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小安
[作者通聯:江蘇連云港市東??h房山初級中學]
去年,我校兩位教師為準備市級講課比賽,先后奉獻了兩節(jié)公開課。兩位教師各有所長,評課老師們莫衷一是,引發(fā)了我的一點思考。我們先來看看兩位老師的上課思路。
第一位教師上的是魯迅的《故鄉(xiāng)》一課。他上課的思路很傳統,主要從小說的三要素展開。先讓學生讀課文,了解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然后讓學生找出描寫人物的手法,從而分析出人物形象,再通過探究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揭示文章的主題。這樣的課,可以說是上得“四平八穩(wěn)”,本來應該沒有多大的毛病可挑,但是因為要選拔要去縣里參加比賽,大家還是盡量地提一些批評和建議,其中一位教師就提出了這樣的建議:這節(jié)課有一個明顯的不足——灌輸的內容太多了,比如描寫人物的手法——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教師都一一進行了分析;閏土和楊二嫂的性格——麻木、潑辣、勢利、刻薄等,教師也和學生一起進行了品味;幾個關鍵詞句的含義——如三個“辛苦”等,教師也讓學生作了筆記。但正因為這些,評課教師就認為“講”的內容偏多了,而且過多拘泥于教材,沒有舉一反三將教材作為例子,培養(yǎng)閱讀其它相關文體的能力。這位評課教師可能是受了兩句話的影響:一是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教材無非是個例子”;二是新課改所倡導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第二位教師上的課是沈從文的《端午日》,這節(jié)課可以說是別開生面,教師講這篇文章的時候,設計了三個問題:
1.這篇文章寫了什么內容?
2.是怎么寫的?
3.我們應該如何來學習這些寫法?
這是關于中國傳統的習俗——端午節(jié)的一篇文章,可是教師在上的時候,并沒有在意這一點,即第1點的內容講得很少,幾乎是一帶而過,他把主要時間放到了第2、3點,學習它的寫作手法,并通過讀寫結合,讓學生運用這種寫法來進行當堂訓練。我們都知道,這篇文章的場面描寫(正面?zhèn)让嫦嘟Y合)非常好,詳略非常得當,教師抓住了這些,讓學生找來幾天前寫的一篇作文,對照課文,找出自己作文的弊端,讓學生進行修改,修改完以后,師生又對各自的成果進行賞析、評價,這個過程,用了將近半節(jié)課的時間。對于這堂課,有的聽課教師就認為非常有創(chuàng)意,他們的理由是,這節(jié)課將教材作為一個例子,培養(yǎng)了學生寫作能力,充分體現了“用教材教”的先進教學理念,所以是一節(jié)很成功的課。
兩節(jié)課上過后,由于超過一半的教師認為第二節(jié)課更好一些,于是少數服從多數,大家決定推薦第二位教師參加縣里的比賽,而我對這種做法持保留意見。
傳統的語文教學確實存在著“教教材”的弊病,往往將教材視為“圣本”,頂禮膜拜,遇到一篇文章,必將其分析個徹徹底底,從字詞理解、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寫作手法等等,學生書上記的是密密麻麻,可頭腦中還是渾渾噩噩,不知收獲在哪里,這種教學方式后來逐漸被大家所詬病,更有專家學者為了糾正這樣的弊端,說了“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提倡要“用教材教”的做法。他們的說法確實很有道理,因為光對學生灌輸固定的知識好象對學生并沒有什么用處,學生應該在學習某篇文章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以做到舉一反三,更好地解決自己以后學習中遇到的類似問題,這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們要聯系一下說這些話的背景和目的。專家學者們說這樣的話是為了糾正語文教學盲目灌輸的弊端,倡導適當和教材保持一定的距離,恰當地運用教材,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但是如果這樣的“恰當”過了頭,則就會陷入另一種誤區(qū)。如前面所舉的《端午日》一課,這篇文章放在“民俗風情”為主題的單元里面,編者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想通過這篇文章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習俗,增強民族的認同感,如果僅僅以“用教材教”的借口就將其上成了一篇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示范課,我覺得有些過了頭。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用教材教”這樣的觀點,原先只是想糾死啃教材,將教材分解得支離破碎的錯誤做法,并沒有輕視教材的意思,而這句話到了有些教師的頭腦里,卻變成了“教材無用論”,“教材可有可無”,于是將語文書上的篇目都變成例子,說明文變成說明文閱讀的例子,議論文變成議論文閱讀的例子,一些流傳久遠的文章,甚至蘊含著我們民族文化精髓,因為沒有成為“例子”的價值而被一筆帶過,甚至提都不提。
現在的語文課堂,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可以說就是這種錯誤觀念所引起的,每講到一篇課文的時候,讓學生先讀一遍,然后就是出示大量的問題,變成了“全問題”教學法,教師不對課文進行分析和解讀,而只是提問題。這樣的做法真有點太過激進了,因為我們都知道,教材上的文章都是精雕細選而來,多是某一方面的代表之作,其中不但蘊含著能夠培養(yǎng)閱讀或者寫作能力的某些元素,還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元素、審美元素、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滋養(yǎng)元素,而如果僅僅將教材作為一個例子,或者說僅僅是技能訓練的例子的話,那么若干年以后,必然導致學生和教材的距離越來越遠,學生的腦中再也回憶不起楊二嫂“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的形象,手中再也寫不出“希望是本無所謂有……”這樣有哲理的話,人類悠久的歷史文化恐怕難以很好地傳承下去了,而如果失去了這些悠久的文化,就會失去我們的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的語文教學所謂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又從何談起?
由此看來,第一節(jié)課雖然講的內容有些多了,但有些地方需要講的還是應該好好地講,讓學生能夠知悉,如果說第一節(jié)課有些保守的話,那么第二節(jié)課又顯得過于激進,將原本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舍去了,光專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所謂寫作能力,殊不知,沈從文先生若不是對民族的傳統文化那么地如癡如醉,他又如何能寫出那么精彩的文章呢?可見,培養(yǎng)學生對于傳統的文化的熱愛之情等等方面的能力,何嘗不是本課的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呢?而評課教師對于兩節(jié)課的評判又反映了我們在學習和領會專家學者話語時的盲目性。有些專家學者的話不是沒有道理的,而是要看他在什么樣的背景下說的,是針對什么情況說的,切不能斷章取義。在這里可舉楊朔先生《畫山繡水》中的一句話來作例,他在文章中這樣寫道:自從古人寫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詩,多有人把它當作品評山水的論斷。殊不知原詩只是著力烘襯桂林山水的妙處,并非要褒貶天下山水。本來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風致……那么,換一句話說就是:“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和“用教材教”這樣的話,只是讓我們不要一味地拘泥于教材,死啃教材,而并不是讓我們視教材為可有可無,甚至拋棄教材?!敖探滩摹边€是“用教材教”這個問題,有時候真的難以說清,正如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一樣,是需要我們兼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