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輝
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電子設備的普遍應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具有表現(xiàn)能力強、靈活性好、短小精悍等特點,可以很好地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本文分析了當前課堂教學現(xiàn)狀及原因,闡述了微課的概念和特點,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微課;課堂教學;可行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6-154-01
隨著社會的進步,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等方面都正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人們對教學方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微課程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正使課堂教學有所轉變。
一、當前課堂教學現(xiàn)狀及原因
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總體比較薄弱,記憶力、理解力和接受能力相對較差,缺乏扎實的基礎功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參與度較低,主動學習的興趣不高,甚至部分學生有厭學的情緒,課堂教學不能順利地開展。
二、微課的概念和特點
1、微課的概念
在國外,“微課程”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jīng)理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創(chuàng)的。微課程是指運用建構主義方法化成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
在國內,率先提出微課程概念的是廣東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胡鐵生先生。他認為:微課程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考一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
華南師大焦建利教授認為: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xiàn)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
南京師大張一春教授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jīng)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
百度百科認為: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中國首屆中小學微課大賽官方文件中指出:微課是微型視頻課程的簡稱,它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xiàn)方式,圍繞學科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結合體。
高校微課大賽官方文件中指出: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微課程的研究還在進行中。到目前為止,國內仍然沒有對微課程做出準確定義。但可以認定的是,微課是一種以微視頻為核心、適用于教育教學的視頻課程。
2、微課的特點
微課作為“微”時代里應運而生的產(chǎn)物,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教學時間短。調查顯示,大部分教師認為微課的視頻最合適的時長應該為5—10分鐘,這個時間段能夠保持較好的注意力,適合聚精會神的觀看微視頻。
(2)資源容量小。由于微課的核心資源微視頻時間較短,其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學習者可以流暢地在線學習,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實現(xiàn)移動學習,隨時隨地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反復學習,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
(3)教學內容精。微課教學內容雖短,但主題突出,問題集中。主要是為了突出教學中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更適合學生自主學習,是對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補充和拓展,幫助學生查缺補漏。
(4)資源組合活。微課可以將重點、難點打碎,分成一個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形成系列化的專題微課程。學生可以靈活地選擇自己還未掌握好的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學習梳理,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
三、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1、經(jīng)濟可行性研究。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應用于課堂教學,對教師和學生都沒有太多的經(jīng)濟要求,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成本,經(jīng)濟可行性研究成立。
2、技術可行性研究。微課主要是以微視頻為核心,微視頻的制作技術雖然有很多種,但是可以采取最簡單的手機錄制即可,基本上大多數(shù)微視頻的制作都不需要過高的技術要求,技術可行性研究成立。
3、教育教學可行性研究?;谖⒄n“短、小、精、活”的特點,并且以微視頻(包含豐富多彩的多媒體信息)為核心,將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精力、提升課堂氣氛、增強師生互動,知識點或者在趣味橫生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或者在學生學習興趣的驅動下,學生進行自主地學習。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可以豐富教育教學模式,改善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教育教學可行性研究成立。
4、使用可行性研究。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無法取代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地位,它的主要功能是輔助課堂教學,使用靈活,隨時隨地,可以在課上,課下,可以通過網(wǎng)絡,電子產(chǎn)品來實現(xiàn)。所有學科都可以針對本學科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shù)厥褂梦⒄n來輔助課堂教學,使用可行性研究成立。
微課程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是對現(xiàn)有教學方式的變革和嘗試,將其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科學地結合,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微課在課堂中的應用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經(jīng)歷一段時間的探索,使其發(fā)揮最大效用。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微課的內涵理解與教學設計方法[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4(4).
[2] 張翼歐.微課程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