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羅點點
摘 要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讓學生從身邊的生活感知數學知識,從生活應用中理解數學知識,從生活實際分析與解決數學問題,從參與家庭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真正實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p>
關鍵詞 感知 理解 分析與解決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5-0095-02
小學數學教育必須重視數學應用的教學,將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使學生具有適應生活和社會的能力,使他們能親身應用所學知識和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處理問題。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fā)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解決問題意識。如何培養(yǎng)小學低中段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我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采用了如下教學策略和方法:
一、從身邊的生活感知數學知識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確實,生活與數學密切聯系。不僅生活與數學聯系,有許多學科也離不開數學。馬克思曾指出:“一門學科只有成功地應用了數學時,才真正達到了完善的地步”。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更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入手,使學生感到數學與自己相關,認清數學知識的生活性,進而去到生活中應用。
比如教第一冊“解決問題”一課,我就從學生生活中入手,自己制作了精美的課件,給學生展示生活中與他們有關的需要他們解決的一些問題。如“媽媽早上花了5元錢,下午花了7元錢。一共花了幾元錢?”頓時,學生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而且也解決得很好。他們紛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最后,我也讓他們自己來提提問題。當然我也是接著上面的問題?!皩τ趮寢尰ㄥX這一題,你還能提什么問題嗎?”許多學生就提出來“下午比上午多花幾元?”還有的小朋友還提出了“原來媽媽有20元錢,早上花了5元,下午花了7元,還剩下幾元?”真是思維的火花得到了徹底的迸發(fā)。接下來,許多學生就提了好多其它的生活問題,并解決??梢?,學生明白了數學對于生活的作用,根本不用我去多費唇舌。
二、從生活應用中理解數學知識
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數學問題,結合數學內容選擇一些簡單的問題加以分析、解決,這對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數學觀念尤為重要,同時也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所學的內容。
如教學《千克和克的認識》之前,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利用雙休日時間調查家里洗衣粉、味精、大包小包零食的重量。上課時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調查,然后通過體驗老師所準備的不同克數的實物再次體驗100克、1000克等不同物體的重量。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當他再次拿到包裝物品時還會有意無意去猜測它的重量呢!而教學的目的也正在此——指導學生從數學內部發(fā)現數學問題。
三、從生活實際分析與解決數學問題
課堂教學中也會出現一些讓學生解決的實際問題,但是這些實際問題已經經過處理,各種條件與問題都比較明顯,而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并非如此輕易,所以要多聯系生活實際,從學生遇到的困難著手,引出新知識所帶給他們的問題,使教學時有層次性和階段性。在平時數學練習中有意識的出一些需要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讓學生分析找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練習題:小明的姐姐和伙伴們去超市買上衣,她看中了兩件,一件76元,另一件74元,但是他只有45元,伙伴們說不夠的錢可以給她湊起來,如果她想選其中的任意一件,伙伴們帶的錢必須有多少才夠?(口算)解決這個問題就先要想到買貴一些的那件衣服,并且有多種算法:
選第一件方法:
方法1:76-45=(76-40)+(6-5)=30+1=31(元)
方法2:76-45=76-40-5=36-5=31(元)
選第一件方法:
方法1:74-45=74-40-5=34-5=29(元)
方法2:74-45=74-5-40=69-40=29(元)
方法3:74-45=75-45-1=30-1=29(元)
方法4:74-45=24+(50-45)=24+5=29(元)
四、從參與家庭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也是孩子永遠的老師。家庭中的數學活動更離不開家長的輔助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家庭中的數學活動,這個工作可分兩方面進行:一方面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另一方面要聯系家長配合老師,大膽讓學生參與進來。比如:讓學生調查家中每天的水費、電費等等,并做好相應的數學記載,再將搜集的數據在老師的指導下加以整理,并提出有關的問題:如你家一周共需開支多少錢?照這樣計算,一個月的基本開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家里每月的結余是多少?如果家里要購置一臺2000元左右的彩色電視機,根據家里每月的結余,幾個月后可以買一臺?通過這些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從家庭中發(fā)現數學問題,而且通過搜集、交流、分析、整理、運用,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培養(yǎng)和強化數學的應用意識,讓學生在應用中感受數學創(chuàng)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應提倡多樣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把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提供學生更多地展示屬于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題策略的機會,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解釋和評價自己思維結果的權利,把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部分。學生能夠在班級中調查、探索、推理和交流日常問題的解決方法,并能夠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時刻,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成長為自信而成功的問題解決者。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