選抗體。
3.2 P63
在多個器官的基底細胞核中均存在P63表達,乳腺組織內(nèi)P63表達存在明顯特異性,對于乳腺腺上皮細胞與肌纖維母細胞,其只可以對MEC進行有效表達[4]。所以對于良性病變與惡性腫瘤,可以應用P63作為有效的肌上皮細胞標記物。
3.3 S-100
S-100蛋白為酸性鈣結(jié)合蛋白,分成α、β兩個亞單位。對于硬化性腺病、纖維囊性病、導管內(nèi)乳頭狀瘤等乳腺良性病變,MEC內(nèi)S-100具有陽性表達,對于腺上皮細胞、間質(zhì)細胞和基底膜呈現(xiàn)陰性表達[5]。對于導管原位癌、小葉原位癌,腫瘤細胞及周圍所存MEC具有陰性表達。因此S-100蛋白能夠?qū)θ橄倭夹圆∽?、導?小葉原位癌進行有效檢測。
3.4 CD10
CD10是一種較為普通的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抗原,應用到造血系統(tǒng)中對惡性腫瘤具有良好診斷價值,對于乳腺組織的MEC具有良好表達。MEC內(nèi)CD10呈現(xiàn)陽性表達,對于血管平滑肌細胞、腺上皮細胞無明顯表達,所以對于浸潤性癌、乳腺腺病具有明顯鑒別價值[6]。
3.5 高分子量細胞角蛋白
高分子量CK內(nèi)CK5/6、CK14和CK17均為基底細胞角蛋白,對于乳腺組織內(nèi)MEC胞漿存在明顯陽性表達。CK14、CK17對比CK5/6存在更為顯著敏感性,通常在全部乳腺MEC內(nèi)均可以表達。對于乳腺導管/小葉原位癌,CK14、CK17均無表達現(xiàn)象,對于乳腺浸潤性癌通常9%~31%腫瘤細胞存在CK14、CK17的明顯表達,CK5/6對于腫瘤細胞存在陽性表達。
參考文獻
[1]汪勤,唐曼,劉婷珽.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在乳腺病理診斷中的作用[J].安徽醫(yī)藥,2014,22(5):957.
[2]鄭明軍.免疫組織化學技術(shù)在病理診斷中的應用和要求[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4,15(4):396.
[3]張景華,王保信,汪萍,等.乳腺癌組織中HSG和EGFR的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J].實用癌癥雜志,2013,23(1):216.
[4]霍臨明,李挺,劉蔭華,等.對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美國病理醫(yī)師學院乳腺癌激素受體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指南應用的專家座談會簡介[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0,39(11):791-792.
[5]王紅群,李道旺,吳正升.536例乳腺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3,17(9):1536-1538.
[6]張景華,王保信,汪搖萍,等.乳腺癌組織中HSG和EGFR的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J].實用癌癥雜志,2013,28(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