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ā≈旄F?/p>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6-0007-02
小學是教育的基礎,是學生學習意識、習慣、品質形成的最早也是最為關鍵的時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國教育轉型時期的教育模式提倡并實踐引導學生自我發(fā)展,它以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為核心。其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自我發(fā)展,建立起把實現(xiàn)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相統(tǒng)一的教育機制。
其次,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促使學生“主動發(fā)展”。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主體意識,有較高的成就動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學會學習,能主動地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任務和發(fā)展方向。
再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學生學得好壞根本取決于自身的天賦和主觀努力。教師起主導作用,都是為了使學生愿意學、喜歡學、主動學。那么,怎樣才能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
一、教師只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做好“引路人”
教師首先必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摯的情感和真誠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喚起學生強烈的主人意識,明確教學目標,全體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就會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學生主人意識越強,他的學習參與意識就越強,也越能克服種種困難去實現(xiàn)學習目標,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解放思想、大膽放手、勇于創(chuàng)新、勤于實踐
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要真正地解放學生,而不是用考試、作業(yè)來壓學生,逼迫學生在教師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來。課堂教學“活”而不亂、“活”而有序;教師管理井井有條,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該“活”的時候活得起來,該“靜”的時候控制得住。學習是一種由外在活動到內(nèi)部吸收的過程。學習中的外化過程是學生動口的過程,更是一個動手動腦的過程。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通過實踐,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觀見之于客觀物質世界,使之在實踐中完成學習過程。
三、教師巧妙應用非智力因素
如果說智力因素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工作系統(tǒng),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動力系統(tǒng)。在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動力作用對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以及智力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因此,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的教學策略把激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內(nèi)在驅動力放在首位,重點培養(yǎng)學生較高的學習動機,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頑強的學習意志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合理應用肯定和獎勵的評價方法,調動學生使課堂“活”起來。獎勵具有促進奮斗的力量,吸引學生努力向前,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上的進步,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和預期的效果。其次,采用良性競爭方法,促使學生你追我趕,也能使課堂教學“活”起來。適度的競爭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如競賽,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競賽的方法即爭取今天的學習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別人比,只求自己的進步;也可以假象選定某一同學為競爭目標和學習榜樣,與他一決高下;還可以采取集體競爭的方法,組成組與組或者班與班之間的競爭,在競爭中還能激發(fā)學生互幫互學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競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再次,巧妙利用情感因素,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關愛使課堂“活”起來。學校是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里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獲得學業(yè)成功,我們應該建立互尊互愛、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因此,教師要真誠地關愛每一位小同學,更不能歧視后進生,班級要形成關心理解的親密和諧的關系,讓學生在班集體中彼此尊重、共享快樂、獲得成功,從而真正滿足學習主體的最大需要。
四、教師運用恰當?shù)慕虒W策略促進學生實現(xiàn)最終的學習目標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常用活動策略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展活動性策略。所謂活動性策略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教學中的活動因素,創(chuàng)設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參與的課堂環(huán)境,開放的課外發(fā)展環(huán)境,使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主動參與、主動思考、積極探索。這是促使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目標的統(tǒng)一協(xié)調、主動發(fā)展的教學策略。其核心是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有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活動性策略具體的方法有: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親自通過實驗、制作、動手操作活動,嘗試錯誤和成功,進而完成學習任務;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交流、辯論、競賽等,達成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認知活動、創(chuàng)新活動以及各項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課堂環(huán)境的因素等等。為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教師,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造性地熟練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