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理想
(上海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上海200234)
皖北地區(qū)主要是指安徽省淮河以北及沿淮地區(qū),宿州地處安徽省北部。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漢語方言卷》(第2版)對國內各方言區(qū)的劃分,宿州方言屬于中原官話商阜片[1]。由于皖北地區(qū)大部分方言屬于中原官話,某些典型的語言現象在整個方言區(qū)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表現,皖北方言詞“來”就是這種情況。不僅如此,“來”也是宿州方言中使用頻率極高的一個詞,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宿州方言的獨特性。
宿州方言是作者的母語,文中語料出自作者內省、田野調查以及部分文獻中的例句。
關于助詞“來”,前人已經做過不少研究。呂叔湘[2](P347-349)(1980)較早地注意到“來”這一語言現象,并認為助詞“來”同“來著”,而“單用‘來’是近代漢語或現代一部分方言的用法”。此外,呂先生還詳細闡述了4種不同性質的“來”。太田辰夫[3](P356)(1987)提出助詞“來”源自動詞“來”,“原來是做了某事之后來到現在的場所的意思,后來‘來’成了附加的,就把重 點 放 在 過 去 曾 做 某 事 上 了。”劉 堅 等[4](P121-122)(1992)認為“‘來’在近代漢語中是一個很常見的助詞,其用法較常見的有4種:表示‘曾經’;表示‘將來’;表示‘完成’;表示語氣?!辈軓V順[5](P98)(1995)將“來”稱作事態(tài)助詞(事態(tài)也是時態(tài)系統(tǒng)的一個方面),而且作了具體闡釋:“事態(tài)助詞的語法意義,是指明一個事件、一個過程所處的狀態(tài)。作為事態(tài)助詞的‘來’,則是用于指明某一事件、過程是曾經發(fā)生過的,是過去完成了的?!睆牧硪唤嵌瓤矗摱x指出“來”是表達過去完成意義的,這涉及現代漢語時體表達系統(tǒng)方面的問題。
“時態(tài)”(aspect)一般又可稱作“體”,首先應當明確的是,“體”所表達的是一種語法范疇。王力[6](P159-160)(1943)把“體”稱為“情貌”,并且提出明確的定義:“凡時間的表示,著重在遠近,長短及階段者,叫做情貌?!饼徢а祝?](1991)區(qū)分了漢語的時 制(tense)和時態(tài),進而將漢語的時態(tài)類型劃分為:將行態(tài)、即行態(tài)、(起始態(tài)—進行持續(xù)態(tài)—繼續(xù)態(tài))、完成態(tài)、近經歷態(tài)、經歷態(tài)。戴耀晶[8](P5)(1997)從事件角度提出體的定義:“體是觀察時間進程中的事件構成方式?!崩钚》玻?998)將蘇州方言的時態(tài)類型分為動態(tài)和事態(tài)2大類,并提出“動態(tài)是觀察動作發(fā)展和變化的過程所區(qū)分的體貌類型”,“事態(tài)則是觀察事件發(fā)生、存在、變化與否所區(qū)分的體貌類型”[9](P143)。更進一步地,又把動態(tài)分為完成體、持續(xù)體、進行體、繼續(xù)體、反復體、經歷體、短時體、嘗試體;事態(tài)分為已然態(tài)、未然態(tài)、將然態(tài)、仍然態(tài)、當然態(tài)。筆者認為這種劃分方式更加完善,更具系統(tǒng)性。
關于皖北方言詞“來”,已有的研究尚不夠完善。陶毅[10](1997)首先敏銳地覺察到淮南方言中語氣詞“來”的特殊性,并對“來”的4種特殊用法進行了簡要描寫。侯超[11](2007)不僅注意到“來”作為語氣詞的用法在皖北方言中普遍存在,而且進一步探討其時體表達功能,即認為“來”可以“表示動作行為已經過去、正在進行或者已經完成等”。郭輝[12](2008)認為皖北濉溪方言的語氣詞“來”可以出現在陳述、疑問、祈使、感嘆句的句末,并且對濉溪話中語氣詞“來”的功能進行了闡述。侯超[13](2013)認為“皖北方言中的‘來’除了可以表示進行體以外,也可用于表示已然事件或未然事件的句子當中,表示已經發(fā)生或未曾發(fā)生的事情,此時‘來’的作用主要是‘確認’事實?!本C觀以上,大部分研究者要么論述語氣詞“來”的用法,要么發(fā)現了“來”作為時態(tài)助詞的用法,很少將這2種不同類別的“來”結合起來進行討論的,而這也正是我們需要細致研究的地方。
“來”和“來著”是有著緊密聯系的兩個助詞,正如呂先生(1980)所區(qū)分的那樣,“來著”用于現代漢語口語,“來”用于近代漢語或現代一部分方言之中。朱德熙[14](P209)(1982)認為:“‘來著’是表示最近的過去發(fā)生過的事?!睆堈x生[15](P232)(2000)提出:“‘來著’和‘來1’的基本作用是表示過去,主要是近時的過去。”除此以外,“來”的用法比“來著”更廣泛,2者還有許多細微的區(qū)別,以下逐一做出比較。
(一)在地道的宿州方言中一般不出現“來著”,“來著”的功能幾乎全由方言詞“來”取代。
(1)a.那天我是怎么跟你說的來著?
b.那天俺(我)是咋(怎么)給(跟)你說的來?
例句中a句是現代漢語口語的“來著”,在b句皖北方言中一律說成“來”,而且2句的意義沒有變化。括號里的詞語是其前面的方言詞在現代漢語中的說法。
(二)“來著”一般用于分句或全句末尾,表確定的語氣;“來”不僅可以用在分句或全句末尾,還可以直接附在話題對象之后,表示提醒、停頓意味。
(2)a.師傅夸你來著,說你是最有出息的。
b.師傅夸你來,說你是最有能(出息)的。
(3)a.你來著,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大學。
b.你來,好好念(讀)書,趕明兒(將來)考個大學。
從例(2)(3)可知,“來著”和“來”都可以出現在分句末尾,而且2者意義不變,都表達確定的語氣。祁慶倩[16](2006)認為“‘來著’只能用于句末,是肯定全句的語氣,絕對不能用于句中”??梢娺@一斷言并不符合語言事實,“來著”完全可以緊跟在句首的話題對象之后,表示提頓語氣,并不表示肯定全句的語氣。
(三)用“來著”的句子中一般不再用別的語氣詞;“來”后面可以附加一些語氣詞如“嗎、吧”。
(4)a.這么晚了他還上課來著嗎?
b.這么晚了他還上課來嗎?
用“來”的句子中可以附加別的語氣詞如“嗎、吧”,這種情況下句子語氣重心在后一個語氣詞上,“來”起到緩和語氣的作用,而“來著”不能這么用。
(四)“來著”不可以用在感嘆句中;“來”則無此限制。
(5)a.今天天氣真/怪熱來著!
b.今個(今天)天(天氣)真/怪熱來!
例(5)表明“來”可以用于感嘆句,常和“真、怪”等副詞連用,而“來著”不能出現在此類句式中。
(五)“來著”可以用在疑問句中,但只能用于特指問句,不能用于一般疑問句;“來”不但可以用在特指問句,也可以用在一般疑問句中。
(6)a.他發(fā)言來著嗎?
b.他發(fā)言來嗎?
(六)“來著”只用于已經發(fā)生的事,因而沒有否定句;“來”既可以用于已經發(fā)生的事,也可以用于正在進行的事,而且可以用在否定句中。
(7)a.他剛才還在這兒來著,怎么一轉眼就不見了。
b.他將才(剛才)還擱(在)這兒來,咋(怎么)一轉臉(一轉眼)就不見了。
(8)a.小王正睡覺來著。
b.小王噴(正)睡覺來。
(9)a.我還沒去蘭州來著。
b.俺還沒去蘭州來。
例(7)中“來著”和“來”都可以用在已經發(fā)生的事件之中,且均位于分句末尾。從例(8)中可知,“來著”不能用于現在正在進行的事件,如果一定要說“小王正睡覺來著”這句話,其必定隱含在過去某一時點即“小王正在睡覺的時候”恰好發(fā)生了某一事件;“來”可以用于正在進行的事件,這個事件既可以是過去的也可以是現在發(fā)生的。例(9)表明“來”可以用在否定句中,而“來著”不可以。
從另一角度觀察可知,“來”可以用在過去發(fā)生的和現在進行的事件中,這些內容涉及漢語的時態(tài)表達系統(tǒng)問題,因此可以把“來”歸入漢語“體”的語法范疇中。
張斌[17](P231)(2010)認為:“漢語的時態(tài)助詞不但可以附在單詞的后面,而且還可以附在短語,甚至小句的后面?!爆F代漢語中“了、著、過”就是可以單獨附在動詞之后表達時態(tài)意義的助詞,“來著”是北京口語中附在分句或全句末尾的時態(tài)助詞,而方言詞“來”不僅可以附在小句后面,也可以附在動詞后面表達時態(tài)意義。雖然在回答問句的情況下,可以出現“來”直接后附于動詞的現象,但從整體分布情況來看,“來”是附在小句后面的助詞。
由于宿州方言詞“來”主要是后附于分句或全句末尾,具有斷句的作用,同時兼有表達語氣的作用,在一定情況下還可以表達時態(tài)意義,因而根據李小凡[9](P98)(1998)的定義:“事態(tài)語氣詞有兩大功能,一是表事態(tài),而是表語氣。前者屬于體貌范疇,后者才屬于語氣范疇?!惫P者認為這類“來”是兼表語氣的事態(tài)助詞,稱為“事態(tài)語氣詞”。宿州方言詞“來”所表達的時態(tài)類型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具體論述如下。
(一)完成體:表示動作或變化在某一參照時點已經完畢或已經產生了某種結果。
(10)——你清早(早上)弄啥去咾?
——俺(我)買菜來。
(11)——你將才(剛才)弄啥(干什么)來?
——干活來。
以上2例中,“來”表示以問話時刻為參照點,在此之前“買菜、干活”的動作已經完畢,這種情況在問答句中尤其常見。例(11)問句中的“來”是表疑問的語氣詞,不表達時態(tài)意義,在下文中將具體闡述。構成完成體的動詞都具有[動作]和[結束]2項語義特征。
(二)進行體:表示動作或變化正在進行、情況狀態(tài)正在持續(xù)的過程中?,F代漢語中進行體和持續(xù)體可以用動態(tài)助詞“著”來標記,而在皖北宿州方言里也可以用事態(tài)助詞“來”表達進行體的語法意義。
(12)小李看書來,白(別)喊他。
(13)快點吧,大家都等你來。
例(12)表示“看”的動作正在進行中,例(13)表示“等”的動作正在進行,構成進行體的動詞與構成完成體的動詞一樣,具有[動作]和[結束]2項語義特征。在日常交際過程中,“來”表達進行體意義的用法極為常見。
(三)持續(xù)體:表示某種狀態(tài)在某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方言詞“來”所表示的主要是靜態(tài)持續(xù)體,即與動作的完成與否無必然關系的客觀情況。
(14)他擱(在)家睡覺來。
(15)地上還潮來。
以上2例中“睡”是不及物動詞,“潮”是形容詞,構成靜態(tài)持續(xù)體的動詞多為非動作性的不及物動詞,或者是形容詞、狀態(tài)詞,它們所具有的語義特征是[狀態(tài)]而非[動作]。
(四)經歷體:表示過去某個時候曾經完成過某種動作、發(fā)生過某種變化或存在過某種情況。普通話中表示經歷體意義的動態(tài)助詞是“過”,此種用法在宿州方言中普遍存在。“來”表達經歷體意義的例子如:
(16)上星期俺(我)還給家來(里)打電話來。
(17)在動物園俺(我)還看見大象來。
因此,事態(tài)助詞“來”在表示體貌意義的同時,還多多少少保留了其作為動詞的原有意義,并沒有完全同其動詞用法分離開來:在功能上逐漸由自由向黏著轉變,只能用于分句或全句末尾;在語義上原有的詞匯意義也逐步喪失,形成了表示完成、進行、持續(xù)、經歷的語法義;由于固定地處于句末,在讀音上也已經弱化,失去了原有聲調而讀輕聲。
皖北宿州方言中語氣詞“來”可以用于陳述句、祈使句、疑問句、感嘆句的句末,表達確認、曾然等語氣含義。
語氣詞“來”用于陳述句末尾,有肯定和否定2種形式,用在肯定句中的具體例句如:
(18)他將才(剛才)還坐這兒來。
用于否定式中的例句如:
(19)牛還沒吃草來。
用于陳述句中的語氣詞“來”大多兼具表達時態(tài)意義的作用,如上文所述,筆者稱之為“事態(tài)語氣詞”。但不是所有的“來”都兼表時態(tài)意義,在一些特定的句式中,“來”是單純表達語氣的,例如用于判斷句末的“來”,在句中表示確認事實的作用。具體用例如:
(20)這手機是新的來。
1、用于是非問句末尾,如:
(21)小王還沒來來?(小王還沒來嗎?)
(22)作業(yè)寫好(完)嗎來?
例(21)中第一個“來”是動詞“到來”的意思,第二個“來”疑問語氣詞。例(22)中語氣詞“來”和“嗎”連用,語義重心在疑問語氣“嗎”上,“來”只起到緩和語氣的作用。
2、用于特指問句末,此時“來”相當于疑問詞“呢”,表達疑問語氣。
(23)那個電影叫啥來?
3、用于選擇問句末,此類句式要求所選擇的主語一致,回答的一方需在2件事之間做出選擇,如:
(24)你是吃饃還是吃包子來?
4、用于反復問句末。宿州方言詞“來”的反復問句形式主要是“可VP來”句,如:
(25)你可吃飯來?(你吃飯沒有?)
此類句式在宿州方言中較為常見,“來”用于指明疑問焦點,要求對方在正反之間做出確認。朱德熙[18](1985)認為“反復問句也是一種選擇問句。區(qū)別在于一般的選擇問句要對方在X與Y里選擇一項作為回答,反復問句則是讓人在X和非X里選擇一項作為回答?!彼拗莘窖岳铩翱蒝P來”所對應的反復問句式為“VP沒有”,而不是“可VP”所對應的形式“VP不 VP”。
“來”用于祈使句末尾,含有命令、請求、催促、不耐煩或緩和語氣等含義,句中往往同現情態(tài)副詞等成分,例句如:
(26)車要開了,快上來來!
例(26)中第1個“來”是趨向動詞,第2個是語氣詞“來”,2者可以在具體語境中得到區(qū)分。
語氣詞“來”用在感嘆句中,可以表達“驚奇、驚嘆、委屈”等各種感嘆語氣。
(27)今個兒(今天)天(天氣)怪冷來!
用于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末尾的“來”一般只表語氣,不表達時態(tài)意義,在這3類句式中語氣詞“來”和事態(tài)助詞“來”的區(qū)分最為顯著。
皖北宿州方言中“來”可以表示完成體、進行體、持續(xù)體和經歷體等時態(tài)意義,其中以經歷體和進行體為最常見的時態(tài)類型。語氣詞“來”可以出現在陳述句、祈使句、疑問句和感嘆句中,具有輔助表達各種語氣、確認事實等作用,在陳述句中有的語氣詞“來”兼有表達時體意義的功能,從而形成事態(tài)語氣詞“來”。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語言地圖集·漢語方言卷(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2]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3]太田辰夫.中國語歷史文法[M].蔣紹愚,徐昌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4]劉堅,江藍生.近代漢語虛詞研究[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
[5]曹廣順.近代漢語助詞[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
[6]王力.中國現代語法(1985年新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1943.
[7]龔千炎.談現代漢語的時制表示和時態(tài)表達系統(tǒng)[J].中國語文,1991(4):251-261.
[8]戴耀晶.現代漢語時體系統(tǒng)研究[M].杭州:浙江出版社,1997.
[9]李小凡.蘇州方言語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10]陶毅.淮南話中的“來”[J].淮南師專學報,1997(2):74-75.
[11]侯超.皖北方言中的助詞“來”及其時體表達功能[J].文教資料,2007(7):169-171.
[12]郭輝.皖北濉溪方言的語氣詞“來”[J].方言,2008(2):173-178.
[13]侯超.皖北中原官話語法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116.
[14]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15]張誼生.現代漢語虛詞[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16]祁慶倩.關于淮南話中語氣詞“來”的考察[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3):107-108.
[17]張斌.現代漢語描寫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18]朱德熙.漢語方言里的兩種反復問句[J].中國語文,1985(1):10-21.