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岔河中學 吳大燕
在英語教學中,閱讀理解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對語言知識的積淀和語言技能的掌握都有著關鍵性作用。并且,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英語教學的目的也更加的明確,不僅僅是詞匯量的累計,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夠培養(yǎng)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人才。
隨著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的全面使用,相較于傳統(tǒng)教材更為豐富的內容,使得對學生英語閱讀水平,包括對英語的理解能力、提升閱讀速度的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不僅能夠進一步地提高初中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同樣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并且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全面提升其英語綜合水平,進而才能保證學生的英語閱讀量的積累。不過這也是我們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目前,在牛津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閱讀速度普遍相對緩慢,其原因由以下幾點造成:
(1) 詞匯量不足:詞匯量是閱讀理解的基礎,只有明確了單個詞語的意思,才能起到對整篇的閱讀;
(2) 對多義詞的把握不準確,在閱讀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歧義,理解不通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閱讀時的效率;
(3) 不正確的閱讀習慣:比如:在心里默讀、閱讀時出聲、用手指著閱讀、重復閱讀、逐詞閱讀、用漢語思維翻譯等。這些不正確的閱讀習慣都導致了在閱讀理解時對時間的浪費,降低了閱讀速度,并且,還分散了學生閱讀時的注意力,使學生專心地閱讀文章。
(1) 部分學生對語法的概念、知識的欠缺,使得不能在閱讀中,對長句和復句進行準確的分析。不能理清句中詞語的關系,造成理解的偏差。
(2) 閱讀量不夠,知識面狹隘,造成對英語文化背景欠缺。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如果只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文章,而不能結合英語國家的相關文化背景的話,就會出現(xiàn)對文章的不理解或者錯誤的理解。
(3) 閱讀技巧欠缺,邏輯思維不夠。在閱讀理解中,需要對文章整體的把握,聯(lián)合上下文進行推測,才能準確地理解詞語或者句子的意思。而邏輯思維沒能培養(yǎng)起來,就會加深閱讀理解的難度。
(1) 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過于強調對文章逐字逐句地的分析詞意,反而不能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使學生在閱讀理解上養(yǎng)成了壞的習慣。
(2) 一味追求練習題的量,而不注重技巧的訓練。使得學生對待問題的分析能力不能更好的得到培養(yǎng)。
(3) 斷章取義的理解文章,忽略了文章的文化背景。可知,在語言教學中,是不能忽略其文化背景的。否則會造成對文章錯誤的理解。
對文章的閱讀理解需要前期許多的知識準備,比如詞匯量的積累,對英語文化背景的了解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這方面的培養(yǎng)。利用講故事、情景對話等形式,讓有趣味性的學習氛圍下,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對知識的理解和積累。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分階式的對學生進行教學,并且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的在閱讀過程中的閱讀技巧和步驟:
(1) 掃讀:快速瀏覽全文,對全文進行歸納,分清全文的主次。找到文章的關鍵詞和主題思想。以此能夠把握文章的主題。
(2) 略讀:對文章分段式的,跳躍式地閱讀重點詞句。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明確每段的不同主題,并在每段中找到重點與次重點。
(3) 精讀:就全文或每段中的重點,進行仔細的閱讀并思考。還要帶著問題在文章中找到相應的答案。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就這部分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查找答案的能力。
在對以上兩個部分做好連習和訓練之后,教師需要進行及時的評估和指導。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全面的掌握,因材施教,指出并引導改正學生犯的錯誤,繼續(xù)加強對教學內容的復習鞏固。
推行牛津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新的教學模式,才能對閱讀理解的能力培養(yǎng),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1] 陳幼開. 淺談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1(12).
[2] 嚴萍. 任務型閱讀法, 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J]. 文理導航,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